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明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主观表述题必须分点作答,未分点作答者,该小题将被判定为零分,切记,切记!2.主观题答题必须字迹工整,书写潦草者,该小题将被另外扣分。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辆驴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打着翅想,真可谓险象环生!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整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拖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威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官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运河》)材料二: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现象。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街道司”。他们统一穿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以自广”,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五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不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你要越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他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桥上“险象环生”,与行人的混乱有关,也与管理人员的不作为密不可分。B.只有解决了权贵者出租商业用房而侵道的问题,宋真宗才能消除“这个现象”。C.行人不愿遵守“各靠左行”的交通规则,也是导致汴河桥面拥挤的主要原因。D.宋太祖赵匡胤“勃然大怒”的整治,并未对扭转北宋侵街现象起到实质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画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故中有重要作用。B.文本一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是为了反映北宋交通的混乱、人员的复杂和商业的繁荣。C.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但没有发挥出对城市的管理作用。D.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侵街的失败。3.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A.《宋文鉴·汴都赋》:“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B.《东京梦华录》:“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C.《宋刑统·侵巷街阡陌》:“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D.北宋时期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4.根据材料二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汴河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的原因是“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B.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管理中占道经营、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C.相比对“侵道”的治理,北宋朝廷对“侵河”的关注度与治理力度明显不够。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问题,但也有一定主观性。5.小明准备为其所在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帮助小明拟定一个提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窃读记林海音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我跨进书店门口,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直到好大工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其事地问他价钱,我明知道,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但是自此以后,我得了一条不费一文钱读书的门径。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有时一本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比如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但我也不是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的人,当三阳春正上座,飘来一阵阵炒菜香时,我也饿得饥肠辘辘。为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时买上两个铜板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的确受了创伤,我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首真像为我写的小诗时,更增加了我的悲愤。那小诗是一个外国女诗人的手笔。小诗说: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他脸上老是有菜色,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他对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前次的难堪。“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愤愤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怀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被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我低着头走出去,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起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窃读时“我”心有“惧怕”,到一定时候,便“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表现了“我”自尊和自卑。B.“愤愤地想……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愤愤”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C.那袋忘记吃花生米,意在表现“我”读书入神,同时触发作者想起老师的话:“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D.未到书店先提“三阳春的冲天招牌”,且两次提到“三阳春”炒菜的香味,是用腹中的饥饿衬托精神上的饥渴。7.下列对文中店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心店员的出现是文章的重要情节,前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为此做铺垫。B.店员的好心与前面老板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消解了“我”对人类的仇恨。C.好心店员带给“我”的温暖,主要是通过“我”的心理变化进行表现的。D.文章对好心店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如“耳朵架着铅笔”,让人印象深刻。8.“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与“国文先生”的话相比,更有意义。请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文中的小诗与“我”“窃读”的故事无密切关系,应该删去。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基础(本题共3小题,6分)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①则思知足以自戒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⑤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⑥刺客不行,良将犹在⑦不任区区向往之至⑧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⑨吾不能早用子⑩刑于寡妻,至于兄弟⑪视为止,行为迟⑫以其无礼于晋A.①③⑤⑧ B.②④⑦⑩ C.⑥⑦⑧⑫ D.①⑤⑨⑫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属于同一类词类活用的一项是()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②必固其根本③不念居安思危④则思知止以安人⑤以膏泽斯民⑥辇来于秦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⑧廊腰缦回⑨貌恭而不心服⑩良庖岁更刀⑪项伯杀人,臣活之⑫道芷阳间行A.①⑥⑪/②④⑤/③/⑧⑩/⑦/⑨⑫ B.①⑦/②④/③/⑤⑫/⑥⑧⑩/⑨⑪C.①⑤⑫/②④⑪/③/⑥⑧⑨⑩/⑦ D.①⑤⑫/②⑦/④⑪/③⑨⑩/⑥⑧12.下列对各组句子句式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②秦人不暇自哀③赵尝五战于秦④灭六国者六国也⑤终必不蒙见察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⑦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⑧树之以桑⑨何厌之有⑩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②⑦⑨/④⑥⑧/③⑤⑩ B.①③⑧/②⑨/④⑥⑦/⑤⑩C.①/②④⑨/③⑤⑧/⑥⑩/⑦ D.①③⑧/②⑤⑨/④⑥/⑦⑩(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宋神宗)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患。”作《辩奸论》以刺之。(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具官王安石,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进退之美,雍容可观。(节选自苏轼《王安石赠太傅》)13.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愿监苟者A因循之弊B明诏C大臣D为之E以渐F期合G于当世之变。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撰写,与《赤壁赋》“举酒属客”中的“属”意思不相同。B.然,对的,与《答司马谏议书》“何为而不汹汹然”中的“然”意思不相同。C.“能以辩博济其说”与《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中“以”意思相同。D.“方需功业之成”与《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中的“之”用法不相同。15.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写文章下笔如飞,完成后常令读者叹服;其议论高深新奇,善于用旁征博引来自圆其说。B.王安石敢于按自己的意见办事,立有矫正世事的志向,因此向皇帝上了万言书;后来他掌管国家政务的举措,大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C.王安石指出,如果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改革就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宋朝的财政治理不得其法,原因在于可用之人太少,当务之急是“变风俗、立法”。D.王安石未做高官时,名声就震动京城;他本性不喜好浮华,日常生活十分俭朴;苏轼评价他是熙宁年间大有作为的贤臣,是名冠群臣的首要人物。16.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7.苏轼认为皇帝对王安石“信任之笃”,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苏轼的观点?请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①白居易闻停岁仗轸②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不愤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注】①元和十二年春江州作。岁仗是新年大礼,皇帝主持朝会,接受四方朝贺。②轸:忧虑。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听说朝廷因淮西叛军没有平定而停止朝会大典,对此感到无限忧愤。B.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和无名怒火油然而生,借助痛饮狂歌方得以抒发和缓解。C.诗人忽然想到要迅速飞檄声讨,请缨作战,表达了为王前驱、平定叛乱的决心。D.全诗一气直下,流转自如,不同于白居易诗歌的平和朴实,是其诗歌中难得的变奏。19.本诗题中的“率尔”与《论语·侍坐章》子路“率尔而对”的“率尔”相比,有哪些异同?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8小题,16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3)苏轼《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登泰山记》中用博戏的掷具形容所见到的山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在末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7)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卒章显志,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的统治者。苏洵在《六国论》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8)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做了形象的回答。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一)(2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C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解答用户的提问。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但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2单元2.3活动1《认识网络新媒体》教学设计
- 田径接力跑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节《处理照片》教学设计及反思
- 粤 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1.1 信息及其特征
- 15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三单元《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虎门销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Module 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 第6课时Presenting ideas +Reflec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
- 镁合金汽车轮毂的研究与开发
- SHAFER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培训
- 湖南省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和答案
- 普通密码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 【基于Arduino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与实现3100字(论文)】
- 柯顿电台操作使用讲座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2023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
- 《定向运动》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要素)
- 内浮顶储罐检修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