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三开学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非必只有一族,居于某地的民族就被称为某地之人;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 B.宗法分封制崩溃带来的后果C.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D.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夏商……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春秋时期氏族、宗族普遍存在,但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长足发展,氏族与宗族力量渐退,血缘关系的影响在削弱,地域特征上升(某地之人、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等)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C项正确;早期国家血缘色彩、部族色彩浓厚、尚未形成集权等,国家治理体系并不成熟,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走向瓦解,但并没有崩溃,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氏族”“宗族”,不是不同“民族”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2.据统计,《史记》《汉书》所载西汉前期酷吏,籍贯属于今陕西省、山西省的最多,河南省的次之,而属于今山东省、江苏省的较少。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历史文化的延续 B.治国理念的调整C.加强集权的需要 D.经济发展的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籍贯属于今陕西省、山西省的最多,河南省的次之,而属于今山东省、江苏省的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有着深厚的法治传统和严格的行政管理体系,这导致这些地区在培养和管理官员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和传统。这种历史文化的延续使这些地区的官员((包括酷吏)数量更多,A项正确;西汉前期尊奉黄老无为思想,治国理念并未调整,排除B项;集权是政治方面,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该时期的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排除D项。故选A项。3.唐义净翻译尊者胜友集《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八)中,提到有五种“盐药”,第五种为“三没达攞(luó)”,并解释说它是“煮海为之”。义净翻译的经文中还涉及制造沙糖团的技术。这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佛教()A.助推了科技的传播 B.重在研究营养膳食C.对信众影响广泛 D.教理逐渐走向实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典籍中提及一些化学知识,如盐与糖的提取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技术,可见佛教助推了科技的传播,A项正确;营养膳食并非佛教研究的重点,排除B项;佛教对信众的影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所载佛经中的技术并不是佛教教理的核心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4.金朝中期,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女真语读“金”),并将按出虎水附近的长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金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A.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 B.神化祖先以强化皇权C.加强对祖源地的开发 D.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将长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这种解释意在重新构建女真民族的文化本位观,A项正确;金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材料中并未神化祖先,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在于对国号的解释和对祖源地特殊性地位的确立,与开发无关,排除C项;对国号的解释和对祖源地特殊性地位的确立是出于政治考量,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排除D项。故选A项。5.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 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C.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可知,清代政务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暗渠道的奏折直达皇帝,减少了内阁的票拟环节,使权力分配体制发生了新变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并未涉及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中央机构的职权划分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并未涉及对地方的控制力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6.1860年,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考虑到“此次苏、常之陷,变起仓猝,其遇害官绅士女,尤不忍令其湮没”,在行营设立忠义局,对殉难的官绅、士民、妇女、“详核事实,兼考世系,出示遍行晓谕”,并奏请建立总祠总坊,对于“死事尤烈者”,建立专祠专坊。此举旨在()A.揭露太平军杀戮的残酷性 B.重树战区的道德价值体系C.增强民众对清政府的认同 D.说明太平天国叛乱的本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6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曾国藩采取一系列措施抚恤殉难者,进行大规模表彰和纪念,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众对清政府的认同,争取民众的支持,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太平军杀戮的残酷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重树战区的道德价值体系”并不是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一战期间、外国商品输入量下降,而中国出口贸易额呈现增长趋势:1913年中国工业品出口金额为4.03亿两,除了1914年略有下降外,此后四年都比1913年增长了14.8%-20.5%。这一状况()A.说明民族工业能够抓住发展契机 B.使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C.主要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表明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出口额上升,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抓住列强忙于战争的契机,得到发展,处于“短暂的春天”,A项正确;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战带来的客观时机,排除C项;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8.抗战爆发后,史学家钱穆说,当知甲午一役,仅为中日两邦开始斗争之第一幕,故绝不当竟目日本为胜者,中国为败者。故凡一历史事件,莫不有其相当之持续性,而其间复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者,乃历史大流之主潮,消极者,此历史大流之漩袱,更有泡沫浪花。由此可知,该学者意在()A.探究甲午战争影响的深远性 B.强调抗战最终胜利的必然性C.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持续性 D.承认中日和平共处的合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当知甲午一役,仅为中日两邦开始斗争之第一幕,故绝不当竟目日本为胜者,中国为败者。故凡一历史事件,莫不有其相当之持续性,而其间复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者,乃历史大流之主潮,消极者,此历史大流之漩袱,更有泡沫浪花。”可知,钱穆认为,不能认为甲午战争只是中日两国斗争的开始,不能因为甲午一战中国战败,就认为抗日战争中国也要战败,认识历史事件要从历史发展大势历史潮流角度考虑,日本侵略中国具有消极性,非正义性,中国抗战属于正义战争,是积极的,不能因为战争中一时之成败而认定中国要战败,要认清历史潮流,正义必胜,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探究抗日战争,不是甲午战争,排除A项;钱穆是想通过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持续性,来预测抗战的结果,排除C项;承认中日和平共处的合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从以下两幅反映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中,可以判断小楚同学历史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A.从物资紧缺到供给充足 B.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上世纪60年代”“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粮票”等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据“上世纪90年代”“握着钱不知买东西”以及货架上货物琳琅满目等信息可知,其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影响,所以小楚同学历史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C项正确;“从物资紧缺到供给充足”是表面现象,没有体现背后的本质,排除A项;“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在全国的变动,而不是区域性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对外开放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0.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为53.06分,在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前20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创新不足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B.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增大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中国发展 D.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体前20名,而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经济创新性的增强有利于巩固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从而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B项正确;2010年中国创新指数没有位居世界经济体前20名,但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球第一位,说明创新不足没有阻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不足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中国发展,排除C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内部的体制改革,又得益于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表述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表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年代法案内容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1685年采用断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就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 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提高进口税,减免国内企业的契约税,鼓励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经济自由主义发端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至19世纪风靡全欧洲,排除A项;路易十四的法案有利于国内市场发展,排除B项;这些法案并没有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术研究主张以英国的工业化为典范,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作为衡量其他各国工业化成败的参照。据此,人们发现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都比较“缓慢”,因此得出了法国工业化失败的结论。这种研究思路与认识()A.旨在强调英国科技的先进性 B.科学评估了法国近代化进程C.未能全面把握世界经济格局 D.忽视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以英国的工业化为典范,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作为衡量其他各国工业化成败的参照”及所学知识可得,其他国家完全依照英国典范,如果符合就是成功,如果不完全符合就是失败的,这样的参考标准,不能灵活的处理世界各国的不同国情,法国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能跟英国发展路线一模一样,忽视了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模式,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英国科技的先进程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这样的标准评价法国不科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世界经济格局的状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3.1889年,美国构建泛美体系的初衷是“防止美洲国家间战争”,以免“诱导欧洲的入侵”1930年,美国国务院次卿克拉克抱怨道,门罗主义是美国针对欧洲而非拉美的政策。1933年,罗斯福政府提出丁“睦邻”政策。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的拉美政策奉行实用原则B.美国对拉战略的变动基于工业实力的变化C.拉美独立运动恶化了欧美关系D.拉美国家对门罗主义的干涉政策普遍不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在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的政策。在实施门罗主义的过程中,美国由抵制欧洲国家扩张到回归拉美地区国家本身,这表明美国基于国家利益,从实用原则出发,适时调整对拉美外交政策,A项正确;美国对拉战略的变化是基于欧洲、拉美、美国三者势力关系变化而调整,而非自身的工业实力,排除B项;当时拉美国家已经独立,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拉美国家对门罗主义的不满,排除D项。故选A项。14.1926年4月,联共(布)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每一个党员,党内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养成极大的责任感,节约每一个苏维埃卢布和戈比。同时,苏维埃国家尽量设法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A.新经济政策开始全面实施 B.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C.计划经济模式已基本形成 D.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的苏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苏联政府要求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结合苏联一五计划的时间,可知此时国家积累资本的目的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是在1921年,排除A项;计划经济模式基本形成是在1936年,排除C项;1933年德国法西斯上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治家让·莫内主张减少欧洲各国的主权,把这部分权力让渡给一个联邦制的欧洲政府,最终建立美国式的欧洲合众国;而戴高乐等人则反对让渡国家主权,主张欧洲的联合只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其最高目标是建立英联邦式的欧洲邦联。这反映出二者都()A.主张保持每个国家的特性 B.蕴涵着欧洲联合统一的思想C.提倡国家部分主权的让渡 D.强调要接受欧洲衰落的事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材料反映的是让·莫内与戴高乐等人关于如何实现欧洲联合、实现怎样的联合这一问题的分歧,但分歧的前提都是主张欧洲的联合,即二方的观点都蕴含着欧洲联合统一的思想,B项正确;主张保持每个国家的特性只是戴高乐等人的思想,排除A项;提倡国家部分主权的让渡只是让·莫内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二者都在强调欧洲联合的方式,与接受欧洲衰落的事实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80年,吐鲁番文管所在清理柏孜克里克石窟垃圾时,发现了来自杭州金铺广告文书,广告词表述:“□口家打造南柜佛金、诸般金箔,见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口口辨认,不误主顾使用”。文书上还清晰留有方形折痕。这说明它们当年真正的用途就是作为金箔的包装纸,旧称“裹贴”。在给这批文书进行断代时,出现的“官巷”和“泰和楼”等地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常庆坊东北有太和楼桥”。太、泰相通,可见这里说的就是吐鲁番文书里的泰和楼。《梦粱录》还提道:“(杭州)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情况完全符合广告词中徐家金铺的位置。另外,周密《武林旧事》里也有关于太和楼的记述。然而,南宋并不使用“杭州”这个地名。宋高宗将杭州升为“临安府”后,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才又设“杭州路总管府"。元军入临安没有动用武力,它的城市格局在短期内没有大的变化,太和楼这些昔日的地标建筑应该依旧无恙。由此,基本可以肯定,柏孜克里克石窟的裹贴都属于元朝产品。--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判断裹贴是元朝产品的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杭州裹贴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答案】(1)依据:裹贴中出现的“官巷”和“泰和楼”与南宋的《梦粱录》,《武林旧事》里也有关于太和楼的相关内容,但是南宋不使用“杭州”这个地名,宋高宗将杭州升为“临安府”,所以排除是宋代的裹贴;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杭州路总管府,且元军没有动用武力占领临安,城市格局较为稳定;由此可以判断裹贴是元朝的产品。二重证据法是进行史料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实物史料裹贴中的记载内容与文献史料内容的分析相互印证得出裹贴是元朝的产品结论。(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杭州的商品经济比较繁荣;杭州手工业技术精湛;佛教的传播比较广泛;人口的迁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在给这批文书进行断代时,出现的‘官巷’和‘泰和楼’等地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常庆坊东北有太和楼桥’。太、泰相通,可见这里说的就是吐鲁番文书里的泰和楼。《梦粱录》还提道:‘(杭州)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情况完全符合广告词中徐家金铺的位置。另外,周密《武林旧事》里也有关于太和楼的记述。”可知,裹贴中出现的“官巷”和“泰和楼”与南宋的《梦粱录》,《武林旧事》里也有关于太和楼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南宋并不使用‘杭州’这个地名。宋高宗将杭州升为‘临安府’”可得出,南宋不使用“杭州”这个地名,宋高宗将杭州升为“临安府”,所以排除是宋代的裹贴;据材料“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才又设‘杭州路总管府’。元军入临安没有动用武力,它的城市格局在短期内没有大的变化,太和楼这些昔日的地标建筑应该依旧无恙”可得出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杭州路总管府,且元军没有动用武力占领临安,城市格局较为稳定;由此可以判断裹贴是元朝的产品。结合所学可知,二重证据法是进行史料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实物史料裹贴中的记载内容与文献史料内容的分析相互印证得出裹贴是元朝的产品结论。【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人口的迁移等角度思考即可。政治方面,元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关系方面,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经济方面,杭州的商品经济比较繁荣;杭州手工业技术精湛;思想方面,佛教的传播比较广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50年代的教科书在延续民主革命话语政治的基础上,强调“无论哪一门学科,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总的趋势是意识形态话语在各门学科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确保接班人培养红色底色的意图非常明显。教科书通过英雄人物典型、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政治、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特色鲜明的内容,表现出典型的“革命”与“建设”风格,作为未来一代成长的精神路标与榜样示范。语文教科书大量选入配合抗美援朝宣传的《英雄黄继光》《谁是最可爱的人》,倡导爱劳动的《公园里的花》《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等时文。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集体编写的《中国经济地理》,在1956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公布后就立即补充中央经济工作和成就内容到相关章节。1956年人教版初中课本《物理学》有习题在简要复述长征二万五千里革命历史后提出“25000里合多少公里”的思考题。——摘编自李学等《新中国教科书接班人身份建构历程与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教科书“接班人身份构建”的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接班人身份构建”的历史背景。【答案】(1)策略:加大意识形态话语比重;内容选择突出党和革命与建设的主题,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紧跟形势变化及时政;由革命和建设的背景知识引入学科知识。(2)背景: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宣传的影响;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展;新中国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向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总的趋势是意识形态话语在各门学科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确保接班人培养红色底色的意图非常明显。”可知加大意识形态话语比重;由材料“教科书通过英雄人物典型、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政治、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特色鲜明的内容,表现出典型的“革命”与“建设”风格,作为未来一代成长的精神路标与榜样示范”可知内容选择突出党和革命与建设的主题,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紧跟形势变化及时政;由材料“语文教科书大量选入配合抗美援朝宣传的《英雄黄继光》《谁是最可爱的人》,倡导爱劳动的《公园里的花》《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等时文”可知由革命和建设的背景知识引入学科知识。【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本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作答,背景: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宣传的影响;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展;新中国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向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18.【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战期间,在原苏联境内、当时德军占领区——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发现的大约两万名波兰军官的尸体,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卡廷惨案”。随后,围绕着“卡廷惨案”的真相,苏德两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以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和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都认定惨案是对方制造的,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舆论战。二战结束后,美国调查委员会却在1952年公布报告,指出苏联才是“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德争论中美国态度转变的原因和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争论中美国态度转变的影响。【答案】(1)原因: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美苏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冷战和美苏争霸开始;美国政府的反共反苏倾向;实事求是,努力探索历史真相。实质:美苏对峙。(2)影响:形成美苏对峙两极格局;消耗美苏双方的国力;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把世界上更多的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增强了势力;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国际影响力增强;与美争霸实行的经济政策,使苏联国内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至二战后(世界)。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随后,围绕着‘卡廷惨案的真相’,苏德两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以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和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都认定惨案是对方制造的,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舆论战。”得出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政府的反共反苏倾向;据材料“二战结束后,美国调查委员会却在1952年公布报告,指出苏联才是‘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得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美苏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冷战和美苏争霸开始;实事求是,努力探索历史真相。第二小问实质,结合所学可知,苏德争论中美国态度转变的实质是美苏对峙。【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至二战后(世界)。据材料“二战结束后,美国调查委员会却在1952年公布报告,指出苏联才是‘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得出形成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合所学可从对美苏双方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耗美苏双方的国力;从对美国的角度分析得出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把世界上更多的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增强了势力;从对苏联的角度分析得出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国际影响力增强;与美争霸实行的经济政策,使苏联国内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建筑物、博物馆是立体的历史,更是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走近历史建筑群、博物馆,是青年学生培养历史兴趣、厚植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下列是天津著名的建筑物和博物馆:序号名称简介1五大道旅游区英租界即为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营口道合围的区域,今五大道即在其范围之内。包括顾维钧旧居、张自忠旧居等著名景点。2意式风情街旅游区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包括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等著名景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