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1页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2页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3页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4页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效提高我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及有关文件精神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结合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要求。计划与准备1.制定学期个人教学计划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及教研组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含指导思想、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进度等,计划中要根据教材安排整本书阅读,结合本班实际适当安排跨学科学习内容。2.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学校教研组根据教研计划、教学进度组织教师提前开展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建教学资源,形成供教师二次备课的教案文本及教学课件。主要内容包括:(1)依据学段课程目标要求,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梳理单元目标与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2)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分解单元目标,精准制定课时目标;(3)依据课时目标,恰当选择学习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活动,合理安排相关作业,设计适切评价方式,努力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3.认真做好个人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资源,结合班级学情和个人教学特点,认真进行个人二次备课,修改完善教案和教学课件。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重视学法指导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个性化教案。教案内容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4.充分做好上课准备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熟悉教材内容及课后习题,倡导在教材上做好要点批注;阅读省统编《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或相关的练习册、学习单,省统编地方教材《写字》等,教师提前做一遍相关练习,把握练习的难易度,合理安排时间。做好教学用具及学习资源的相关准备,熟悉教学课件及操作流程,合理并流畅使用电子设备。各类学习资源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用好教材,用好练习册,用好学习单,优化教学过程,为增强学习趣味性和有效性做好充分准备。二、课堂教学立足核心素养,突出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建构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凸显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识字与写字】5.拼音学习循序渐进,凸显其工具性。拼音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识字,但不是识字的唯一途径,因此不能增大拼音学习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采用做游戏、编口诀、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结合识字与阅读教学,练习拼读,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练习拼读,巩固汉语拼音要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循序渐进,逐步达标。6.多种形式学习识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链接生活经验,创设真实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发展识字能力。第一学段多认少写,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归类识字的基本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感受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学习使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第二学段重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识字,整体识记,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结合,初步领悟识字基本规律;熟练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重在分析整理,感受汉字构字组词特点,自主独立识字。重视写字习惯培养,逐步掌握书写技能。用好教材中的习字练习和我省地方教材《写字》。第一学段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重点指导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并掌握基本笔顺规则;第二学段重视书写的间架结构规律;第三学段重视书写的行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批阅作业时都要规范书写,做好写字示范。指导学生逐步做到书写规范、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阅读与鉴赏】8.精准定位单元目标,组建学习任务群,实施有效教学。从单元整体入手,梳理单元目标,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重视基础知识梳理与探究,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群,实施有效教学。第一学段重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梳理识字方法,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第二学段重点关注段的学习,了解文本的基本构段方式,学习借助关键句概括段落主要意思。第三学段重视梳理文本整体思路,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发展能力,提升素养。9.重视朗读训练,培养朗读能力。正确示范,朗读自然,避免唱读;形式多样,激发兴趣;每节课的朗读训练,一般不少于10分钟。第一学段重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第三学段朗读与默读并重,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读,学习浏览。倡导在课堂上多自由朗读,避免因过多的齐读造成拉腔拉调不正确的朗读习惯。10.重视阅读理解,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第一学段重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阅读中认识和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帮助阅读。第二学段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等多种方法理解词句;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学习圈点、批注、提问等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加强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经验推想词句意思的训练,学习辨别词语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逗号和顿号、分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11.关注不同文体,提升阅读与鉴赏能力。链接生活,创设多样的学习主题和阅读情境开展教学,采用朗读、复述、游戏、评述等学习活动,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整合、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第一学段阅读童话、寓言等短文,展开想象、向往美好、关心自然,乐于与他人交流。第二学段阅读科普类文章、优秀诗文、革命故事等,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我,借助提纲、思维导图等理清思路,复述作品大意,与他人交流。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说明性、非连续性等不同文体的文本,学习把握文章要点和梗概的方法,运用多种媒介拓展阅读,交流独特感悟,尝试创意表达。12.关注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统筹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阅读,保证学生阅读时间。指导选择合适的书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制定阅读计划,了解多种阅读策略,综合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多种方法阅读。创设自由、愉悦的阅读氛围,通过班级共读、读书交流、故事讲演、读后观影等多种方式分享阅读感受,丰富阅读体验。第一学段指导阅读儿歌、儿童诗、童话书等,乐于与他人分享好书。第二学段指导阅读英雄事迹图书、儿童文学名著、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主动分享阅读感悟。第三学段指导阅读中外经典作品、革命传统小说等,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积极推荐书籍并说明理由。从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对整本书阅读的过程进行评价,及时改进。13.注重语言积累,丰富语言经验。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意识,学习积累和梳理的方法。边读边记,即时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第一学段诵读、积累课内外学到的成语、儿歌、简短的古诗等,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第二学段诵读、积累成语典故、新鲜词句、古诗词等,能分类整理、交流;第三学段诵读成语典故、格言警句、优秀诗文等,能分主题梳理并尝试运用。【表达与交流】14.依据主题,创设交际情境。基于教材,链接生活,创设交际活动。第一学段引导关注生活,认真听取他人讲话,礼貌回应,敢于发表意见;第二、三学段引导学会倾听、简要转述,能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不同的对象或场合,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交流,尊重、理解他人。15.形式灵活,提升交际能力。基于学情,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养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习惯,乐于表达,自信表达。第一学段采用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听说兴趣。关注说话语气,训练完整表达,逐步学会说意思连贯的话。第二学段借助采访、解说等形式,鼓励积极参与、乐于表达;第三学段可以设计演讲、辩论、模拟听证会等活动,借助提纲、思维导图等做简单发言,培养思辨能力。16.链接生活,激发习作兴趣。第一学段着力引导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运用学到的词语写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鼓励充分、自由表达,以表扬为主,激发写话兴趣;第二学段重点指导观察周围世界,不拘形式地记录身边新奇有趣的、印象深刻的的见闻和感受;第三学段引导养成观察习惯,有意识地积累习作素材,乐于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实情感。17.搭建支架,鼓励个性表达。按照“作前指导-独立习作-互评自改-交流展示”的基本流程组织习作教学,保证课堂现场习作时间,尽量避免习作成为家庭作业。第一学段引导主动借助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根据需要,尝试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写话。第二学段借助问题支架、习作提纲等把内容写清楚,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表达;第三学段借助教材、习作例文、优秀范文或思维导图等搭建习作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描写,有个性地表达见闻和感受,真情自然流露。18.多写多练,提升表达能力。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单元习作、课后小练笔及词句段运用。第一学段借助儿童诗、绘本,图片等,激发想象力,乐于表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完整的句子。第二、第三学段重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整本书阅读等之间的联系,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以读促写,以说促写;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加强小练笔的日常训练。19.多元评价,提升习作品质。聚焦习作要素,评价目标精准、重点突出;倡导教师面批,学生互评互改,重视二次习作;主动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标点符号,做到文从字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创设多种习作展示的机会,激发兴趣,提升习作自信心。【梳理与探究】20.注重梳理,丰富字词积累。在教学中,借助课堂教学或专题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梳理、探究,发现其规律。第一学段注重引导发现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梳理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学习分类整理汉字的方法,初步感知汉字的规律。第二学段注重引导在真实的语言文字情境中,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鼓励尝试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及汉字书写的特点,对学过的字词进行整理分类。第三学段要引导梳理多种识字方法,按照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对所学的字词能够按规律进行分类整理,丰富词语积累,为语言的运用奠定基础。21.注重实践,提倡表达形式多元化。关注社区、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融入语文学科实践内容;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第一学段要引导观察大自然,鼓励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并注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采用口头、图文等方式积累活动见闻及体验。第二学段引导学习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及探究所得。第三学段引导针对不同主题实践活动,借助多种媒介阅读并收集信息,学会使用多种方法整理信息、呈现信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拓展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认知水平。22.注重探究,拓宽问题解决渠道。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第一学段引导敢于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借助其他学科学习及生活经验,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学段引导针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收集资料,学习沟通、协作,尝试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体会个人与自我、他人、自然及社会的关系。第三学段引导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解决学习与生活的问题,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鼓励策划、撰写校园及社会活动计划和总结,或是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及影视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开展专题研究。三、作业布置与批改23.科学设计作业作业目标制定。备课要重视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业设计目标要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学段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相匹配,可结合单元教学要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自读提示”“课后练习”“语文园地”资源,从“预习引导性作业”“随堂形成性作业”“课后诊断性作业”方面考虑设计,课时作业、家庭作业设计要在教案中有较详实的呈现,积极提升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优化作业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借助“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作”的思维层级,结合作业功能、学情特点和个性差异,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作业。基础型作业要体现素质教育导向,面向全体,促进课堂教学基础目标的达成,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和难度。鼓励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1)利用写字课指导完成省编地方教材《写字》中的书写练习;字词书写的巩固类作业可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在语言实践中引导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的抄写作业。(2)合理使用省组织编写的《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板块可作为课时作业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综合运用”板块可作为家庭作业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3)单元习作、小练笔等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原则上应在课堂上完成,鼓励学生展示交流。作品的修改完善,可作为家庭作业。(4)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链接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自主设计各类丰富有趣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或跨学科作业,在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语言实践运用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5)注重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积极为学生创设综合性的阅读交流活动,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24.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其余年级可适当布置,但须统筹协调不同学科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一般每天作业总时长不超过6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无法完成书面作业,也应按时就寝。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或总时长。25.作业辅导与批改教师要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凡是布置的作业都要认真批改,及时做好反馈,重视作业的二次订正与批改。认真分析学情,不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及时、规范批改作业。批改及时,发现问题要指导订正,并做好二次批改;规范使用批改符号,等级评价前后统一、批改日期要明确;作文批改应采取眉批、总评、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语言以欣赏、鼓励为主,不打击、不贬低,保护习作积极性。发挥作业的诊断与学情分析等功能。做好批改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诊断,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及效果,及时调整教法和学法,及时讲评与反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一对一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供拓展性作业资源。增强作业育人功能。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作业展示与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与激励功能。四、课外辅导26.自觉规范辅导行为教师课外辅导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五项管理”的文件要求开展,充分尊重家长、学生的需求和意愿。27.有效开展课外辅导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根据学生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必要的课外辅导,有确定的时间、场所、对象、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发展差异进行分层辅导,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可以设计并开展分享、交流、展示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28.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课外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诗歌诵读、演讲活动等,融合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和跨学科项目学习,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协同育人作用,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考试与评价29.科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精准把握学段要求,树立科学评价观,强化过程性评价,规范实施终结性评价,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小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借助评价工具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并用好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30.跟踪落实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统筹安排评价内容,设计合理评价工具,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拓宽评价视野,倡导学科融合。课堂教学评价——课堂互动中,要精准把握学段要求,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采用对话交流、现场演示等方式对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即时性评价;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过程性表现,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对同伴评价进行再评价,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作业评价——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并针对学生素养水平和个性特点提出意见,及时反馈和讲评;要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和指导。阶段性评价——应秉持素养立意,紧密结合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关注内容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联系,合理设计评价工具,灵活采取纸笔形式或诵读、演讲、书写展示、读书交流、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多样化评价方式进行,发挥评价对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和阶段性学习质量的诊断、调节功能,并对学生个体作出及时反馈和有效指导。通过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关注整本书阅读的阶段性评价成果;通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价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成果。跟踪落实过程性评价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记录、分析、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水平,并做进一步指导。31.规范实施终结性评价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精神和教育厅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定》要求,控制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内容,优化考试方式,提升命题水平。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学校可以根据评价需要选择趣味游戏、汉字听写、朗读诵读、口语交际、戏剧表演、生活应用等寓考于乐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其他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