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膜上参与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离子通道受到适当的刺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缺氧会抑制植物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B.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C.温度能够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Ca2+D.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通过离子通道使Na+内流2.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C0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0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且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1∶3、1∶2∶1和3∶1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子代数量足够多,且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致死现象C.测交可以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配子比例D.测交可以判断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也可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D能抑制色素的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没有此效应。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B.F1雌雄非芦花鸡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C.F2的芦花鸡中,雄鸡:雌鸡=2:1D.F2的非芦花鸡中,雄鸡:雌鸡=7:65.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血糖平衡调节只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关D.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机体会出现高血糖症状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成熟T细胞的表面都只带有一种特异性的受体B.任何一个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标志就是抗原C.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_MHC复合体的受体D.人体内可能存在不同种B细胞识别某一种流感病毒的现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口服仪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Ⅰ、BamHⅠ为限制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农杆菌Ti质粒分子经BamHⅠ切割后,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过程③中需先用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4)过程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_____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_____。(5)科研人员认为,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好,其依据是______。8.(10分)水稻(2N=24)早期叶色分为深绿和浅绿,由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深绿色水稻自交后代有浅绿色出现。3号染色体上B、b基因控制水稻完全成熟时叶色是否变黄,B基因控制叶绿素分解酶的合成,能使叶绿素分解。请回答:(1)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应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2)题中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遗传规律。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早期叶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完全成熟时叶色为_______。(3)现用始终保持浅绿色的水稻与早期深绿色、成熟时黄色的纯合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后得到F2,F2完全成熟时叶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黄色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4)欲验证一株始终保持深绿色的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9.(10分)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达到防治目的,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RT-PCR技术以抗稻瘟病基因的RNA为模板扩增出cDNA。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_____酶的结合位点;用cDN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A进行分子杂交,可能出现游离的单链区,其原因是_____。(2)利用RT-PCR技术扩增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为了便于扩增后的X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____。(3)基因工程中,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导入动物受精卵采用的方法是_____。(4)若要检测抗稻瘟病基因是否翻译出相应蛋白质,可采用的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____。10.(10分)棉蚜吸取棉花植株汁液为食,其排泄物含糖量很高可吸引一种黄蚁来取食。科研人员对某地棉田中的棉蚜的种群数量及其防治展开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学上可以通过调查害虫的___________来预测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S”型曲线,属于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棉蚜驱赶瓢虫,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请从进化和种间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降低棉蚜的病虫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杭州西溪湿地是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的美誉,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动、植物种类丰富。请分析回答:(1)西溪湿地能美化环境,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列举两方面即可),这些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所以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湿地中处于某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3)湿地公园的植物除垂柳、柿树等物种外,湖滨处有荻、蒲和芦苇等梃水植物,浅水处有荇菜、莲和芡实等浮水植物,深水处有苦菜、眼子菜和黑藻等沉水植物;湖中水产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植物创造的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决定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说明通过离子泵的跨膜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到适当的剌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说明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方式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因此缺氧会抑制植物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A错误;B、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正确;C、温度能够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离子泵和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输,所以温度能够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Ca2+,C正确;D、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Na+通过离子通道的协助扩散进行内流,D正确。故选A。2、B【解析】

A、该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C02初始浓度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一致,A项正确;B、可用单位时间内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B项错误;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C项正确;D、题图显示,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都是25℃左右,没有显著差异,D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并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实验目的,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由此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3、D【解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其变形包括1:4:6:4:1、9:7、15:1、9:6:1、9:3:4等。【详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9份中死了3份,单显性3份中死了1份,则存在AA或BB致死现象,B正确;测交可以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配子比例,进而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组成,C正确;测交不能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D错误。【点睛】总结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4、D【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鸡的染色体为ZW,雄鸡的染色体为ZZ,题中F1全为非芦花鸡,且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现芦花鸡,可推断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和ddZBW。【详解】A、①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W、DdZBZb,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2)=3/16符合题意;②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W、ddZbZb,则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Zb、DdZbW,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4)=1/8与题意不符;故基因型为DDZBZB、ddZbW的亲本基因型满足题意,A正确;B、已知F1基因型为DdZBW、DdZBZb,可产生配子DZB、DW、dZB、dW、DZb、dZb共6种配子,B正确;C、F2的芦花鸡中,基因型有ddZBZB、ddZBZb和ddZBW,各个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16,故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例为雄鸡:雌鸡=2:1,C正确;D、F2的非芦花雄鸡占F2的雄鸡比例为3/4,F2的非芦花雌鸡占F2的雌鸡比例为7/8,故F2的非芦花鸡中雄鸡:雌鸡=6:7,D错误;故选D。5、C【解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则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几种激素。在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两类激素的作用,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水平。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它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还可使促进脂肪分解。【详解】A、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A正确;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C、血糖平衡调节主要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关,还与肾上腺素有关,C错误;D、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时,机体会出现高血糖症状,D正确。故选C。6、D【解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特异性抗原的受体,A错误;B、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功能,所以能够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已”标志一定是抗原,但不一定是外来的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的细胞,B错误;C、抗原-MHC复合体能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C错误;D、人体内可能存在多种B淋巴细胞识别同一流感病毒的受体,故人体内可能存在不同种B细胞识别某一种流感病毒的现象,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理解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2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碱基互补配对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a2+逆转录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或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过程④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详解】(1)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不含游离的磷酸集团。经BamHⅠ切割含有一个识别位点的质粒后,会形成一条链状D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集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中;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需要钙离子处理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即过程③中需先用Ca2+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4)在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时,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或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这会导致通过该方法不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

(5)科研人员认为,将干扰素的治疗作用与人参的滋补作用相结合,能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使得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因此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要好。【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1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深绿:浅绿=3:1黄色黄色:深绿:浅绿=12:3:11/6自交【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水稻早期叶色由A、a基因决定,基因型AA与Aa表达为深绿色,基因型aa表达为浅绿色;水稻完全成熟后,由于B基因控制叶绿素分解酶的合成,故基因型BB与Bb表达为叶色变黄,bb表达为叶色不变黄。【详解】(1)二倍体植物水稻无性染色体,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12条染色体;(2)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早期深绿色和成熟期黄色是显性性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A_BB:aaBB=3:1,即早期叶色为深绿:浅绿=3:1,成熟后所有后代都含B基因,所以叶色均为黄色;(3)始终保持浅绿色的水稻基因型为aabb,早期深绿色、成熟时黄色的纯合水稻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F2叶片完全成熟时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深绿:浅绿=12:3:1,12份中的纯合子为AABB和aaBB两份,比例为1/6;(4)对于始终保持深绿色的水稻(基因型A_bb)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一方面考查遗传相关的计算,计算后代各种占比,计算前要看清题干中要求的是哪一部分占哪一部分的比例;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判断纯合子的能力。9、热稳定DNA聚合DNA分子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区等序列,mRNA分子中没有相应互补的碱基序列X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使X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自连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抗原-抗体杂交【解析】

1、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热稳定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用cDN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A进行分子杂交,由于DNA分子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区等序列,mRNA分子中没有相应互补的碱基序列,因此逆转录形成的cDNA中缺少该序列,所以出现游离的单链区。(2)用PCR技术扩增X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X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为了便于扩增后的X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使X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酶切产物自身环化。(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将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这也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4)若要检测抗稻瘟病基因是否翻译出相应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年龄组成数学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随着施药次数增加,棉蚜的抗药性增强;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可能杀死了棉蚜的天敌提高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或为棉蚜的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的场所)【解析】

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