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题典演练】命题点一、“优先反应”问题1.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Cu2+、Ag+、Al3+ B.滤渣中一定含Ag、Cu、Al C.滤液中一定含Al3+,可能含Cu2+,一定不含Ag+ D.滤渣中一定含Al,可能含Cu、Ag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铝耗尽,而镁有剩余A.仅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K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B点清夜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有()A.Na2CO3NaOH B.Na2CO3KClBa(NO3)2 C.Na2CO3KClNaOH D.Na2CO3Na2SO4NaOH4.已知一铜、锌合金粉末,加入到AgNO3溶液中,如果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物质的种类为a,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若a+b=3,则滤液中可能不含AgNO3;②若a+b=4,则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③若溶液呈蓝色,则a=1;④若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a+b=4。A.①④ B.① C.④ D.①②③5.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A.K2SO4、Ba(OH)2、Na2CO3 B.Na2CO3、AgNO3、KNO3 C.K2CO3、NaCl、Ba(NO3)2 D.KNO3、MgCl2、NaOH6.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II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可能有五种物质;③若步骤II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II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⑤ B.②⑤ C.③⑤ D.①②④命题点二、多种物质间反应的分析和判断1.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有硫酸钠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氯化钠 D.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2.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 B.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 C.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 D.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a点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B.bd段是铁粉与Cu(NO3)2溶液反应 C.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Fe(NO3)3 D.在e点时,能得到3种固体4.室温下,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2+、Fe2+ 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 D.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大于a克5.向含有和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析出的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C.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3时,溶质为Fe(NO3)2 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FeCl3、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固体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①将少许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②在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没有碳酸钠③取步骤②实验后的上层溶液,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钠7.某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刚和小敏同学为确定其成分分别进行实验。(1)【小刚实验】小刚是实验结束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的结论是为:一定有,可能有。(2)【小敏实验】请你和小敏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①取固体样品于足量的水中,先加入,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有碳酸钠、氢氧化钠②取步骤①的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氯化钠【强化训练】一.选择题(共2小题)1.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m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Cu(NO3)2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B.铁粉的质量为0<m<a时,此时溶液的溶质有AgNO3和Fe(NO3)2 C.铁粉的质量为a<m<b时,取烧杯溶液于试管并加入少量锌粉,一定有铁析出 D.铁粉的质量为m=c时,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2.小明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②Mg2+和Fe2+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共10小题)3.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2)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3)写出该反应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Cu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Ⅱ:向Ⅰ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Ⅲ:向Ⅰ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若步骤(Ⅱ)改用稀硝酸,(选填“可以”、“还是不能”)确定该物质的存在。(3)写出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5.某固体药品可能含有CuCl2、CaCO3、NaCl、NaOH、NaNO3中的一种成几种,某科学小组为了探究药品成分,展开如下探究: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②取沉淀A烘干后测得质量为14.8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2.2g③取无色溶液B加入足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烘干得到沉淀30g(1)沉淀A的成分有。(2)写出该固体的所有组成可能。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足量稀HN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改组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8.已知常用的强酸(H2SO4、HCl、HNO3)跟常用的强碱(NaOH、KOH)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白色粉末A溶入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本题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物质)试按上列要求推断未知物(1)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小明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小明还不能完全确定各成分,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少许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入产生白色沉淀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滴入。(2)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晨同学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她取了一定样品,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0~t1时刻表示加入的氯化钡过程;t1时刻之后表示加入的稀硝酸的过程,她将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2)BD之间(不包括B、D端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1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2)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有。1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肯定含的物质是:。(3)另取(1)中少量的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可能有的物质是:。(4)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三.解答题(共1小题)13.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操作Ⅰ、Ⅱ的名称是过滤;②无色气体的质量是2.2克;③固体甲的成分是碳酸钙;④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⑤操作Ⅱ中,至少要滴加含有5.22gBa(NO3)2的溶液;⑥无色溶液B为NaNO3。(2)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为。第6讲多种物质间的反应【题典演练】命题点一、“优先反应”问题1.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Cu2+、Ag+、Al3+ B.滤渣中一定含Ag、Cu、Al C.滤液中一定含Al3+,可能含Cu2+,一定不含Ag+ D.滤渣中一定含Al,可能含Cu、Ag【解答】解: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铝粉,铝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滤渣中含有铝,即铝是过量的。A、铝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Al3+,故选项说法错误。B、铝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含Ag、Cu、Al,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Al3+,一定不含Cu2+、Ag+,故选项说法错误。D、铝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含Ag、Cu、A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铝耗尽,而镁有剩余A.仅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解答】解:①铝、镁均有剩余时,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仍然平衡;②铝、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Al+3H2SO4═Al2(SO4)3+3H2↑,546Mg+H2SO4═MgSO4+H2↑,242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铝、镁均耗尽时,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天平失去平衡;③由②中质量关系可知,铝耗尽,而镁有剩余时的情况不存在,可能出现镁耗尽,而铝有剩余。故选:A。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K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B点清夜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有()A.Na2CO3NaOH B.Na2CO3KClBa(NO3)2 C.Na2CO3KClNaOH D.Na2CO3Na2SO4NaOH【解答】解: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钾,所以B点清夜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故选:A。4.已知一铜、锌合金粉末,加入到AgNO3溶液中,如果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物质的种类为a,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若a+b=3,则滤液中可能不含AgNO3;②若a+b=4,则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③若溶液呈蓝色,则a=1;④若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a+b=4。A.①④ B.① C.④ D.①②③【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2AgNO3=2Ag+Zn(NO3)2;②Cu+2AgNO3=2Ag+Cu(NO3)2①当a=1时,则得到的金属为银,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此时b=2,即a+b=3,则一定没有硝酸银,故正确;②结合①的分析,若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此时b=3,则a+b=4,故错误;③若溶液呈蓝色,说明铜和硝酸银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溶液,则滤渣一定含有银,一定没有锌,可能含有铜,因此a可能=1或2,故错误;④若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锌有剩余,则滤渣是锌、铜、银,即a=3,滤液含有硝酸锌,即b=1,因此a+b=4,故正确。故选:A。5.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A.K2SO4、Ba(OH)2、Na2CO3 B.Na2CO3、AgNO3、KNO3 C.K2CO3、NaCl、Ba(NO3)2 D.KNO3、MgCl2、NaOH【解答】解: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A、硫酸钾和氢氧化钡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酸,故A错误;B、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不溶于酸,故B错误;C、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故C正确;D、三种物质都不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故D错误。故选:C。6.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II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可能有五种物质;③若步骤II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II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⑤ B.②⑤ C.③⑤ D.①②④【解答】解: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①错误;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固体乙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故②正确;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了硫酸是过量的,则固体乙可能含有铜,不一定是碳,故③错误;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固体乙中是否有CuO,故④错误;⑤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铁置换出的铜,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故⑤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命题点二、多种物质间反应的分析和判断1.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有硫酸钠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氯化钠 D.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解答】解:加足量的水滴酚酞后,酚酞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两者都有;加过量的可溶性钡盐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说明是硫酸钡白色沉淀,那么一定有:硫酸钠,一定没有碳酸钠,也一定有氢氧化钠;如果过量的可溶性钡盐是氯化钡,那么氯化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所以A、一定有硫酸钠,故A正确;B、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B错误;C、加入的可溶性钡盐可能会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可能有氯化钠,故C错误;D、加过量的可溶性钡盐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说明是硫酸钡白色沉淀,那么一定有:硫酸钠,一定没有碳酸钠,也一定有氢氧化钠,因此没有碳酸钠,故D错误。故选:A。2.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 B.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 C.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 D.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解答】解:A、二氧化锰常温下不能和酸反应,A正确;B、完全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所以滤液中含有氯离子,由制取氧气的药品可知,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故B正确;C、由于白色沉淀是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也不和硝酸反应,所以沉淀质量不变,C正确;D、充分灼烧后,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是氧化铜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碳应该全部变成气体,铜全部变成氧化铜,故D错误。故选:D。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a点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B.bd段是铁粉与Cu(NO3)2溶液反应 C.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Fe(NO3)3 D.在e点时,能得到3种固体【解答】解:A、a点时,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此时硝酸银过量,向a点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该选项说法正确;B、b点时,硝酸银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d段是铁粉与Cu(NO3)2溶液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C、d点时,硝酸铜和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Fe(NO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e点时,能得到3种固体,是反应生成的银、铜和过量的铁,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4.室温下,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2+、Fe2+ 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 D.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大于a克【解答】解:氯化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铁,说明铁是过量的。A、氯化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铁是过量的,所得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液一定是浅绿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是过量,滤液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Cu2+,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是过量,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由质量守恒定律,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小于a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向含有和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析出的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C.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3时,溶质为Fe(NO3)2 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解答】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只能是银,故A错误;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两种,表明硝酸银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部分参加反应,因此加入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故B错误;C、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一种,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因此溶质只有硝酸亚铁,故C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两种,表明硝酸银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部分参加反应,因此金属单质是银和部分铜,加入盐酸不能产生气泡,故D错误;故选:C。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FeCl3、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固体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①将少许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FeCl3②在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没有碳酸钠③取步骤②实验后的上层溶液,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钠【解答】解:将少许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由于氯化铁的水溶液是黄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铁;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没有碳酸钠,则可以加入的是含有钡离子的物质,白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钠,则加入的含钡离子的物质一定不能含有氯离子,故可以是加入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氯离子使用的是硝酸银溶液;故答案为:①FeCl3;②Ba(NO3)2;③AgNO3。7.某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刚和小敏同学为确定其成分分别进行实验。(1)【小刚实验】小刚是实验结束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的结论是为: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氯化钠。(2)【小敏实验】请你和小敏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①取固体样品于足量的水中,先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有碳酸钠、氢氧化钠②取步骤①的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氯化钠【解答】解:(1)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过量,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因此固体成分的结论是为: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氯化钠。故填: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2)①取固体样品于足量的水中,先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②取步骤①的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固体中含有氯化钠。故填: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强化训练】一.选择题(共2小题)1.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m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Cu(NO3)2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B.铁粉的质量为0<m<a时,此时溶液的溶质有AgNO3和Fe(NO3)2 C.铁粉的质量为a<m<b时,取烧杯溶液于试管并加入少量锌粉,一定有铁析出 D.铁粉的质量为m=c时,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解答】解: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所以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A、m=a时,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毕,此时溶液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铜,选项A错误;B、铁粉的质量为0<m<a时,硝酸银未全部反应完毕,溶质包括硝酸亚铁、硝酸银和未反应的硝酸铜,选项B错误;C、铁粉的质量为a<m<b时,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加入少量锌粉,会先与硝酸铜反应,不一定有铁析出,选项C错误;D、铁粉的质量为m=c时,铁粉过量,此时加入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看到气泡,选项D正确;故选:D。2.小明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②Mg2+和Fe2+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答】解: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了乙中的铁完全反应了,甲中的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若硫酸铜完全反应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和Fe2+;若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Fe2+和Cu2+.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小题)3.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Ag。(2)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Mg(NO3)2、Zn(NO3)2。(3)写出该反应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解答】解: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Cu>Ag,所以锌不会与硝酸镁反应,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所以(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硝酸银,锌只能将部分银置换出来,则滤渣中的成分是Ag;(2)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锌有剩余,溶液中的银、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则滤液中的溶质是Mg(NO3)2、Zn(NO3)2;(3)该反应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故答案为:(1)Ag;(2)Mg(NO3)2、Zn(NO3)2;(3)Zn+2AgNO3=Zn(NO3)2+2Ag。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Cu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Ⅱ:向Ⅰ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Ⅲ:向Ⅰ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钠;若步骤(Ⅱ)改用稀硝酸,还是不能(选填“可以”、“还是不能”)确定该物质的存在。(3)写出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说明了粉末中一定不存在CuSO4;再由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于稀硝酸,可确定一定含Na2CO3、Na2SO4和BaCl2;再由加入硝酸银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Cl﹣,由于一定含氯化钡,可能含有NaCl。(1)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钠;由于一定含有氯化钡,若步骤(Ⅱ)改用稀硝酸,还是不能确定该物质的存在。(3)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的反应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H2O+CO2↑。故答为:(1)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2)氯化钠,还是不能;(3)BaCO3+2HCl=BaCl2+H2O+CO2↑。5.某固体药品可能含有CuCl2、CaCO3、NaCl、NaOH、NaNO3中的一种成几种,某科学小组为了探究药品成分,展开如下探究: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②取沉淀A烘干后测得质量为14.8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2.2g③取无色溶液B加入足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烘干得到沉淀30g(1)沉淀A的成分有氢氧化铜、碳酸钙。(2)写出该固体的所有组成可能CuCl2、CaCO3、NaCl、NaOH或CuCl2、CaCO3、NaCl、NaOH、NaNO3。【解答】解: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取沉淀A烘干后测得质量为14.8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2.2gCaCO3+2HCl=CaCl2+H2O+CO2↑100111445g5.85g2.2g所以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铜,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铜、氢氧化钠,NaCl+AgNO3=NaNO3+AgCl↓58.5143.512.2g30gCaCl2+2AgNO3=Ca(NO3)2+2AgCl↓11128711.6g30g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1)沉淀A的成分有氢氧化铜、碳酸钙。(2)该固体的所有组成可能是:CuCl2、CaCO3、NaCl、NaOH或CuCl2、CaCO3、NaCl、NaOH、NaNO3。故答案为:(1)氢氧化铜、碳酸钙。(2)CuCl2、CaCO3、NaCl、NaOH或CuCl2、CaCO3、NaCl、NaOH、NaNO3。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足量稀HN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改组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可行,加入稀硝酸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解答】解: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以(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3)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足量稀HN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所以该方案可行,原因是:加入稀硝酸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1)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2)可行,加入稀硝酸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白色粉末加水充分溶解搅拌,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滤液的pH值大于7,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所以(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2)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故答案为:(1)CuSO4、Na2SO4;(2)BaCl2+Na2CO3=BaCO3↓+2NaCl。8.已知常用的强酸(H2SO4、HCl、HNO3)跟常用的强碱(NaOH、KOH)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白色粉末A溶入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本题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物质)试按上列要求推断未知物(1)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H2O。(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NO3)2═BaSO4↓+Cu(NO3)2。【解答】解:(1)沉淀D的颜色为蓝色,可判断沉淀D为氢氧化铜,通过蓝色溶液的颜色可判断蓝色溶液为可溶性铜盐,而该蓝色溶液与B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和有色溶液的特点,可知有色溶液仍为蓝色溶液中仍含有铜离子,又该溶液与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纯净的硝酸钠溶液,根据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的特点,可推断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的氢氧根来自C溶液,生成物硝酸钠中的硝酸根应来自于有色溶液,所以有色溶液为硝酸铜溶液,硝酸铜与碱类物质C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纯净的硝酸钠溶液,所以物质C为氢氧化钠,硝酸铜溶液是由蓝色溶液与B溶液反应所形成的,根据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的特点,则硝酸铜中的硝酸根来自溶液B,所以蓝色溶液一定不是硝酸铜溶液,可溶性铜盐还有氯化铜和硫酸铜,氯化铜溶液呈蓝绿色,则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由白色粉末和无色中性液体而形成,无色中性液体中不含铜,则蓝色溶液中的铜元素应来自白色粉末,含铜元素的白色粉末为硫酸铜,所以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才能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铜,则B为硝酸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所以中性液体是H2O;(2)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是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NO3)2═BaSO4↓+Cu(NO3)2。故答案为:(1)H2O;(2)CuSO4+Ba(NO3)2═BaSO4↓+Cu(NO3)2。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小明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小明还不能完全确定各成分,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少许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滴入氯化钡溶液。(2)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Na2CO3、BaCl2、NaOH。【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要检验氢氧化钠需要先将碳酸钠检验并除去,所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Ⅱ不成立②在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猜想Ⅲ成立(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滴入氯化钡溶液;(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Na2CO3、BaCl2、NaOH。故答案为:(1)氯化钡溶液;(2)Na2CO3、BaCl2、NaOH。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晨同学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她取了一定样品,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0~t1时刻表示加入的氯化钡过程;t1时刻之后表示加入的稀硝酸的过程,她将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2)BD之间(不包括B、D端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钡;【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会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1)0~t1时刻表示加入的氯化钡过程,加入氯化钡后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加入硝酸后,沉淀质量没有减小到零,说明沉淀中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加入硝酸后,沉淀质量没有立即减小,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2)BD之间(不包括B、D端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钠,以及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氯化钡。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2)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钡。1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BaCO3。(2)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