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明政府设立茶马司专职市易,自产至销形成了一套缜密的制度。铸造金牌信符,分发给西北各卫管辖下的各族部落,作为官方贸易的凭证。此举旨在(
)A.完善朝贡贸易体系 B.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C.规范茶马贸易发展 D.扩大明政府在西北的影响力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3.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如大不里士一巴士拉丝绸之路,阿克曼一里沃夫商路,控制了黑海的商品和原料到达伊斯坦布尔的路线,控制了也门和亚丁至印度的贸易,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据此可推知,当时奥斯曼帝国(
)A.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B.通过商路进行军事扩张C.维护东西方贸易安全 D.阻碍了亚欧间贸易往来4.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辽宁省北票县十六国墓葬时,在北燕天王冯跋的长弟冯素弗墓中发现了5件玻璃器皿。在这其中,一件鸭形水注(如下图)引起了考古界的格外注目。它由哪一国家输入中国()A.埃及 B.东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伊朗5.《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王朝海路交往和贸易情况,其中商人由黄门的“译长”率领,也有民间“应募者”加入;而合浦郡汉墓群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大量来自东南亚、印度等地与贸易相关的各类珠饰,以及作为非贸易品的波斯陶壶等。这些可佐证(
)A.汉代朝贡贸易体制的存在 B.中西陶瓷业曾有技术交流C.汉朝与波斯存在官方往来 D.中外借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往来6.东汉的墓葬中开始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当时的建筑上还有西方的人体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这表明A.汉朝和罗马开始了官方直接往来 B.中西方之间已有文化交流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7.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8.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的朝鲜墓葬和遗址中,曾多次出土我国制造的铜镜、铜剑和燕国的“明”字刀币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一种琉璃珠,与古代西亚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人已称我国为“塞勒斯(丝)”。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B.国内手工业快速发展C.域外贸易有所发展 D.中西方经济交流频繁9.20世纪,考古学者在德国的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克尔特人首领墓葬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的阿尔泰巴泽雷克古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这反映出(
)A.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C.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 D.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10.骏马、骆驼和胡人作为一组密不可分的遗物在隋唐时代突然盛行,他们出现在墓葬随葬品中(如图)。而唐以前这种现象并不多见,宋以后几乎绝迹。该文物最适合用于研究(
)A.匠人们高超的技艺 B.唐朝丧葬礼仪的改变C.丝绸之路商贸繁荣 D.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11.下图是大秦景教(即基督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781)立于长安大秦寺中。碑文记载了基督教在唐代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及其以后100多年流传中土的情况,是闻名海内外的世界四大名碑之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得益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B.是了解唐朝宗教情况的第一手史料C.中外文化的相互包容与吸收 D.景教传播导致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12.“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主要古代城市有辽上京(今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元上都(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集宁路(今集宁路古城遗址)、天德军(今丰州古城遗址)、德宁路(今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哈喇浩特(今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遗址)、讹答剌(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托克马克(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等地。材料反映了“草原丝绸之路”()A.是在丝绸之路南面的东西交通线 B.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C.沿天山北麓,进入中亚 D.匈奴、大月氏等游牧民族沿此路西迁13.《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由此可知(
)A.当时四川与印度有经贸往来 B.张骞还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C.汉朝与大夏之间的贸易情况 D.反映了汉志商道的发展历史14.清朝末年,西方外交圈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曾赠送嘉庆皇帝一面凸透镜,但清廷上下都不认识此物,认为英国人企图通过这个凸透镜窥视朝廷隐秘,决定将其打碎埋掉。实际上,英国使团赠送的礼物并无凸透镜,清朝宫廷中也藏有各种天文观察仪器。这个故事的流传反映出(
)A.清朝君臣的愚昧 B.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C.中西文化的冲突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15.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番”或者“洋”,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 B.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 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16.1784年,美国政府首次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赴中国进行贸易,这次航行为美国人带来了不小的利润。此后,美国多次突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商船来华进行贸易。美国此举(
)A.有利于中国放弃海禁政策B.旨在探索太平洋的新航路C.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发展D.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17.如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线路①主要通过“沙漠之舟”骆驼转运东方的香料B.线路②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西迁的必由之路C.线路③加强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D.线路④的开通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18.汉志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这反映出“汉志商道”是(
)A.文明交流之路 B.文化征服之路 C.殖民扩张之路 D.民族交融之路19.张骞通西域后,从汉至隋,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频繁,中国乐舞融汇了大量西域因素。唐宋以后,中国与西域乐舞交流大为减少,却与东亚的日本、朝鲜等国交流日益频繁。这一变化(
)A.说明唐宋与西域交往中断 B.反映了东亚文化圈正式形成C.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得益于海上丝路地位的上升20.格里芬出自希腊神话,是一种鹰头狮身有翅的怪兽。公元前7世纪以来,格里芬形象在欧亚草原上广泛流传开来,并出现了与当地动物崇拜结合的许多形式。下图是战国匈奴墓中出土的类似格里芬的金雕像。由此可知(
)A.丝路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B.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了匈奴人C.草原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外交流 D.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较为广泛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历史上之监察官,应分台、谏两种。……这一制度,到宋代又变了。谏官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换言之,这些谏官,现在是不直接属于宰相了。而且宋制,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本来谏官之设;用意在纠绳天子,并不是用来纠绳宰相,对皇帝才称谏,而且谏官也明明是宰相的属官。现在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就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隶属于宰相了。而又是由皇帝所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于是谏官遂转成并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于是谏垣遂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有二十多个对外贸易港口,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五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颁行“广州市舶条法”,委官推行,并适用于各市舶司。北宋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全年收入的15%左右。……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南宋晚期,泉州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现在广州、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蕃客墓,是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五卷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谏官”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宋代改革监察制度的举措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泉州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盛况的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即古印度)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阅读材料,想一想: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相当悠久,汉武帝时期已设有专门的外事机构——大鸿胪寺,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外务机构人员中已有专职翻译官。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汉代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汉朝对外贸易通道除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更早的“永昌道”,取道缅甸、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商道交会,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去朝鲜半岛有“乐浪道”,不仅运往朝鲜半岛的货物行经此道,转口日本的商品也由此道转运南行,被称为“东北丝绸之路”。——摘编自倪方六《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材料二
《史记》曰“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隋唐时期,部分人对海洋的潮汐运动规律认识有了理性上的提高;宋元时期已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航迹推算,使跨洋航海的宏愿与构想得以实现。15世纪在明成祖支持下,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郑和下西洋途经多国,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各国友好往来,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绘有20页航海地图,是中国航海技术与实力的具体体现。——摘编自何国卫《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基础》(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所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DBDBB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BCCCADD1.C2.C3.D4.B5.D6.B7.B8.C9.D10.C11.B12.B13.A14.B15.C16.C17.C18.A19.D20.D21.(1)变化:隶属于门下省到独立部门;由宰相任用到皇帝亲擢;由纠绳皇帝到纠绳宰相。举措及影响: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实行台谏合一,加强了君主专制。(2)表现:贸易中心转移到东南沿海;对外贸易港口众多;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如答机构和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也可);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外商众多。原因:宋朝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重心南移;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畅销海外;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重大进步。22.计划:从西南经印度到达大夏(阿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房地产投资合作协议
- 大棚托管协议合同范例
- 厨师补充协议合同范例
- 2024年技术服务与咨询框架协议
- 2024年新品:钢材采购协议
- 合作直销协议合同范例
- 协议制合同模板
- 包场管道维修合同范例
- 委托加工梨膏合同范例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制定主题学习课件
- 《大学美育》 课件 22.模块五 第二十二章 光影交织的摄影艺术之美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二)》示范课教学设 计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植物的变化》课件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全部教案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专用)
- 【良品铺子资本结构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案例10000字】
- 前程无忧的题库
- 担保法全文(2024版)
- 《中小型机场空管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沙龙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