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不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进出的通道B.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会使高尔基体膜成分得到更新C.能识别细胞外化学信号的是受体蛋白,能运输细胞内氨基酸的是载体蛋白D.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都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2.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3.将一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如图1),在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A. B.C. D.4.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以特定的方式增加生物膜的面积B.叶绿体产生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C.既能产生还原氢,也能消耗还原氢D.含有DNA,可以进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5.某科研人员利用郫县豆瓣酱为材料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霉菌,下列利用平板划线法筛选该菌株的做法正确的是()A.在每次划线前后都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接种霉菌后的培养基必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筛选用的固体选择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D.对筛选的菌株斗数时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发酵技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酸奶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C.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D.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7.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小白鼠提供18O2,一段时间后,在其尿液中能检测到18OB.给植物浇灌H218O,一段时间后在周围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中都能检测到18OC.核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都含有15ND.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可区分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8.(10分)假如多年后,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只能自花受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3株是开白花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后代的表现型符合分离比3:1,所以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B.上述材料中紫花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显性突变C.要筛选紫花纯合子,可以将这株紫花连续多代自交,不断淘汰白花D.若存在某种纯合致死,则不能筛选出紫花纯合子二、非选择题9.(10分)2019年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为食草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五种成分构成___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图中没有标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_____形式在A~D之间流动;图示可以发生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的过程是______(填图中序号)。(3)根据图中营养结构,若要使D同化的能量增加100kJ,则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提供的能量为________kJ;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4)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持续发生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价值。运用恢复生态学重建了该森林曾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10.(14分)图示HIV病毒侵入实验动物体内后一些生命活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以RNA为模板合成RNA-DNA结合物过程需要_______酶。(2)实验动物体抗HIV抗体是由______细胞产生的,该抗体无法彻底清除HIV病毒,HIV病毒以T淋巴细胞为主要宿主细胞,据此解释感染较长时间后动物体内抗体水平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动物感染HIV病毒后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上升,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______(免疫功能)缺失。(3)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写出一条确认某微生物为该传染病病原体的必要条件________,痊愈者血清能帮助重症患者康复,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______。11.(14分)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中可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___________;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___上述两个解链过程的共同点是破坏了DNA分子双链间的___________。(2)已知碱性磷酸酶能除去核苷酸末端的5磷酸,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该酶处理Ti质粒,但HSA基因不用碱性磷酸酶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经过上述处理后的Ti质粒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与HSA基因之间形成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再经相关处理获得结构完整的重组DNA分子。(3)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后,还应转接到含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还可以使用动物病毒作为载体,实现转化。(4)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12.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的通道。机体中有一类在细胞内产生,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称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在多种细胞结构的参与下进行的,首先,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形成多肽之后,通过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随囊泡转移至高尔基体,随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向细胞膜移动,将蛋白质分泌到胞外。【详解】A、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主要在细胞核中,DNA不会出细胞核,因此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不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进出的通道,A正确;B、高尔基体会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会使高尔基体膜成分得到更新,B正确;C、受体是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绝大多数的受体都是蛋白质且多为糖蛋白,少数受体是糖脂,有的受体是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的复合物(如促甲状腺激素受体),C错误;D、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都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D正确。故选C。2、D【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

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

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若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则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3、B【解析】

已知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的外侧,静息电位是为0,当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图2所示;而当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时,指针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是每一次偏转的方向正好与刺激①的时候相反,故选B。【点睛】本题借“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人工电刺激”创设情境,考查兴奋的传导过程,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4、B【解析】

1.线粒体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化学组成为DNA、RNA、磷脂、蛋白质。为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2.叶绿体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化学组成为DNA、RNA、磷脂、蛋白质。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详解】A、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生物膜的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加生物膜的面积,A正确;B、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线粒体的基质产生还原氢,线粒体的内膜消耗还原氢,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产生还原氢,叶绿体的基质消耗还原氢,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遗传物质DNA和核糖体,可以进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5、C【解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初次划线灼烧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其后划线后灼烧的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残留在接种环上的菌种,使下一个区域的菌种只来自上一个区域的末尾,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防止菌体污染环境,A错误;B、接种霉菌之前,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B错误;C、产蛋白酶的霉菌利用的底物是蛋白质,因此,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C正确;D、平板划线法不能对菌落进行计数,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只需考生掌握平板划线法的基本操作即可,对微生物的计数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6、B【解析】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果酒制作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因此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该范围内。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属于好氧型微生物,生长是最适温度为30~35℃,因此发酵时控制在该温度范围内,利用发酵的果酒通入氧气和升高温度可以进行果醋的发酵,酒精发酵为乙酸。2、制作泡菜和酸奶的过程中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发酵过程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厌氧的条件,利用乳酸菌的发酵。【详解】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酸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A正确;B、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泡菜时要密封,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繁殖,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于酵母菌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8~25℃,因此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C正确;D、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正确。故选B。7、D【解析】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详解】A、小白鼠吸入18O2后,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18O,故在其尿液中能检测到18O,A正确;B、给植物浇灌H218O,H218O参与光反应形成18O2,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18O2,因此一段时间后在周围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中都能检测到18O,B正确;C、两条链都用15N标记的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的都是一条链15N,一条链14N的DNA,故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都含有15N,C正确;D、DNA和RNA都含有32P,不含35S,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得到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一样,故不能区分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D错误。故选D。8、A【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杂合子(Aa)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概率。【详解】A、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有43株是开白花,83株开紫花,故后代的表现型分离比紫花:白花≈2:1,A错误;B、上述材料中紫花自交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紫花的出现是发生了显性突变,B正确;C、将这株杂合子紫花连续多代自交,不断淘汰白花,可以获得紫花纯合子,C正确;D、若存在某种纯合致死,只能是显性纯合致死,故不存在紫花纯合子,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生物)群落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①④⑩2500分解者(A)和下一营养级(C和D)间接次生【解析】

结合碳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A是分解者,BCD是三种生物形成的一个食物网,①④⑩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详解】(1)图中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所以构成生物群落;没有标示出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A~D属于生物群落的成分,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发生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是图中的①④⑩阶段。(3)为D提供营养的有两条食物链,生产者→B→C→D,生产者→B→D,所以至少需要的能量按照最短的食物链,最高的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所以需要第一营养级提供的能量是100÷20%÷20%=2500KJ;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动去向是分解者(A)和下一营养级(C和D)。(4)大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说明生物多样性有间接价值。在火灾后发生的演替的次生演替。【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根据碳循环的过程分析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相关的计算。10、逆转录酶浆T细胞被感染死亡后,特异免疫过程中抗原传递、淋巴因子合成和分泌等功能都都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相应的浆细胞数量减少监控和清除功能这种微生物必须能够在患病动物组织内找到,而未患病的动物体内则找不到(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的这种微生物能够在体外被纯化和培养;经培养的微生物被转移至健康动物后,动物将表现出感染的征象;受感染的健康动物体内又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相应的抗体【解析】

分析题干和题图甲,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经逆转录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动物细胞染色体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和场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质。乙图中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机体内抗HIV抗体的水平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感染HIV初期,动物是可通过特异性免疫消灭部分抗原的。【详解】(1)甲图中以RNA为模板合成RNA-DNA结合物过程属于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2)抗HIV抗体是由动物的浆细胞产生。HIV病毒以T淋巴细胞为主要宿主细胞,T细胞被感染死亡后,特异免疫过程中抗原传递、淋巴因子合成和分泌等功能都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相应的浆细胞数量减少,故感染较长时间后动物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并且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其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实验动物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上升。(3)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确认某微生物为该传染病病原体的必要条件是:这种微生物必须能够在患病动物组织内找到,而未患病的动物体内则找不到;或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的这种微生物能够在体外被纯化和培养;或经培养的微生物被转移至健康动物后,动物将表现出感染的征象,受感染的健康动物体内又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痊愈者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能帮助重症患者康复。【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几点:1.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HIV的增殖过程;2.在HIV侵入机体的初期,机体可以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在人体内的扩散,之后随着病毒对T淋巴细胞的破坏,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HIV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11、解旋酶加热至90~95℃氢键防止Ti质粒发生自身连接2无色物质K显微注射技术蛋白质【解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②表示植物组织培养,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④需要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详解】(1)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可以解开DNA双链;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加热至90~95℃引起模板DNA解链为单链,上述两个解链过程均破坏了DNA分子双链间的氢键。(2)为了防止Ti质粒发生自身连接,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该酶处理Ti质粒,但HSA基因不用碱性磷酸酶处理。目的基因两端的序列均与质粒连接,故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与HSA基因之间形成2个磷酸二酯键,再经相关处理获得结构完整的重组DNA分子。(3)由于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故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后,还应转接到含无色物质K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③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还可以使用动物病毒作为载体,实现转化。(4)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看其是否表达出HAS,可提取受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看是否出现杂交带。【点睛】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