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_第1页
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_第2页
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_第3页
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_第4页
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地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TOC\o"1-2"\h\u19309第一章火灾现场处置总则 274111.1演练目的与意义 2228761.1.1演练目的 2163501.1.2演练意义 2279251.1.3演练组织 3264781.1.4演练分工 317879第二章火灾现场预警与报警 320281.1.5预警系统的构成 363201.1.6预警系统的触发条件 4216421.1.7预警系统的启动流程 4156081.1.8报警流程 4154701.1.9报警要求 411714第三章火灾现场初期处置 5319521.1.10火情判断 540841.1.11火警报告 5228631.1.12初期灭火 5107111.1.13疏散 5214191.1.14现场保护 624664第四章火灾现场应急响应 6180501.1.15响应级别划分 6121341.1.16响应级别确定 688981.1.17预案启动条件 6322591.1.18预案启动程序 6199551.1.19预案启动注意事项 729691第五章火灾现场救援力量调度 720357第六章火灾现场疏散与安置 8262251.1.20疏散路线 8117101.1.21疏散方式 8229331.1.22临时安置点 979421.1.23长期安置 918752第七章火灾现场灭火行动 968161.1.24灭火战术概述 9141571.1.25灭火策略 9276591.1.26灭火器 10138041.1.27消防水枪 10180901.1.28泡沫灭火系统 1054331.1.29灭火剂输送泵 11865第八章火灾现场安全防护 11222381.1.30现场安全防护原则 11164451.1.31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1244641.1.32个体防护装备 1167711.1.33现场防护装备 1223973第九章火灾现场通信与协调 12156661.1.34通信联络的重要性 12217751.1.35通信联络设备与手段 1251471.1.36通信联络流程 1211551.1.37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1398171.1.38协调配合原则 13134671.1.39协调配合措施 131975第十章火灾现场医疗救护 13187311.1.40组成与职责 13305011.1.41培训与演练 14281991.1.42救护设备 14160001.1.43药品 1417609第十一章火灾现场环境监测与处理 15178291.1.44监测目的与意义 15232561.1.45监测内容与方法 1569351.1.46监测流程 15177311.1.47处理原则 1617181.1.48处理方法 16164871.1.49处理流程 168033第十二章火灾现场演练总结与改进 1630061.1.50问题分析 17252081.1.51改进措施 17第一章火灾现场处置总则1.1演练目的与意义1.1.1演练目的(1)为了提高全体参演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保证在火灾现场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火灾应急预案,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增强参演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对火灾的预防、应对和救援能力。1.1.2演练意义(1)演练有助于提高参演人员对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2)通过演练,可以发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为实际火灾救援提供有力支持。(3)演练有助于加强参演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救援效率,保证火灾现场的安全和稳定。第二节演练组织与分工1.1.3演练组织(1)演练由应急演练指挥部全面负责,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各参演小组负责人等。(2)演练前,指挥部负责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参演人员、演练内容等。(3)演练期间,指挥部负责协调各参演小组,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1.1.4演练分工(1)总指挥:负责宣布演练开始和结束,全面指挥演练过程,协调各参演小组。(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演练的具体指挥工作,若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演练指挥。(3)各参演小组负责人:负责本小组的演练任务,组织本小组人员进行演练,保证演练任务的完成。(4)演练参与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积极参与演练,严格执行演练任务,保证演练效果。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火情控制,协助疏散队伍、清点人数。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如对现场昏迷人员实施急救,直到医院救护车辆到达为止等。通讯联络协调组: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业主、监理单位相关机构的联系、协调等。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第二章火灾现场预警与报警第一节预警系统启动火灾预警系统的启动是保证火灾及时发觉、及时处理的重要环节。预警系统的启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5预警系统的构成火灾预警系统主要由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物理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现场的环境参数,如烟雾浓度、温度、火焰辐射强度等。1.1.6预警系统的触发条件当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预警系统会自动触发。例如,当烟雾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烟雾传感器会触发预警信号;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也会发出预警信号。1.1.7预警系统的启动流程(1)环境参数监测:预警系统持续监测现场的环境参数,包括烟雾浓度、温度、火焰辐射强度等。(2)预警信号触发:当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预警系统会触发预警信号。(3)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号会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报警措施。(4)预警信息发布:控制中心将预警信息发布给现场相关人员,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第二节报警流程与要求报警流程是火灾现场处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报警流程与要求的具体内容:1.1.8报警流程(1)发觉火情:现场人员发觉火情后,应立即采取报警措施。(2)报警方式:现场人员可通过拨打火警电话、使用消防报警按钮等方式进行报警。(3)报警内容:报警时应详细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4)报警对象:报警对象包括消防部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现场负责人等。1.1.9报警要求(1)及时性:发觉火情后,应立即报警,保证消防部门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扑救。(2)准确性:报警时应准确描述火灾情况,以便消防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援。(3)连续性:在火灾处理过程中,现场人员应保持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火情变化。(4)协调性:现场人员应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火灾处理,保证得到妥善解决。(5)安全性:在报警过程中,现场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意外。第三章火灾现场初期处置第一节火灾确认1.1.10火情判断(1)确认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和蔓延方向。(2)观察火源类型、燃烧物质和火灾可能引发的危险。(3)判断火灾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11火警报告(1)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2)报告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等。(3)报告人应保持冷静,清晰、准确地向消防部门提供信息。第二节初期灭火与疏散1.1.12初期灭火(1)根据火源类型和燃烧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2)灭火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烟雾、高温等危险。(3)如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现场,等待消防部门到来。1.1.13疏散(1)确认疏散路线,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2)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3)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4)疏散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烟雾、高温等危险。(5)疏散至安全区域后,进行人员清点,保证无人被困。(6)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进行救治。1.1.14现场保护(1)切断火灾现场电源,防止火势蔓延。(2)封锁火灾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3)配合消防部门开展火灾调查,提供相关信息。(4)对火灾现场进行临时封闭,防止财产损失扩大。第四章火灾现场应急响应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1.1.15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个级别。1.1.16响应级别确定(1)Ⅰ级响应:火灾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2)Ⅱ级响应:火灾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2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3)Ⅲ级响应:火灾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4)Ⅳ级响应:火灾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第二节应急预案启动1.1.17预案启动条件当发生火灾,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火灾达到相应级别的响应条件;(2)火灾可能对周边环境、设施、人员等造成严重威胁;(3)火灾需要外部力量进行支援。1.1.18预案启动程序(1)现场指挥部:根据火灾级别,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报告上级:现场指挥部及时向上级报告火灾情况,请求启动应急预案;(3)启动预案:上级批准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4)发布指令:现场指挥部根据预案内容,发布应急救援指令,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5)调配资源:现场指挥部根据火灾需要,调配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1.1.19预案启动注意事项(1)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报告火灾情况;(2)严格按照预案内容执行,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3)注意人员安全,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具备相应的救援技能和防护措施;(4)加强与外部救援力量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效果。第五章火灾现场救援力量调度第一节救援队伍调度在火灾现场,救援队伍的调度是的一环。要保证救援队伍能够迅速、有序地抵达火灾现场。以下是救援队伍调度的几个关键点:(1)救援队伍的组成:根据火灾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伍、特勤队伍、志愿者队伍等。(2)救援队伍的出动: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启动救援队伍出动机制,保证队伍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3)救援队伍的指挥:在现场设立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救援队伍的行动,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4)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各救援队伍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火灾。(5)救援队伍的安全保障:在救援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救援人员的安全,保证救援队伍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工作。第二节救援物资调度救援物资的调度是火灾现场救援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救援物资调度的几个关键点:(1)救援物资的筹集:根据火灾的需要,及时筹集救援物资,包括消防器材、医疗设备、生活用品等。(2)救援物资的运输:保证救援物资能够迅速、安全地送达火灾现场,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3)救援物资的分配:根据现场救援需求,合理分配救援物资,保证各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4)救援物资的补给:在救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救援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补给,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5)救援物资的管理:对救援物资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物资的合理使用和有效调配。通过以上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地调度火灾现场救援力量,为火灾的处置提供有力保障。第六章火灾现场疏散与安置火灾现场疏散与安置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本章将重点介绍火灾现场疏散路线与方式以及疏散人员安置的相关内容。第一节疏散路线与方式1.1.20疏散路线(1)确定安全出口: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包括疏散通道、楼梯、电梯等。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便于人员识别和快速找到。(2)制定疏散路线: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人员分布,合理规划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应尽量避开火灾发生区域,保证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3)明确疏散指示:在疏散路线沿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正确、快速地沿着疏散路线前进。1.1.21疏散方式(1)人员引导:现场指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引导,保证人员有序、快速地疏散。(2)信号通知:利用广播、对讲机等通信工具,发布疏散命令,通知人员迅速撤离。(3)人工疏散:在必要时,可组织现场人员进行人工疏散,如搀扶老人、协助儿童等。第二节疏散人员安置1.1.22临时安置点(1)选择临时安置点: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选择安全、舒适的临时安置点,如空地、公园等。(2)配置基本设施:在临时安置点配置必要的生活设施,如帐篷、床铺、餐饮等,保证人员基本生活需求。(3)安排人员住宿:根据人员数量和需求,合理安排住宿,保证人员休息充足。1.1.23长期安置(1)评估受灾情况: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确定受灾人员的安置需求。(2)选择安置地点:根据受灾人员数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安置地点,如提供的临时住所、租赁房屋等。(3)提供生活援助: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援助,如食物、衣物、医疗等。(4)心理疏导:针对受灾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火灾现场疏散与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受灾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第七章火灾现场灭火行动第一节灭火战术与策略1.1.24灭火战术概述灭火战术是指在火灾现场,消防人员根据火场情况、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等因素,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灭火救援行动。灭火战术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25灭火策略(1)快速反应:消防人员接到火警信息后,要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展开灭火行动。(2)保证安全:在灭火过程中,消防人员要保证自身安全,避免因火场环境复杂导致的意外伤害。(3)侦察火场:消防人员要迅速了解火场情况,包括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等,为灭火战术制定提供依据。(4)切断火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消防人员要尽快切断火源,降低火势蔓延速度。(5)疏散人员:消防人员要协助现场人员迅速疏散,保证人员安全。(6)合理使用灭火剂:消防人员要根据火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7)适时调整战术:消防人员要根据火场变化,适时调整灭火战术,保证灭火行动的顺利进行。第二节灭火设备使用1.1.26灭火器灭火器是火灾现场常用的灭火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使用灭火器时,要遵循以下步骤:(1)拔掉灭火器上的保险销。(2)握住灭火器的喷嘴部分,对准火源。(3)压下灭火器的压把,喷射灭火剂。(4)从火源根部开始喷射,逐步向上扩展,直至火源被扑灭。1.1.27消防水枪消防水枪是火灾现场常用的灭火设备,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连接消防水带,打开水源。(2)握住水枪,对准火源。(3)调整水枪喷嘴,控制水流大小。(4)从火源根部开始喷射,逐步向上扩展,直至火源被扑灭。1.1.28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扑灭液体火灾,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启动泡沫灭火系统。(2)调整泡沫发生器,产生适量泡沫。(3)将泡沫喷射到火源上,覆盖火源。(4)观察火源,如需继续喷射泡沫,则重复步骤3。1.1.29灭火剂输送泵灭火剂输送泵用于将灭火剂输送到火场,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连接灭火剂输送泵与灭火剂储存容器。(2)启动输送泵,调整压力,使灭火剂流动。(3)将灭火剂喷射到火源上,覆盖火源。(4)观察火源,如需继续喷射灭火剂,则重复步骤3。第八章火灾现场安全防护第一节安全防护措施1.1.30现场安全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火灾现场,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大,降低损失。(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火灾现场,要建立统一指挥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保证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在火灾现场,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参演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现场安全防护任务。1.1.31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及时报警。发觉火情后,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安全防护。(3)切断电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防止火势蔓延。(4)疏散人员。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保证人员安全。(5)设立警戒区域。在火灾现场周边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6)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在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第二节安全防护装备1.1.32个体防护装备(1)防护服:用于保护消防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免受高温、火焰、热辐射等危害。(2)防护手套:用于保护消防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手部免受伤害。(3)防护眼镜:用于保护消防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眼睛免受烟尘、火焰等伤害。(4)防护口罩:用于防止消防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1.1.33现场防护装备(1)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等,用于扑灭火灾。(2)消防车:用于输送消防员和灭火器材,快速抵达火灾现场。(3)消防泵:用于给消防车供水,增加灭火水源。(4)照明设备:用于保证火灾现场夜间或黑暗环境的照明。(5)通讯设备:用于现场指挥和各部门之间的通讯联络。(6)救援工具:如拖车、破拆器材等,用于救援受困人员。第九章火灾现场通信与协调第一节通信联络1.1.34通信联络的重要性在火灾现场,通信联络是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通信联络能够保证现场指挥部与各救援队伍之间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损失。1.1.35通信联络设备与手段(1)无线通信设备:现场救援人员应配备手持无线对讲机,保证与指挥部的通信畅通。(2)有线通信设备:在火灾现场,应设立临时有线通信线路,连接现场指挥部与重要救援点,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渠道。(3)互联网通信:利用互联网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等,向外部单位传递现场信息,争取更多支援。1.1.36通信联络流程(1)现场指挥部设立通信联络小组,负责协调、指挥现场通信工作。(2)各救援队伍指定通信联络员,负责与指挥部的通信联络。(3)通信联络员应实时报告现场情况,包括火势、人员伤亡、物资需求等信息。(4)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救援策略,指挥各救援队伍行动。第二节协调配合1.1.37协调配合的重要性火灾现场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是保证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良好的协调配合能够提高救援效率,减轻损失。1.1.38协调配合原则(1)统一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应由统一指挥部负责,保证各救援队伍的行动一致。(2)分工协作:各救援队伍根据职责和任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救援工作。(3)信息共享:各救援队伍应实时共享现场信息,提高决策准确性。(4)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1.1.39协调配合措施(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现场指挥部与各救援队伍建立常态化的协调配合机制,保证信息畅通、行动一致。(2)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现场指挥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了解各救援队伍工作进展,解决存在的问题。(3)加强现场巡查:现场指挥部加强巡查,及时发觉问题,指导各救援队伍改进工作。(4)建立应急协调小组:针对重大火灾,成立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救援工作高效进行。标第十章火灾现场医疗救护第一节医疗救护队伍1.1.40组成与职责医疗救护队伍是火灾现场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专业医疗救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其主要职责如下:(1)及时抵达火灾现场,为伤员提供现场紧急救治;(2)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制定救治方案;(3)实施现场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包扎、固定、通气等;(4)将危重伤员迅速转运至医院,保证其得到及时救治;(5)配合其他救援小组,协同完成救援任务。1.1.41培训与演练为保证医疗救护队伍在火灾现场的高效救治能力,需定期进行以下培训与演练:(1)医疗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包括急救知识、伤员评估、救治方案制定等;(2)火灾现场救援流程培训,明确各救援小组之间的协同配合;(3)现场急救设备与药品的使用培训;(4)实战演练,模拟火灾现场,提高医疗救护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第二节救护设备与药品1.1.42救护设备火灾现场医疗救护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救护车:用于现场伤员的转运,车内配备有急救设备、药品及担架等;(2)急救箱:内置常用急救药品、器械,便于现场急救;(3)心肺复苏仪(AED):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4)呼吸机:用于辅助呼吸困难的伤员;(5)担架:用于搬运伤员;(6)通讯设备:保证与现场其他救援小组及医院保持联系。1.1.43药品火灾现场医疗救护药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2)止血药品:如凝血因子、止血粉等,用于止血;(3)镇痛药品:如吗啡、度冷丁等,用于缓解伤员疼痛;(4)抗感染药品: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用于预防感染;(5)消炎药品:如地塞米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6)润滑油:用于减轻伤员痛苦,方便搬运。为保障火灾现场医疗救护的顺利进行,需对救护设备与药品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补充。同时医疗救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设备与药品的使用方法,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救治伤员。第十一章火灾现场环境监测与处理第一节环境监测1.1.44监测目的与意义火灾现场环境监测是为了快速了解火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掌握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情况,为现场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1.1.45监测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火灾现场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大气监测:监测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2)水质监测:监测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水质状况,重点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指标;(3)土壤监测:监测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含量;(4)噪声监测:监测火灾现场周边噪声水平。(2)监测方法(1)快速检测法:利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现场环境进行快速检测,初步判断污染程度;(2)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详细污染物数据;(3)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火灾现场及附近区域进行大范围监测,了解污染扩散情况。1.1.46监测流程(1)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火灾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2)开展监测工作:按照监测方案,现场监测人员对火灾现场及附近区域进行环境监测;(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火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4)监测结果报告: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为现场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依据。第二节环境处理1.1.47处理原则(1)及时性:在火灾发生后,尽快启动环境处理工作,降低污染程度;(2)科学性:根据监测数据,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证环境处理效果;(3)安全性:保证环境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4)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处理成本。1.1.48处理方法(1)大气处理:通过洒水、喷淋等方法,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对受污染的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