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高校青冈试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子》《庄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留意以人为本的理念B留意探讨社会现实C.留意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探讨人的前世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见涵养“浩然之气”,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抗拒专制暴政3.下面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4.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6.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分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D.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主动作用7.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愿思是()A.“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B.“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加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看法……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A.抛弃了传统儒学“主动入世”的治学看法B.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须要,压抑了人性C.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将儒、佛、道思想糅合9.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憧憬“天不收、地不管,逍遥自由”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始终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特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留意气节,自我节制,奋勉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0.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下列观点出自王夫之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11.儒家思想始终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见具有民主启蒙色调()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2.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13.王守仁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分是()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14.“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见()A.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 C.男女同等 D.反对宋明理学15.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清代女性中()A.男女同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16.韩非主见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二者在当时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 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17.张载曾庄重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18.《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干脆缘由是()A.造纸术的独创 B.指南针的应用 C.印刷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19.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项重大独创中的两道工序:“斩竹漂塘”和“透火焙干”。这项独创()A.经毕昇改进后得以推广B.受益于古代道士的炼丹术C.使书写材料发生革命性变革D.为发觉美洲新大陆创建了条件20.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独创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觉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留意对阅历的总结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休戚相关2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起先呈现出困难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22.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志向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奇丽的语言,闪烁着南方楚文化的秀丽色调。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2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侈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样D.留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2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干脆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25.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6.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A.教化功能 B.消遣功能C.程式化特点 D.虚拟性特征27.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探讨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D.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28.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提出“相识你自己”,把思索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B.提出“美德即学问”,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C.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探讨“人”的学问D.体现了“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29.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美丽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叮嘱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特别相像。两则故事都()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B.提倡男女同等思想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30.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指出:“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剧烈的……(在每一件事情上)要看荣誉或利益、激情或算计、报仇或自制哪一个在他自己的心里占上风而独立地做出他的确定。”该学者()A.高度确定意大利的民族精神B.辩证地看待文艺复兴运动C.留意到了理性主义的两面性D.特别赞许当时的人文主义31.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须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2.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33.有人记述李贽点评《水浒传》时写道:“盖和尚(李贽)一肚皮不合时宜……所评《水浒传》,玩世之词十七,持世之语十三,然玩世处亦俱持世心肠也,但以戏言出之耳,高超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这体现出李贽()A.深受佛道思想影响B.文学修养极高C.具有社会批判精神D.对儒学的反叛34.对君臣关系,黄宗羲做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做了全新的说明,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随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见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35.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随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剧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36.“人总是追求华蜜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假如英勇不是基于学问和才智,‘英勇’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下列人物,曾提出这类观点的是A.普罗塔哥拉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莎士比亚37.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像,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备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减弱38.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确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特地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名贵的心灵相一样”。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3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方,我就像一只牛虻,成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劝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40.闻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确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C.起先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供应了政治构想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1题18分,42题20分,43题12分,共5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静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8分)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10分)42.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发展仍旧具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等,“圣人之性”是善的,善者为圣贤,无需教化而成德;“斗筲之性”是恶的,恶者为盗贼,是教而不化,必刑及之人。但这两类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这些人的本性是纯朴的,但需经过教化才能成善。他主见“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使整个社会“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摘编自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政治教化理论的实践化》材料二:“良知之学”的目的在于“人之学为圣人”,即使“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使学者为圣人”就必需在教化的内容上强调“明(人)伦”、“德教”,“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王阳明还特别重视民风教化,力图通过礼乐教化的手段,使民众“见善相互劝勉,有恶相互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摘编自王军昌《王阳明教化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教化主见,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主见实施带来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学为圣人”的主要途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二者教化思想的异同(10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董仲舒和王阳明教化思想有何时代价值?(4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