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1(青岛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1(青岛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1(青岛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1(青岛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1(青岛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01语文(青岛专用)2024年青岛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2024年语文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全卷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三个部分24小题,满分120分。其中,积累与运用6题,17分;阅读17题(名著阅读2题7分、诗歌阅读2题6分、文言文阅读5题12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题10分、文学作品阅读5题18分),53分;写作1题,50分。命题亮点1:第1-4题以我国的四大名胜古迹卢沟桥、苏州园林、崂山、故宫博物院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既考查了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命题亮点2:第18题联系生活实际“暴雨”的相关知识来命题,体现了新课标学以致用的核心素养。命题亮点3:第24题作文命题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性。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命题通过“德”字的解读,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正直、坚持本心的品德,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必须要在平时抓好落实;阅读考查题,取材课外,但也是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注意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的训练;写作训练要重视审题能力的提高,建立扣题写作的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话题,拓展学生视野。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含24道小题,1-6小题为“积累与运用”,7-23小题为“阅读”,24小题为“写作”。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有关名胜古迹的精美语段。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卢沟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qì),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jié)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拜笔。崂山:崂山位于青岛东部,东、南两面濒临黄海。崂山主峰叫巨峰,又名崂顶,有正襟危坐之势。巨峰乱石叠嶂,气势恢宏,晴天可看海,阴天可观云海。每到阳历新年,到唠顶登高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故宫博物院:【A】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C】从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周一闭馆。【D】2018年10月,故宫博物院唱响首款主题功能游戏和首张古画主题音乐专辑,拉开"智慧故宫"序幕。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河堤(dī) B.铺砌(qì) C.交头接(jié)耳 D.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因地制宜 B.自出心裁 C.映衬 D.拜笔3.介绍“崂山”的文段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濒临 B.正襟危坐 C.叠嶂 D.络绎不绝4.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A B.B C.C D.D【答案】1.C2.D3.B4.C【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C.交头接(jié)耳——jiē。故选C。2.本题考查字形。D.拜笔——败笔;故选D。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濒临,紧接;临近。正确;B.正襟危坐,意思是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能用来写山的气势,错误;C.叠嶂,意思是重叠的山峰。正确;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正确;故选B。4.本题考查病句。C.语意矛盾,“每周一闭馆”是确定内容,去掉“几乎”。故选C。5.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6分)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坚定己志,忠君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看,是杜甫“①,一览众山小”勇于攀登的豪迈之气;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②”迎难而上的果敢之心;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③”誓死报国的忠贞之誓;是龚自珍“④,化作春泥更护花”甘于奉献的赤子之诚;也是辛弃疾“⑤,人道是,清光更多”不惧阻碍的豪壮之心;更是文天祥在《南安军》中面对国破家亡“饿死真吾志,⑥”绝不屈服的刚毅之举!【答案】会当凌绝顶自缘身在最高层提携玉龙为君死落红不是无情物斫去桂婆娑梦中行采薇【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凌、缘、携、斫、婆、娑、薇。6.活动中,同学们畅想未来,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了一封信,诉说年少时的梦想,你想选用哪张邮票贴在信封上?说说选择它的原因吧。(3分)【答案】示例一,我选A。邮票的主体是一个彩色的热气球,里面点燃着象征老师的蜡烛,我想把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存放进去,让热气球带着它飞向未来的自己。示例二,我选B。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宇航员,邮票上的少年在发奋读书,梦想着将来穿上宇航服飞往浩瀚的宇宙,从太空俯瞰自己的祖国,就像现在的我一样。示例三,我选C。邮票上的鸽子代表着我对和平的期望,下面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则意味着民族团结,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收到这封信时,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地球上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放下偏见和武器,友好共存。示例四,我选D。邮票的主体是一艘扬帆起航的船,它承载着我此时的梦想驶向远方,希望未来的我能够顺利收到这封信,并实现年少时的梦想。(此题只要能结合邮票上的部分元素说出合情合理的原因即可,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从ABCDC四个邮票中任选一张,然后结合邮票的内容和设计意图说明选择理由即可。A.邮票画面是一只正在飘动的热气球,热气球的吊篮里,中间是一只燃烧的蜡烛,蜡烛的左右各站立一个人,左侧的像未成年人(或学生),右侧是成年人(或老师)。B.邮票画面是一个年轻人在摊开书本的桌面上趴着睡着了,他的又不上方是空间站、外星人等代表他梦中的情景的事物。C.邮票画面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一只正在张开翅膀做起飞状的和平鸽,下部是身穿民族服装的三个小朋友做欢呼状。D.邮票画面是一只老式帆船,悬挂着三张风帆在航行,帆的顶端飘扬着两面国旗。示例:我选B。该邮票显示一位上年在刻苦读书,即使累的睡着了,心中仍然充满对宇宙和未来的渴望,表现了新时期青年的志向远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弘扬正能量,能催人奋进。二、阅读(53分)(一)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面《水浒传》的片段,完成小题。【片段一】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节选自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片段二】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节选自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片段三】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节选自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7.根据上面的文段,下列选项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片段一中“搬”“探”“摸”几个动词体现了林冲心细、谨慎的性格特点。B.片段二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虎的凶猛。C.从片段三宋江写下的诗词中,可以读出他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的内心状态。D.从以上片段可看出,《水浒传》用的是古代文言,其语言特点是华美绚丽、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8.《水浒传》英译本中,其中一个版本书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另一个版本为《水边湿地的英雄们》,你觉得哪个书名更好?结合整本书的内容与主旨说说理由。(4分)【答案】7.D8.参考示例:我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更好。“四海之内”指梁山泊的英雄们来自四面八方,“皆兄弟”指他们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书中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泊描绘成“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朝廷腐败的现状。这一书名表现了人们对平等、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D.“……《水浒传》用的是古代文言,其语言特点是华美绚丽、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表述错误。《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故选D。8.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可对《四海之内皆兄弟》、《水边湿地的英雄们》这两个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整本书的内容与主旨说出理由。示例:我认为《水边湿地的英雄们》更好。“水边湿地”指好汉们在水泊梁山聚义,照应了聚义的地点,“英雄们”指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这些好汉们不畏强权、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走上反抗的道路,展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这一书名也表现了本部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二)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相关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意思是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是晴川和汉阳两地的树木历历可见,鹦鹉洲上的花草衰败不堪,徒增乡愁。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意思是自己远渡出了荆门,来到了楚地游览。这一句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具有点题叙事的作用。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意思是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10.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所描之景都是宏大开阔,体现了盛唐文人心胸的境界。B.两首诗都是首联点题,颔联和颈联写景,尾联抒情。两首诗颈联是对仗句,《黄鹤楼》颈联为虚景,《渡荆门送别》为实景。C.两首诗都写乡愁,但是《黄鹤楼》感叹世事苍茫,离家千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渡荆门送别》写离家远游,虽对故乡恋恋不舍,但义无反顾,渴望到外面一展抱负。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以浓重的思乡之情结尾,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9.B10.B【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有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意: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故选B。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有误,《黄鹤楼》颈联为实景,《渡荆门送别》为虚景;故选B。(三)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 B.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C.固以树德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若止印三二本

不若燔土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可爱者甚蕃

多 B.竹本固

固执C.夷险一致者

平安 D.则以纸帖之

标记1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B.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C.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D.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托物言志”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借外物的客观特征抒发作者内在的情志。甲、乙、丙三文都借助外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影响深远。B.甲文中“菊花”和“莲花”都没有受到世人广泛喜爱,但作者更喜欢莲花,因为莲花生于污秽却依然保持内在的独立和美好,正好与作者的精神追求相契合。C.乙文中的竹子和甲文中的莲花具有相似的特性,“性直”、“中通”,可以表现出君子立身正直,行为方正、为人虚心、通达事理等品质。D.丙文中沈括关注民间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载其主要的制造过程,对后世研究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答案】11.C12.B13.B14.A15.(1)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2)君子看见它的特性,就想到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解析】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C.均为介词,来;D.如果/像,如;故选C。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有误,句意:竹子本来坚固。固:坚固;故选B。1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本句句意:像这样,所以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夫如是”是一个完整的语句,表示“像这样”,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句。“故”是一个连词,表示“因此”或“所以”,它连接了前因后果,因此,“故”前应断开。“君子人多树之”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君子人”是主语,“多”是副词修饰动词“树”,“之”是代词指代前文的某物,作“树”的宾语。因此,“君子人”和“多树之”之间应断开。“为庭实焉”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句子,“为”是动词,“庭实”是宾语,“焉”是语气词,用于句末。所以,“为”前应断开。正确断句为: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故选B。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丙文属于说明文,未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故选A。1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重点词语意思:(1)奇: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2)见:看见;其性:它的秉性;中立:正直无私;不倚:不偏不倚。参考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乙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像这样,所以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丙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那不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本到几百上千本,那就非常迅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一块板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音韵)每韵放在一起。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火烧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所谓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或者以上的“雨”。根据降水强度的大小,暴雨可以分为三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99.9毫米,一般称之为“暴雨”;100毫米~249.9毫米以下,则称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则可以叫做“特大暴雨”。暴雨的预警信号有四级,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②暴雨形成的过程非常复杂,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是其主要的物理条件。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以及下垫面尤其是地形的有利组合,也可以造成比较大的暴雨。③暴雨一般都是从积雨云中落下来的,积雨云之所以会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产生,这样就可以迅速将水汽向上输送,上升运动不断影响云内的水滴,一旦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哗啦啦地降落到地面上。④来得快,雨势猛,这是暴雨的主要特点。在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集中天气,暴雨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它不仅会影响到工农业的生产,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⑤一般来说,暴雨的到来常常都是急而大的,倘若排水不畅,很容易引起积水成涝。在我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洪涝灾害都是由暴雨引起的,例如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9月河南大涝灾,1998年特大洪水,这一系列的洪灾都是暴雨导致的。【材料二】水灾的应急自救要点·前期准备路线选择很重要:根据洪水信息和所处位置选择撤离路线,提早撤离。路况不明时,不要盲目涉水。食物饮品早备好:选择便于携带、可长期保存的食品,并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漂浮器材用处大:根据当地条件准备木排、竹排、气垫船、救生衣、木盆、塑料盆等物品。财务保管多渠道:将不便携带的物品照相,进行防水处理后埋入地下或放在高处;票款珠宝等可缝入内衣随身携带。通信设备不可少:移动电话可以用于联络,口哨等用于求救。·危机自救登高暂避:前往高地、山坡、楼房、避洪台。危急时就近攀爬树木、高墙等,到高处等待救援。【材料三】灾后防疫·讲究饮水卫生:尽可能喝开水,有条件的可以饮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的肉;不吃生食;吃瓜果前削皮或洗烫。·搞好环境卫生:粪便和生活垃圾不入水,减少蚊蝇;腐烂动物尸体先焚烧后深埋;及时组织群众迅速清除污泥、浊水;要注意搞好水源卫生、厨房卫生和个人卫生,可以使用漂白剂。16.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暴雨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个等级,分别对应黄色、橙色、红色预警。B.暴雨形成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就有可能形成暴雨。C.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时,应注意选择熟悉路况的撤离路线,或登高暂避等待救援。D.通信设备在水灾应急自救中不可缺少,包括移动电话、口哨等。17.下列对材料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从暴雨的分级、预警信号、成因、特点及危害等方面对暴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B.材料一第①段的画线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引出说明对象“暴雨”并揭示其特征。C.材料一多处使用“主要”一词,表明大部分情况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D.材料一第⑤段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大部分的洪涝灾害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8.这些天连降暴雨,请联系材料,分析暴雨危害并提取有用的安全注意事项为小区爷爷奶奶宣传讲解。(4分)爷爷、奶奶,你们好!我是社区宣讲员。【答案】16.A17.D18.示例:这些天连降暴雨,容易积水成涝。希望爷爷奶奶们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会应急自救,提前了解撤离路线;二是备好便于携带、可长期保存的食物饮品等;三是携带移动电话、口哨等设备;四是注意灾后防疫,特别是饮水、饮食和环境的卫生。【解析】16.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辨析。A.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①段“根据降水强度的大小,暴雨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暴雨的预警信号有四级,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可知,暴雨分为三级,暴雨的预警信号有四级,二者之间不能直接对应;故选A。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D.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⑤段“例如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9月河南大涝灾,1998年特大洪水,这一系列的洪灾都是暴雨导致的”可知,年代不是列数字,此处应是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D。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干要求,重点分析暴雨危害并提取有用的安全注意事项为小区爷爷奶奶宣传讲解。根据材料二中的前期准备和危机自救进行提炼,“路线选择很重要”“食物饮品早备好”“浮器材用处大”“财务保管多渠道”“通信设备不可少”“登高暂避:前往高地、山坡、楼房、避洪台。危急时就近攀爬树木、高墙等,到高处等待救援”同时,也可以将材料三的灾后防疫进行说明。示例:爷爷、奶奶,你们好!我是社区宣讲员。这些天连降暴雨,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险情,希望爷爷奶奶们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会应急自救,提前了解撤离路线,准备好浮器材、食物饮品等;二是保管好个人财务;三是携带移动电话、口哨等设备;四是遇到危险时,尽量选择登高暂避;五是注意灾后防疫,特别是饮水、饮食和环境卫生。(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地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地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⑧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热伤心,但不觉得绝望。”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原文有改动)19.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3分)时间情节心理/表现外婆去世的时候①暗暗生母亲的气那天晚上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②初夏的时候③心如刀割2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⑦段用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21.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4分)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2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4分)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23.标题“母爱是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案】19.①母亲对她的担心甚过因外婆去世的难过。②与母亲重归于好,变得快乐明媚。③参加“心路历程”活动,在最后舍弃了母亲。20.B21.“再也”表现内心汹涌的感情再无法自持,终于理解了母亲,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为自己少不更事而难过,自己在无形中也伤害辜负了母亲,内心百感交集都化做泪水。22.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母亲质朴的语言,直接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表现母亲对子女深切的爱意,情真而意切,表现母爱的无微不至而深厚伟大。23.每个女人做了母亲,便会将自己的全部交给孩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哪怕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自己为子女时不能及时回报母亲,而自己为母亲是一腔感情更多的是倾注在孩子身上,一代又一代,一直如此,不停地重复,辜负母亲的同时,也在被自己的孩子辜负,却又是心甘情愿的。【解析】19.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根据第②段“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可知,外婆去世后,母亲很担心她,母亲对她的担心甚过因外婆去世的难过;根据第⑤段“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可知,她想起与外婆的约定,不再对母亲生气,与母亲重归于好,变得快乐明媚;根据第⑧段“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可知,她参加“心路历程”活动时,在舍弃最重要的人时最后舍弃了母亲。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B.根据第⑧段“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可知,文章中只提到“母亲”和“她”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并没有交代外婆是否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本项中“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表述有误;故选B。2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第⑦段“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和第⑧段“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可知,当她向母亲提出当年的疑问,才明白母亲也是难过的。她成为母亲后才发现,自己和母亲一样都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再也”表现出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