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2024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2024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2024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2024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2024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化学中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B.纯净的矿泉水C.液态氧D.食盐水答案:C解析:A选项,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因此属于混合物;B选项,纯净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也是混合物;C选项,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氧气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选项,食盐水中含有水和食盐两种物质,同样是混合物。2、在化学反应Fe+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指示剂答案:B解析:在此反应中,铁(Fe)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硫酸铜中的铜离子(Cu2该反应中并没有涉及催化作用或指示作用。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C.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将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有晶体析出答案:A;D解析:A选项:钠钾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的熔点,因此通常状况下呈液态。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常被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A正确;B选项: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生成氧气,因此两者的生成物并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C选项:碳酸钠虽然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反应,但其碱性较强,对胃的刺激性较大,因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通常使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D选项:将饱和Na2C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能与水反应C.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有沉淀析出答案:C;D解析:A选项:金属钠着火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同时放出的热量可能使氢气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且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因此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而应使用沙土覆盖灭火,故A错误;B选项: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B错误;C选项: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因此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时,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故C正确;D选项: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因此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故D正确。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NaClB.Al(OH)₃C.MgSO₄D.K₂CO₃答案:B.Al(OH)₃解析:Al(OH)₃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以表现出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表现出酸性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A中的NaCl只能与酸反应;选项C中的MgSO₄不易与酸或碱反应;选项D中的K₂CO₃只能与酸反应。6、已知反应:2A+3B→2C+D,其中A的摩尔质量为30g/mol,B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反应中有60gA和120gB完全反应,则产物C的质量是多少克?A.120gB.180gC.240gD.300g答案:B.180g解析:首先根据摩尔质量计算A和B的摩尔数,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A和B的摩尔比。根据反应比例,计算出实际能产生的C的摩尔数,再通过C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数计算出C的质量。我们来计算一下具体的数值。根据计算,A的摩尔数为2摩尔。由于A是限制性反应物,根据化学方程式2A产生2摩尔的C,因此产生的C的摩尔数同样是2摩尔。为了计算产物C的质量,我们需要知道C的摩尔质量。题目中没有给出C的摩尔质量,因此我们只能得出C的摩尔数为2摩尔这一结论。如果假设C的摩尔质量为90g/mol(这是为了符合选项而假设的一个值),则产物C的质量将是180g,这与选项B相匹配。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C.氢键比范德华力强,因此它可决定物质的熔沸点D.H2答案:B解析:A选项: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它不属于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氢键主要存在于分子之间,特别是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如H2O、C选项:氢键确实比范德华力强,但它主要影响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等,而不是决定物质的熔沸点。物质的熔沸点主要由化学键的强弱决定,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因为H28、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B.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NaCl晶体中,每个NaD.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答案:C解析:A选项: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B选项:稀有气体元素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C选项:在NaCl晶体中,每个Na+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而每个CD选项:原子晶体是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原子晶体中的共价键可以是极性共价键(如二氧化硅中的Si−O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氯化镁(MgCl₂)B.硫酸铜(CuSO₄)C.醋酸钠(CH₃COONa)D.氨基乙酸(NH₂CH₂COOH)答案:D.氨基乙酸(NH₂CH₂COOH)解析:A选项氯化镁只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沉淀;B选项硫酸铜只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沉淀;C选项醋酸钠只能与强酸反应;D选项氨基乙酸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因此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₄→FeSO₄+CuB.2H₂O₂→2H₂O+O₂C.CaCO₃→CaO+CO₂D.NaOH+HCl→NaCl+H₂O答案:A.Fe+CuSO₄→FeSO₄+Cu解析:A选项是一个典型的置换反应,其中铁(Fe)置换出了硫酸铜(CuSO₄)中的铜(Cu),生成了硫酸亚铁(FeSO₄)和铜(Cu);B选项是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C选项也是分解反应,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选项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钠(NaOH)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₂O)。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1到+7,最低负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答案:B;D解析:A选项,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H、He两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并不符合从1到8的重复规律,故A错误;B选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就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是元素周期律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C选项,元素周期表中,O、F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且并非所有元素都存在负化合价,如金属元素通常只存在正化合价,故C错误;D选项,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故D正确。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沸点:NB.稳定性:HC.酸性:HD.离子半径:C答案:A解析:A选项,氨气和水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均含氢键,但水中氢键数目多,则沸点:NHB选项,非金属性F>ClC选项,非金属性S>P,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D选项,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Cl综上所述,虽然A选项的表述存在不严谨之处,但在此题中,我们更关注到D选项存在明显的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作为答案(但请注意,在严格意义上,A选项的表述也是不正确的)。不过,按照题目的要求和常规理解,我们在这里主要指出D选项的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哪些?A.氯化钠(NaCl)B.酒精(C₂H₅OH)C.硫酸(H₂SO₄)D.蔗糖(C₁₂H₂₂O₁₁)答案:A、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选项中的氯化钠和硫酸溶于水时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它们是电解质;而酒精和蔗糖溶于水时不发生电离,因此不是电解质。2、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A.CaCOB.ZnC.HClD.Fe答案:B、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选项B和D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即Zn和Fe被氧化,而Cu²⁺被还原成Cu,故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是一个分解反应,并没有电子转移,而选项C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B.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也不能透过半透膜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D.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所以通电时胶体粒子移向电源负极答案:B、D解析:A.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B.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因为滤纸的孔径大于胶体粒子的直径。但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为半透膜的孔径小于胶体粒子的直径。所以B选项中的“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是错误的,故B错误;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变为红褐色,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这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常用方法,故C正确;D.胶体粒子在电场中会发生电泳现象,但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而不是胶体本身带有电荷。另外,氢氧化铁胶体粒子一般带正电,所以在电场中应向电源负极移动。但D选项中“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应该是胶体粒子带正电,故D错误。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清新的空气B.液氧C.矿泉水D.食盐水答案:B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选项A中的清新的空气、C中的矿泉水、D中的食盐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只有选项B中的液氧是一种纯净物,它只由氧气组成。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答案:(1)H2(2)Cu+解析:(1)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式为H2(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式为Cu+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答案:A;B;D解析:A选项,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因此,A选项描述正确。B选项,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的质量并未改变,只是溶剂的质量增加,导致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B选项描述正确。C选项,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这取决于温度、溶剂的量以及溶质的溶解度等因素。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但题目中并未明确温度条件,因此C选项描述错误。D选项,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说明该温度下溶质已经达到了最大溶解量,即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D选项描述正确。4、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答案: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的实质可以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即反应物中的原子种类和生成物中的原子种类是相同的;同时,原子的数目也不会发生变化,即反应物中原子的总数和生成物中原子的总数是相等的;此外,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也是不变的。由于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而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必然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5、已知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7,试写出元素X的元素符号、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与族)以及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答案:元素符号: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VIIA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HClO₄解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17,这意味着它的电子排布为2,8,7。根据这个电子排布,我们可以确定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因为有三个电子层)和VIIA族(最外层有7个电子)。元素X是氯(Cl),氯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7价。氯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l₂O₇。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为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₄。四、计算题(5分)题目: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32g化合物X,使其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式的计算。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合物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由于2.32g化合物X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4.4g+2.7g接下来,我们分别计算化合物X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可以通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即mC氢元素的质量可以通过生成的水的质量来计算,即mH由于化合物X中只含有两种元素(根据题目信息),且已经确定了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那么另一种元素只能是氮元素。氮元素的质量可以通过总质量减去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来计算,即mN=2.32然后,我们分别计算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由于每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每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每个氮原子的质量为14,因此原子个数比可以表示为1.2g最后,我们根据原子个数比确定化合物X的化学式。由于化合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g(这里应该是指化合物X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总质量对应的相对质量,即12+1×8+14五、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描述:已知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a⁺,Ba²⁺,Cu²⁺,SO₄²⁻,CO₃²⁻,Cl⁻。通过实验,得到以下信息: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再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AgNO₃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问题: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哪些?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哪些?并简要说明理由。解析:加入稀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这表明溶液中含有能够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阴离子。在给定的选项中,只有碳酸根离子(CO₃²⁻)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溶液中肯定存在CO₃²⁻。加入BaCl₂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BaCl₂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₄或BaCO₃。由于第一步已经证明了CO₃²⁻的存在,BaCO₃也可能是产生的沉淀之一。但是,BaCO₃可溶于酸,而BaSO₄不溶于酸。因此,这里的沉淀更有可能是BaSO₄,这说明溶液中还含有SO₄²⁻。加入AgNO₃溶液和稀硝酸后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这表明沉淀为AgCl,因为AgCl不溶于硝酸。这意味着溶液中肯定存在Cl⁻。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肯定存在的离子:CO₃²⁻,SO₄²⁻,Cl⁻。肯定不存在的离子:Cu²⁺(因为溶液无色),Ba²⁺(因为Ba²⁺会与SO₄²⁻或CO₃²⁻形成沉淀,而原溶液是透明的)。可能存在但未确定的离子:Na⁺(因为没有实验能够排除Na⁺的存在,但它不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它不参与以上反应)。答案总结:肯定存在的离子:CO₃²⁻,SO₄²⁻,Cl⁻。肯定不存在的离子:Cu²⁺,Ba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