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1+辛亥革命-【史料学与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提升探究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专题6.1+辛亥革命-【史料学与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提升探究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专题6.1+辛亥革命-【史料学与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提升探究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专题6.1+辛亥革命-【史料学与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提升探究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专题6.1+辛亥革命-【史料学与考】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提升探究课件(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姓名时间专题6.1辛亥革命课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姓名时间概念辨析辛亥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得名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二、辛亥革命的经过知识框架三、辛亥革命的结果四、辛亥革命的评价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派爆发民国成立帝制终结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提示:结合革命前清政府和革命派各自的情况分析)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於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知识链接清末“新政”(1901~1905)政治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选派留学生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1905年)与戊戌变法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广泛深入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清政府①_____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_____________,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人普遍对清政府感到失望;②清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自救”,反而加剧统治危机资产阶级革命派①经济:__________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力量壮大②阶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③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____________形成④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建立⑤实践: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⑥有利时机:________________使武汉兵力空虚《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新政”和预备立宪“新政”民族资产阶级新式学堂留学教育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革命政党四川保路风潮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探究1:阅读孙中山这段话,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探究1:阅读孙中山这段话,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孙中山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解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问题,也确立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目标。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着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这段史料也说明,孙中山这时所阐述的三民主义明显有所偏重,认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这表明孙中山此时关注的主要是政治上的革命,对社会革命考虑不多。实际上民生问题同样是中国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而且并不容易解决。知识链接孙中山:三民主义(1905)

同盟会纲领具体含义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涨部分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知识链接孙中山:三民主义(1905)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知识链接孙中山:三民主义(1905)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针对满洲贵族未明确反帝——虽无明确提出反帝任务,但具有反帝的性质知识链接孙中山:三民主义(1905)

民权主义——构建未来中国社会的蓝图,即建立民主共和国

中国数千年以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民国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知识链接孙中山:三民主义(1905)

民生主义——对西方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的反思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平均地权≠平分土地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探究2:结合材料指出“预备立宪”的目的目的:试图通过“立宪”以抵制革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知识链接清末预备立宪(1906~1911)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筹建民意机关:(中央)资政院、(各省)谘议局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织“皇族内阁”《宪法大纲》共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构成。其中“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文件规定九年为预备立宪时期。光绪帝1908年11月14日逝世慈禧太后1908年11月15日逝世宣统帝1908年12月2日即位知识链接立宪派三次请愿召开国会(1909~1910)概况结果第一次请愿(1909.10~1910.01):由江苏咨议局发起,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清政府以“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拒绝第二次请愿(1910.04~06):专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和“国会期成会”进行联络,并创办机关刊物《国民公报》进行宣传清政府以“财政困难、各地受灾、匪徒滋扰”为由拒绝第三次请愿(1910.07~11):成立“各省咨议局联合会”,通过“速开国会”的提案。资政院成立,通过的第一个议案也是“速开国会”清廷将召开国会的期限由九年缩短到五年,并着手组织内阁知识链接

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清皇族内阁合影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协理大臣:那桐(满)、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宗室)农工商大臣: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说明清政府最终是借“立宪”之名加强专制,最终不少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革命二、辛亥革命的经过及结果经过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___________________帝制终结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宣统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结果失败革命成果落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的手中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清帝逊位诏书》辛亥革命形势图及武昌起义形势图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何出现全国十几个省份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情形?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广西、福建、广东、山东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原因:此前“东南互保”、“立宪运动”等已经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危机★探究2: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以下三种说法有何区别?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13.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的手中。——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链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①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②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③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探究3:如何理解《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和历史局限?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务员(指内阁总理和各部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探究3:如何理解《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和历史局限?民主精神: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②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③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

局限性:①《临时约法》实际上确认了责任内阁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专制独裁,有“因人设法”之嫌,带有“人治主义”色彩,损害了立法的严肃性;★②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三、辛亥革命的评价——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意义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局限性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