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内容理解与概括高分突破——文言文阅读目录-CONTENTS01考情分析02考点解读03典例引领04实战演练
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与概括,考生须在读懂、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常见出题形式有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考点解读2022版课标中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课标解读
整体上看,非选择题占主导地位,但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命题趋势
各地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试题,形式灵活、内容有趣、指向明确,令人耳目一新。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知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构语言的能力。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部分试题创设真实的情境,交给考生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让答题过程成为饶有兴味的学习探究过程。
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块内。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础,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命题趋势
1.概括原因、内容、情节。2.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3.分析概括具体事件、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等
考查方向(1)……的原因是什么?(2)表现……的句子是
。(3)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理解内容、概括要点是各省市文言文必考的考点。初中课标要求“阅读文言文要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此考点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言内容,对文言文内容理解的是否深入。此类题型作答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考虑全面。主旨表达要准确、完整、要点不能遗漏,表述完整连贯,平时要注意总结归纳。
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如果颠倒过来,效率必低,效益也差。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考生惯于“肢解”而不善“组装”。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文言部分确定了这样的模式:由整体阅读出发,从若干方面分别检测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模式全面体现了阅读基本规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中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步骤,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认真地整体阅读。
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对记叙文体,能大概读出什么时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个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意会之”,阅读就有了基础。如果一遍读不明白,只好重读,这不免延误了时间。
第二步细读题目。
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学过的知识,较易题和中等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观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的选项,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第三步,带着须从整体上回答的问题再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行为的总评价等)认知全文。这一步较第一步更深入,大致达到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一纠正,因此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内容概括和理解类答题可以从下面着手:1.理解类
(1)整体把握文意。
①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
②写景类文章要明白写的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
(2)搜索相关信息。看题干的提问是针对选文的什么内容,在选文中寻找问题的相关信息。
(3)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将问题放在全文的范围之内,明确题干的问题是否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有关系,就要注意联系主旨来答题。(4)合理组织语言。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2.归纳概括类
(1)审题干,明确概括范围。一定要看清题干,明确是在全文范围概括,还是在指定段落的范围内概括。
(2)归纳段意、层意,明确文段所述事件。在全文范围内概括段意,看各段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在段落范围内概括层意,看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
(3)注意时间词、地点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往往是两个事件的转换标志,不同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不同的。
(4)“求同存异”,逐条列出。将文段讲述的各个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将讲述的同一事件或方面合并为一,然后逐条列出各个事件、方面。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步骤
①第一遍快速阅读,阅读时应注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②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③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标注或划线部分)
④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道题,考生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可以先做最后一道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⑤带着问题第二遍快速阅读文本,有时候题目的出题角度对我们读懂选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边读边留意与出题角度有关的语句,做好标记,组织语言进行答题。(2023·吉林长春·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加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才美不外见
路转溪桥忽见C.策之不以其道
行天下之大道D.执策而临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用原文回答,作者另翻新意,提出的新颖观点是什么?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揣摩此句的语气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B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文章的气势,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用人才,摧残人才的抨击。)【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吃/同“饲”,喂;B.同“现”/同“现”;C.方法/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D.面对/居高面下;故选B。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者在本文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点明了自己对于“伯乐”与“千里马”关系的理解,认为先有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后来才有了千里马。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的意思是: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联系前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可知,食马者像对待平常的马一样来喂养千里马,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可见千里马的才能是被食马者埋没的;据此可知应用反问的语气来读,能够增强气势,表现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作者以“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以“食马者”喻指统治者,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2023·河南南阳·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魏武侯①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②固哉?霸王之业具矣!”吴起③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④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选自《战国策·魏策》,有删改。)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私”是偏爱的意思,表现出邹忌对妻子的了解。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诚”是确实,写出邹忌对生活的深入观察。C.“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是指诽谤、讽刺,这是齐威王提倡的建议方式之一。D.“专委之子矣”中的“专”指完全托付,表现出吴起之言对魏武侯的巨大触动。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甲文段写邹忌“孰视”徐公、照镜“自视”,写这些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邹忌和吴起进谏的原因和方式不同,却都取得了成效。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邹忌由家事联想到国事,认为齐威王
,于是用
的方式进谏。因魏武侯说
(用自己的话回答),吴起直言批驳;在魏武侯发怒后,他用
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论断。最终二人的谏言都被接纳。【答案】1.C2.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①邹忌“孰视”徐公是因对妻妾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自视”是在反复比对中印证自己的想法,②这表现出邹忌能正视自己,做人处事冷静认真的态度,③为下文写邹忌的发现做铺垫。4.受蒙蔽很深(王之蔽甚矣)设喻说理山河险固可以作为称霸的基础列举反面史实(举例论证)【解析】1.本题考查词句理解。C.句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谤讥”是指指责讨论。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词:期年,满一年。虽,即使。欲,想要。进,进言。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甲文首段中的“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可知,邹忌“孰视”徐公是因对妻妾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不确定她们说的是真话,于是待徐公前来时,仔细观看印证。“自视”是反复比对自己与徐公的相貌,来印证自己受到了蒙蔽的想法。这表明邹忌没有在妻妾和客人的称赞声中迷失了自己,反而处事冷静,小心求证。这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处事冷静,实事求是。联系第二段中的“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可知,正是因为他能保持冷静,小心求证,所以才会认识到别人对自己有所求,于是自己就受到了蒙蔽的事实。所以本句还为下文写邹忌的发现做铺垫。【解析】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第一空:根据第二段中的“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得:受蒙蔽很深(王之蔽甚矣)。第二空:根据第二段中的“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奢侈品培训汽车
- 专业分包化标准精装修工程管理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3.6 DHCP-任务5 DHCP客户端配置
- 语法选修课 高中英语 非谓语动词 A篇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干猪膀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用途双面黏贴布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保安单元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三年级体育下册 前滚翻(水平二)说课稿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八年级(上)质检科学试卷(12月份)
- 【核心素养目标】14.1热机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 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化学清洗方案(HCL)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复合铜箔市场需求前景及投融资分析研究研究报告
- 医院转让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辽宁省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真题
- 2024福建网龙网络控股限公司校园招聘100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