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失焦》创作说明_第1页
观念摄影《失焦》创作说明_第2页
观念摄影《失焦》创作说明_第3页
观念摄影《失焦》创作说明_第4页
观念摄影《失焦》创作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2"\h\z\u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21《失焦》创作综述 31.1创作背景 31.2作品阐述 31.2.1创作目的 31.2.2创作内容 32《失焦》创作依据 52.1观念摄影 52.2观念摄影发展起源 72.3灵感来源 113《失焦》创作过程 182.1前期准备 182.2布景拍摄 212.3后期创作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5本科论文摘要观念摄影并非表达的是一种很明确的答案,它有很多种可能性,需要观众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奥秘,它所想反映的状态都需要靠观众本身自己去理解与感悟,拍出的作品多为真实、自然、观念,不是明确表达想表达的内容,但又不缺少内容以三者合一的方式呈现出观念摄影的作品,观念摄影更有利于艺术家们内心思想观念的抒发与表达,是可以让艺术家们自由思考运用各种创作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进而推动了观念摄影的发展,使观念摄影越发多样性和创性。对于以上所述做出相应的研究,本文将以《失焦》为主题拍一组照片,来表达观念摄影的应用。灵感来源于是在丢失眼镜的一天时间里,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人物,也发现了以往忽略的景色,遂有感而发,以失焦系列作品展示一下近视眼中的世界,慢慢品味自会有乐趣和美好在其中。这眼中的世界尽管不甚清晰,但依旧不失生活的魅力。而过本文对《失焦》的创作灵感和感受已集结论展开研究,主要从创作背景、理论依据、灵感来源以及创作过程等方面开展探讨。关键词:观念摄影;朦胧;审美;摄影意境;

AbstractConceptphotographydoesnotexpressaveryclearanswer.Ithasmanypossibilities.Itrequirestheaudiencetounderstandthemystery.Thestateitwantstoreflectdependsontheaudienceitselftounderstandandcomprehend.Mostoftheworksproducedaretrue,naturalandconceptual,notexplicitlyexpressthecontentitwantstoexpress,butthereisnolackofcontenttopresenttheconceptinthewayofthreeinoneReadingtheworksofphotography,conceptphotographyismoreconducivetotheexpressionandexpressionofartists'innerthoughtsandideas.Itisabletoallowartiststothinkfreelyandusevariouscreativemeansforartisticcreation.Furthermore,itpromotesthedevelopmentofconceptphotographyandmakesitmorediverseandcreative.Fortheaboveresearch,thispaperwilltakeagroupofphotoswiththethemeofoutoffocustoexpresstheapplicationofconceptualphotography.Theinspirationcomesfromslowingdowntoobservethesceneryandpeoplearoundyouinthedaywhenyouloseyourglasses.Youalsofindthescenerythatyouhaveneglectedinthepast,soyouwillfeelit.Showtheworldofmyopiawiththedefocusedseriesofworks,andtastethejoyandbeautyinit.Althoughtheworldinthiseyeisnotveryclear,itstillhasthecharmoflife.Butafterthisarticleto"losesthefocalpoint"thecreationinspirationandthefeelinghasgatheredthetheorytolaunchtheresearch,mainlyfromthecreationbackground,thetheorybasis,theinspirationsourceaswellasthecreationprocessandsoonaspectstocarryonthediscussion.Keywords:conceptphotography;obscurity;aesthetics;artisticconceptionofphotography;引言摄影作品《失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某次眼镜意外丢失的情况下,在模糊的世界中视物在别有一番滋味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与好友擦肩而过却没有认出来,比如在模糊的视线里去观看川流不息的车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模糊地剪影,这眼中的世界尽管不甚清晰,但依旧不失生活的魅力。在丢失眼镜的一天时间里,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人物,也发现了以往忽略的景色,遂有感而发,以失焦系列作品展示一下近视眼中的世界,慢慢品味自会有乐趣和美好在其中。《失焦》系列作品采用的是观念摄影的手法,观念摄影在人们的印象里看似简单,准确的说也确实不难,一下快门一张照片,但是,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复杂且不易操作的到技术因素在内,所以不是容易的事。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并且其中不存在任何技术以及各个因素的问题,最低要具备大概四个要素,明确并且能够突出主题、照片拍摄的清晰程度、确定构图的比例以及准确的曝光度。这几个要素听起来或许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在每一张图片里都做到如此的精准还是不容易达到的。拍出细腻并且能够表达感情的照片,是每个作为摄影师的人来说一定要实现的,很早之前的拍照设备能做到的程度有限,所以大多是更仰仗于每位摄影师的观察力和抓力,现在相机的品牌越来越多,每家的相机都有好坏之分,从镜头到机体连拍抓拍还有拍摄视频等,虽然再好的相机都会有问题出现,但是都能通过调整恢复。精准对焦并不适合所有照片,失焦大多数是摄影师人为造成,主观意识使整个画面超过景深的范围,这不是因为相机问题导致的失焦。每位摄影师想呈现的意境和感情都不同,用失焦的方式展现人或物的形状动作和轮廓,让人们感觉朦胧,虚幻甚至迷蒙。拍摄失焦一定要做到主题突出,表达出在画面中想表达的内容,感情和情绪,更加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拍摄的主题,持机基本功是拍好每一张照片的前提,再说构图就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了,要具有良好的审美观点。把人物还有物体在画面中合理安排,让构成的内容得到完整的合适的表现。如果想让图片看起来好看,构图的比例一定要对。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具备对曝光度的准确把控以及对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也能突出一个摄影师的专业技术程度。完美精准的曝光度决定一副图片的完美程度。本文首先对作品《失焦》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创作内容进行阐述,解释了该作品的创作依据。作品以观念摄影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的支撑,介绍了观念摄影的定义、发展起源,并且给予我重要灵感的数位代表摄影家。随后对本次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从前期准备、布景拍摄及后期创作三个环节更加直观清晰地将我的创作构思及拍摄细节呈现出来,并加入自己的感悟。作品《失焦》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拍摄,而是透过繁杂的事物找到最终的本质,唤起人们对生活最纯真质朴的追求。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失焦》的创作,能够放慢生活节奏,多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与景象,既贴近现实,也存在距离感,也充满不确定性,表达的是肉眼不能捕捉的存在于内心最真实的画面,或许是视力不佳的人眼中的世界更加真实。

1《失焦》创作综述1.1创作背景《失焦》系列作品采用的是观念摄影的手法,观念摄影在人们的印象里看似简单,准确的说也确实不难,随手随时随地就可以拍一张照片,但是,虽然看起来简单,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复杂且不易操作的到技术因素在内,所以不是容易的事。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并且其中不存在任何技术以及各个因素的问题,最低要具备大概四个要素,明确并且能够突出主题、照片拍摄的清晰程度、确定构图的比例以及准确的曝光度。这几个要素听起来或许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在每一张图片里都做到如此的精准还是不容易达到的。摄影作品《失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某次眼镜意外丢失的情况下,在模糊的世界中视物在别有一番滋味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与好友擦肩而过却没有认出来,比如在模糊的视线里去观看川流不息的车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模糊地剪影,这眼中的世界尽管不甚清晰,但依旧不失生活的魅力。在丢失眼镜的一天时间里,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人物,也发现了以往忽略的景色,遂有感而发,以失焦系列作品展示一下近视眼中的世界,慢慢品味自会有乐趣和美好在其中。1.2作品阐述1.2.1创作目的作品《失焦》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拍摄,而是透过繁杂的事物找到最终的本质,唤起人们对生活最纯真质朴的追求。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失焦》的创作,能够放慢生活节奏,多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与景象,既贴近现实,又有一种距离感,充满随机性,阐述人眼其实永远无法准确的捕捉到正在观看的画面,或许在视力不佳的人眼中的世界更加真实。1.2.2创作内容作品《失焦》是在丢失眼镜的一天时间里,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人物,也发现了以往忽略的景色,遂有感而发,以失焦系列作品展示一下近视眼中的世界,慢慢品味自会有乐趣和美好在其中。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某次眼镜意外丢失的情况下,在模糊的世界中视物在别有一番滋味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与好友擦肩而过却没有认出来,比如在模糊的视线里去观看川流不息的车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模糊地剪影,这眼中的世界尽管不甚清晰,但依旧不失生活的魅力。2《失焦》创作依据2.1观念摄影观念摄影在人们的印象里看似简单,但是,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复杂且不易操作的到技术因素在内,所以不是容易的事。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并且其中不存在任何技术以及各个因素的问题,最低要具备大概四个要素,明确并且能够突出主题、照片拍摄的清晰程度、确定构图的比例以及准确的曝光度。这几个要素听起来或许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在每一张图片里都做到如此的精准还是不容易达到的。拍出细腻并且能够表达感情的照片,是每个作为摄影师的人来说一定要实现的,很早之前的拍照设备能做到的程度有限,所以大多是更仰仗于每位摄影师的观察力和抓力,现在相机的品牌越来越多,每家的相机都有好坏之分,从镜头到机体连拍抓拍还有拍摄视频等,虽然再好的相机都会有问题出现,但是都能通过调整恢复。精准对焦并不适合所有照片,失焦大多数是摄影师人为造成,主观意识使整个画面超过景深的范围,这不是因为相机问题导致的失焦。每位摄影师想呈现的意境和感情都不同,用失焦的方式展现人或物的形状动作和轮廓,让人们感觉朦胧,虚幻甚至迷蒙。拍摄失焦一定要做到主题突出,表达出在画面中想表达的内容,感情和情绪,更加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拍摄的主题,持机基本功是拍好每一张照片的前提,再说构图就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了,要具有良好的审美观点。把人物还有物体在画面中合理安排,让构成的内容得到完整的合适的表现。如果想让图片看起来好看,构图的比例一定要对。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具备对曝光度的准确把控以及对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也能突出一个摄影师的专业技术程度。完美精准的曝光度决定一副图片的完美程度。观念摄影所涵盖的艺术类型注定要以极强的审美能力和强烈的表达展现欲望为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达设计思想,在拍摄前就要有基础的构思和设想,来使画面更加完美。审美能力是每个摄影师必备的能力。在拍摄的过程中发现美并且用拍摄的方式记录美,这于摄影师而言非常可贵。纪实摄影逐渐不再能够全方面地满足人们表达的需要,观念摄影因此应运而生[4]。它的实质是人的抽象思维观念的一种延伸,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形式与手段,是每一个摄影师通过自己的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是事物摄成作品去表达。观念摄影试图摆脱现实中传统的束缚,表现手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与限制,它所要展现的是拍摄者针对社会中某些问题与现象所产生的观点与想法,并进行深入地剖析,向社会传达自己的态度,从而激发更深层的思考、引起大众的内心共鸣[5]。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通过摄影这一媒介来揭示当代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角度[6]。观念摄影分为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为拍摄者有强烈的意愿想要通过摄影作品来传达自己主观意图,这就意味着摄影作品有创作的成分,在作品的拍摄过程中依据想要表达的观念来布置整体的画面,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导演成分,具有强烈的个性观念色彩。同时在观念摄影中运用了以讽喻为主的修辞手法[7]。观念摄影作品中常会见到嘲弄、用较为戏剧化的方式比拟现实,会较多地使用图象的深层的、引申的意义。2.2观念摄影的发展起源在摄影刚刚产生的时候,就在一些程度有“观念”的意识,但是没有明确的规定。19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大概是观念摄影最早的时候。这些拍摄的作品里已经明显有了观念摄影的状态了。观念摄影是一整个时代的结论,所以有这一特性却并不能叫做观念摄影。在最在出现摄影的时候,便就开始具有了“观念”这一说法,只是在摄影行业中还没有一个具体且明确的概念界定我们通过赏析上述摄影作品便可发现观念摄影一些表达方式与运用的手法逐渐扩大,并且越用越多,发展的越来越快。所以在那个时候西方社会的摄影作品中即使已经具有了观念摄影的特点但仍不能够算是观念摄影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纪实摄影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接受,有很多纪实摄影师拍摄出的观念摄影作品。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摄影作品符合人们视觉第一的信息获取规律,比其它感官速度是最高的。因此产生传播基础和互相影响。如图2.1、图2.2所示。图2.1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作品《人生两途》图2.2亨利·佩奇·鲁滨逊作品《弥留》在中国80年代中期,一些颇有自主观念的新人有了很多自己的见地,但那时候文化氛围还不够自由,那些见地只能成为中国探索史上的会议。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观念摄影才有了发展空间,

摄影其实并不能真实的表达人的感受与感情,这是理性的观念,不管用任何媒介,都不能完全并且准确的去表示,就算是用文字的表现方法。一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究竟清晰地表述了多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不然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哲学家对这一部著作反复研究反复解释,所以对于观念这一词的理解与表达,让人开心的就是在其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寻找以及不断的探讨其中的乐趣。不可仅仅靠一种或几种媒介就能传递清楚的越深奥的观念,思考的空间也越复杂,所以需要很多不同类型的人去共同研究,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不同阐述,能够带来更好的收获。主要问题是摄影真诚程度上能表达多少,深入解决到一定的程度,只不过深浅不一,复杂简单程度也不同。比方说拍摄一处风景,一些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拍摄,而一些人只是随手一拍,找最佳的位置最佳的方式去拍摄,找一个总会被人们忽略不注意的形态去表达照片,拍摄出最好的画面,观念理念不同能被接受的程度也不同。

真正的观念摄影,不是通过摄影直接表达的。观念摄影通过摄影传播,摆脱无意义的纠缠,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剖析人类,提出有意义的话题引发过更深入的思考。所以观念摄影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符合审美。如果一张照片能说清楚一切,观众没有参与,照片就失去了艺术魅力。观众能解读跟摄影师不同的观点,是摄影师的成功。如果毫无见解也可以有很多思考空间。总而言之,有东西可深究总比平平无奇好。当今摄影界很多“坎普”,求稳,求熟悉,求重复,随大流,从而体现现代人的安全感。这种随意的态度对于艺术而言很不负责任。

现代艺术进入21世纪,不仅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摄影与其他多种艺术的结合,非中心以及非主流的事物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艺术发展前沿,你也许可以以一张夸张的慢门光影线条的照片举世闻名,但是没人能够无视艺术在世界上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在当今社会中,摄影作品层出不穷,且逐渐呈现出大成本、大制作的趋势。但是观念摄影在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观念摄影在中国国内仍未受到主流艺术的重视与认同[10]。目前国内的观念摄影发展仅是单一地与西方摄影艺术拉近距离,单纯地迎合西方艺术,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所造成的,因为中华有五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背景,想要一下打开中国人的思想是不可能的[11]。就目前这些艺术的浅显研究来看,相信中国的艺术观念在不久的将来会与西方的相融合,但是中国的艺术观念由于历史文化的沉淀一定会有其独到之处,这是西方的艺术所不能复制的。2.3灵感来源作品的灵感来源大多来自以下这些摄影师的风格作品,如下作品《失焦》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印度尼西亚观念摄影大师HengkiKoentjoro,1963年出生,现居雅加达,这位摄影师以摄影为乐,拍照的方式喜欢用黑白,并且照片的风格都特别简单,让人感觉很神秘。摄影于他而言不仅仅是展现的方式,更多是记录的感觉;摄影脱离不了寻常的东西,在寻常生活中感受美好发现没好。如图2.3、图2.4所示。图2.3HengkiKoentjoro作品图2.4HengkiKoentjoro作品印尼摄影师HengkiKoentjoro的作品,看见他的作品,在为生活劳累奔波的你,能感受到此刻的安逸静好,还有生活的安宁和谐悠扬。一系列非常适合冥修静想的画面映入眼帘。每幅画面中都有一个遗世独立的修行人伫立在黑白的世界中。作者希望通过朴素的色彩,引导观众进入一种忘我的“空”境界,排除杂念,进入自我反思的深度思考空间。安静平和的画面能使读者瞬间身心愉悦,并体验到冥想的安乐。如图2.5-2.7所示。图2.5HengkiKoentjoro摄影作品图2.6HengkiKoentjoro摄影作品图2.7HengkiKoentjoro摄影作品图2.8Francois

Fontaine

摄影作品模糊是一种与拍摄完全相反的东西,将失焦运用在某些场景之中可以产生一种模糊回忆的感觉,类似于回忆杀情绪。能用一帧画面表达的场景但是感情却未必。模糊的画面表达的感情和引起的共鸣,在画里画外都是有张力的证明。“Silenzio”是一名法国的摄影师

Francois

Fontaine

完成于2010年的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一组图片中,摄影师通过失焦模糊的拍摄方式,重新呈现经典电影中二十四分之一秒的定格场景,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成了一组独特的作品。如图2.9所示。图2.9Francois

Fontaine

摄影作品在这种私人项目的摄影中摄影师用失焦的手法来拍摄照片,为了重现经典电影中1/24秒的定格瞬间,用肥肠独特的方式构成了这副作品。模糊是一种与拍摄完全相反的东西,将失焦运用在某些场景之中可以产生一种模糊回忆的感觉,类似于回忆杀的情绪。你可以用一帧画面呈现一个场景,却无法传递一种感受。模糊的画面所表达的寓意,唤起的共鸣,在取景框之外延伸,获得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故事张力。接下来这是一组向经典电影镜头致敬的照片,也是一组重新讲述故事的照片。”如图2.10所示。图2.10Francois

Fontaine

摄影作品AlyonaGoncharova,是一位俄罗斯摄影师。他摄影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失焦。个人认为,情绪摄影和观念摄影是最能传达把摄影私人化这样一个目标,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带来的作品肯定也不同,传达的精神境界也不可能相同。当然与大多数人对摄影的定论不同,就比如初学者研究的就是灯光和构图等等,特定的场景要研究灯光,很少能在这样的作品中静下心来观看。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未必是大多数人愿意静下心来接受和认真观看的。但是,普遍大家都对有深度的作品更善于表达喜欢。如图2.11、图2.12所示。图2.11AlyonaGoncharova摄影作品图2.12AlyonaGoncharova摄影作品贝尔纳·弗孔是法国观念摄影大师。弗孔从1976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它的摄影方式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捕捉现实瞬间的手法,他先构筑场景、安排情节、摆布人物,之后再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他用经过精心打扮的人体模型来还原出一个个存在于他的童年记忆中的场面,与此同时,他还在这种场面中加入真人的少年,融合了他的文学幻想与童年记忆[12]。贯穿于这些想象照片的主题多是宗教、节日、游戏、还有流逝的时间,弥漫着一种忧郁、感伤的气氛,真切地传达出他对过往时光与风景的乡愁。他的作品饮誉国际,被视为当代摄影从“照相”走向“造相”的典型,开了后现代摄影之先河。如图2.15-2.17所示。 图2.15贝尔纳·弗孔作品图2.16贝尔纳·弗孔作品图2.17贝尔纳·弗孔作品3《失焦》创作过程3.1前期准备整体《失焦》作品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前期的道具、模特以及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在开始拍摄的前期,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了很多可用于《失焦》作品中的素材,这帮助我丰富了我创作的灵感以及作品画面的饱满度。本次毕业摄影作品共包含图1.1-图1.4四张作品,第一张图片命名为《擦肩而过的朋友》,选景在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四周人来人往,有一位朋友伸手打招呼,但是在视力不佳的人眼中的世界,并没有认出这位朋友,来往行人的模糊背影和朋友熟悉却陌生的面容并没有什么不同。生命里擦肩而过的人或机会都不在少数,所以更应该放慢脚步,多关心身边的人或事,不要被繁华世界迷住了双眼,忽略了身边原本重要的事情。如图1.1所示。图1.1擦肩而过的朋友第二张图片命名为《方圆》,一条蜿蜒的街道,仿佛能直达天尽头,近处是一只手,清晰明了,与背后模糊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晰的只在自己身边的方圆几里,看不透的模糊的,都在身边,古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只能看得清最单纯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围绕在身边的各种繁杂世事,而当我们戴上眼镜时才能看清这世事,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如图1.2所示。图1.2方圆第三张图片站在天桥命名为《野望》,唐代诗人王绩诗中有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当站在嘈杂的天桥上,眺望远方的时候,仿佛突然身心就得到了平静,模糊的人物和背景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自身处境的一种思考,从过去到未来,在模糊的世界里才能更加平静的领略和考虑生活的原动力与未来的发展。如图1.3所示。图1.3野望第四张图片命名为《道》,该片选景在晚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流动成一条绚丽的丝带,仿佛生命的长河再缓缓流动,往来的车辆失去了它原本冰冷的温度,绚烂的仿佛生命中每一件令人记忆犹深的过往,这条道,不仅是天桥上一条普通的道路,也是令人颇为深思的生命之道,车流如此,生命亦是如此,有道可循,方为人生至理。如图1.4所示。图1.4道3.2布景拍摄作品《失焦》拍摄场地选景较为简单,选景多选在街道边,天桥上等现实存在的地点,但对于光线人流等要求比较高,自然选景对拍摄要求更加严格,拍摄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也是各种猝不及防。3.3后期创作作品的前期准备以及拍摄是很主要的,但后期创作是尤为重要。首先,在所拍摄的图片中,将所能用到的元素用软件抠图下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图层,方便后面的创作排版。在头脑中创建所要展现的画面,然后将其中每一幅画面所需要的元素放在一个照片内。通过放大缩小和移动,来调整画面的比例以及突出想要表达的重点,从而达到整体画面效果。接着通过色阶、白平衡、曲线等来调节每一幅照片中的元素,使所有元素的光影和明暗程度达到统一,让整体画面更加协调。其次,新叙述摄影以讲故事的方式去进行拍摄,这样可以让观众清晰明确的知道和接受我的想法和表达情感。用摆拍控制作品画面更加直接明朗的解释和表达作品,不会因为外界的必然因素影响画面的协调,避免某些部分成为一些因素和原因呢导致画面的流失或不精彩,从而导致画面的破坏。整组作品通过特定的一些场景,在其添加必要人物进行摆拍拍摄,机位在人物的正前方。最后通过后期矫正作品的色彩以及调整构图。新叙述摄影的手段之一就是摆拍叙述,在与其他类型的摄影相比较之下,新叙述摄影有着它独有的表面特征,记录性的否定传统叙事的超越,新技术的集成,再有就是消费美学的彰显。在调节完每一个元素使其整体协调后,接下来把每一幅作品里面的图层全选,进行整体氛围、色调以及阴影的调节,从而达到最终想要呈现出来的效果。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观念摄影具有主观导向性和讽喻这两种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观念摄影在观念上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在功能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在观念摄影中摄影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是表现艺术价值观念的工具,拍摄者的观念才是其灵魂所在。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努力,将观念摄影的内涵与形式逐渐丰富,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作品《失焦》以观念摄影的形式呈现,较能够反映拍摄者内心的主观想法,将各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元素通过拼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四张具有抽象性表现形式的摄影作品。主观导向性即拍摄者有强烈的意愿想要通过摄影作品来传达自己主观意图,这就意味着摄影作品有创作的成分,在作品的拍摄过程中依据想要表达的观念来布置整体的画面,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导演成分,具有强烈的个性观念色彩。观念摄影作品中常会见到嘲弄、用较为戏剧化的方式比拟现实,会较多地使用图象的深层的、引申的意义。

参考文献[1]段筱.观念摄影作品接受的主观性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3(9):155-185[2]朱佩珊.浅析观念摄影[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6):21-23[3]沐晓熔.当代观念摄影创作的瓶颈与突破[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3):234-240[4]王丽,付盼盼.浅谈当代观念摄影[J].艺术科技,2016,29(2):248[5]庄开歌.观念摄影的文化表征[J].艺术教育,2016,85(8):222-225[6]冯国栋.浅论观念摄影及其符号化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3(24):42-45[7]孙宇龙.观念摄影的叙事策略与表意方式[J].福建艺术,2018,46(06):26-30[8]许亮,王莉莉.观念摄影及其表现技法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1(1):75-79[9]顾志敏.当代观念摄影的意义及现状[J].才智,2018,3(4):131-133[10]马嘉阳.镜像中的观念摄影[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8,5(3):24-25[11][法]罗伯特·雷德福.艺术与观念套装[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9.2:56-60[12][英]米歇尔·普瓦韦尔.世界摄影艺术史[M].北京:中国摄影,2016.2:131-135[13]林路.观念摄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6:20-23[14]王传东.观念摄影与表现[M].沈阳: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2012.1:45-48[15][法]迈克尔·伯德.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11:85-89[16]宁思潇潇.摄影笔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33-41[17]查克·格隆曼,汤姆·勒图尔诺.灯光师入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2:55-62[18]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5-23[19]陶新.摄像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7:84-92[20]阿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34-38[21]梁明,李力.镜头在说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9:22-26[22]严志刚,曾鸣,江芬.焦虑的食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11:56-60[23]BruceBarnbaum.摄影的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28-32[24]梅菲.摄影师的洞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5:69-72[25]于东东.艺术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3:103-106[26]刘永泗,刘莘莘.影视光线创作[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6:95-103.致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首先要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导师李晗曦老师和李波老师。感谢她们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审查、修改我的论文,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老师们待人随和不懂的问题会很耐心的帮忙解决,像个朋友一样,在论文的写作措辞方面也有特别专业的要求。论文的开始到结束,老师认真负责的给予指导。本身我就是一个比较喜欢拖延的学生,谢谢老师的督促。我也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一直以来的学习榜样。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一起共同度过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对我的帮助。祝福老师和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事事如意。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对我无私的关爱、理解与支持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我,定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竭尽所能的报答他们。在此祝福我的父母健康长寿,事事顺意。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是我由稚嫩和青涩走向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成长阶梯。思念的求学生涯在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收获颇丰。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学涯无境、不断求索,我会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一)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

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

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

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三)特点

调查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来说较为耗时耗力,但也有其优势,即获得的一手资料信息真实具体,能够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二)研究步骤

1.明确观察对象

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4.做好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要时时记录,不放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三)特点

观察法具有拓展人们的感性知识、启发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强调研究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且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确为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一)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二)研究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三)特点

1、主动变革性

观察法与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控制性

根据科学实验要求、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