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饮酒》与《赤壁》2022.6.10_第1页
对比阅读:《饮酒》与《赤壁》2022.6.10_第2页
对比阅读:《饮酒》与《赤壁》2022.6.10_第3页
对比阅读:《饮酒》与《赤壁》2022.6.10_第4页
对比阅读:《饮酒》与《赤壁》2022.6.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赤壁》对比阅读一隐一仕陶渊明杜牧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初中阶段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杜牧简介【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按节奏朗读二诗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五言律诗田园诗了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七言绝句咏史诗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隐隐于市——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疏通诗意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闹。问我怎么能做到这样?心灵远离尘俗,所处之地自然幽静偏远。在东篱下采摘菊花,偶然间抬头,无意中见到南山的美景。山中的云气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里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观察左侧两幅画有何不同,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哪幅画更符合诗歌的意境。深入探究区别一:有无“车马”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闲适简朴、怡然自得的生活。《饮酒》大约写于他归隐田园20年。

陶渊明的心远离了官场的追名逐利,远离了世俗的阿谀奉承,亲近自然,返璞归真,才觅得一份难得的宁静安乐。深入探究区别二:见南山?望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是陶渊明“清风亮节”的象征。“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写出诗人无意见南山,却不期而遇,符合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望”像是眼睛有意盯住看。主动寻求,缺乏“悠然”的情味,少了随性自在的田园之趣。深入探究区别三:彩色?墨色?思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彩色还是墨色?

此二句虽是写景,实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应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返璞归真”。用墨色。更符合田园生活的宁静恬淡之感。深入探究思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是指什么?为何会“忘言”?

“真意”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远离人世的纷争,去领悟大自然的真谛。

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这种真意只可意味不可言传,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深入探究回顾生平: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三十五岁,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三十七岁,母孟氏卒,渊明还浔阳居丧四十岁,任刘裕参军,同年辞职。四十一岁,8月任彭泽令,11月辞官归隐,不再出仕。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寄托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深入探究你能说说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吗?率真洒脱之人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回归田园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大志志于国——杜牧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疏通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在水底,上面的铁漆还没有销蚀掉,我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语气语调:舒缓、深沉

情感基调:抑郁、无奈深入探究思考1:看到折戟,诗人想到什么?

由折戟想到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赤壁之战——英雄人物——感叹前朝人物——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必要的铺垫。深入探究思考2:诗人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认为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曹操获胜。深入探究思考3:对于二乔和铜雀台,诗人有什么感想?

诗人以两个美女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东风这里除了实指外,我们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周瑜的信任,是周瑜取得成功的机遇,这两句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大有作为。深入探究小小“折戟”“二乔”赤壁之战大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国家命运)大以小见大深入探究读《赤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说说杜牧和苏轼对周瑜有什么不同的评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笔下的周瑜:功成名就,机遇使然。苏轼笔下的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可见杜牧的抱负与对于机遇的渴望。深入探究杜牧这样看待周瑜,原因何在呢?

杜牧生于晚唐,此时唐朝国运衰颓。他出身名门,祖父杜佑为宰相,有军功。这影响了杜牧的一生,杜牧有着“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志愿,希望能够为国家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政治抱负。但是陷于“牛李党争”,一生不得志。会昌二年,诗人迁黄州刺史,游黄州赤壁时,写下这首诗歌。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深入探究杜牧这样看待周瑜,原因何在呢?

诗人借这段历史,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他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从污浊的官场中及时抽身,任生活清贫,却坚决与官场划清界限,坚持在田园中归隐的陶渊明,与终身不得志,却一直抱着“愿补舜衣裳”的大志,在宦海中沉浮的杜牧,你更欣赏谁?

陶渊明的隐,杜牧的仕,都是真正的儒者。隐是气节,仕是抱负。陶醉于自然中的得意,面对历史的深深感慨,这当中,都离不了面对人生沉浮,内心百转千回的挣扎。其实,这一切都只因他们心中有着抱负,有着那一份深深的家国情!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感谢倾听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