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l必修下册(五)
《阿房宫赋》《六国论》
单篇梳理12六国论
微点夯实
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也。军@()曰:六国其®()丧,半@()赂秦耶?目:不赂者以赂
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事寰)o故曰:弊在赂秦也。
(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
整()^®()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为@()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
胜负已列©()矣。至于题覆⑥(),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相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文)之。
(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注不久),何哉?与汽)嬴而不助
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岁®()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单寰)<®()
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理®()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擘©(),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藜®'(),或未?二)量。
(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啰(),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赘®()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赘
®()o茗®()以天下之大,T®()而丛寰)六国破亡
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记忆导图]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反面否定:非兵不利‘战不善
L正面肯定:弊在赂秦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L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论证、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事实论证)
破灭之道也”(赂秦危害)-“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比喻论证)
-“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论证)
—[分析论点|一“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
—(举例论证)齐亲附秦国而不助五国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
国—一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燕赵之君……诚不得已燕国:以荆卿为计,速祸
论(六国灭亡原因)(反面论证)1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
L”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假设论证)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谢旭、口、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反面假设)
一“赂秦”的根源: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一历史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J点明主旨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I重点梳理
1.通假字
例句本字及意义
①拳霜露
②暴秦之欲无求
2.古今异义词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祖父思厥先用X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智力可谓智力孤危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
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实募买百倍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至于至T颠覆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行刺客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而从六国破
⑥故事
亡之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
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3.多义词语
⑴患
义项例句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审
②惠王审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
③毛病,疾病人之用在好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④讨厌亭长妻审之(《淮阴侯列传》)
(2)殆
义项例句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弹尽之际
②郦元之所见闻,阳与余同(《石钟山记》)
③知己知彼,百战不歹贯《孙子》)
④思而不学则歹贯《论语》)
(3)易
义项例句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以羊易之(《齐桓晋文之事》)
③移风易俗,民以殷盛(《谏逐客书》)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⑤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⑥轻视,看不起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史记•高祖本纪》)
⑦平坦地形险易尽知之(《战国策》)
(4)向
义项例句
①间使三国各爱其地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回
③又北回,不能得日(《项脊轩志》)
回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⑤与同之噌眩者相应(《石钟山记》)
⑥木欣欣以何荣(《归去来兮辞并序》)
4.词类活用
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
(1)名词作状语目削月割,以趋于亡
①以地事秦
(2)名词作动词②义不赂秦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①不能独完
(3)形容词作动词
②始速祸焉
(4)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
5.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判断句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
①洎牧以谗诛
(4)被动句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常识梳理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邑:文中指城镇。“邑”还可指国都和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封邑。
(2)至丹以荆卿为计
卿:文中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卿”也是古时高级官名,如“三公九卿”“卿相”;“卿”
还是古代君对臣的称谓,也是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
(3)然则苹侯之地有限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
侯二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之前,县大于郡;战国之后,郡大于县。
■K考点巩固
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所考]
(1)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2020年新高考n卷)
[经典模拟]
(2)苏洵《六国论》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了六国灭亡的
原因:",,
(3)《六国论》中,苏洵把中心论点分成两个分论点加以论述,这两个分论点分别是
(4)苏洵《六国论》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法丰富多样,其中使用比喻论证来指出赂秦
的诸侯国的国君对于祖先打下的江山毫不珍惜的句子是“,
⑸苏洵《六国论》中,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了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
(6)苏洵《六国论》中,“,,,
”几句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
刺秦事件:“,。”
(8)苏洵《六国论》中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9)苏洵《六国论》中,“,”两句指出了对抗秦国
的办法,说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飞花令式默写]
(10)苏洵的《六国论》借古讽今,指出凭借偌大的大宋王朝,如果“”,
那又在六国之下。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吊古伤今,指出面对六朝灭亡的史实,不
以此为鉴,凭高对此,枉自感叹“"。
2.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十二眼煲仔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八篮烘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儿童太阳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加强基础足球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复习方法的有效性试题及答案
- 企业级应用中的区块链技术安全保障
- 全球视角下区块链如何改变IP市场交易模式与格局
- 半瘫病人后期疼痛护理
- 光伏电站课程设计
- 夫妻购房服务协议书范本
- DB4401∕T 10.10-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10部分:园林公园
- (高清版)DB21∕T 3485-2021 容器检验检测报告附图画法
- 机动车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腹部X线摄影
- GB/T 30889-2024冻虾
- 地产营销培训课件
- 【Flywheel】2024年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
- 石墨匀质板施工方案
- 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旅游度假村租赁承包合同样本
- 高考冲刺40天家长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