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部分)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部分)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部分)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部分)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部分)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选择性必修专题22经济与社会生活(三)考点64交通与社会变迁知识点1水陆交通的变迁1.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陆路交通①原始社会:天然的道路。②古代著名的人工道路2.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中国古代的探索①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③明朝: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④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2)西方的探索①古代探索: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③运河开通A.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B.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3.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②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4.交通与社会变迁(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如: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①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②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③美国的伊利运河,推动纽约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④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①唐朝水驿、陆驿和邮路发达。②明朝出现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③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知识点2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2)海上交通的发展①世界A.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B.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C.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000人。D.航运交通的发展: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水下长度达38千米,将英国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②中国A.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B.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C.2020年,中国造船绝大部分用于出口。2.航空的发展(1)世界①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②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③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④20世纪上半期,飞机材质和技术进步。⑤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2)中国①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②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8个,飞机3818架,定期航线5521条。3.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交通的进步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2)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3)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考法1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意义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和国家统一的需要。2.特点(1)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多与战争、封建帝王的活动有关。(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完善。(3)结构上具有辐射性,多以京师为中心向外辐射。3.意义(1)增加便捷交通通信、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2)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对外贸易。(3)有利于巩固国防和保卫边疆。高考真题1[江苏2023·5]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答案:A【解析】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乾隆年间有大量大豆、豆饼通过运河和海路从北方运至江南,为江南提供了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说明江南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项曲解题意:从材料可知,大豆和豆饼的运输依靠运河和海路,而不仅仅是依赖海路运输。C项过度解读:材料主要提到北方的大豆和豆饼被大量运往江南,无法体现北方粮食亩产量在国内的具体情况。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提到大豆和豆饼被大量运往江南,看不出商人资本对生产领域的影响。高考真题2[海南2022·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答案:D【解析】选择D:驿站在当时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中央政令,这些机构与人员的设置保障了道路的畅通和文书传达的有效快捷,有利于政令的统一。排除A:A项只是对具体史实的陈述,属于材料表面现象。排除B:丝绸之路的确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但是材料并未涉及中外交往问题。排除C:驿站属于交通机构,不能体现基层治理的相关内容,并且材料没有提及边疆稳定的信息。考法2近代中西交通发展的影响1.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全球航路建立对世界的影响(1)世界联系: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融,逐渐成为一个整体。(2)世界市场:欧洲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世界霸权:葡萄牙、西班牙拉开了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序幕,西欧主要国家纷纷对外开展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初步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高考真题3[全国乙2022·34]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答案B【解析】选择B:材料反映出德国航运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可以和英国一争高低,这助长了德国的海外扩张。排除A:这一时期的“世界工厂”是英国,而非德国。排除C:德国实力飞跃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且蒸汽机改进于18世纪中后期。排除D:1871年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并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考点65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点1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历史上的疫病(1)概念: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危害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②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发展①特点: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知识点2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体系构成: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2)体系建设①西方A.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B.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广现代医疗保障制度。②中国A.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C.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①世界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注重公共卫生建设,科学处理垃圾等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并影响到乡村。B.乡村的卫生条件有所改观。C.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①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②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③注重精神卫生,普及精神医学知识。考法1中国古代预防疫病的措施和经验1.隔离治疗,阻断传染。秦朝疠所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场所。2.巡视散药,赐棺埋瘗。对未感染者送药预防,一旦死亡,政府免费制棺深埋,以防疫病的进一步扩散。3.开仓放粮,减免租税。宋朝对受灾地区的百姓分片轮流发放食物,根据受灾的情况,以耆为基本单位,将受灾地区进行划分,选派清正廉洁的官员进行管理。这既便于赈灾,又起到了预防疫病发生的作用。这些措施让百姓能得到休息,并且稳定了社会秩序。4.颁布医方,群防群治。在村坊要路立牌晓示或编撰一些简单的强体避疫的药方引导群众运用,增强身体抵抗力,控制疫病蔓延。高考真题1[重庆2021·6]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答案C【解析】选择C:根据图片可知,东汉末年疫病流行,频数(次)处于高位,这时出现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写出的《伤寒杂病论》;明末清初疫病流行频数(次)处于高位,这时产生了中医的温病学说,是我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由图片可知,中国古代疫病流行频数(次)在长时间里呈现出反复趋势。排除B:图中历代疫病流行频数(次)与人口数量无固定比例关系。排除D:材料不能看出明清温病学说与《伤寒论》的关系。考法2近代中外疫病防治的措施及影响1.世界近代疫病防治的措施、影响(1)措施①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②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③防疫工作制度化。④防疫措施科学、进步。(2)影响①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为疫病消退奠定了基础。②促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③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客观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④促进了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⑤提高公民卫生意识。2.中国近代疫病防治的措施、影响(1)措施①开始仍然使用传统方法治疗。②后来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③组建各级防疫组织。④颁布各种防疫法规。(2)影响①促进中国防疫事业近代化。②促进卫生制度化和政治化,加快卫生事业近代化进程。③收回了部分检疫权。④促进了卫生知识在民众中传播,提高公民卫生意识。⑤促进民族觉醒,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和近代化进程。⑥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⑦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高考真题2[辽宁2021·15]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