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A.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B.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C.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2.如图漫画发表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画报》1934年第三期。该漫画的寓意是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B.长征初期红军主要采取游击作战C.党中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D.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应成为游击队中的火车头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A.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C.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4.二战期间,德国将侵略波兰的战役拍成故事片,取名为《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其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并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1947年~1954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形象的电影,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东西方存在着严重文化差异 B.电影的政治功能凸显C.电影的制作受意识形态影响 D.“冷战”兴起与发展5.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6.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日本公布新的“和平宪法”。这说明A.美在两极对峙格局下争夺世界范围B.有利于战后反封建的民主化改革C.有利于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D.日本实行日美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7.《欧洲瓷器史)中提到:“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有时欧洲主顾订购的器皿带有盾形纹徽。”这一现象说明A.市场需求刺激制瓷业发展B.欧洲改进了中国制瓷技术C.官营手工业垄断制瓷技术D.中国被完全卷入世界市场8.14世纪时,一些学者对教会进行攻击和嘲讽,他们揭露的和攻击的对象是教会出现的弊端,要求恢复到基督教原始真义上,提倡将人的价值纳人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应有的地位,从而达到人性和神性的统一。材料表明A.思想领域兼有新旧时代双重特色B.人文主义者勇于挑战教皇的权威C.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学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宗教观9.《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材料所揭示的深层信息是A.分封制遭到破坏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C.诸侯国相互厮杀D.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10.下图是1842年刊载在《伦敦图画新闻》上道光皇帝画像。该画像A.直接源自对清朝皇帝的采访和记录B.仅代表鸦片贩子和侵华士兵的态度和立场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民众对清朝的认识D.透视出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对清朝统治者的鄙视心态1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导致英国选举资格变化的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进步②议会改革的推动③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④工人运动的发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明初结束了实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A.直接对皇帝负责B.听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在战争开始向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转化的同时,三大新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障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首先是电子技术群的发展。雷达、声纳及其他电子通讯器材的改进与应用,不仅在抗击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空中轰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对指挥控制系统的改进,为美英军空地协同,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其二是飞弹技术群的出现。大战期间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最终使德国的V—1火箭和V—2火箭问世并投入使用。虽然飞弹并没有改变战争的进程,但它表明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的产生。第三类是最有争议的核技术的诞生。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快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作用。——摘编自李元奎、李建韬、王庆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新技术的军事应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期间新技术发展的影响。14.(20分)材料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疏中他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提出重农抑商、入栗于官等主张,被文帝接受。晁错接着又给文帝上了一疏,劝文帝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号令有时。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此议不为文帝所接受,之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诸实施。晁错的削藩主张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继承,晁错不仅有削藩的言论,而且参与了削藩的行动。在晁错的策划下,景帝“削吴会稽、豫章郡”。吴楚等七国既反,汉景帝接受袁盎献策“今计独斩错”,为平定叛乱,诛杀了晁错。吴楚七国叛乱平息后,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班固曾评价晁错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摘译自班固《汉书·袁盎晁错传》等(1)根据材料,慨括晁错的治国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晁错治国思想主张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图片信息体现的是“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同,有利于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B正确;传统经济结构是自然经济,直到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A错误;南宋经济重心南移,C错误;清朝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错误。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总政治部的画报上,支部带动游击队这辆火车的漫画,其寓意在于要党支部在红军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带领游击队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红军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A选项错误;红军长征初期采取并不是游击作战,而是战略转移,B选项错误;党中央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C选项错误。3、A【解析】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选项符合题意,故A正确;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B错误;“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是中共七大的内容,C错误;“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D错误。4、B【解析】

德国通过电影打击挪威的斗志,英国使用同一部电影激发反法西斯意识,美国通过电影打击苏联和共产党,说明凸显了电影的政治功能,故选B;德、英、美都属于西方国家,不能体现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AC;《火的洗礼》(或《苦难的一幕》)出现在二战期间,此时冷战尚未兴起,D项仅反映了部分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据材料“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可知,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不能弥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内心空虚和心灵创伤,因此电影的目的是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B正确;据影片内容分析可知,女主角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A说法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6、C【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和平宪法”为依据,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C正确;题干未体现出美国争夺势力范围,A与题无关,排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已经建立了民主制,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外交,排除D。7、A【解析】

材料反映欧洲的订购使得中国的瓷器更加多样化,所以是欧洲市场需求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说欧洲改进了中国的制瓷技术,故B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不投放市场的,与欧洲市场出现中国瓷器的说法冲突,故C错误;中国被完全卷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D错误。8、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4世纪的学者既有肯定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又有将人的价值纳入神学体系的局限,说明当时思想领域兼有新旧时代的双重特色,A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教皇权威的调整,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学术发展和教会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A。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被杀、诸侯争霸导致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0、D【解析】

该图片具有明显的贬低和讽刺意味,结合材料时间可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对清朝统治者的鄙视心态,选项D正确;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并未和英国接触,排除A;材料无法看出代表哪一群体,排除B、C。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7世纪后期严格限制公民权,到1969年真正实现普选,推动其民主化进程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进步、议会改革推动、思想解放潮流影响和工人运动发展等,①②③④说法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议会改革和工人运动等体现了政府改革和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则是英国民主进步的根本原因,忽略①②④的分析,都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1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依据教材知识即可。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现象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是正式的官职机构;C项军机处是清朝时设立的机构;D项表述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废丞相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电子技术群为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技术保障;飞弹技术群催生出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核技术下的原子弹在日本爆炸。(2)提高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事科技的水平和实力;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三次科技革命由此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等。【解析】

(1)根据材料“电子通讯器材的改进与应用……为美英军空地协同,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可得出电子技术群为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技术保障;根据材料“飞弹技术群的出现……表明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的产生”可得出飞弹技术群催生出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根据材料“核技术的诞生。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可得出核技术下的原子弹在日本爆炸。(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先后出现的电子技术群、飞弹技术群和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于军事,提高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军事科技水平和实力,尤其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二战期间发明和应用的新型科技,随着战争的结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有利于改变世界面貌等从战争时期和战后的影响角度分析回答。14、(1)思想主张:重农抑商;减轻农民负担,不影响农时;武力平定匈奴,移民实边;力主削藩。(2)积极影响: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匈奴进攻起到防御作用,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析】

(1)根据材料“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提出重农抑商……劝文帝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可知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减轻农民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