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2.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是指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该区域往往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交错区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被植物循环利用B.群落交错区中动物的分层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C.群落交错区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发生变化D.可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交错区的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3.下图1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图2是图1中4个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II3的致病基因来自I2C.II3与一正常人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D.该致病基因长度小于正常基因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相同材料,与M相比,P浓度下细胞体积更大B.P~N,生长素对该器官起抑制作用C.若该器官为芽,则M点浓度可能抑制茎的生长D.由图可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5.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6.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其能量流动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24222.45×2493.54×2483.25×2482.44×2432.25×2432.28×243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自身的遗体残骸会流向分解者B.由数据分析可知,需要定期投放饲料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C.在该弃耕地中,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是4.3%D.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繁殖,这与它们是恒温动物有关7.植物体内生长素(IAA)与脂溶性小分子IAA甲酯(MeIAA)可以相互转化。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MeIAA分别处理拟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1AA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IAA对下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比MelAA更显著C.MeIAA进入细胞需要膜上载体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D.若在生长素浓度0~1μmol·L–1之间再设置实验组,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08.(10分)乳酸菌与酵母菌细胞相比较,二者在结构和代谢上的共同点不包括()A.细胞内存在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反应B.细胞内存在两种核酸并以DNA为遗传物质C.蛋白质的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D.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多种酶,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二、非选择题9.(10分)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特有的蛋白质来侵染T细胞。2018年11月,有学者宣布,一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婴儿的一个基因被切除,使其出生后即能抵抗HIV,其使用的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下图为Cas9蛋白依据sgRNA片段切割DNA示意图(不同的sgRNA可以识别不同的DNA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重组技术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图中充当限制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2)Cas9sgRNA复合体能够精准识别某核苷酸序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基因编辑过的婴儿出生后能够免遭HIV侵染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获得转基因动物时一般对受精卵进行操作,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直接注入,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后的受精卵需要先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养液必须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后经早期胚胎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经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发育。移植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6)基因编辑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将西红柿细胞中与乙烯合成的相关基因编辑切除,则这种西红柿的果实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耐储存的西红柿新品种。10.(14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从胡萝卜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回答下列问题:(1)胡萝卜素由多种结构类似物组成。根据他们的分子式中_______________不同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胡萝卜素对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2)β−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胡萝卜素。除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外,还可从_______________中获得,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在实验室中,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为了使菌体快速繁殖,应该使用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并在接入菌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3)番茄红素是从番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类胡萝卜素,性质特点与胡萝卜素相似。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应采用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不选用另一种提取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__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_____。(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12.我国科学家从长白猪胎儿皮肤中分离出成纤维细胞,通过体外培养,然后将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并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依据_______原理,应用PCR技术______水母荧光蛋白基因。(2)为确保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须在水母荧光蛋白基因的______添加启动子。(3)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时,会出现接触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然后继续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将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但其不能直接发育成猪。请以转基因成纤维细胞为材料,设计培育转基因克隆猪的一种简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T1时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2、B【解析】

1、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动物的分层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B正确;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发生变化,种间关系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D、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D错误。故选B。3、C【解析】

根据图1中Ⅰ1、Ⅰ2、Ⅱ4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图2中电泳图可知,Ⅱ4长度为1.0的基因属于致病基因,则长度为2.1的为正常基因,据此可知,Ⅰ1只含正常基因,Ⅰ2既含正常基因又含致病基因,所以Ⅱ4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Ⅰ2,故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Ⅰ2和II3均为携带者。【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由于Ⅰ1无致病基因,则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B正确;C、设致病基因为a,Ⅱ3(XAXa)与一正常人(XAY)婚配,后代正常(XA_)的概率是3/4,C错误;D、致病基因长度为1.0,正常基因长度为2.1,前者小于后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1和图2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A【解析】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现象。P点为促进生长最适的生长素浓度,N点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详解】A、与M相比,P点对应浓度生长素促进程度大,细胞体积大,A正确;B、P~N(不包括N点)时,生长素对该器官起促进作用,但促进程度逐渐减弱,B错误;C、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若M点促进芽的生长,则该浓度应为促进茎的生长,C错误;D、由于最适生长素浓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浓度作用效果相同,所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以及不同器官的敏感性不同,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5、B【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详解】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6、D【解析】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244%。3、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3.54×248-3.25×248)÷3.54×248=4.6%,鼬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2.25×243-2.28×243)÷2.25×243=3.2%。【详解】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包括自身的遗体残骸以及鼬中的粪便量,A错误;B、仅从表格数据分析,植物的能量到田鼠的传递效率约为4.3%,植物固定的生物量大于消费者需要的生物量,因此不需要额外投放饲料,B错误;C、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以营养级为单位,图中的田鼠不能代表第二营养级,因此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4.3%,C错误;D、据分析可知,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繁殖,这可能与它们是恒温动物有关,D正确。故选D。7、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没有IAA、MeIAA的空白对照相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IAA、MeIAA浓度的增大,下胚轴长度逐渐缩短,说明IAA、MeIAA抑制下胚轴伸长,与IAA相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eI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更短,说明MeIAA的抑制作用更强。【详解】AB、据图分析可知,用不同浓度IAA处理,几组实验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均小于对照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说明实验组的IAA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能体现其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并且MeIAA比IAA的抑制作用更强,AB错误;C、MeIAA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应为自由扩散,C错误;D、低浓度IAA促进生长,高浓度IAA抑制生长,图中IAA浓度为1μmol·L–1时已经具有抑制作用了,说明IAA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μmol·L–1之间;若在最适浓度附近再设置实验组,IAA会促进下胚轴生长,其相对长度应大于空白对照组,而图中将空白对照组的下胚轴长度设为1,即适宜浓度时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0,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两重性的含义是解题关键。8、C【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详解】A、乳酸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有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反应,A错误;B、乳酸菌和酵母菌都DNA和RNA两种核酸,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D、乳酸菌和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都存在多种酶,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Cas9-sgRNA复合体sgRNA能与特定的DNA片段发生碱基互补配对T细胞表面缺少被HIV识别的蛋白质转化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不能成熟【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DNA重组技术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图中Cas9-sgRNA复合体可以充当限制酶。(2)Cas9-sgRNA复合体能够精确识别某核苷酸序列的原因可能是sgRNA能与特定的DNA片段发生碱基互补配对。(3)经基因编辑过的婴儿T细胞表面缺少被HIV识别的蛋白质,所以出生后能够免遭HIV侵染。(4)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5)操作后的受精卵要先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移植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原因是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6)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如果将西红柿细胞中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编辑切除,则这种西红柿不能合成乙烯,其果实将不能成熟,从而获得耐储存的西红柿新品种。【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10、碳碳双键的数目夜盲症等疾病与机体缺乏维生素A有关,而胡萝卜素可在机体内被氧化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大面积养殖的岩藻液体高压蒸汽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而番茄红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解析】

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内被氧化分解成维生素A,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胡萝卜素可用作食品色素;天然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详解】(1)根据胡萝卜素的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不同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夜盲症等疾病与机体缺乏维生素A有关,而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可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2)除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外,还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液体培养基中菌体与营养物质接触的更充分,繁殖更快,所以为了使菌体快速繁殖,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并在接入菌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3)番茄红素的性质特点与胡萝卜素相似,即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应采用萃取法,不选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强的物质,而番茄红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点睛】本题考查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知识,考生识记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和原理,明确萃取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一般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1、次生演替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竞争在演替的前20a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到达顶点,20~30a间丰富度下降,30a后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垂直结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解析】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由图可知,农田弃耕后,物种丰富度的指数先增加后减小,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数量,但比最初的物种丰富度增加了。【详解】(1)在弃耕的土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根据题意“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可知,弃耕之后,最先生长的是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一年生杂草)。(2)随着群落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越来越多,不同植物种群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