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50题(解析版)

温馨提示经典基础题18题,优选提升题32题

II

I经典基础题

■।

(2023下•山西太原•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国

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语(yu):对……说,告诉。③恃(shi):凭借,依靠。

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出停顿节奏。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蒙舌芋以军中多务辞:

(2)及鲁肃过寻阳及:

(3)吾欲之南海之:

(4)西蜀之去南海去: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

4.借助议论的句子可以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下面三句中哪一句更适合做吕蒙为学的点

睛之句?为什么?

A.不为,则易者亦难矣。B.学之,则难者亦易矣;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2.(1)推托(2)至I],等到(3)去,至I](4)距离3.(1)

我难道想要你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4.我选B,吕蒙在孙权提出“不可

不学”时有畏难情绪,以“军中多务”为借口进行推托,在孙权诚恳劝学的情况下才就学。后与鲁肃论议,

吕蒙的才略已大有长进。可见人之为学的难易在于学不学,如能立志为学,就会学有所得,所以用B做吕

蒙为学的点睛之句更适合。

【解析】1.本题考核擦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以及关键字词来分析。

“僧富者”在这句话里做主语,“不能至”在这句话里做谓语,主谓之间通常要断开,因此“僧富者”

后面应断开;“而”在这里是连词,表转折,因此“而”的前面要断开;句意: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

尚到达了。故正确的断句为: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

(2)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3)句意:我想要到南海去。之:去,至IJ。

(4)句意:四川距离南海。去:距离。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欲:难道想要。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

典。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牙上同“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顾不如:难道还不如。蜀鄙:四川边境。之:助

词,的。僧:和尚。哉:句末语气词,吗。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

《孙权劝学》一文主要写吕蒙找借口不想学习,在孙权的诚恳劝说下,认真学习,才略大有长进。这

说明了学习的难易在于学不学,如果立志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让别人刮目相看。因此用“学之,则

难者亦易矣”来作为点睛之笔更适合一点。所以用B做吕蒙为学的点睛之句更适合。

【点睛】参考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

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

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

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

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

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

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

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

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

去!”过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

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

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5.(2023下•陕西西安•七年级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跑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道之。

【乙】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周以示左右,左右皆?试之,中关而止。皆曰:

“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洋之。然则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三石

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注释】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我的油知之

②康肃笑而谟之

③左右皆7试之

④宣王说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期我酌油知之

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自钱孔入,画钱不湿/画终身自以为九石

D.但手熟尔/冬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4)针对陈尧咨和宣王的射术,“卖油翁”和“宣王左右近臣”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你更喜欢谁的评价,

为什么?

【答案】⑴舀打发拉弓同“悦”,高兴,喜欢。

(2)D

(3)①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②这张弓没有九石的

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

(4)喜欢卖油翁的评价,文中卖油翁用“无他,但手熟尔”对陈尧咨射箭本领进行评价,表现了卖油翁

不以为意的态度。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

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酌,舀。

②句意为: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遣,打发。

③句意为:身边的人都试着拉。引,拉弓。

④句意为: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说,同“悦”,高兴,喜欢。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介词,凭借;

B.都是副词,只、仅仅;

C.都是连词,表示转折;

D.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代词,你;

故选Do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

句顺。重点词:

①徐,慢慢地;以,介词,用;杓,同“勺”,勺子;酌,酌,斟酒,这里指倒油;沥,向下灌注,

滴。

②孰,谁;是,代词,指代这张弓。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无他,但手熟尔”是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不以为意,

认为勤学苦练谁都能达到;结合后文“康肃笑而遣之”可知,这种真实的评价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

并不断进步。

从“其尝所用不过三石”“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等语句可以看出齐宣王喜欢

听奉承的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盲目自大、自欺欺人的人。而“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是“宣王左右近臣”对宣王射术的评价,结合“其尝所用不过三石”可知,此评价是投其所好的虚假之言,

可以看出宣王左右近臣都是趋炎附势、谄媚阿谀之人;由“终身自以为九石”可知,这种虚假的评价害人

不浅。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

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

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

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

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乙】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

他把这张弓交给左右的人传看。身边的人都试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装着拉不动的样子,恭维地说:

“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其实,

齐宣王使用的弓不过三石力就可以拉开,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九石。这难道不是悲哀吗?三石是真实

的,九石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喜欢的是徒有虚名,而失去了真实的水平。

(2023下•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欧阳修四岁苦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久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⑤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

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资:财务,钱财。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

物。⑤书:写。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唯读书是务:即“唯务读书”。

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蒙辞以军中多务

7.解释下列加点字。

(1)蒙蒋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检经为博士邪

(3)及其稍长

(4)抄录未考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9.甲文和乙文都是谈论学习的,读完后,说说你分别受到什么样的启发或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6.蒙/辞以军中多务。7.推辞;研究,专攻;到了,等到;完毕8.(1)与

读书人分别几天后,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2)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9.甲文:受到的启发是读书学习可以

增强学识、提高素养、改变命运。(或:读书学习可以获得前人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

乙文:只要有着远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会成功。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语法结构并结合内容理解为划分

依据。

本句的意思是: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本句应在主语“蒙"后断一处;

故断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

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辞;

(2)句意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治,研究,专攻;

(3)句意为:等到他稍微长大些。及,到了,等到;

(4)句意为:还未抄完。毕,完毕。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1)重点词:士,读书人;另I,分别;三,几;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

的眼光看待。

(2)重点词:诵,诵读;使,让;学为诗,学习写诗。

9.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

即可,做到言之有理。

甲文:

根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可知,强调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根据“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知,教会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一定会有

所收获;

乙文:

根据“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

读书是务”可知,通过欧阳修学有所成的故事,告诉我们: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

胜困难的勇气、信心;

根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可知,学习要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定然会有所成就;

根据“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

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可知,欧阳修的成长,离不开她的母亲的教育,可知,家长的善于教育,

严格要求也是很重要的。

【点睛】参考译文

(乙)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赛,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革秆在沙地上写画,

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诗词。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

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

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2023下•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目:“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汽一日,有卖蒜叟旁睨而揶榆②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而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

见杨双膝跪地,叩头目:“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

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卖蒜老叟》,有修改)

[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纵:放开。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旁睨而揶揄之

(4)招叟至前

11.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拔其拳己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B.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D.拔其拳己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3.结合文本说说卖油翁和卖蒜叟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答出两点。

【答案】10.尝:曾经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至:到11.B

12.(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老人慢慢地背着蒜头回去了,最终没有告诉别人他的姓名。13.(1)都身怀绝技。卖油翁

将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杨二的拳头夹在卖蒜叟的肚子里动弹不得。

(2)都谦逊低调,不慕虚名。卖油翁将油穿过铜钱倒进葫芦里,自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蒜

叟肚子能夹住人却不留名。

(3)都自信沉稳又不畏权贵。卖油翁面对愤怒的陈尧咨,笑着表演倒油技术;卖蒜叟笑着接受杨二相

公的挑战。

【解析】10.本题考查字词含义。

(1)尝射于家圃:含义为“曾经,(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尝:曾经;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含义为“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3)旁睨而揶揄之:含义为“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招叟至前:含义为“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至:至I。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句意可知含义为“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根据句意可知句子

的断句为“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和句式即可。

(1)亦:也;惟:只是;手熟:手法技艺熟练;尔:罢了;

(2)徐徐:慢慢地;负:背着;卒;最终。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和乙文“拔其拳

己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可知两位老人都是那种身怀绝

技的人;

由甲文“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和乙文“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可知两位老人都是谦

虚之人;

由甲文“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和乙文“叟笑而自缚于树,

解衣露腹”可知两位老人在面对权威时都是敢于面对且十分自信沉稳。

【点睛】参考译文:

【乙】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

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

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

(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

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名声,死又有什么可

怨恨的呢?”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

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

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

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始终也不肯告诉大

家他的名字。

14.(2023下•江苏•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劝学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①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②,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注】①元:同“原”,原本,本来。②运:运用,亦可理解为努力。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日:“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

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多乎?“子路不理,口:“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久以此观之,何学

之有?”孔子曰:“不将。若括而羽之②,镂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日:"愿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犀革:用犀牛皮制成的铠甲。②括而羽之:削出箭尾安上羽毛。③镂(zu)而砺之:装上箭

头磨得锋利。

(1)下列哪一句诗与《劝学》尾联表达的观点不一致()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3)根据语境,给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字词《古代汉语字典》常用义选项

岂可巨乎A.比得上。B.至,至!J。C.涉及,推及。①—

子路不说A.解释,说明。B.劝说,说服。C.同“悦”,高兴。②—

不替A.词尾,表示状态。B.可是,去IKC.这样。③—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以此观之,何学之有?

(5)孟郊诗中“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学习对于吕

蒙和子路的重要性。

(6)孟郊和孙权的劝学方式各有不同,你认为孔子劝学的方式更接近孟郊的还是孙权的?请结合诗文内

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⑴D

(2)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3)ACC

(4)①只是应该广泛地学习,了解历史罢了。

②这样(从这)看来,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

(5)对于吕蒙,学习使他了解历史,增长才干,胜任官职,更好地处理国事。对于子路,学习使他的能

力得到拓展,开发出更大的潜能。

(6)孔子劝学的方式更接近孟郊,他们都用类比(或比喻)的方式劝学。

孟郊把击打石头和学习类比(或:把学习比喻为击打石头),生动形象地阐释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

的道理;孔子把制作箭和学习类比(或:把学习比喻为制作箭),告诫子路天赋好的人也需要学习。

【详解】(1)考查文章观点的理解。

D.不一致,《劝学》尾联“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句表达的是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而“要

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句表达的是“要读书”的重要性。

故选D。

(2)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南山有竹”

讲竹子产地,应断开;“不揉自直”说明竹子特点,应断开;“斩而用之”“达于犀革”分别说明竹子用

途和效果,应断开;

故可断为: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3)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谁能比得上呢?及,比得上。

故选Ao

②句意:子路不高兴。说,同“悦”,高兴。

故选C。

③句意:不这样。然,这样。

故选Co

(4)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

②重点词:以,用;何学之有,宾语前置句。

(5)考查内容的理解。

对于吕蒙,结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

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可知,学习使他了解历史,增长才干,胜任官职,更好地处理国事。

对于子路,结合“孔子日:'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孔子日:’不

然。若括而羽之,镶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日:‘愿受教'”句可知,学习使他的能力得到

拓展,开发出更大的潜能。

(6)考查比较阅读。

孔子劝学的方式更接近孟郊,他们都用类比(或比喻)的方式劝学。结合“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句可知,孟郊把击打石头和学习类比(或:把学习比喻为击打石头),生动形

象地阐释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的道理;结合“孔子日:'不然。若括而羽之,镶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

子路再拜日:‘愿受教'”句可知,孔子把制作箭和学习类比(或:把学习比喻为制作箭),告诫子路天

赋好的人也需要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劝学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孔子家语》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

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

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箭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

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不高兴,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

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不这样。把

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2023下•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干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学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诙,]、选上

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往,讽诵之声,琅

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日:“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④勺。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有删改》

【注释】①钱思公:北宋作家,下文提及的谢希深、宋公垂也以文学知名当时。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④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邨目的一组是()

A.耐少所嗜好学晅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B.在西洛时蒙语僚属掌射于家圃(《卖油翁》)

C.必挟书以往盖以诱敌(狼》)

D.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冬但手熟冬(《卖油翁》)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18.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短小精悍,都蕴含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A_____【乙】文阐明

(A、B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5.C16.(1)(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点头。

(2)大概从来没有半刻放下书的时候。17.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18.A.

熟能生巧。B.成功来自勤奋(做事需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解析】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连词,表转折,去卜

B.都是副词,“曾经”;

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D.都是语气词,同“耳”,罢了;

故选Co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

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但,只;颔,点头。

(2)盖,大概;未尝,从来没有;释,放下。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

加以验证。

这句话的意思为: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小

令。“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句式结构一致。

故断句为: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18.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甲】文,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通过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

巧的道理。

【乙】文"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

顷刻释卷也”“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平生所作

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益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写钱思公手不释卷,宋公垂去厕所都

夹着书诵读,写自己利用在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的时间集中精神读书,来告诉我们要想学有所成需得

勤奋刻苦,珍惜时间来读书。

【点睛】参考译文:

【乙】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

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如厕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

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

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

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啊。”

优选提升题

(2023下•湖北十堰•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孙权劝学》和《孙权谕吕蒙读书》,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另限

[乙]

孙权谕吕蒙读书

初,权谓蒙及蒋钦日:“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

读书。”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

《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

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

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

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

蒙背目:“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

19.下列加点各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见(鉴别)往事耳意性朗悟(理解,明白,觉醒)

B.蒙辞(推托)以军中多务省(读明白)三史

C.卿今者才略(才干)笃(坚定)志不倦

D.大兄何见(知晓)事之晚乎宜(适宜)急读《孙子》《六韬》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21.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A.[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描写,表现了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都说明了鲁肃与

吕蒙结友的原因。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现身说法,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了学习的作用,[乙]文还引用了孔子的

话和曹孟德的例子,显得冗长而繁琐。

C.[甲]文是根据[乙]文改写的,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精炼的文

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D.[甲]文中写了鲁肃与蒙论议的内容,在风趣的一问一答中,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2.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请结合两文回答。

【答案】19.B20.(1)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粗略地阅读一些历史

典故。

(2)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疲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21.C22.因

为孙权劝学循循善诱,说动了吕蒙;吕蒙通过学习,坚定志向,不知不倦,博览群书,增长了见识和远见,

因此能“陈三策”。

【解析】19.考查文言实词。

A.“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C.”卿今者才略”: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略:谋略;

D.“宜急读《孙子》《六韬》”:应该赶快读《孙子》《六韬》。宜:应该。

故选Bo

20.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

的学官;牙B,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但,只,仅;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2)句重点词语:始就学,于是就开始学习;笃志,坚定志向;不倦,不知疲倦;其所览见,他所看

的书;旧儒不胜,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21.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A.有误,甲文没有交代鲁肃和吕蒙结友的原因;

B.有误,乙文引用孔子的话和曹孟德的例子,简明扼要,增强了说服力;

D.有误,甲文没有写鲁肃与吕蒙议论的内容;

故选Co

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

根据甲文“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和乙文“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

过蒙言议,陈三策”的内容可知,孙权劝学循循善诱,说动了吕蒙;吕蒙在学习中坚定志向,不知疲倦,

他看的书和见识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讨伐天下大事,

吕蒙陈述三个计策。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做当涂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

“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

是想让你粗略地阅读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我小时候读《诗》《书》《礼记》《左传》

《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

天性聪明,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疲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

周瑜。过来找吕蒙谈话,(吕蒙)陈述多种策略。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

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

23.(2023下•广东深圳•七年级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校联考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俱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路,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考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②尝在秦王®暮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日:“秦王左右,

中外④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纯之,谓相寿日:“我昔为亲王,乃一府之主。仝

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泽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坐:因犯……罪或错误。②陈:陈述。③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

④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①但当涉猎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上欣然细之

④相寿流浮而去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B.甲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C.从乙文可以看出魏征是一个直言进谏的大臣。

D.乙文划线句子的断句应为“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4)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只,只是。②另,另外。③采纳。④眼泪。

(2)①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②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3)D

(4)都是侧面描写,起到衬托的作用。鲁肃与吕蒙“结友”,是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进

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相寿“流涕而去”是因为唐太宗没有帮他官复旧职,以他离开的

失望痛苦,反衬唐太宗虚心听取劝谏,不徇私枉法。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

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是。

②句意:就重新另眼看待了。更:另,另外。

③句意: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纳:采纳。

④句意: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涕:眼泪。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