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襄樊市重点达标名校初三一轮第三次阶段过关化学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2.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有16g氢氧化钠和氧化铜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为了测定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此混合物倒入烧杯中(不考虑实验中造成的损失),并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只得到蓝色中性溶液(题中涉及的盐溶液均认为中性),蓝色溶液中溶剂质量为90.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5% B.30%C.36% D.40%4.下列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煤,石油,一氧化碳B.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金C.碱:火碱,纯碱,熟石灰D.有机化合物:甲烷,乙醇,蛋白质5.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 B.达尔文C.拉瓦锡 D.牛顿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 D.7.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①②③④事实有机物数目庞大,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向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在远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用酒精温度计测量体温解释碳原子不但可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食醋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A.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④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再涂硼酸B.食醋可用于除去水垢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药剂中的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9.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A.酸雨危害 B.白色污染 C.PM2.5浓度 D.温室效应10.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1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A.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伏安法测电阻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2.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A.P2O5 B.KOH C.NH4Cl D.CaC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连云港海水资源丰富。(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______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______;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①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______。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2)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请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身份证”(见下图),填写以下各图中横线上的空白。(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16.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有两个电极,如图甲电极为氢氧化镍,乙电极为金属氢化物。镍氢电池放电时,乙电极会释放电子,经过外部导线流向甲电极。(1)镍元素(Ni)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2)氢氧化镍常温下为浅绿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溶于酸生成盐和水,加热易分解,写出它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__。(3)镍氢电池放电时,甲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2%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写出上图中仪器名称a_____b_____。(2)配制上述溶液,应该选用_____(50mL或100mL)的量筒。(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4)步骤②中a仪器的作用是_____。(5)小明操作中错误是_____,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刻度如图所示,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g。(6)若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8.2%,可能原因是(____)A装瓶时溶液有洒出B将量筒里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C转移固体时有固体洒落D量取水俯视读数18.根据如图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中装入的试剂是用D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通过E、F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②.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用烧杯将12gNa2CO3和NaCl混合物配制成62.4g的溶液,向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p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选填>、=、<);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______(填化学式)。(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求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2、C【解析】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不写,错误;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16×3,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正确;D.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B【解析】
氢氧化钠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只得到蓝色中性溶液,说明盐酸与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氧元素都转移到了生成的水中,即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为:90.8g-(100g-100g×14.6%)=5.4g氧元素的质量为: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4、D【解析】
A、煤、石油是化石燃料,但一氧化碳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A不正确;B、塑料、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但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选项B不正确;C、火碱是氢氧化钠,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而不是碱;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故选项C不正确;D、甲烷、乙醇、蛋白质中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D正确。故选:D。5、C【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错误;B、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正确;D、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错误。故选C。6、C【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都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选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它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和氧化物。7、A【解析】
①碳原子不但可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说法正确;②向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木炭把二氧化氮气体吸附,从而使得红棕色消失,说法正确;③在远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食醋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食醋属于混合物,不存在食醋分子,说法错误;④用酒精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越大,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说法正确。故解释错误的是③。故选A。8、A【解析】
A、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A不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应,食醋可用于除去水垢,选项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选项C正确;D、药剂中的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中和胃酸,选项D正确。故选A。9、A【解析】
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化工生产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容易形成酸雨,煤燃烧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污染环境,对燃煤脱硫脱硝,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防止酸雨危害,故选A。10、C【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B、由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不正确;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为防止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故C正确;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不一定含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D不正确。故选C。11、C【解析】试题分析:A、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研究中物质改变;B、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其着火点,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不与氧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研究中物质改变;C、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研究中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D、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中物质改变.ABD物质改变,而C是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点评:本题所考查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C【解析】A、P2O5属于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有腐蚀性,且不是无机盐,错误;B、KOH是强碱,有腐蚀性,且不是无机盐,错误;C、NH4Cl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属于无机盐,正确;D、CaCO3不溶于水,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三层滤纸左右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bMgCl2+Ca(OH)2=Mg(OH)2↓+CaCl2稀盐酸【解析】
(1)①过滤操作中,为防止弄破滤纸,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左右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②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会导致部分精盐损失,从而导致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低;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导致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留在精盐中,从而导致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低;故答案为:(1)①三层滤纸;左右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②b;(2)①石灰乳与海水混合,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②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水,故试剂X为稀盐酸。故答案为:①MgCl2+Ca(OH)2═Mg(OH)2↓+CaCl2;②稀盐酸。14、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AlCl3S2-【解析】
(1)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到8等。
故填: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笫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3,笫17号元素是氯元素,在和铝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铝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故填:AlCl3。
(3)如果是原子时,x-y=10,当x-y=8时,说明微粒是离子,并且是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离子,则x=2+8+6=16,则该粒子是硫离子,可以表示为S2-。
故填:S2-。15、20失2Ca2++2CaO【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0,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故一个钙原子在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的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并在数字后面用“+”或“-”标明电性,钙离子符号为:Ca2+;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故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全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钙显+2价,氧显-2价,故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aO;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并在数字后面用“+”或“-”标明电性。16、Ni(OH)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或加热易分解)正【解析】
(1)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加热易分解,都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化学性质为:溶于酸生成盐和水,加热易分解;(3)镍氢电池放电时,负极即乙电极会释放电子,故甲电极是电源的正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玻璃棒药匙100mL⑤③①④②搅拌加速溶解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1.1BD【解析】
(1)a是玻璃棒,b是药匙.
故填:玻璃棒;药匙.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100g-100g×11.2%)÷1g/mL=11.1mL,应该选用100mL的量筒.
故填:100mL.
(3)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取出药品,称量药品质量,把药品放入烧杯中,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利用玻璃棒搅拌使药品完全溶解.
故填:⑤③①④②.
(4)步骤②中a仪器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5)小明操作中错误是药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职涯发展的新路径试题及答案
- 药理学新的科研趋势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检员考试中的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适应性学习与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的职业发展
- 汽车美容师在职培训与发展调查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检测(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
- 网络编程中的常用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语文考试的各类试题与答案
- 《现代设计史》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超市会员服务合同
- 2024年新疆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专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罐式容器
- 第22课 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妇科分级护理标准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新各种疾病门诊病历范文(通用十二篇)
- 医院培训课件:《ERAS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 企业用电用水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