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的国内外综述5800字】_第1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的国内外综述5800字】_第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的国内外综述5800字】_第3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的国内外综述5800字】_第4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的国内外综述58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综述目录TOC\o"1-2"\h\u10790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综述 1219361国外研究动态 111204(1)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18419(2)中小企融资影响因素 25923(3)企业创新能力 2165042国内研究动态 314701(1)企业融资能力 325639(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31501(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措施 421243(4)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5197283国内外研究述评 61国外研究动态(1)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关于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国外学者以中小企业作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主要包括产生融资难现状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首先,关于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的原因:Jacque聚焦于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大规模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清算价值又相对较低,这时企业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无法最大程度地保障投资者权益,企业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资金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无形资产的持有量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的债务融资[10]。Belen主张如果企业被市场淘汰,需要从市场上退出,股东主要承担经济责任,一些对企业存续产生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将是被关注的重点,为了严格控制风险,债权人往往会以企业为担保来实现企业的良好稳健运行[11]。Mekinnon指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等金融中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支持力度较小,一方面为中小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融资准入门槛,一方面提高了对其贷款的资金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缓[12]。中小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的举措:Berger、Udell表示中小企业若想提高自身在资金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应主动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其次应该充分增强自身各方面综合实力,以此来获得授信机构的信任,同时要注意维系与授信机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授信审批效率,以高效且相对低成本的方式获取授信资金[13]。KehinedeJames也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探究,他认为规模相对具有优势的大型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综合竞争实力较强,属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倾向于授信的主体,以此为鉴,中小企业也应致力于扩大自身规模、增强自身综合实力[14]。Chauhan主要着眼于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股东的投资决策,发现当企业现有项目净现值总和小于债务规模时,考虑到企业未来长远发展,股东大概率不会再增加投资或者是减少投资。而且如果合作双方具有利益冲突,债权人拥有优先求偿权,所以中小企业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15]。(2)中小企融资影响因素当前国外学术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较为广泛,关于融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屡见不鲜。Osano和Languitone以银行员工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资金获得的可能性与融资方式、押品价值、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政府的政策导向及支持力度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水平,此外金融市场透明度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16]。Chesini等人从金融市场发展入手,以房地产行业作为考量,考察了信用违约掉期以及两个波动率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效果[17]。Erdogan探究了土耳其中小企业融资所依赖的重要条件,结果表明用信主体的财务状况以及还款承诺是银行授信决策的重要考量。此外,与银行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的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归属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资金可获得性也相对较高[18]。(3)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相关研究最初源于熊彼特的一些理论主张,其前所未有地将科技与经济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也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对经济影响效果的研究。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开始以经济学角度作为切入点,陆续开展针对市场主体创新活动的相关研究。同时,科技发展的确能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各国和地区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力点[19]。狭义的创新多包括对生产活动存在助推作用的新兴技术或创新思维,大致涵盖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新兴技术和创新思维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采用了新思维的技术切实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20]。此外,创新活动的结果大多包括抽象和具象两种形态,前者多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创新,而后者则主要是指肉眼可见的实体技术或应用了新技术的实体产品。许多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证明,经营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并实现创新产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经济的支持。目前已经有诸多研究就金融经济对创新的支持作用进行了阐述,比如金融的高效发展能够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使企业价值能够得到客观的呈现[21];通过严格控制金融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可以鼓励创新投资的高效发展[22];通过塑造契约精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人成本[23]。但是总的来看,以金融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相对较少。Meierrieks基于51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从宏观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24],而Benfratello等人则通过实证检验了金融支持对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影响[25]。2国内研究动态(1)企业融资能力融资能力是指经营主体依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资金周转需要等,以自己的信用或资产作为担保,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的能力[26]。融资活动主要涵盖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将企业内部资金转投于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动的内源融资,另一种是通过长短期借款或发行股票、债券的方式公开募集资金的外源融资[27]。梁靓等人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入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规模与其融资能力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28]。张玉明、王春燕主要着眼于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以融资征信治理协同的相关理论重要基础,证明了中小企业若想实现融资能力的显著提升,必须得到各个市场主体的有效支持[29]。吴莉昀聚焦于4543家上市中小型企业连续十年的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证结果即为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导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存在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30]。朱秋华同样以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现金——现金流模型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为在市场透明度显著提升、各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较为完善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型公司的融资压力[31]。(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首先就中小企业自身局限性而言,中小型公司中许多是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经营管理相对不够成熟和完善,潜在风险也比较大,这是阻碍其低成本获取资金的重要因素。李杨、杨思群表示,中小型公司财务管理不够完善、轻资产多而可抵押资产不够充足、信息公开程度较低,授信机构往往会由于风险不可控而放弃给予其信贷支持[32]。许多中小型公司发展目光不够长远,多采用内源融资方式来补充营运资金,相对较少依赖于外部融资。程欣炜、林乐芬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实证研究,表明融资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企业类型影响,科创型企业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而言融资可得性较高[33]。薛宇择、张明源结合了近年来的宏观经济现状及融资市场环境,认为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表现不够稳定,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欠佳,其生产经营也很容易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同时,许多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的把控不够及时准确,这也是影响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授信决策的重要因素[34]。谢志华、邵建涛主张许多中小型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目的是实现即期盈利,从而忽略了长远发展,这种企业的长期盈利与良好存续均存在较大风险,其在公开市场上的资金获取能力自然就比较低[35]。其次,就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来看,由于市场上信息透明度不够高,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较为有限,向中小企业提供授信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由此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不可忽略。薛宇择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企业主体与授信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授信机构无法基于有限的信息评估出合理的授信额度,由此以来便会导致信贷配额的产生;授信机构通常会对营收水平不高、轻资产多而可抵押资产不够充足、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的中小型公司信任度较低,对规模庞大、营收水平较高、信息可得性较高的大型企业信任度较高[36]。程静表示当前国内的征信系统有待完善,金融机构对中小型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获取程度有限,为了免于承担不可控的道德风险,其往往在针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授信决策上较为审慎[37]。最后,就政府职能而言,当前国内出台的担保相关法律有待完善,监管政策不够全面有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尤其是持有较多无形资产的科创型公司,但授信机构往往十分重视抵押担保等增信措施,政府至今仍无法有效协调这种矛盾。寇垠选取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税收负担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政策红利,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存在负面影响,认为税收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38]。钟成林则认为政府未能高效发挥其在金融市场建设中的政策指导作用,同时银企之间信息获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重大阻碍。(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措施关于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许多学者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许多学一致认为,在中小企业提高信贷可得性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发挥必不可少,政府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担保制度、鼓励信息公开以及政策引导的方式,更大程度地支持优质中小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融资,为其创造友好的融资环境。金丽红、辛珣主张设立相关政策性金融机构以针对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进程,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吴兰谷全面考量了政府完善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效果后认为,基于部分财政收入的力量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等金融中介向高新技术企业授信的积极性,这种举措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又提高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承受能力。吕劲松主张若想有效缓解中小型公司的融资困境,首先需考虑制度改革,因为中小企业的高效发展依赖于完善的金融制度;其次需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提高信贷人以及债权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后需健全担保制度以提高银企之间授信合作的效率[39]。谢志华、邵建涛认为政府相关部门需密切关注产品与服务更新迭代的趋势,对授信机构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风险缓释,提高其与中小企业展开授信合作的积极性[40]。另外有一些学者从创新视角提供了解决思路。朱宏任主张通过提高互联网行业的金融创新水平,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资金获取难度。程静、胡金林同样认为互联网金融以及大数据平台的高效发展,可以大幅降低授信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提高其尽职调查和风险把控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客观且全面地评估受信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提高优质中小企业的资金获取能力。蒋海、廖志芳基于上市中小型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鼓励中小型银行的快速发展,提高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41]。梁榜、张建华通过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创新是有效缓解中小型公司融资难现状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42]。赵颖、蔡俊英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与众筹的融资模式较为匹配,构建并完善众筹类型的融资机制同样也是提高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的有效举措[43]。(4)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关于创新的研究由来已久,冯文娜表示创新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涵盖了新的思路和想法,而狭义的创新局限于已经投入到市场当中的产品和服务[44]。相较而言,广义的创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可操作性较弱,而狭义的创新能够通过选择代表性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故本文将从狭义的创新角度开展理论与实证分析。当前关于创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多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创新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区域内国有控股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具有空间相关关系,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创新活动皆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45]。二是创新资金投入与创新成果产出之间的影响关系,经营主体研发资金的投入规模对其创新产出效率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46]。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对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力度越大,企业的创新成果产出效率更高,而且税收优惠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47]。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生效,股权激励成为了上市企业经营管理者经常采取的措施。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开始将股权激励与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尽完善。目前学者多着眼于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巩娜致力于研究高管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却未能充分考虑对创新能力真正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48]。赵国宇等人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证明,非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才存在积极影响,但其仅考虑了是否激励的横向差异,忽略了激励前后的差异比较,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49][50]。因此郭蕾、肖淑芳等人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分限制性股票模式和股票期权来深究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发展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51]。刘凤朝、邹德林则以技术引进为切入点来研究企业创新,其主张技术的外部引入是经营主体提高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52]。王奇珍、朱英明等则考虑了企业出口的影响作用,认为出口活动以及出口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均对企业创新发展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53]。佟岩等人从企业并购方面切入,深入探究了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营主体的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