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单元课题1-2燃烧和灭火(二)目标任务预习导学自主梳理►常用灭火器►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效果检测探究提升►环节一灭火器►环节二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课堂总结强化训练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新增),2.学习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元素守恒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新增),3.结合实例认识合理利用、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1.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学会一些火灾自救和逃生的方法。2.能运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002预习导学自主梳理一、常用的灭火器种类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1.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射出大量的CO2和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此类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2.干粉灭火器:用压缩CO2吹出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发的火灾。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装着的被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射出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灭火。该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火灾。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分数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使用前,务必检验纯度实验探究--面粉爆炸实验①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干燥面粉和空气充分接触。②塑料盖被掀起,原因是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实验结论】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2.易燃物和易爆物①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②可燃性液体:酒精、汽油、柴油等。③可燃性固体:白磷、红磷、棉花纤维粉尘、金属粉末等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火场自救方法(1)火势如果较小,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5)由于空气的流动,上层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效果检测1.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下列物品中,能携带上车的是()A.汽油 B.鞭炮 C.酒精 D.合成洗衣粉【答案】D。【解析】易燃、易爆物是指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等化学物品。A、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不能携带上车,故选项错误。B、鞭炮属于易爆物,不能携带上车,故选项错误。C、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不能携带上车,故选项错误。D、合成洗衣服不是易燃物、易爆物和有腐蚀性的物品,能携带上车,故选项正确。故选:D。2.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答案】C。【解析】A、先做灯火实验,容易发生爆炸,本题是防止发生爆炸,故A错误;B、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是为了着火后灭火,一旦着火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起不到防止发生爆炸的作用,故B错误;C、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预防燃烧的发生,所以起到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作用,故C正确;D、戴呼吸面具只是为了防止中毒,并没有起到防止燃烧和爆炸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答案】C。【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A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B正确。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C错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C。4.下列各物质全部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A.石油、大理石、木材、硫磺 B.火药、汽油、白磷、酒精C.煤气、天然气、氧气、爆竹 D.食盐、氢气、煤气、二氧化碳【答案】B【详解】A.石油、木材、硫磺属于可燃物,是易燃物,大理石不属于可燃物,选项A错误;B.火药、汽油、白磷、酒精均属于易燃易爆物,选项B正确;C.煤气、天然气、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氧气不可燃,选项C错误;D.氢气、煤气属于易燃易爆物,二氧化碳、食盐不可以燃烧,选项D错误。故选:B5.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D【详解】A、剧烈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会引起爆炸,A错误。B、面粉着火点没有升高,B错误。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和空气接触面积,C错误。D、面粉容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D正确。故选:D。6.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答案】B【详解】A、该图标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C、该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故选B。7.学校图书馆在考虑消防时,应选择下列哪种灭火器比较合适A.消防水龙头 B.水基型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答案】D【详解】A、消防水龙头用于扑灭一般火灾,故A不符合题意;B、水基型灭火器是一种适用于扑救固体或非水溶性液体的火灾,可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广泛应用于油田、油库、轮船、工厂、商店等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C、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故D符合题意。故选D。8.“新冠肺炎”爆发期间,酒精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运输它的车上应该贴的图标是()A.B.C.D.【答案】B。【解析】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所以在运输它的车上应该贴易燃液体标志。故选:B。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上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2)①②(3)严禁烟火【解析】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且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得就越剧烈,放出的热量就越多。因此,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同时还要求保持通风透气。0303探究提升►环节一灭火器问题探究1一、简易灭火器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注意事项切勿让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二、常见灭火器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原理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烧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适用范围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木材、棉布等使用方法火灾自救措施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灭火。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墙壁逃离火灾现场。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要点归纳典例精讲【典例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答案】B【解析】A、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然后再灭火,故B正确;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C错误;D、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故D错误;故选B。【典例2】(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灭火时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水。二者分解吸收热量,同时产生的固体粉末履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失火及油、燃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需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压下把手,扫射即可。二氧化碳灭火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常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使用。水基型灭火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灭火时操作方便,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使其能快速、高效灭火,能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填“上部”“中部”或“根部”)扫射;(2)请你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灭火器灭火;(3)磷酸二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使用水基型灭火器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答案】(1)根部;(2)二氧化碳;(3);(4)能快速、高效灭火【解析】(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使可燃物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2)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由此可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3)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水,化学方程式是。(4)由上述信息可知,使用水基型灭火器能快速、高效灭火。►环节二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情境材料3问题探究2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或氧气浓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如在加油站、面粉厂等地方一定要注意严禁烟火。2.面粉爆炸实验实验操作剪去空金属灌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在金属灌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瓶盖盖住灌。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灌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面粉发生爆炸,塑料盖被炸飞实验结论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膨胀,引起爆炸3.爆炸极限:氢气等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火源就会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4.防止爆炸的方法:①通风②严禁烟火要点诠释:①爆炸并不都是由燃烧引起的,例如,轮胎爆炸、气球爆炸等。②发生火灾时,从火场逃生要注意防火、防烟、防毒气,浓烟中避难时,不要钻入易燃物中,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中毒。③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5.消防安全标志,警示标志和禁止标志,带斜线的为禁止标志。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禁止放易燃物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要点归纳典例精讲【典例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答案】C【解析】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确;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故选C。【典例2】(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服装厂必须严禁烟火 B.电器着火时,迅速用水扑灭C.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 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答案】B【解析】A、加油站、服装厂必须严禁烟火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选项正确;B、电器着火时,应该先直接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选项错误;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则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选项正确;D、可燃性气体由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选项正确。故选B。【典例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二模)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图标是A. B. C. D.【答案】B【详解】A、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图表示可回收物,与燃烧和爆炸无关,该选项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禁止放鞭炮,与燃烧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易燃物标志,与燃烧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典例4】(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A. B. C. D.【答案】A【详解】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汽油是易燃液体,需要张贴A易燃液体标志,汽油不属于腐蚀品、爆炸品、有毒品,故选A。【典例5】(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节选)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C.实验中燃着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2)C【解析】(2)A、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等场所都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B说法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变的,点燃蜡烛是为了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故C说法错误;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所以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故D说法正确;故选C;004课堂总结005强化训练3.(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答案】C【详解】C是腐蚀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选C。6.(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火灾自救和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答案】C【详解】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可以移出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通过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C、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不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否则增大空气流动速度,燃烧更激烈,说法错误;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且不对图书造成损害,说法正确;答案:C。8.(2023·辽宁辽阳·校联考三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上更容易持续燃烧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答案】B【详解】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项A说法正确;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下更容易让未燃烧的火柴梗达到着火点,有利于持续燃烧,故选项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故选项C说法正确;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9.(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D.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从而导致酸雨【答案】A【详解】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碳不完全燃烧,可得到炭黑,符合题意;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不符合题意;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江苏淮安·统考模拟预测)“安全重于泰山”。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 B.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乘电梯逃生C.电动车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 D.燃着烟头不能扔进下水道,以免爆炸【答案】B【详解】A、杨柳絮极其易燃,燃烧速度快,危险性大,所以不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故A做法正确;B、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所以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逃生,故B做法错误;C、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不能在室内等充电,以免引发火灾,故C做法正确;D、下水道中存在沼气,沼气具有易燃性,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故D做法正确;故选B。12.(2023·山西太原·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活中的小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下列四个实验都用到了蜡烛,其中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B.面粉在密闭容器内爆炸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答案】D【详解】A、蜡烛燃烧后蜡烛的质量减少了,可以通过称量蜡烛反应前后的质量得出结论,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有限空间内,鼓入的面粉和空气充分混合,燃着的蜡烛点燃面粉,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发生爆炸,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消耗,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熄灭,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瓶中气压减小,溶液进入集气瓶中,可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长导管在烧杯底部,通入气体,气体先接触下层的蜡烛,则下层的蜡烛先熄灭,气体后接触上层的蜡烛,则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3.(2023·贵州·模拟预测)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科学的是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 B.图书馆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C【详解】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自身难以控制时,要立即拨打“119”求救,故处理方法正确;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后不会留下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损坏,故处理方法正确;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用水浇灭,故处理方法错误;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一能降温,防止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二能稀释混合气体中的煤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处理方法正确。故选:C。14.(2023·山东泰安·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答案】B【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错误;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充分燃烧也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正确;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正确。故选:B。15.(2023年云南省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答案】D【详解】A、因为天然气是可燃物,所以会燃烧,故选项A说法正确;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故选项B说法正确;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故选项C说法正确;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16.(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B【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B、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D、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故选B。17.(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答案】C【详解】A、加压液化时,气体变成液体,则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正确;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正确;C、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同时二氧化碳能隔绝空气,错误;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使物体损坏,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正确;故选:C。18.(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答案】A【详解】A、油锅着火,用水浇会使油滴飞溅,引发事故,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符合题意;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受热膨胀在室内上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吸入,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含有易燃物,需要严禁烟火,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A。19.(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答案】C【详解】A、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A不正确;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倒在桌面上,用来灭火,会使燃烧的面积增大。B不正确;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C正确;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调大灶具进风口。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20.(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详解】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清除或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升高温度至煤炭的着火点,使其燃烧,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故选B。2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A【详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能够扩大着火面积,使火势更大;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处理方法错误;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故B处理方法正确;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处理方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处理方法正确;故选A。22.(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答案】C【详解】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仓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承包合同范本
- 第10课 读依依往事 解依依情思-《往事依依》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 广告展厅合同范本
- 2025房产合同范本: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5
- 2024-2030年中国镇静催眠药物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开发合同-@-1
- 中国菠萝甜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纯铝薄包装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防水材料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证券公司装修施工合同工程
- 人教版PEP三年级到六年级单词以及重点句型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中建总承包项目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 酒店住宿服务合同三篇
- 学校疫情防控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 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中国共识(2023版)
- 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课件
- 四川省绵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超级操盘手训练营》课件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