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海潮》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望海潮》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望海潮》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望海潮》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望海潮》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望海潮》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老师:课前的时候,问大家这首词在初读之下你有哪句话不理解。大家给了我很多页子,我统计之后,按比例选的最多的是这句话——(PPT出示: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大家读一下。

(学生读)

老师:那么请问同学们,这句话你是哪个词不理解呢?

老师:我们来梳理一下。异日的意思是?

学生:别的日子。

老师:别日,他日对吧。

老师:图将呢?

学生:把它用图画出来

老师:把它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将,是动词之后的一个助词,没有实意。

老师:好景?

学生:美丽的景色。

老师,对,就是字面意,美丽的景色。

老师:归去?

学生:回到

老师:归到哪里?

学生:归到朝廷。

老师:夸?

学生:夸赞。

老师:夸耀、夸耀。

老师:那我们梳理下这句话: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就是——一起说!

师生一起:他日用图画将美景画出来,回到朝廷夸耀于同僚。

老师:字面意思正如大家所说。但是我们要真正的读懂这首诗就需要深入地探究一下。比如这句话中的“夸"字(板书),夸的是什么?

老师:从句子中找,看语境,夸的是什么?

学生:好景。

老师:“好景”,那么好景在词中有哪些表现呢?哪些是“好景"?

学生: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老师:这属于什么?

学生:自然风景。

老师:对,自然景观,那还有没有别的方面?

老师:你来说一下。

学生:嬉嬉钓叟莲娃。

老师:这是什么?

学生:其乐融融。

老师:谁其乐融融?

学生:百姓。

老师:对,百姓其乐融融。这句话写的是百姓生活。(板书)

老师:还有吗?其他方面的?

学生: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老师:这属于什么?

学生:写集市上面,人们生活富裕的景象。

老师:都市非常繁华,百姓生活富足。(板书)

老师:还有没有?

老师:这首词的开头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这是什么?

学生:这是说地域好。

老师:地理位置好,而且呢,“自古繁华"是什么意思?

学生:这是吴郡和会稽还有浙江三吴,就是江浙一带,这个地方很早就是这样繁华的。

老师:从古繁华至今了,这是地理位置,地理优势。(板书)

老师:那这些好景写的是哪个城市的?

学生:杭州。

教师:对,浙江杭州(板书)

另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写得最好的句子是?”统计结果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句,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选了这句。这倒出乎意料,我准备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党老师当机立断,指导道:既然学生选了这句,说明学生是读懂了,知道它哪里好、怎么好,我们就从这句诗切入。我把这句诗放在课件上,作为鉴赏语言的切入点。从课堂效果来看,党老师的决定多么正确和高明!当我问道:“既然我们班这么多同学都觉得这句好,它到底好在哪里呢?"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同学们就举起了手,发言精彩,我顺着同学们的回答,点拨、明确、深入,将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归束到了“品味典型意象、推敲精彩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上,水到渠成。

【课堂实录片段】

老师:杭州美景如画呀,这首词中写到了非常多的美景,昨天问大家你认为最好的是一句?我们班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写的是这一句——

(PPT出示: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老师:大家读一下。

学生齐读。

老师:我们班这么多同学认为它好,那它好在哪里?想好的同学举手示意。

学生:因为它把静的景色用一种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体现出来活力。

老师:活力,哪个词?

学生:“绕"卷”和,“绕"是比较柔和,“卷”比较有力量感。

老师:这两个词刚柔相济,给我们带来了画面的震撼。这位同学抓住了这句诗中的一个字来进行推敲。

老师:还有吗?其他同学?你觉得它哪里好?

学生:我觉得那个“怒涛卷霜雪"是有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浪涛汹涌起来,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波浪汹涌的样子。

老师:钱塘江波浪汹涌,江水涌起,拍出来的浪花像白色霜雪一样。很有气势,很有力度。非常好,这位同学抓住了霜雪这个词来进行解读。

老师:还有吗?来,这位同学。

学生:我觉得“云树绕堤沙”,“云"用得非常好。

老师:为什么?

学生:它不仅写出了树木很多,而且“云”字会让这个树就像是有云的那种梦幻的感觉。也不是梦幻,就是如烟如画,给人一种非常柔和,置身仙境的感觉。

老师:在“树"上加一个“云”字,我们的感觉是古树参天,如云蔽日,非常柔美。你的解读很棒!

老师:还有吗?来,这位同学。

学生:我觉得“天堑无涯"写得很好,因为“天堑”它的意思指的是广阔无边的天然沟壑,这里借指钱塘江。然后“无涯"是没有边界的意思,这里就写出了钱塘江广阔无边的样子。给人一种很豪迈的感觉。

老师:特别阔大的气象,很好。还有要表达一下自己意见的吗?

老师:好,通过同学们的解读,我听出来了大家为什么觉得这句好,这句诗好就好在用词恰切,好就好在气势磅礴,好就好在同学们读懂了它是怎么夸的。

(PPT出示:品味典型意象、推敲精彩词句、展开合理想象)

我们可以去解读意象,我们也可以去抓某一个字,我们习惯称这种手法为“炼字”。我们也可以去展开适度的合理的想象来描述,比如刚才那位同学对“云树"的解读,我觉得真的太美了。

《望海潮》这一节课上,在帮助学生总结出鉴赏诗句的方法后,接着给出另一句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方法鉴赏这一句,依据学生的反应给了2分钟的讨论交流时间,学生陆续举手,赏析非常到位。有一位学生的回答令我印象很深,他说:“我觉得这句读起来特别美,前两句对仗工整,后一句字数不一样,读起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有参差错落之美。"这位学生其实答出了词的特点,词用来演唱,《望海潮》本就是曲词配合的绝唱,又是慢词,音调应是婉转动听的,学生的鉴赏角度多么新巧!

【课堂实录片段】

老师:在写景清丽的句子里面,有一句是我非常喜欢的,这句话——

(PPT出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我们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老师:咱们一起来品鉴一下这句好在哪里?比如,烟柳,是指烟和柳吗?

学生:不是。

老师:那它是什么?需要讨论吗?

学生:需要。

老师:那以小组为单位,开始。

(学生讨论)

老师:有同学讨论好了吗?小组讨论的结果呈现一下。那个组先来?来这边。

学生:像烟一样的柳树,装饰的华丽的桥梁,然后,挡光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帷幕。隐隐约约,房屋高低不齐。然后还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老师:哪里?

学生:如烟的柳树。

老师:烟柳是如烟的柳树。

学生:画是装饰的意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老师: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吗?这个“画桥”是什么意思?看课下注释的解释。

学生:是用画装饰桥。

老师:人们把画装饰在桥上,把桥装饰的富丽堂皇。其实它和前面的有一句是照应的,人们为什么有闲情逸致去装饰一座桥梁呢?

学生:自古繁华。

老师:对呀,因为它很富裕,很富庶,所以这个桥也是装饰精美的。这位同学请坐。别的同学还有吗?

学生:我觉得“烟"和“画”都是来修饰“柳"和“桥”的,它是来形容柳树和桥梁都如烟如画,一种朦胧的美好的感觉。然后它这里的幕和帘给人一种朦朦胧胧不可触摸的感觉。给人一种画面感,给人美感。

老师:从“烟"字和“画”字而来,整个景致都显得朦胧了,“参差"是说“人家”的状态,“十万"是说“人家”的数目,有一种层次感,而且也突出了这个地方的繁华。你这样一解读,我觉得参差十万人家也非常美了。请坐,别的组?

学生:我觉得“风帘翠幕"中,“翠”字就是说帷幕是翠绿色的,然后“参差十万人家”,给人一种画面感,就是有一个雕饰的很华丽的桥梁,有挡风的帘子,翠绿色的帷幕,高高低低的房屋。给人很强的画面感,可以去想象。

老师:可以去想象,很强烈的画面感。这个画面有了“人家”,充满了人情味。

老师:还有吗?来,这位同学。

学生:我觉得“烟柳画桥"这个“柳”和后面那个“翠幕"特别美。因为柳树是绿色的嘛,和后面的“翠幕”结合起来,“翠幕"也是翠绿色的,结合起来就有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老师:柳树是绿色的,“翠幕”的“翠"也是绿色的,放在一起,绿色给人的感觉生机勃勃。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其他同学还有吗?

学生:我觉得这句读起来特别美,前两句对仗工整,后一句字数不一样,读起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有参差错落之美。

老师:这个同学的解读不得了,我们都在解读画面,他说不仅画面很美,这个词读起来也很美。参差错落之美,这也正是词的一个特点呀。请坐。

老师:来这位同学。

学生:我很喜欢这个“烟柳画桥”这一句,“烟柳画桥"就是袅袅青烟环绕于装饰华美的桥梁之上,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意境感,很有朦胧的美感和意境美。

老师:朦胧美,意境美全从这个“烟”上来。

学生:对。

老师:好,请坐。别的同学还有吗?

老师: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觉得“烟柳"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同学们解读出来很多,这个“烟”字,它形容的柳树,不是盛夏之时深绿的柳树,应该是刚刚萌发嫩芽,颜色上鲜嫩润泽的柳树,用“烟"来修饰它,我们来想象一下,烟的姿态轻柔灵动,烟的感觉朦胧迷离,而烟柳看上去应该是成片成林的,一株两株难称之为烟柳。这个词因为非常美,所以很多诗词家都很喜欢它。我们学过韩愈的一首诗,里面就用了这个意象,“最是一年春好处”——

学生:绝胜烟柳满皇都。

老师:你看,它就用了烟柳这个意象,这个意象非常美。

“风帘翠幕"这一句,风吹帘动,那帘的后面有什么?有人?有事?能引起我们无限的想象。刚才那位同学说“翠幕”之“翠"也是绿色,这个翠,是深绿色,和前面柳的浅绿色交相呼应,浓淡相宜,画面的层次感就更强了。“参差十万人家”,这个同学解读得十分到位,在音律上有参差错落之美。大家的解读真的非常好,而且可以看出来,同学们已经有意识对使用我们列出来的品读意象,推敲词句,还有发挥合理想象这些方法。

因为大家共同赏析的词句都在上片,所以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赏析下片中的任意诗句,用写的方式来进行,“将美景升华为美文"。

【课堂实录片段】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品赏下阕,将美景升华为美文,写下来,几句即可,两分钟时间,开始。

老师:好了,我看大家还在奋笔疾书,哪位同学已经写好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来这位同学,读一下你写的。

学生: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如同清丽的佳人。这里的山上,有金秋时节就能看到的圆润喜人的桂子,白堤两侧的西湖中,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着醉人的香气,十里之外就可清晰闻到,香气醉人而无法飘散。

老师:我听到她想象的特别好,说像一个清丽的少女。这个想象很美很美。还有吗?这位同学。

学生: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形成清幽的景观,这里有秋季的桂子,十里之内皆是荷花。

老师:美景再现,有桂子,有荷花。好请坐,还有吗?这位同学。

学生:我就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从这一句展开了我自己的想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江南的美景孕育着缘分,如青烟袅袅,薄雾缭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静好,如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涉江采芙蓉的娇小。多想撑一把油纸素伞,着一袭汉衣素裳,坐于花丛之中,体会江南的美好。

老师:哇,你的词汇真是不得了,很丰富。我听到了很多的引用,都无法一一复述出来了。

王国维曾经有这样一句话,(PPT出示)说词人必须有赤子之心,要有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咱们刚才同学的情景再现,我看到了大家的真情真意。

这样一来,“怎么夸"这一教学环节,切中肯綮、循序渐进、方法科学、角度多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完成了群体上的统一认知,又兼顾了个体的审美个性,课堂效果令人满意。

【课堂实录片段】

老师:大家喜欢这首词吗?

学生:喜欢。

老师:老师也喜欢,此时、此地特别地喜欢,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是福建人,老师是河南人,这首词是出生于福建崇安的柳永,在前往当时的都城河南开封的路上所写。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一起学习这首词,真的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感谢柳永给我们创造的这个机缘。所以昨天在备课时候,我就特别有感触,依着《望海潮》的词牌,我填了一首给柳永的词,跟大家分享:

(PPT出示)

望海潮怀柳永

才子卿相,风流倜傥,天生词人柳郎。漂泊天地,浮名忍弃,砥砺千古乐章。荷花盈十里,丹桂醉三秋,高歌徜徉。紫陌红尘,恣游狂荡,任苍茫。

功名半生茫茫,清酒入柔肠,愁绪满腔。岸边杨柳,残月空望,遥遥再难成双。遗贤谁边向,得丧总凄凉,何须心伤。唯有低唱浅斟,缠绵醉飞觞。

(学生热烈鼓掌)

老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时间仓促,遣词用字粗糙,格律平仄不严,欢迎大家批评。

这两次朗诵,让我赢得了最佳朗诵奖的殊荣。当日场次赛课结束后,专家点评时,特意提到了我试着创作的这首词,说我的原生创作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在语文课堂应多多提倡。这才是语文课堂本来该有的色彩。

除了课堂诵读、语言鉴赏,我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