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追踪练习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讲义)(解析版)_第1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追踪练习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讲义)(解析版)_第2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追踪练习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讲义)(解析版)_第3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追踪练习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讲义)(解析版)_第4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追踪练习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合称为信息类文本阅读。新课标全国卷分值为3X3+4+6,3道选择题(3+3+3)+2道主观题(4+6),共19分。全国甲乙卷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为3X5+6,5道选择题(3X5)+1道主观题(6),共21分。总体看来,新课标全国卷中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核难度比较大,全国甲乙卷相对较小。新课标全国卷信息类阅读一般选取多则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极少选取一则文本。全国甲乙卷基本选取一则文本。选文涉及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以及新闻、传记等实用类文本,论点鲜明,论述结构层次清晰。一般会在文章出处了解到文段的大致内容,在文本的首段亮出文章的论点,部分文本每段设有分论点。解密01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解析版)高频考点一选择题解读涉及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分析文本的论点和分论点、分析文本所用的论证方法、分析文本所用论据的作用等。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主要观点内容的理解,对文章观点的全面准确表述,或为文章观点筛选合适论据(选项中有时涉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考察学生课外知识的储备)。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X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正确、鲜明、新颖。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论点可以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有的需要概括。论据:可靠、典型、新鲜。一般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有条有理,条理清晰,论证透彻。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2)答题三步骤第一步:标注题目关键点。标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选项关键点。读懂题干,标注出题干中“正确”、“不正确”和限定性等关键词;选项中摘取关键词,特别注意限定性和区别性的词汇,涉及文外论据的需要先读懂选项,概括大致内容。根据对“题干”和“选项”的分析,找出与论点、论据、论证相关的关键词。第二步:确定对应区间根据第一步中确定的关键点,确定原文对应的区间。一般来说,涉及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的选项常常由关键点可以定位局部区间;涉及文章论证的题目由关键点可以定位全篇或多个文本区间。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有的放在文章结尾;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需要概括。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关键在于判断论据是否可以证明论点。论证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注意论证的方法、思路以及特色等。第三步:认真比对找答案局部定位需要先梳理局部的逻辑关系,将原文的文本内容与相关选项进行比对,重点是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证方法的运用情况。涉及文外论据的,一要掌握文内论点是什么,二要准确理解文外论据的含义,两者相互结合方能判断。全文定位和多文本阅读需要梳理出文本观点和结构层次,弄清多个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是分析文章结构特点、论证思路等。典例01(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真题)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论点以及论证的能力。2、考点原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3、考点解析:第一步:标注题目关键点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第二步:确定对应区间A选项定位到原文第一段和第五段。B选项定位到原文第二段。C选项定位到原文第二段、第四段和第五段。D选项定位到原文第三段。第三步:认真比对找答案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第一段,“‘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可以看出文章开宗明义。第五段“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看出“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正确。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第二段,“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可以看出“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正确。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第二段所举事例是为了论证——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第四段所举事例是为了论证——考古学展现了历史脉络,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第五段开头用“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古史体系”进行了总结。由此可知,列举这些考古发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C选项错误。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第三段“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列举了苏秉琦、严文明、张光直三人的学术观点,看出“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正确。故选C。典例02(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2、考点原题: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3、考点解析:第一步:标注题目关键点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第二步:确定对应区间从第二段的“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概括第二段的观点为“种植藜麦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第三步:认真比对找答案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第一段《独立报》《卫报》的观点,也是第二段要反驳的观点。C.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这一段是从国际消费角度分析,可以用来证明第三段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独立报》《卫报》的观点是谎言。不用谎言来欺骗,就是本文最后一段所提出,一些媒体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采用“竞争性真相”,来有选择性地、有目的性地片面错误解读的真相,这是不对的。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高频考点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同时,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题型实例:材料x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文本中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采,使论证更有力度。(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即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科学原理、尽人所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能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可以辨明是非利弊,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因果论证。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假设论证。假设材料中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用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用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2)答题步骤第一步:判断论证方法掌握每一种论证方法,注意易混论证方法的区别。抓住每种论证方法的语言标志,如举例论证多用“譬如”等,比喻论证多用“如……”、“好像……”等,假设论证多用“假如……”、“假设……”等,因果论证多用“因为……”、“因此……”等。第二步:结合文本综合作答标志词只是前提,最重要的是找准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综合作答。典例01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陷,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2、考点原题: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3、考点解析:第一步:判断论证方法材料的第一段作者区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一般“文匠”,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强调文学的“智能优势”。第二段将人与电脑比较,强调人可以“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而电脑不能。这些内容,属于对比论证。材料的第三段,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来说明人类的特殊能力,属于举例论证。在第三段中“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某些人类极容易做到的事,计算机却难以处理,属于与比喻论证。第二步:结合文本综合作答答案: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典例02(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2、考点原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3、考点解析:第一步:判断论证方法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本文第一段提出现象,二、三、四段分别进行论证。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第二步:结合文本综合作答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高频考点三论证思路与结构论证思路是靠论证结构来体现的,只有正确地分析论证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论证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结构注重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具有客观性;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论证思路立足于论证结构,着眼于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作者的主观看法相关,具有主观性。请(简要)梳理材料x的行文脉络。(4分)请指出材料x的论点并简要分析其论证过程。(4分)材料x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请简要概括材料x的论证思路和主要论证方法。(4分)(1)论证思路与结构论证结构遵循“三段论”模式,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论一般明确论题或提出论点,本论常见的论证结构模式主要有总分式(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分说的各项一般会是并列的)、并列式(并列结构的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递进式(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递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对照式(将一正一反的两种看法或论据加以对照比较,或明辨是非,或突出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四种。结论在最后归纳总结全文,升华观点。中心论点就是论证思路的线,所有的材料都围绕它展开,一般围绕中心论点概括段意即可。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展开,或提出背景、或拓展延伸等。(2)答题步骤第一步:理清层次,明确层意从宏观上,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善于借助标志思路、层次的词语和句子。尽量摘取中间段落中的关键句以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整合层意,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接着”、“紧接着”、“接下来”、“一方面”和“另一方面”等词语进行整合。第二步:结合文本规范作答①结构特点:总分式,还是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②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③论证角度,即文本论证中心论点的切入点、论证角度多以名词性短语形式呈现。典例01(2021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2、考点原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3、考点解析:第一步:理清层次,明确层意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第二步:结合文本规范作答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典例02(2021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真题)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2、考点原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3、考点解析:第一步:理清层次,明确层意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第二步:结合文本规范作答答案: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高频考点四论证特色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特点”是文章论证的独特之处,包括论点提出的独特方式、论证的独特方式,或多样的论证方法,破立结合的论述方式,论证语言的轻松幽默等。材料X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4分)(1)论证特色论证特点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论证方式、结构特点、语言特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特别注意文章论证的独特之处。(2)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①论证方式的角度。包括:立论、驳论、立论驳论相结合。②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的角度。包括: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③论证方法的角度。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④从论点提出的角度。关注其论点提出的方式、运用的手法、所处的位置、是否新颖等。⑤从语言表达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生动形象性来概括特点。第二步:结合文本规范作答依据文本具体内容,从以上几个方面思考,踩准得分点,尽量简洁扼要。典例01材料三: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家与国具有统一性。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国与族具有统一性。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国与国民、国土(国域)具有统一性。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这是人类的共通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今天,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1、考点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2、考点原题: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3、考点解析: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①论证结构是总分总,分说部分是并列式,逻辑思路清晰。首段“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提出观点,然后,“”“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国与族具有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国与国民、国土(国域)具有统一性”从三个并列的层面展开论证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最后一段“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总结家国情怀的本质是美学情怀,提出中华美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②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增强了文章说服力。第二段“《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引用《大学》中的话来论证“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的观点,第五段“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范仲淹和张载的例子来论证中国人的天下情怀。③语言理性平实,“但”“由此”“尽管”“正因为如此”关联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论证的严谨性。第二步:结合文本规范作答答案:①论证结构是总分总,分说部分是并列式,逻辑思路清晰。首段提出观点后从三个并列的层面展开论证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最后一段总结家国情怀的本质是美学情怀,提出中华美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②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增强了文章说服力。第二段引用《大学》中的话来论证“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的观点,第五段用范仲淹和张载的例子来论证中国人的天下情怀。③语言理性平实,增强了论证的严谨性。典例02网络动画是数字时代的新兴艺术形态和文化业态,是全年龄段受众都乐于接受、用心欣赏的文艺形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达285.8亿元。网络动画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可观,既充满机遇,发展空间广阔,同时又面对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需要寻找到独有的创作规律和传播特点。观察网络动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正在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成为网络动画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底气。网络动画的出现,拓展了动画的创作风格和传播方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追求创新。网络动画呈现出新的动态视觉效果与创意,借助不断翻新的动画技术,呈现更加生动、绚丽的视觉效果,并以独特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创意吸引观众。比如,网络动画《三体》关注科幻小说这个热门题材,故事的想象力令人惊叹,强大的视听冲击力给人带来沉浸式的体验,画面风格写实感与厚重感并重,跟原著的宏大气势和史诗风格相呼应。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络动画形式更为多样,动画不再是原本横屏构图、单集完整故事的单一叙事形式,而是出现了一系列竖屏构图、结构精巧的短剧动画。有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网络动画作品,以极短的篇幅,精准还原和表现生活细节,重在展示传统的美好和文化的氛围,更多强调人物个性、画面风格和文化气息,更加突出快节奏与戏剧化。对于这类网络动画,观众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观看,剧集更新更快,也更容易产生黏性。动画短视频具有强大的文化信息传播潜力,可以说是网络动画寻求发展突破口的新方向。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动画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舞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创作者也更容易、更快捷地获知观众的感受,在后续的创作中及时进行调整。创作者与接受者在网络空间里开展更直接的互动,让网络动画的创作少走弯路,二者的理念更加合拍,从而可以提升创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