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贵州省安顺市普通高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表1933年中国重要工矿产品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对比表产品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比值(B/A)电力(百万度)5318911.68铁(千吨)1276004.72棉纱(千包)16176560.41棉布(千包)9040144251.60卷烟(千箱)5186851.32火柴(千箱)666690.10如表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A.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特征 B.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命脉C.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D.帝国主义侵华方式有变化2.王阳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认为宦官“并生天地间,是非利害之心未尝不与人同”,他在嘉靖年间“纂辑历代中官传,得其善与恶若干人,录为《中鉴》”,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此书在万历年间成为宦官教育的读本。材料表明~A.王阳明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明王朝对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视C.士大夫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 D.宦官对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3.鲁迅在《关于“舒愤懑”》里写道:“……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这一天了。”“这一天”的变化与以下哪一事件紧密相关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4.政和二年(公元111年),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 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5.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曙光”是指()A.启蒙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统一运动6.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 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 D.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争性7.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A.社会结构变动 B.商人地位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 D.近代工业发展8.《甘薯疏》是一本介绍甘薯的益处和种法的书,对中国古代甘薯种植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本书应该收录在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9.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10.明确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1.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不同,近年来英美等国的政府力量成为反全球化力量的主力,如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成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A.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英美是经济全球化主导者C.逆全球化逐渐变为世界潮流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12.下表为国际贸易中部分商品比重变化的情况时间机器设备化工产品初级原料食品1958年19.9%5.5%14.8%19.9%1979年27%7.9%7.2%10.4%据此可知A.世界各国优先发展工业造成农业的减产B.世界工业化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C.发展中国家逐渐被排斥在国际分工之外D.无序的国际竞争造成了贸易结构失衡13.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中某年的部分大事记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这一年应是()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14.毛泽东提出在外交上“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意在要团结这些国家对抗苏联。毛泽东提出这一设想的时间是A.20世纪40年代末期B.20世纪50年代末期C.20世纪70年代初期D.20世纪80年代初期15.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它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A.流传范围广B.反映社会生活C.更富观赏性D.体现文化融合16.根据所学的知识,在下面表格①②处分别应填上的是A.城市的复兴;等级君主制 B.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17.西周初年,分封的大国多在边远地区,如晋、齐、燕等国,远离周王室统治的中心地带。这一布局旨在A.加强对外开疆拓土 B.促进边远地区开发C.构筑边疆安全屏障 D.防范异姓诸侯叛乱18.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19.如图是《1450—1750年间欧洲以白银衡量的核算货币贬值程度指数示意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B.沿海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率大于内陆国家和地区C.大西洋沿岸国家的货币贬值率大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D.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20.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21.美国历史上威尔逊曾被史学家戏谑为“赢得战争,失去和平”的总统。从历史角度看,威尔逊总统“失去和平”是指A.美国因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B.威尔逊总统倡议的“世界和平纲领”未能实现C.美国因参加“一战”,门户开放政策遭到列强的反对D.“一战”后出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22.19世纪80年代后,一个包含以武力、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控制世界意思的新造词汇,逐步流行于欧美。该词汇是A.垄断 B.工业化 C.法西斯 D.帝国主义23.有学者说:“魏晋南北朝之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综者,则其人大抵为遵群体之纲纪而无妨于自我之逍遥,或重个体之自由而不危及人伦之秩序者也。”这一论述说明魏晋南北朝A.儒学独尊地位未丧失 B.统治意识出现宗教化C.儒学受道教冲击剧烈 D.社会上流行崇尚道教24.阅读1750年至l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25.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26.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27.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C.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D.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28.《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地主富农所得的土地财产不超过也不低于农民所得”。上述现象可能出现于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根据地B.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陕甘宁边区C.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D.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中国农村29.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30.画面中的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欧盟 C.北约 D.WTO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近代以来,中西方都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20~1957年中国城市人口变化表——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材料二在西欧,英国的城市化最为成功也最为彻底,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也最大。18世纪时,英国城市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20%。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大批新兴的城市在西北部的偏僻地区拔地而起,英国掀起了城市化浪潮。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2%,1881年增至70%,1901年则高达80%。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方式得到建立,农村日益融入城市的发展轨道,在客观上为英国持续的城市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而实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入18世纪,英国贵族通过圈地运动将土地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良土壤,构筑防洪和排水工程。英国贵族还大力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鼓吹农业转型。通过这种农业革命,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土地也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和整备,这一切都为英国的城市化提供了充分的土壤。——摘编自姬超《西欧近代城市化的路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英国近代城市化对中国崛起的启示。32.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全球已愈来愈联系为一个整体,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北京设立使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于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两个时代中国与世界融合的程度不同,毛泽东时代中国与世界隔离较久,邓小平时代加速融入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3.如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1933年重要工矿业品中,尤其是重工业领域,外国资本占比明显高于民族资本,这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半殖民地特征,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出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排除B;经济危机更多的体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题干中未提供生产和消费相关信息,排除C;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干未体现出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排除D。2、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王畿认为宦官与常人同,而且辑录历代善恶宦官,“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可知,士大夫希望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选项C正确;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的主张,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3、D【解析】
根据“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可以看出这指的是剪辫,根据所学可知,这与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有关,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处的时间都是在清朝,辫子不能剪,故排除ABC项。4、A【解析】
北宋政府通过发放茶引,对茶叶买卖进行指导,给了商人更多的经营权力,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与地方经济自主权的增加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茶叶销量变化的信息,且这一做法会增加茶叶的销量,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对茶叶官营的取消,而不是取消整个官营制度,排除D项。5、C【解析】
略【详解】据“意大利”、“现代世界的曙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指的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启蒙运动主要起源于英法,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西,排除AB;意大利统一运动与“现代世界的曙光”不符,排除D。6、B【解析】
12-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生、兴起和扩张的时期,此时对罗马法的注释、评论、解释和适用于法律实践,是为了从罗马法中寻找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法律观念和内容,说明罗马法承担了时代的需求和价值,故选B;这一热潮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A;这一热潮是基于罗马法的创新,并不是继承古罗马文明,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点睛】7、A【解析】
据材料“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已是浑然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群体,这是社会结构变动的表现,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地位的提高,B错误;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工业的发展”,D错误。8、D【解析】
据所学可知,甘薯是新航路开辟后由美洲流传至中国的高产农作物,所以论述甘薯的书籍应该收录在明代以后的农书中,《农政全书》出现于明代,故选D;《汜胜之书》出现于汉代,《齐民要术》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书》出现于元代,排除ABC。故选D。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增加亚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C两项目前已经实现与将来时间特征不符。故选D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10、B【解析】
中共二大提出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提出“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故答案为B;中共一大宣告中共成立,确定党的任务和中心任务,A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定毛泽东的正确领导,C错误;中共“七大”制定当时党的任务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D错误。11、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英美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行为反映其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利益分配的不满,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优先”的策略都是从本国国家利益出来。故答案为A。英美成为反全球化的主力说明它们不再是全球化的主导者,排除B项;世界的主要潮流依旧是全球化,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12、B【解析】
材料显示国际贸易中初级原料和食品比重降低,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工业品比重上升,体现出世界工业化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B正确;初级原料和食品比重下降,而不是产量,不能说明农业产量减少,A错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了国际分工,C错误;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逐渐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无序的竞争不符合史实,D错误。故选B。13、C【解析】“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均是在1943年,所以这一年应是1943年而非其他的年代,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4、C【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与日俱增,毛泽东认为,要在国际上对抗苏联,需要团结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际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于是就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构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以在此时期有了对抗苏联的设想。15、C【解析】从材料“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增加了元杂剧的观赏性,故C项正确,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流传范围广和反映社会生活,故AB项排除。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之后,在商品经济活跃和①即城市复兴的推动下,英法等国家王权加强,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合作,建立起②即等级君主制度,A项正确;民族国家是15、16世纪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在等级君主制度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通过打击天主教贵族逐渐形成的,①②都与民族国家不对应,BD两项错误;从割据君主即采邑制下的封建等级制度到等级君主制度,最后才到封建专制君主制度,君主专制于②处并不适应,C项不符合题意。1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的大国多在远离周王室统治的边远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构筑边疆安全屏障,故C正确;对外开疆拓土、防范异姓诸侯叛乱不是主要目的,故AD错误;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是客观影响,故B错误。18、B【解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制的实质,排除A;材料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结合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19、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450—1750年间欧洲货币出现严重的贬值现象,这主要和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金银大量涌入欧洲有关,其中货币贬值便利了欧洲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A正确;根据图片数据可知,欧洲靠近内陆的国家波兰和奥地利的贬值也十分严重,B错误;大西洋沿岸国家应该的货币贬值率较低,C错误;D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表现之一,但是材料突出的是价格革命,D排除。故选A。20、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代史实可知,明代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材料体现了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的现象,故D正确;“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殖民扩张与明朝陶瓷销往海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2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总统倡议的“世界和平纲领”未能实现,所以被史学家讽刺是“失去和平”的总统,B选项正确;美国没有因为参加一战导致国内矛盾激化,A选项错误;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遭到列强的反对,C选项错误;二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与威尔逊总统无关,D选项错误。22、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最后形成。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也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故答案为D;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A错误;工业化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B错误;法西斯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不是新造词汇,C错误。23、A【解析】
根据材料“则其人大抵为遵群体之纲纪而无妨于自我之逍遥,或重个体之自由而不危及人伦之秩序者也”可以看出,虽然此时人们行为符合道家思想,但仍然是在遵守儒家伦理基础之上,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并未丧失,A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儒道融合,没有体现出统治意识出现宗教化,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儒道走向融合,无法体现儒学受到道教剧烈冲击,C项错误;根据材料“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综者”可得出当时儒家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不能说明社会上流行崇尚道教,D项错误。24、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750-1830年,中国的制造业所占的份额远远高于英、美、日等国,这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故选B;A项“急剧”不符合材料;英美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体现,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的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前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25、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如被瓜分”,是指看到了列强割占、瓜分中国领土的危害;“全国协同一致来反对……几个外国统治者”、“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曾经配合抵抗侵略,这显然会危及列强在华利益,所以《辛丑条约》才会不割占土地、也不新增通商口岸。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26、A【解析】
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27、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认真地分析了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认为当时中国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故B正确;1923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排除A;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没有重视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系统地”阐述,排除D。28、C【解析】
依据“《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可以看出中央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有关,目的是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故选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不符合题意,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实行的是双交双减的土地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的是公有化程度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29、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理论成就分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A项中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在井冈山时期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C项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明确的;D项中毛泽东思想的萌发是在大革命时期,所以其它三项错误。30、B【解析】
画面中的旗帜是欧盟的会旗,故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欧盟,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趋势:1820至1843年,城市化基本停滞;鸦片战争后至1936年,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但速度较慢;1936年1949年,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化发展较快。原因:①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③1936年后,日本全面侵华;1946年国共两党内战爆发;国民政府压榨,民族工业发展陷入绝境。④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快速恢复;“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2)不同:中国是在遭受侵略中城市化,英国是在对外侵略与工业革命中实现城市化;中国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率低,英国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启示: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以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坚实基础;城乡协调发展,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解析】
(1)趋势:由数据“6.5”和“6.6”可知,1820至1843年,城市化基本停滞;由数据“6.6”到“11.2”可知,鸦片战争后至1936年,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但速度较慢;由数据“11.2”和“10.6”可知,1936年1949年,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由数据“10.6”“15.4”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化发展较快。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按照阶段对其原因进行阐述。第一阶段可从自然经济的主导、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等角度展开;第二阶段可从被迫开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政府推行的政策等角度展开;第三阶段可从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等角度展开;第四阶段可从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一五计划的实施等角度展开。(2)不同:由材料“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英国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在遭受侵略中城市化,而英国是在对外侵略与工业革命中实现城市化;由材料“占总人口的50.2%,1881年增至70%,1901年则高达80%”可知,中国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率低,而英国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启示:由材料“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英国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方式得到建立……在客观上为英国持续的城市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可得出的启示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以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坚实基础;由材料“农村日益融入城市的发展轨道”“通过这种农业革命,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可得出启示是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32、(1)认识: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原因: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对外界了解较少;自然经济为主导时代科学技术和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封建统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恋爱合同协议书 范本完整版》
- 公司项目保密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产业园知识产权保护协议3篇
- 电信外包工合同
- 大学岗位聘用合同(2篇)
- 合作社成员入股合同(2篇)
- 购销合同违约金责任与损害赔偿
- 贷款合同签订流程
- 政府采购合同的合同解除
- 铁矿粉批发协议
- 干燥设备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202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检测卷(含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圆单元测试(含答案)
- 期中考试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平面设计专业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撰写解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教学课件
- 2024室内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