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_第1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_第2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_第3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_第4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2课时课件(共27张)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2课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的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概。(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难点)

3.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重点)

学习目标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作者李星华回忆父亲()所写的文章。文章按照()顺序,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歌颂了革命先烈()、()、(),最终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之情,对()的痛恨之情。

复习导入

李大钊

时间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忠于革命

临危不惧

坚贞不屈

深深的怀念与敬仰

反动派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交代时间,照应文题,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细读课文

读课文第一段、最后两段: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写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楚,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32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你从母亲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母亲没有在悲痛中倒下,她要“我”记住敌人欠下的血债。表现出母亲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3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示范前后呼应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细读课文

◎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6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6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5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默读课文,画出跟上述句子呼应的句子。

细读课文

读第2~7段:边读边画出父亲被捕前表现局势紧张的句子。

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你体会到什么?

体现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细读课文

2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埋头"指工作很专心,体现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地工作。“投到火炉里去”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7父亲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写了两层意思:

(1)“我哪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细读课文

你体会到什么?

读课文8~18段: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句,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1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17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学习提示:1.默读,用——画出描写警察、侦探表现的语句,

2.用“~~~~"线画出父亲表现的语句,思考: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8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12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13“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18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16.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

对比

父亲:镇定从容、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形象

细读课文

“不慌不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李大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更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强烈对比。

从“惯有”一词,体会到李大钊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细读课文

你体会到什么?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还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的李大钊。

坚贞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

细读课文

对比

说明父亲对敌人的到来早有准备,表现了他的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及对李大钊的临危不惧的敬佩感情读这部分。

这一段写敌人逮捕李大钊时,干嘛带来了工友阎振三呢?

实际上敌人为了要从阎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钊的情况。但是,敌人的打算落空了。阎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

细读课文

读课文19~29段:画出庭审时描写父亲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你体会到什么?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与神态描写,从“乱蓬蓬”看出了李大钊遭受了非人的对待,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面色“平静”,“慈祥”一词更是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那深切的爱。这强烈的对比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展露无遗。

细读课文

对比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面对严刑拷打和家人的哭喊,父亲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

面对亲人的哭喊,父亲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用“安定”“沉着"来感染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细读课文

对比

你还可以在文中找到哪些用了对比写法的句子?

细读课文

父亲态度的前后对比

◎他无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严峻的态度与之前的慈祥形成对比,突显形势的严峻。

与亲友态度的对比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亲友与父亲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你还可以在文中找到哪些用了对比写法的句子?

细读课文

你还可以在文中找到哪些用了对比写法的句子?

细读课文

与法官态度的对比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法官的怒气冲冲与父亲的安定沉着形成对比,显示了李大钊的沉着镇定。

写作宝典

一、运用了首尾呼应。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提到的,后面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它的作用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对比的写法。

写法总结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情形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课文主旨

1927年4月28日

记住

4月28日父亲被害

永远忘不了

首尾呼应

前后照应

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

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

敌人:心虚、粗暴法庭上:安定、沉着

被害后:全家沉痛

忠于革命事业

临危不惧

将生死置之度外

文章脉络

囚歌

【现代】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拓展延伸

请听李大钊的演讲

拓展延伸

一、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3、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3.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随堂练习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整个教室一片安静。

……

“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肖石、张天利、温颖……"他大声呼点着。四十五位同学相续站起又端正坐下。

“马国政!”

“?"同学们蒙了。

“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通过对马教授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马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的品质。

随堂练习

二、思考:马教授是个怎样的人?

随堂练习

三、精彩赏析。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

_______;“平静"说明父亲____

______;“慈祥”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