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的养殖课件_第1页
泥螺的养殖课件_第2页
泥螺的养殖课件_第3页
泥螺的养殖课件_第4页
泥螺的养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End泥螺,古称“吐铁”。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吐铁,名泥螺,俗名泥蛳,岁时衔以沙,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也就是说,“吐铁”名称的来历,是由于泥螺生长在海涂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铁”,每年要到桃花开时,泥螺的“铁”才吐完,肚内清洁,味就美了。当今在温州称“泥糍”,系其生长在泥涂中。闽南称“麦螺蛤”,因其盛产于麦熟季节。在江、浙、沪一带称“黄泥螺”,因其贝壳为黄绿色,加工腌渍的卤液亦呈黄色或淡黄色而得名。《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作法。浙江沿海养民有滩涂养殖泥螺的传统,至2000年底,全省养殖面积已达17万亩。由于本轻利厚,经济效益好,因此,泥螺养殖业呈逐年上升趋势。课程纲要泥螺的养殖生物学泥螺的苗种生产泥螺的养成生产泥螺的养殖生物学分类地位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形态特点成体体长40毫米左右,体宽约15毫米,呈长方形。头:具拖鞋状头盘,头盘大而肥厚,无触角。眼非常退化,埋藏在头盘的皮肤组织之中,从外表面上看不到。足:足部非常大,约占身体前部的3/4,前端向前延伸,直到头盘前缘的下方,后端膨大,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侧足),并且反折过来遮盖了壳的一部份。内脏团:在发育过程中再行逆转,鳃在心耳的后面。外套膜:包裹整个内脏团,绝大部分为很薄的皮肤,在露出贝壳后部的部分变成非常肥厚的叶片状,并且有部分向上翻转遮盖贝壳的后部(外套叶)。外套膜边缘平滑,没有任何的附属物。贝壳:呈卵圆形,薄而脆,无螺旋部。不能包被全部身体。表面有许多细环纹和纵纹,内面光滑。贝壳的外表面,有褐黄色的壳皮覆盖,除去壳皮,则为白色。消化系统:口位于身体正前端,头盘和腹足之间,是一个简单横裂,周围有肌肉质的口唇。具口腔、嗉囊,胃内具角质胃板。呼吸系统:本鳃1个,大,呈三角形。循环系统:心脏具1个心室1个心耳,横列在围心腔中,心室在左,心耳在右。排泄系统:肾脏1个,呈块状,长方形,位于围心腔附近,鳃的左侧。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生殖腺又称“两性腺”,夹杂在肝脏中,位于身体左侧后部。成熟时呈淡绿色或淡黄色。从组织切片查看,精巢一般位于两性腺中间部位,卵巢包围在四周,但也有雌雄生殖细胞共处一个滤泡腔中的,或雌雄生殖滤泡混杂分布的。

精卵输出口称“两性孔”,位于身体右侧靠近身体后端。生殖系统除生殖腺外,还有附属腺体如缠卵腺(位于身体右侧后部,1个,为圆形或卵圆形黄色腺体)、交接器官(刺激器和交接突起,开口于身体右侧近前端1/3处的雄性孔)。Q:请描述泥螺的生殖系统?发生特点雌雄同体,两性腺成熟时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异体受精。性成熟年龄为1龄。浙江北部沿海泥螺的繁殖季节在3月底到11月底,并有两个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分别在5-6月和10月。12月初以后,在自然海区中极难找到卵群。山东青岛沿海滩涂上的泥螺,5-6月性腺成熟,6月底开始繁殖,7月最盛,一直延续到9月。Q:泥螺的性成熟年龄?繁殖季节?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特点?通常在傍晚或上半夜产卵排精。在产卵前有交配行为:两个个体相遇,先相互靠拢,在原地慢慢的旋转,然后其中一个个体先伸出刺激器刺激另一个个体的贝壳,另一个也伸出刺激器刺激对方。与此同时,伸出交接器,互相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两个个体自然分开。

交配过的1对泥螺,均能产卵。泥螺从交配到产卵,所需时间为4天左右。一般可产卵3-4次,一般每次产卵群1个。完成最后一次产卵后,亲体一般死亡。[泥螺每年谷雨(4月20日)后始发,立夏(5月5日或6日)为旺季,芒种(6月5日或6日)一到就销声匿迹。]泥螺的精子为鞭毛型。卵子圆球形,直径约158微米,包被在胶质膜内(卵室),很多卵室再由三级卵膜包被形成1个球形的卵群。泥螺产卵时身体后部埋在泥中,身体前部和两性孔露出泥面。先从两性孔中产出1个很薄的胶质袋,然后向袋中排放卵子和胶质填充物,一般一个卵室一个受精卵,均匀地散布在袋的内壁,袋的中心卵子分布一般较少。当排卵完毕后,即产生卵袋的胶质柄,把卵群固着在泥中。整个产卵过程约需1小时。在自然海区,泥螺常将卵产在水沟、水潭或小水洼边(保证退潮时卵群周围有水,不至于因干露而损伤)。密密麻麻的卵群,随潮涨落在水中波动,煞是壮观。刚产出的卵群,透明状,以胶质柄固着于滩涂上。接近孵化的卵群,颜色发黄。卵群体积从1.6毫升到4.1毫升不等。每个卵群约含有卵子数千粒至万余粒。受精卵在水温20℃左右时,4天即可完成胚胎发育,温度低发育速度相应减慢。受精卵在卵室内发育至面盘幼虫后出卵袋浮游(发育至原肠胚期即开始在卵膜内转动,生产上可由此判断胚胎的存活率)。刚出膜的面盘幼虫壳长为200.7微米,壳宽为150微米,出膜后即进行摄食。浮游期一般为2-8天(与水温及饵料有密切关系)。眼点出现后下沉进入匍匐幼虫期,后逐渐变态成幼螺(壳的螺旋部埋入壳内,壳口日益扩张,鳃腔的位置由原来的近壳口旁移至心脏后方,厣逐渐变薄。约在匍匐生活30天后,厣消失。厣的消失,标志着变态的完成)。刚变态的幼螺壳高600-700微米,除眼点仍较明显外,其余内部器官与成螺已基本相似。生态特点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水域的潮间带滩涂,属广温、广盐性种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Q:泥螺在我国的地理分布?适宜生活的环境条件?食性及生长特点?影响生长的因素?敌害生物有哪些?在严寒的冬季(-1.5℃)和炎热的夏季(33℃)都能很好的生活,但最适生长水温为15℃-30℃(幼虫阶段生长最适水温为22℃)。在华南沿海不存在低温问题,但也要防范高温,如水温超过33℃,48小时内,成活率只有60%。沿海及半咸水水域滩涂均能生活。不同发育阶段的泥螺,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从浮游幼虫、匍匐幼虫,到幼螺、成螺,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而对高盐度的耐受力逐渐减弱。幼螺的生存盐度为3.87-41.50,成螺的生存盐度为1.84-28.80。(幼虫阶段生长最适盐度为19.61)。在PH4.97-9.57范围内均可生存。成螺耐干露能力较强,幼螺耐干露能力较弱,匍匐幼虫的耐干露能力非常弱。经过干露后死亡时体重消耗率均在70%左右。春季干露2天不死,4天后存活率达60%,夏季2天后成活率仅20%。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厦门以北沿海。以东海和黄海产量最多。(浙江舟山:马目泥螺岙山虾;舟山泥螺誉满南洋各国,以朱家尖、长白泥螺为最,具有粒大壳薄、肉肥无泥筋、味鲜的特点)一般分布于中、低潮带,以中潮带中、下区至低潮带上区为最多。潮下带数米深处也曾发现泥螺,但很少见。随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改变,泥螺有上、下迁移现象,一般冬季分布潮区较低,多在低潮线附近及以下,春、夏季则分布潮区较高,可上移至高潮带下层。底栖匍匐生活。退潮后在滩涂表面匍匐爬行,进行摄食。行动缓慢,用头盘掘起泥沙与身体分泌的粘液混合,包被在身体表面,酷似一塔凸起的泥沙,起着拟态保护作用。春、秋季节雨天或天气较冷时多以头盘挖掘泥沙而潜于泥沙表层1-3cm处,不易被发现;晴天阳光照射、涂温上升,则爬出泥层在涂面上摄食。夏季则晚上出来活动,白天烈日暴晒下极少爬出滩涂表面。生活的底质为泥沙底和软泥底,在沙泥、沙质底质中亦能生存。在较硬底质中生活的泥螺,肉质较硬,嗉囊内常含有沙粒,俗称之“泥精”,食之品质欠佳。而软泥滩中所产之泥螺,肉质柔软鲜嫩,品质较好。在风浪小、潮流缓慢的海湾中尤其密集。在浮游幼体阶段,主要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单细胞藻类。转入底栖生活后,舔食滩面表层的涂泥,食物主要为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也摄食一些小型甲壳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卵和幼体。泥螺对食物没有选择性,摄食的底栖硅藻的种类、数量和滩面饵料生物组成基本相同。泥螺的主要食物成份的变化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中饵料的变化。比如,上半年泥螺主要摄食底栖硅藻,种类多且数量大,生长旺盛期与自然海区硅藻繁殖盛期相吻合(在泥螺生长最为迅速的3-6月份,浙江宁波慈溪滩面的底栖硅藻,以菱形藻属、舟形藻属和卵形藻属为主);而下半年(尤其到10月份以后),随着藻类数量的逐渐减少,泥螺的食物以有机碎屑为主。生长较快,几千至几万粒/kg的幼螺,经2-3个月养成,可达300粒-500粒/kg,即可捕捞上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梅雨季节的淡水影响。捕食者如弹涂鱼、蟹类、肉食性贝类等。直接竞争者如婆罗囊螺、沙蚕等。间接竞争者如浒苔。注:泥螺、角杯阿地螺、婆罗囊螺(俗称哑巴泥螺)的形态区别泥螺的苗种生产采捕野生泥螺苗土池半人工育苗室内人工育苗目前苗种来源主要依靠采捕野生泥螺苗,也有部分土池育苗,室内育苗只停留在实验阶段或小试阶段。采捕野生泥螺苗

在浙江沿海地区,从3-11月份在滩涂上均可见到泥螺卵群,但是海洋水文、气象等环境剧烈变化对泥螺卵群的胚胎发育影响较大,为此,在采苗前必须进行探苗,找出有生产价值的贝苗密集区,以便组织人力集中采捕。当潮退去后,便可用苗刮顺次在有自然苗繁殖的滩涂上,将泥螺苗刮入网袋,使泥浆从网袋漏出。当刮到1/3袋时,便可将网袋拿到水沟内洗涤,然后将袋内的苗泥一起倒入筛内,筛去沙粒、碎壳等杂质,进行大小分类。一般所采集的泥螺苗有每千克数千粒至数万粒不等,幼螺规格以5万粒/千克为合适。当幼螺壳长达到5毫米以上时,便可下滩涂用手直接捡捉。浙江南部海区的乐清、玉环一带,采集泥螺苗的季节在元月至3月份;浙江中部、北部海区的舟山和宁海、慈溪一带,采苗季节都集中在2-3月份。这种自然采捕获得苗种受天然资源影响较大,丰年产量较高,欠收年采捕到的数量较小。土池半人工育苗

育苗场,必须选择有亲螺分布的海区。目前土池育苗生产大多数是秋苗,培育至翌年初春,便可用于养成生产。Q:请叙述泥螺的土池半人工育苗过程?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筑池、翻耕:筑池一般每年8~9月进行。在风平浪静,底栖硅藻丰富的高潮区滩涂围筑育苗池,面积每口2-3亩,池深0.5-0.8米,蓄水能力在0.5米左右,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内涂泥翻耕深度20-30cm。消毒:塘坝筑成后,在亲螺入池前1个月,纳水浸泡,每亩用生石灰60-75kg,或用茶籽饼5-7kg,也可用三唑磷农药20-30ppm(三唑磷还有利于底栖硅藻,即泥油的繁殖),进行药物消毒。或在阳光下暴晒7-10天,杀死敌害生物。然后平整涂面(使涂泥细腻、柔软、平坦)。培养基础饵料:在育苗的前几天引进池水10-30cm,施尿素0.1-1ppm、过磷酸钙0.25-0.5ppm、硅酸盐0.1ppm,或施有机肥每亩100-150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泥油)。也可投入金藻、角毛藻、小硅藻和扁藻等藻种,以加快泥油的发生。2、亲螺的选择、放养及交配产卵选择春季产卵孵化的泥螺作亲螺,要求个体壮、无创伤、无碎壳、个体大小均匀,约200个/kg,生殖腺发育良好的个体。每亩用亲螺10-15kg。以9月中、下旬放养为好(至10月底产卵基本结束,以后再产出的卵群,孵化率很低),应选择在晴天、有南风的天气进行。亲螺入池后2-3天,检查其成活率及交配产卵情况。3、卵群的孵化

由于池内卵群产出时间先后不一,受精卵发育不同步,致使池内卵群的孵化时间可延长达1个多月。所以,此时不要排水,以免浮游幼虫外流。4、浮游幼虫的培育由于池内幼虫密度大,饵料生物不足,是当前土池育苗普遍存在的问题。池内饵料生物密度,要求在2万-4万个细胞/ml。每隔1-2天,向池内施尿素0.5-1ppm、过磷酸钙0.5ppm等营养盐(视水色决定,当水色为黄绿色,要停止施肥,当水色为棕褐色,要即时添加海水,改善水质)。每日检查幼虫生长、发育、摄食情况,检查饵料生物、敌害生物情况。检查堤埂有无损坏、漏水。定点测量水温、比重、PH、DO等变化情况。5、匍匐幼虫及幼螺的培育当发现涂面呈类似水泥路面被雨淋湿的花斑状时(匍匐幼虫期),此时宜多蓄水,忌翻动涂面;约2个月,肉眼可见小泥螺爬行(芝麻大小,壳高1~2mm),此时可适当晒涂(以培养底栖硅藻),还可适量施肥(此期,海区水温下降,饵料生物量少,每亩用发酵过的鸡粪30-50kg,分3-5次投放);长到5万粒/kg左右,应及时移苗、分苗,密度为2-5个/平方厘米,当幼螺长到1~2万粒/kg(壳高2~4mm),可用于放养。注:越冬保苗当幼螺长至米粒大小时,正值隆冬季节,涂面温度可降至5℃以下,应采取蓄水保温的措施,在天气好时,可以适当干露(1个月或半个月干露一次),以提高幼螺的耐干露能力。土池半人工育苗,是目前泥螺繁殖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出苗高,管理方便,保护资源,获得苗种容易等优点。室内人工育苗

一般结合室外土池应用,多茬生产。采集野外卵群在室内孵化,并在室内进行浮游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海泥采苗)移至室外土池中培养。泥螺的养成生产一、养成方式蓄水养成:滩涂筑堤养成、土池养成。平涂养成:粗放养成、围网(网目18-20目)养成。泥螺移养Q:泥螺的养成方式?养成中的死亡现象、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蓄水养成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涂质细软,底栖硅藻丰盛的滩涂筑塘,围塘面积几亩至十几亩不等,但以5-10亩为宜。塘内蓄水20厘米上下,放养前平整涂面,清涂敌害生物。泥螺苗种在2-3月以前放养为宜,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0-100粒,规格每公斤2-3万粒,干涂播种,待螺体潜入表泥后蓄水养成。日常管理:管好水。小潮不能进水时要适当多蓄水,以防干露时间过长,大潮汛时应给予适当的露空时间,以促进其生长。防敌害。泥螺病害较少,但海鸟、沙蟹、青蟹等蟹类对泥螺的危害相当严重,沙蚕等动物也会与泥螺争食,影响泥螺的生长。因而在养殖期间要及时清除敌害,每隔15至20天喷施药物一次,除掉养殖涂面的沙蟹、青蟹、沙蚕等敌害生物,并适当蓄水,以防海鸟吞食。施肥。施适量肥料可增加泥螺的饵料即养殖滩涂的“油泥”。在生长旺季,一般每半个月施肥一次:厩肥(发酵后的鸡粪等)每亩20-30公斤;无机肥用量,每次施氮肥2公斤加磷肥0.5公斤混合使用。繁殖滩涂的底栖硅藻,同时有机肥料也可直接作为泥螺的饵料予以补充。平涂养成选择潮流畅通,涂质细软,表层有较厚“油泥”的中潮区滩涂,平涂围栏,面积10-20亩,清除涂内杂质,平涂以不积水为原则,用毛竹或松树打桩,聚乙烯网片或尼龙沙细网围栏(网目18-20目),网插入泥下20厘米,面上网高1米。苗种放养及管理同蓄水养成。注:防逃养在滩涂上的泥螺,遇雨天、较冷季节或猛太阳直射、刮大风等天气,多以其头盘挖泥沙而潜于泥沙表层内,不易发现,等风和日丽时爬出泥层在滩涂上觅食,但当养殖地泥质、水质等环境不适时,或生物饵料不足,泥螺就要集体迁移,为防止泥螺外逃,可采用下涂围1米高的聚乙稀网片或改良环境,增殖泥螺饵料等措施以防泥螺外逃。泥螺移养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泥螺,由于其生长底质不同,其品质优劣不等。在含沙量大的底质中生长的泥螺往往会在肠胃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俗称“泥筋”严重影响了泥螺的质量。通过泥螺移养,能改善泥螺的质量。具体方法是:选择以泥质为主,涂质细软,“油泥”丰富的中潮区滩涂,清除杂质,杀死敌害生物,平整好滩涂,将含有“泥筋”的质量差的泥螺移过来放养,放养的规格为壳高1.5厘米的成螺,养殖密度每平方米30-50粒,在退潮后均匀插撒,经过10-30天的养殖后就可起捕上市。这种养殖方法3月份开始,一年可养5-6茬。二、泥螺养成中的死亡现象、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养成中的死亡现象苗种放养后,苗种不能潜泥而被潮水冲走。梅雨季节(4至5月份),泥螺出现软体部翻转,呈假死状,最终死亡或被潮水冲走;或者泥螺受淡水刺激,竭力往泥里钻,最终不能再爬出涂面而死于泥中。起捕季节(5月底至6月),一方面滩涂泥油变少,另一方面涂面温度上升,还有就是繁殖后自然消亡。死亡原因分析苗种质量差:采捕野生苗的商贩采用药物(碳酸氢铵、尿素等)喷洒涂面,方便苗种采捕,但苗种体质受损,活力差;泥螺苗商贩采用淡水浸泡,以求苗吸水后增重而增收益,也直接影响苗的活力。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用药量大;盲目追求高密度放养;放苗前不清涂、翻耕。对策放苗前清涂、翻涂、晒涂;把好苗种质量关;控制放苗密度(苗种规格8000-20000粒/kg,每亩放养3-4kg);养成过程中控制用药。三、收获及加工

收获时间泥螺在密度适当,饵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经过l.5-3个月的养殖,达到300-400粒/kg的规格即可起捕(亩产一般150kg左右)。泥螺全年有产,但每年可旺收两次。即农历三月桃花盛开季节(桃花泥螺,舟山有“四月半水泥螺壮”之说)和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桂花泥螺)。品质以桃花泥螺为好。收获方法手工捕捉:捕时三指拼拢,手背向泥,中指、食指夹住泥螺,即滑入掌心,每次一粒,待捉满一握,丢入篓内。推网:用三角型小网,在泥涂上推行,可得大量的收获。手工捕捉质量好。推网对涂面破坏大,不利于余下的泥螺生活。泥螺的加工和食用泥螺可鲜食,多腌制、醉制。影响泥螺口味的主要是泥精。去泥精(吐沙)方法:优质滩涂暂养(半个月);土池暂养、网箱暂养(1-3天)。去泥精后的泥螺即可供鲜销、腌渍、醉制。80年代初,即食瓶装醉泥螺问世,深受消费者喜爱,从而泥螺市场需求扩大。加工盐腌酒渍的泥螺罐头、酒渍泥螺肉,除国内畅销外,还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另据了解,其肉加工成片急冻后亦畅销欧美市场。新捕到的泥螺用海水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盐(每百斤泥螺加盐7-10斤),搅拌后约6小时,淡水洗净沥干,约剩60斤。再加盐25-30%,密封贮藏,3-7天后可食。浸以黄酒,加糖、味精,名“醉泥螺”,风味独特,为佐餐佳品。家庭即食醉泥螺制作(舟山制法)原料:无泥泥螺750克,盐25克,白糖150克,黄酒250克,味精10克。制法:将泥螺洗净沥去水,加盐腌制2天后,沥去粘液,加白糖、黄酒、味精等拌匀腌制1天后即可食用。食时加蒜瓣、姜末以调味,蘸醋。风味特点:泥螺肉质脆,酒香味浓。醉泥螺的加工鲜活泥螺用盐度为3%的稀释雪菜汁(雪菜汁含有较多氨基酸,据说可引诱泥螺腹足伸出壳外)25℃左右静养4-6h。形态固定:用水和雪菜汁(盐度约6%)体积比1:1.5配成溶液浸泡固定8-12h;腌渍:漂洗后,加盐量17-20%(分批加入,每隔1h加入4%),加盐同时顺同一方向缓慢搅拌,腌渍后放置3-4天;酒精调味:漂洗后,黄糯米酒醉制,酒、糖、味精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