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蜥、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蜘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川Hn「山」」」

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4.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个体数

年龄期-------------------------

甲乙丙

幼年期600400200

成年期400400400

老年期200400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5.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6.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

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7.据统计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127万,导致这种结

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严格的人口政策B.性别比例失调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8.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9.下列关于种群特征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某个种群合理的性别比例有利于提高出生率

C.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10.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的是样方法,下列选项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白点表

示未统计的个体,其中取样的统计方法有误的是()

11.一个学生要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提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

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

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和迁出,则鼠妇的

种群数量为()

A.60只B.100只C.80只D.40只

12.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i、X2、...X”,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

的平均值为(Xi+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x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S

♦填空题

1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1中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上图2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o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

图1中所示类型。

(3)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年龄段)

个体•

14.某同学在测定一个生物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的山毛棒(一种高大的乔木)的种

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

①选取山毛棒分布比较均匀,长为5km,宽为1km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分成三等份,

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是边长为5m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棒的数量如下

表。请回答问题。

样方第一样方第二样方第三样方

个体数354

(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森林中的山毛棒的种群密度为

(2)该调查方法是否可靠?。原因是

15.“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

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播,

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

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lhm2=IOOOO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

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标记数雌性个雄性个

\/只/只体数体数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

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

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o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率(辛〃)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

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o

答案和解析

1.解析:选D。D项与种群的概念相符;A项中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中一个池塘中的全

部鱼,一般情况下,一个池塘中不会只有一种鱼;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只是

一种真菌。

2.解析:选C。蔓生或丛生的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此类植物计数比较I困难。

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

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只有随机取样,才能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

造成的误差。

3.解析:选A。幼年个体占比例大,老年个体占比例少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其种群

密度将会越来越大。

4.解析:选A。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年幼的个体较多,种

群数量会增多;稳定型是各年龄段比较适中,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衰退型是年老的

个体较多,种群数量会减少;从表格中看,甲、乙、丙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依次是增长型、

稳定型、衰退型。

5.解析:选A。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

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6.解析:选A。根据人口变化曲线可知,随着时间变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从而可以知道,

人口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幼年个体数量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少,故选项A正确。

7.解析:选D。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作为城市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

的影响。

8.解析:选B。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

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

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9.解析:选C。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主要的

数量特征。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由于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10.解析:选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上的植物个体

数,故D项不正确。

11.解析:选B。第一次标记的个体为4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总数为40只,而有标记的

为16只,故种群数量为标记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40x40/16=100只。

12.解析:选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

个体数。

13.解析:(1)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

别对应A、B、Co(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

成成为图1中A所示的增长型。(3)若图C代表某种濒危动物,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

以维持其增长潜能。

答案:(1)A、B、C(2)A(3)幼年

14.解析:根据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计算各样方内的种群数量平均值,即(3+5+4)/3=4,

即边长为5m的正方形内有.4株山毛棒,其种群密度为4/(5x5)=0.16株/nA由此可见,该

调查结果并不可靠。因为山毛棒植株是高大乔木,单株占地面积较大,而样方选取的又太少、

太小,因此,在所取的样方中山毛样的数量不足以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