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九省卷】
语文•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不准备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论点。经过选择的例子对任何有价值的概括来说从来就不是重要
的证据。黑头鸥、工蜂这些故事只不过是用来说明在个体水平上,我所讲的利他性行为以及自私性行为是
什么意思。我将阐明如何用基因的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来解释个体自私性和个体利他性。但我首先需要讲
一下人们在解释利他性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因为它流传很广,甚至在学校里被广为传授。
这种错误解释的根源在于生物之进化是"为其物种谋利益"或者是"为其群体谋利益"这一错误概念。这
种错误的概念如何渗入生物学领域是显而易见的。动物的生命中有大量时间是用于繁殖的,我们在自然界
所观察到的利他性自我牺牲行为,大部分是父母为其下一代而做的。"使物种永存"通常是繁殖的委婉语,
物种永存无疑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只要在逻辑推理时稍微引申过头一点,就可以推断,繁殖的“功能"
就是“为了"使物种永存。从这一推断再向前迈出错误的一小步,就可得出结论,说动物的行为方式一般以
其物种的永恒性为目的,因而才有对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行为。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以模糊的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动力,而自然选择是指"
适者”的有差别的生存。但我们所谈论的适者是指个体,种属,物种,还是其他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并无多大关系,但涉及利他主义时,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达尔文所谓生存竞争中进行竞争的是
物种,那么个体似乎可以恰如其分地被认为是这种竞争中的马前卒。为了整个物种的更大利益,个体就得
成为牺牲品。用词稍雅一点,一个群体,如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中的一个种群,如果它的个体成员为了本
群体的利益准备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个群体灭绝的可能性要比与之竞争的另一个将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
位的群体小。因此,世界多半要为那些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所占据。这就是温・爱德华
兹在其一本著名的书中公之于世的"类群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后为阿德里在其《社会契约》一书中所普及。
另一个正统的理论通常叫作"个体选择"理论,但我个人却偏爱使用"基因选择"这一名词。对于刚提出
的上述争论,"个体选择"论者可以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几乎可以肯定,即使在利他主义者的群体中也有
少数持不同意见者拒绝做出任何牺牲。假如有一个自私的叛逆者准备利用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按照定义,
它比其他成员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些后代都有继承其自私特性的倾向。经过几代这样的自然选
择之后,利他性的群体将会被自私的个体淹没,就不能同自私性的群体分辨开来了。
我们姑且假定开始时存在无叛逆者的纯粹利他性群体,尽管这不大可能,但很难看出又有什么东西能
够阻止自私的个体从邻近的自私群体中移居过来,然后由于相互通婚,玷污了利他性群体的纯洁性。
个体选择论者也会承认群体确实会消亡,也承认一个群体是否会灭绝可能受该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影响。
他们甚至可能承认,只要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具有远见卓识,就会懂得克制自私贪婪,从而避免整个群体的
毁灭。但同个体竞争中那种短兵相接、速战速决的搏斗相比,群体灭绝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甚至在一个群
体缓慢地、不可抗拒地衰亡时,该群体中的一些自私的个体,在损害利他主义者的情况下,仍可获得短期
的繁荣。
尽管类群选择的理论在今天已得不到那些了解进化论的专业生物学家们多大的支持,但它仍具有巨大
的直观感召力。历届动物学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惊奇地发现这不是一种正统的观点。这不该责怪他们,
因为在为英国高级生物学教师编写的《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下面这句话:"在
高级动物中,为了确保本物种的生存,会出现个体的自杀行为。”这本指南的不知名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
他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这方面这位作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洛伦茨所见略同。洛伦茨在《论进犯行为》
一书中讲到进犯行为在物种保存方面的功能时,认为其功能之一就是确保只有最适合的个体才有繁殖的权
利。这是个典型的循环证明。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一点是,类群选择的观点竟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洛伦
茨像《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的作者一样,显然不曾认识到,他的说法同正统的达尔文学说是相抵触
的。
类群选择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原因之一也许是它同我们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观念完全相
吻合。作为个人,我们的行为时常是自私的,但在我们以高姿态出现的时刻,我们会赞誉那些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人,虽然对"天下"这个词所指的范围如何理解,我们仍莫衷一是。一个群体范围内的利他行为常常
同群体之间的自私行为并行不悖。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国家是我们利他性自我牺牲的主要受益者。青年人
作为个体应为国家整体的更大荣誉而牺牲,令人费解的是,在和平时期号召人们做出一些微小的牺牲,让
他们放慢提高生活水平的速度,似乎比在战争时期要求他们献出生命更难奏效。
(摘编自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表明自己要以基因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论述观点,因为黑头鸥、工蜂这些经过选择的故事
常带有主观观点的解读。
B.物种永存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动物将生命中的大量时间用于繁殖,因此动物的利他行为普遍
是为了使其物种达到永存。
C.作者以"个体选择"理论驳斥"类群选择”理论,认为自私个体更易生存下来并"攻陷”群体,从而令人
无法区分利他群体与自私群体。
0.群体中的自私个体能够通过损害利他主义者来使自己获利,即使其所处的群体正在不可抗拒地走
向衰亡,自私个体也能由此得到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B项对应第2段中的“物种永存无疑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
果……从这一推断再向前迈出错误的一小步,就可得出结论,说动物的行为方式一般以其物种的永恒性为
目的,因而才有对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行为〃。根据''从这一推断再向前迈出错误的一小步“,可
知后面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2.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在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时,并没有界定"适者”的范围,这就是爱德华兹能够提出"类群选
择''理论的主要原因。
B.类群选择理论认为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实现物种永存,这一观
点如今已得不到支持。
C.受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影响,人类虽对"天下〃没有一致看法,且常有自私行为,但也会赞扬那些愿为
集体牺牲自己的人。
D.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利他行为,也存在群体间的自私行为,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利他行为往往会在战
时特殊时期占据主流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A项,”这就是爱德华兹能够提出‘类群选择’理论的主要原因
“强加因果,原文第3段只是说〃但我们所谈论的适者是指个体,种属,物种,还是其他什么?从某种意
义上说,这并无多大关系,但涉及利他主义时,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并未说明''爱德华兹能够提出类群
选择'理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项,''这一观点如今已得不到支持〃扩大范围,原文第6段说的是〃尽管类
群选择的理论在今天已得不到那些了解进化论的专业生物学家们多大的支持“。D项,”利他行为往往会在
战时特殊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于文无据,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的“在和平时期号召人们做出一些微小的牺
牲,让他们放慢提高生活水平的速度,似乎比在战争时期要求他们献出生命更难奏效”,可知此处是说与
战争时期相比,人们在和平时期更难做出自我的牺牲,但文中并没有说利他行为是否会在战时特殊时期
占据主流地位。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类群选择〃理论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保护蜂群储存的重要食物,工峰会执行刺蛰行动,但是工蜂很快会因此死去。
B.鸟看到鹰时,会发出特有的警告,吸引鹰的注意力,给鸟群预警,争取时间躲避。
C.黑头鸥集群筑巢,巢与巢之间相距很近,黑头鸥会趁邻居外出捕食时吞食雏鸟。
D.雌兔会在狐狸接近时一痛一拐地离开巢穴,以此引诱狐狸,使其放弃捕食巢中幼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根据原文第3段内容可知,”类群选择〃理论说的是群体中的个体
成员为了本群体的利益牺牲自己。A、B、D三项都是个体牺牲自己以保全群体的事例,符合"类群选择”
理论,而C项是自私个体获益的事例,不符合''类群选择〃理论。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以下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某流域近25年不同特征种群数量统计图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5年前20年前15年前10年前5年前|
□对照组□有明显利他行为的种群・无利他行为的种群
【注】对照组为利他行为与自私行为均存在的种群。
A.对照组种群在25年里数量急剧下降,必将在这一流域逐渐消失。
B.有明显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C.无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在10年前突然下降,可能与人为因素有关。
D.利他行为与种群生存无明显联系,"类群选择”理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内容解读图表。“必将在这一流域逐渐消失”错误,根据图表来看,虽然对
照组的数量在持续减少,但并没有足够的数据看出其将来是否必然会消失。
5.为何有人认同温-爱德华兹的“类群选择”理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类群选择”理论是建立在客观事实情况下的错误引申,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逻辑合理性;②
推论出“类群选择”理论的这种思维方式能以模糊的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看起来符合专业理论;
③阿德里、《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洛伦茨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或著作对''类群选择〃理论存在
错误的引导;④〃类群选择''理论与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观念完全吻合。(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解答此题,首先要梳理全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原文第1段指出"类群选择''理论是流传很广的错误观点;然后从第2、3段开始解释其理论的错误根源及
其具体的推导过程,第2段说其错误根源是由客观事实情况错误引申而来的,第3段又提到该观点的思
维方式能以模糊的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即若将竞争的"适者"理解为"物种”则可推导出''类群选择
"理论;第4、5段联系“个体选择''理论反驳〃类群选择〃理论;第6段提到专业领域的学者和著作也在帮
助传播该观点,形成了错误引导;第7段则直接指出“类群选择〃理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是该理
论与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观念完全吻合。据此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2-3段以及第6-7段。作答时,可根
据上述对各段落内容的梳理进行归纳整合。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雪地猎泡
梁晓声
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鄂伦春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连
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伦春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
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犯子也多。所以有“棒打犯子瓢舀鱼,野雉飞到饭锅里”的夸张说法。
犯天生就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们叫它们“傻狗子”。
犯的确傻。可再傻,它见了人还能不跑吗?当然也跑。但它没跑出去多远,就会站住,还会扭头望望,
仿佛在想——我跑个什么劲儿呢,那人不一定打算伤害我吧?往往就在它望着人发愣之际,猎枪响了……
犯真的很傻,很少见那么傻的野生动物。
一辆汽车在公路或山路上开着,而一只犯要过路。车灯照住犯,犯就站在路中央不动了。它似乎想弄
明白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亮的光会照住它?司机一提速,狗被撞死了。
我在北大荒当知青的六年间,每年都听说汽车撞死犯的事。不但汽车撞死过犯,而且连拖拉机也撞死
过犯。当年,团里有一批“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即使挂到最高挡的5挡,又能快到哪儿去呢?但架不
住傻犯子愣是站在灯光中不跑啊。
犯的样子其实一点儿都不傻,长得还很秀气。犯的耳朵比鹿长一些,眼睛比鹿的眼睛还大。公狗也生
角,却不会长到鹿角那么高,也不会分出鹿角那么多的叉儿,一般只分两个叉儿。犯不会碎步跑,只会奔
跃,但绝不会像鹿奔跑得那么快,也不会像鹿跃得那么远。犯虽是野生动物,但又显然太缺乏“野外运动”
的锻炼。
胞,傻在它那一双大眼睛。
犯的眼中,尤其母犯的眼中,总有那么一种犹犹豫豫、懵懂不知所措的意味。犯发现了人,并不立即
逃跑,而是引颈昂头,凝视着人。也许凝视几秒钟,也许凝视半分钟甚至一分钟之久。要看它在什么情况
下发现了人以及什么样的人,人在干什么。犯对老人、小孩儿和女人,戒心尤其不足。
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的两年,小学的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亲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
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犯的蹄印。他俯身仔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
肯定是一大一小。我们循踪追去,果然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犯。体型小些的犯,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灵
巧。它分明是想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雪深,人追不快,犯也跑不快。看那只大犯跑不动了,我
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魏校长的猎枪也举平瞄准了。那体型小些的犯,便用身体将大犯撞开,然
后,它在大施的身体前跑来跑去,使魏校长的猎枪无法瞄准大犯,连开了三枪也没击中。魏校长生气地说:
“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可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
傻犯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逼上了山顶,旁边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
在距离它们只有十几步远处,魏校长站住了,激动地说:“我本来只想打那只大的,这下,两只都别
想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
他说罢,举枪瞄准。狗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追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或目不转睛
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种从容,简直没法细说。犯凝视枪口的眼神,似乎是
要向人证明——它们虽是动物,被人叫作傻犯子,却可以死得如人一样有自尊,甚至比人死得还要有自尊。
悬崖边上,两只狗一前一后,身体贴着身体,体型小些的在前,体型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
己的身体挡住子弹,眼神中有一种无悔的义不容辞的意味,似乎还有一种侥幸——或许猎人的枪里只剩一
颗子弹呢!
它们的腹部都因刚才的奔逃而剧烈起伏。它们的头都高昂着,眼睛无比镇定地望着我们。体型小些的
犯终于不望我们,将头转向大犯,仰望大犯。大犯则俯下头,用自己的头亲昵地蹭对方的背和颈,接着,
两只花的脸偎在一起。
我心中顿生恻隐,正奇怪魏校长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不知何时已将枪放下了。
他说:"它们不是一大一小,而是夫妻啊。”
我不知说什么好。
他又说:“看,我们以为是小犯的那一只,其实并不算小,它是公的。看出来没有?那只母的怀孕了,
所以显得大……”
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鄂伦春人不向怀孕的母兽开枪是有道理的。看它们的眼睛,人在这种情况下打
死它们,是要遭天谴的呀!”
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上。
后来,他盘腿坐在雪地上,望着两只狗。我也盘腿坐下,陪他望着那两只胞。
我和魏校长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校长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
芦”,一枪击倒两只,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
那一刻,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漫上山头,将雪地染得像罩了红纱,两只犯在悬崖边相依相偎,身体紧贴
着身体,眷眷情深,根本不理睬我们两个人的存在。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了“我”的视角。这是因为“我”亲历了狩猎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过两只狗和魏校长,
用心感知过这一切,“我”最方便把读者带进故事。
B.作者在介绍袍子和写被逼上悬崖面对死亡的两只狗子时,都很细致入微地描写它们的眼神,这是因为
犯子的眼神让“我”体察到了此刻它们的内心。
C.小说通过对一次雪地里穷追两只狗而最终在稳操胜券时放弃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弱小者的惋
惜和与动物共享地球这个家园的美好愿望。
D.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形象是公狗和老魏。长期以来,人们对犯子的认知就是“傻”,而老魏对狗子
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他对狗子有了新的认知。
【答案】C
【解析】“表达了人类对弱小者的惋惜”错误。文中写两只独子被追杀时互相掩护救助的表现引发了
魏校长和“我”的怜悯同情,应是“怜惜”。此外小说不只是表达了对动物的怜惜,更揭示了动物生命中
的爱和自尊,表达了对弱小者生命的敬意。
7.关于文中的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不知说什么好”“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是因为“我”的心很乱,“我”很不愿意两只狗子
被射杀,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说。
B.“魏校长说着,干脆将枪背在肩上”,这个动作,说明魏校长内心很坚定,他彻底放弃了猎杀狗子的
打算。
C.魏校长坐在雪地里,望着狗子,因为他太累了;“我”也坐着陪着他看狗子,因为“我”也太累了。
D.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雪地,雪地上坐着放下了猎枪的“我们”,悬崖边有眷眷相依的泡子,小
说的结尾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答案】C
【解析】“因为他太累了"“‘我'也太累了”错。由原文“后来,他盘腿坐在雪地上,望着两只狗。
我也盘腿坐下,陪他望着那两只泡。我和魏校长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校长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
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芦',一枪击倒两只,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可看出“我们”坐在雪地上
默默地望着泡子,主要还是因为被它们感动了。
8.魏校长对狗子从穷追到放弃,是因为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对狗子的认知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相
关内容简析这种变化。(4分)
【答案】①当魏校长向母狗开枪时,公狗撞开母狗,在母狗前跑来跑去,魏校长很疑惑,以为它找死,
很生气。②当两只犯子被逼上山顶,无路可逃时,魏校长很激动,决心把两只一起射杀。③当公狗用身体
挡住母狗,两只见子互相凝视,互相偎依,从容就死时,魏校长放下了猎枪,他被感动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①”体型小些的泡,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灵巧……
魏校长生气地说:'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可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据此看出,当魏校长向母施
开枪时,公狗撞开母施,在母狗前跑来跑去,魏校长很疑惑,以为它找死,很生气。②“在距离它们只有
十几步远处,魏校长站住了,激动地说:'……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据此看出,当两只狗
子被逼上山顶,无路可逃时,魏校长很激动,决心把两只一起射杀。③“悬崖边上,两只见一前一后,……
我心中顿生恻隐,正奇怪魏校长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不知何时已将枪放下了",据此看出,
当公狗用身体挡住母胸,两只见子互相凝视,互相偎依,从容就死时,魏校长放下了猎枪,他被感动了。
9.小说在讲述“这次”猎狗的经过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来絮谈狗子的“傻”,谈到它常常因为“凝
视”而被射杀被撞死,揭示它“傻死”的根源在于“戒心不足”,这部分絮谈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
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让我们透过狗子的神情,初窥它们的内心,它们常常因为低估人类的威胁而送命,这使我
们对它们充满了怜悯和痛惜。②对狗的眼神和凝视的细腻描写是对后文狗将遭射杀时视人和对视的铺垫,
使后文更真实更感人。③与下文公狗至死也设法保全母狗形成对照,它多么勇敢淡定智慧,它使人肃然起
敬。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犯的确傻。可再傻,它见了人还能不跑
吗?……匏真的很傻,很少见那么傻的野生动物”,据此看出,让我们透过犯子的神情,初窥它们的内心,
它们常常因为低估人类的威胁而送命,这使我们对它们充满了怜悯和痛惜。②“泡,傻在它那一双大眼
睛……狗对老人、小孩儿和女人,戒心尤其不足”,据此看出,对狗的眼神和凝视的细腻描写是对后文犯
将遭射杀时视人和对视的铺垫,使后文更真实更感人。③“我们循踪追去,果然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狗……
然后,它在大狗的身体前跑来跑去,使魏校长的猎枪无法瞄准大施,连开了三枪也没击中”,据此看出,
与下文公狗至死也设法保全母狗形成对照,它多么勇敢淡定智慧,它使人肃然起敬。
评卷人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目:“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
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日:“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
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日:“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
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
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
材料二: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日:“先生叠国之士然丕以工之褊少我步至也而慰在之愿有赐才•蹇人也。“
子思日:"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箪门,其荣多矣。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日:
“贤则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日:“未事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日:“必用以治政。”子思日:“君弗
能也。”君曰:“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苏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日:“虽
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日:“卫
之东境有李音者,冲而有实者也。”君日:“其父祖何也?”答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日:
“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
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
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
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界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
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先生国鲁国固之士©然向不以卫之同褊小回犹步玉趾回而慰回存之国愿国有赐同于寡人也
【答案】CFI
【解析】“先生鲁国之士”,判断句式,“鲁国之士”是偏正短语作宾语,应在“士”后断开;“卫
之褊小”是“以”的宾语,后面断开;“之”是代词,作“慰存”的宾语,后面断开。
n.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恒称其君之恶者”与“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恒”含义相同。
B."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审”含义不同。
C.“贤而有实者也”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贤”含义相同。
D."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与“腹犹果然”(《逍遥游》),两句中的“果”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B项,两个“审”字含义相同,都是“深知”的意思。A项,两个“恒”字的意思都是“常常”,
正确。C项,两个“贤”字的意思都是“贤良”,正确。D项,第一个“果”的意思是“果然”,第二个“果”
的意思是“充盈,饱足”。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穆公对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而成孙弋认为子思的话很有见地,同时也表明总是能指出君主的过
错的人还未有过。
B.为报答卫国国君的厚遇,子思认为自己只能向他推荐贤能之士,并在交谈时指出卫国不缺乏贤才却没
有好的国政是因为贤才没有得到重用。
C.对于应该如何取用贤能之才,子思认为不是靠名声,而是要靠实际能力,并趁机向卫国国君推荐卫国
东部边境的李音,说他就是有实际能力的贤人。
D.与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但他们的后人,也就是现在鲁国和卫国的国君不一定圣贤一样,
李音也未必会像他的祖辈一样一世务农。
【答案】B
【解析】B项,“没有好的国政是因为贤才没有得到重用”因果颠倒,根据材料二“而君未有善政,是
贤才不见用故也”可知,贤能人才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是卫君没有良好的国政。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4分)
(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4分)
【答案】(1)为了道义而远离俸禄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会听说这种事呢。
(2)您说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没有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那么我所说的有贤能之才却没有被任用,
果然真实啊。
【解析】(1)“义”,道义;“禄爵”,俸禄爵位;“恶”,怎么。(2)“官”,给……安排官职;
“见”,被;“信”,真实。
14.子思对鲁穆公和卫国国君的进言各有何侧重?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子思?请结合文章简要分
析。(3分)
【答案】子思对鲁穆公进言是教其如何识别忠臣,(1分)对卫国国君进言时则希望他治理国家要重用
真正的贤才。(1分)这表现出子思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的负责态度。(1分)
【解析】依据“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可知,子思对鲁穆公进言是教其如何识别忠臣。依据
“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君言世臣之子未
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可知,子思对卫国国君进言时则希望他治理国家要重用真正
的贤才,而不是凭名声。子思对鲁穆公和卫国国君的进言均是直言劝谏,不以取悦君王为目的,注重指出
君王的过失,这表现出子思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的负责态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穆公向子思问道:“怎样做才能称作忠臣?”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
鲁穆公(闻言)不高兴,向子思作揖后就让他退下了。成孙弋觐见。鲁穆公说:“刚才我向子思问忠臣的
事,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我对此感到困惑,还没有想明白。”成孙弋
说:“噫,这话说得好呀!因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曾经是有的。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还未有过。
因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效忠的是俸禄和爵位。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是远离俸禄爵位的。为了道
义而远离俸禄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会听说这种事呢。
材料二:
子思从齐国返回卫国,卫国国君到子思的住处问他说:“先生是鲁国士人,但不认为卫国面积狭小,
仍然亲自前来安慰恤问,希望对我有所赐教。”子思说:“我寄居在这里,辱没您的威严,您多次光临寒
舍,那是莫大的荣幸啊。想想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答您的,只荐举贤才罢了。”卫国国君说:“(得到)
贤才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子思说:“不知道您想要怎么任用贤才?”卫君说:“一定用他们来治理国
政。”子思说:“您做不到。”卫君问:“为什么?”子思回答说:“卫国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士,您却没
有良好的国政,这是贤能人才没有被任用的缘故啊。”卫君说:“即使这样,(仍)希望听听先生所认为
的贤才(应该怎样任用)。”子思回答说:“您将要根据名声取用士人呢,还是根据实际能力取用士人呢?”
卫君说:“肯定根据实际能力。”子思说:“卫国的东部边境有个叫李音的人,他贤能且有实际能力。”
卫君问:“他的祖辈是做什么的?”子思回答说:“世代都是农民。”卫君就呵呵大笑说:“我不喜欢农
民,农民的儿子,没地方任用他们。况且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也)没能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
子思说:“我举荐李音,是举荐他的贤能。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现在鲁国、卫国的国君不一定
都像他们的祖辈一样圣贤,李音的祖辈虽然善于务农,但是李音也未必与他的祖辈一样。您说历代有功勋
的旧臣的儿子没有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那么我所说的有贤能之才却没有被任用,果然真实啊。我问您,
本来就是怀疑您取用士人不是根据实际能力。现在您不问李音为什么能成为贤能之才,却听说他祖辈世代
都是农民,就嘲笑并且不接受他,那么您取用士人果真是相信名声却不凭借实际才能啊。”卫君理亏而无
言以对。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5〜16题。(9分)
临江仙寄严刘友
纳兰容若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②。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注】①严益友:严绳孙,字荔友,号秋水,无锡人。词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经无锡。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莺”指春暮之时,“早雁”指秋末之时。“初莺早雁相思”一句,是说春去秋来,无日不思念
好友。
B.“如今憔悴异当时”一句,是说词人想到好友漂泊他乡,容颜憔悴,不由得暗自伤感,为友人担忧。
C.“飘零”二句,是说词人的心事只有残月和落花知道,在表达思友之情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孤寂。
D.“生小”二句是说词人从来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梦中却分明来到了友人的故乡。看似不合理,却
写出了思念至深。
【答案】B
【解析】“如今憔悴异当时”是说词人自己因思念好友而容颜憔悴,与以前判若两人,而不是指好友。
另外,“好友漂泊他乡”也没有依据,根据下阕“分明却到梁溪”及注解,可推知词人的朋友应该身在故
乡无锡。
16.本词结尾“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中,“冷”字用得很妙,请结合这三句试作
赏析。(6分)
【答案】这三句的意思是:在梦中刚要与你诉说离别后的诸般情形,却被一声鸡叫惊醒,才发觉天已
蒙蒙亮,熏香也已烧完,暖意散尽。(2分)“冷”字既是写凌晨时分房内熏香烧完,自然环境的清冷;(2
分)也是指词人因与好友相逢的美梦被惊醒后内心的凄冷、怅惘。(2分)
【解析】首先结合语境理解结尾三句的意思,然后指出“冷”字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用“”收束了对金陵秋景的描写;
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收束了对赤壁美景的描写。
(2)《屈原列传》中,“,”两句揭示了《离骚》言浅意深、言近
旨远的艺术风格。
(3)在学校举办的“中国古典诗词游艺会”上,小刚来到“品意象,吟诗句”专区,取下写有“松”
字的意象牌,脱口吟出两句:“,。”
【答案】
(1)画图难足江山如画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示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明月夜,短松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
评卷人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联常书写张贴或者刻画悬挂到楹柱上,故也称“楹联”。♦联①.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
间,可分为春联、喜联、庙联、车联等。
春联作为年俗的楹联,两千年来②,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现在我们
经常看到的、流传下来的一副经典春联“()”,其意蕴便来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
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楹联在我们生活
中③,它内容_④,内蕴丰富宏大,内涵幽远深邃。它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
应在继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②③④
【答案】①名目繁多(或种类繁多)②长盛不衰(或经久不衰)③俯拾可见④无所不包(或包罗万象)(每
空1分)
【解析】从上下语境看,①空是关于种类的成语;②是关于对联存在时间的成语;③空表示对联处处
可见;④是关于对联内容丰富程度的成语。根据语境要求,写出相关的成语即可。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猛虎啸山显威势,寒梅傲雪见精神B.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C.山水秀美风光丽,虎跃龙腾日日新D.双玉初谐琴瑟调,五花新授凤鸾封
【答案】B
【解析】A项,未体现“新年祝福”。C项,不符合“对仗”格式。D项,属于婚联。
20.“黄菊绮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这副对联适用于中国哪个传统节日?(3分)
A.清明B.端午C.重阳D.寒食
【答案】C
【解析】从“黄菊”“酒熟”可以看出重阳节。
(-)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i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埃尔顿注意到,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数量总是很多,而顶端生物如老
虎,Ao①通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②处于食物链两级的生物数量
有着巨大差另L③顺着食物链层次往上呈现逐级递减的方向。埃尔顿称之为“数量的金字塔”。
④根据“数量的金字塔”,使动物的区域性数量达到平衡是可能的。⑤问题是,这种种群密度的
保持是如何实现的?⑥动物种群如何在过量增长与濒临灭绝两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⑦埃尔顿认为,
数量扩张受到上层捕食者、病原和食物供应的限制。⑧捕食对象数量急剧锐减会对捕食者的捕食行为
造成压力。捕食者会应激转向第二或第三选择,Bo这就是自然界中
种族灭绝不会轻易发生的原因,也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韧性”。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2个字)(4分)
【答案】A.其数量往往十分稀少B.原来的捕食对象得以休养生息(幸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依据前文“数量总是很多”和后文“数量有着巨大差别”,可以确定此句的意思是“数量很少”,
所以应该填:其数量往往十分稀少。
B处,依据前文“转向第二或第三选择”,说明捕食者的捕食对象发生了变化,依据后文“种族灭绝不
会轻易发生”,说明之前的捕食对象得以幸免,所以此处可以填:原来的捕食对象就得以幸免。
22.语段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6分)
【答案】③搭配不当,“方向”改为“趋势”④成分残缺,去掉“使”⑧重复赘余,去掉“急居V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动宾搭配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艺术品买卖展览合同
- 2024版工程预付款支付协议
- 2024年轿车个人借用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珠宝首饰定制加工合作合同2篇
- ICU护理人员考试试题
- 2024年网络安全补充合同2篇
- 2024年应急储备燃油采购合同2篇
- 2024年二手商铺租赁合同模板2篇
- 2024版公共设施装修协议
- 2024年新品软件授权购买协议
- 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方案
- 2024年贵州省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新版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修改病句选择题练习(共15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 五年级下册 15 成长中的我 教案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完美版)
- 材料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工程竣工验收(消防查验)报告消防专项-全套表格
- 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