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_第1页
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_第2页
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_第3页
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_第4页
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知识归纳知识点总结六

经络总论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十二正经,奇经系统

络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分布:

阴经:四肢内侧和胸腹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阳经: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记忆方法:

太阴在前厥阴中,少阴内侧后面行,

外侧为阳阳明前,少阳太阳前后从

走向与交接规律:阴升阳降

走向: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

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足走胸。

交接:胸部阴经相互衔,阳经交接于头面,

表里阴阳在肢端。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一肺二大三胃经,四脾五心六小肠,

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相连行。

-----------d大阴肿a—»手殖«大膈a——

义大阴碑位*■一支修阴才'

C苧十眄心经'—dM阳小杨fi—

支卢阴才经'——义大M膀眈经•

:手熊.阴心也经一寸夕经

----------又底眄舒位'"一久;►殖型蝶'----

奇经八脉

冲脉任脉督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无表里配伍关系;除任督脉外无专穴专

线

奇经八脉的作用

密切与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经络的生理作用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月俞穴的概念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

针灸施术的部位。

腌穴的特性:低电阻高电导,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

及神经感受装置

月俞穴的形态结构: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二月俞穴的分类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三类腌穴特点及区别

分类特点数目

十四经穴定名、定位、定经361

奇穴定名、定位、不定经约60个

阿是穴不定名、不定位、不定经不定(天应穴)

三月俞穴的治疗规律

近治作用一一月俞穴主治规律的共性

“月俞穴所在,主治所及”

远治作用一一十四经月俞穴的主治规律,尤其是十二经脉四肢肘膝

关节以下的月俞穴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特殊作用一一某些腌穴的主治特点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相对特异治疗作用

四月俞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部:额角发际间九寸,前后发际为十二,

十八大椎至眉心。

躯干部:肩胛骨间距离六,两乳之间共八寸;

岐骨至脐量八寸,脐至曲骨作为五。

四肢部:腋前至肘定为九,肘腕十二寻横纹;

髀枢至膝量十九,膝中外踝定十六;内侧十八又十三;辅骨上下

有区分。

解剖标志定位法:标志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三

寸)

简便取穴法:

合谷穴:一手拇指指尖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指蹊缘上,

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

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槎骨茎突上,

食指尖下即为列缺穴。

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工横指

梁门穴: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刺灸法

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指力均匀;幅度3〜5分频率;60次/分

捻转法:指力均匀;角度180。;勿单向捻针

一般留针30分钟左右;左手持消毒棉球,右手轻捻针柄,将针拔

(五)晕针的处理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甚至神志昏

迷、血压下降

处理:

立即出针,去枕平卧;轻者静卧,给饮温开水

重者指压水沟、内关等穴,或艾灸关元、气海

仍不省人事者,采取急救措

二、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借其温热、药物作用于经

络月俞穴,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艾炷灸

无瘢痕灸

月俞穴皮肤涂以介质;患者感灼痛时换炷再灸,一般灸3〜5壮;多

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腹泻等

隔姜灸

生姜切薄片,针刺数孔;将姜片、艾炷放置在腌穴上;患者感灼

痛时换炷再灸,一般灸5〜10壮;多用于风寒感冒、呕吐泄泻。

艾条灸

艾条一端点燃,距离皮肤2〜3cm施灸;旋转或上下移动施灸,以

免烫伤;每穴灸5〜10分钟,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无灼痛;保健

灸、一般疾病皆可应用

温针灸

艾条切2cm长小段;点燃后置于针尾施灸;多用于风寒湿痹

天灸

日期选择:三伏天、三九天

药物选择:刺激性的药物,如白芥子、大蒜等;

穴位选择:背俞穴为主;

贴后皮肤出现红晕,感到温热犹如施灸,甚至局部皮肤起泡;

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病

(三)灸法注意事项

慎灸病证:实证、热证。

慎灸部位:颜面部、孕妇腰能、下腹部不宜施灸。

灸后处理:灸后局部皮肤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小水泡,

可自然吸收,若水泡较大,则挑破后涂以龙胆紫。

三、拔罐法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

造成局部瘀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操作要点:

用镜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

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起罐时一手握罐,另一手拇指在旁按压

(-)拔罐的应用

留罐

一般留置5~lOmin

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走罐

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

至皮肤潮红。

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

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闪罐

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

瘫。

刺络拔罐

先用梅花针或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