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测试卷(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5届四川内江二模)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扰,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看法: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中找寻彼伸我黜的原故。两人的思想都()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解析:选D魏源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故A项错误;龚自珍和魏源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主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魏源的思想影响了洋务运动,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以看出两人从不同的角度相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故D项正确。2.(2025届清华高校高三学生标准学术实力诊断性测试)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行,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为“中体西用”找寻理论依据B.缓和与顽固派的既有冲突C.宣扬西学,挽救民族危亡D.起先以全新眼光谛视世界解析:选A材料中曾国藩对儒学的相识,说明当时主见学习西方的技术是有理论依据的,故A项正确;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冲突是对西学的看法,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当时洋务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曾国藩仍是以中学为根本,不是以全新眼光谛视世界,故D项错误。3.(2025届河南郑州三模)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调。该主见()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肯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供应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解析:选B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冯桂芬主见“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实现“君民不隔(统治者与人民要有沟通互动)”,这在肯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故B项正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供应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冯桂芬的主见只是有西方的“民权”色调,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4.(2025届湖北武汉调研)1895年,康有为曾记载道:入江宁居二十余日,说张香涛(张之洞字香涛)开强学会。……香涛不信孔子改制,频劝勿信此学,必供给。……吾告以“孔子改制大道也,岂为一两江总督供给易之哉?”这反映出()A.新旧势力之间的冲突不行调和B.教条主义使改革潜藏失败危机C.维新派主导社会改革急于求成D.维新变法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个例,“冲突不行调和”表述肯定,故A项错误;材料“孔子改制大道也,岂为一两江总督供给易之哉”表达了康有为变法革新的决心,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固执与缺乏变通,不能有效争取更多实权派的支持,故B项正确;1895年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尚未正式开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维新思想在宣扬过程中遇到阻力,故D项错误。5.(2025届河南郑州二模)1903年,梁启超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中提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材料反映梁启超()A.对帝国主义本质有初步相识B.强调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C.认为海权确定海上商业发展D.意在强调海权对国家的重要解析:选D材料强调海权与中国前途问题,重点不在于对帝国主义的相识,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海权的重要性,不是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故B项错误;材料“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不能等同于海权确定海上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据材料“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可知梁启超强调的是海上权力关乎商业势力进而影响国家实力,故D项正确。6.(2025届四川达州一模)《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渐渐指向革命。这说明()A.严复主见资产阶级革命B.达尔文进化论干脆影响广阔国人C.时局变更影响思想变迁D.适者生存思想必定推动革命发展解析:选C严复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而非革命派,故A项错误;士大夫阶级并不等于广阔国人,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改良在近代中国已无出路,因而士大夫阶级起先日益倾向革命,故C项正确;“适者生存思想必定推动革命发展”这种说法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故D项错误。7.(2025届山西百日冲刺考试)1915年,陈独秀撰文表示:“思想言论之自由,谋特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同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据此可知,陈独秀强调()A.法律应保障个人自由同等权利B.借鉴苏联的阅历以实现自由同等C.实行分权制衡以维护宪政成果D.实现主权在民必需根植中国传统解析:选AA项表述与题目中“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相符,故A项正确;“苏联”的称谓始于1922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分权制衡,故C项错误;题目中涉及的是国法与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8.(2025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押题)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简洁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的确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学问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解析:选B抗日斗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据材料“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的确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故B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错误;学问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是1915年起先的新文化运动,故D项错误。9.(2025届河南安阳毕业班第一次调研)1926年,台湾同胞实行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会,闻名活动家蒋渭水向大会呼吁:“孙中山临终之时,尚连呼和平、奋斗、救中国数十声。希望今夜出席的人,深深接纳孙先生最终的呼声——和平、奋斗、救中国!”这说明当时()A.孙中山已成为民族主义化身B.台湾同胞对国家领袖的仰慕C.蒋渭水身居台湾国民党要职D.两岸同胞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选A依据材料“深深接纳孙先生最终的呼声——和平、奋斗、救中国!”可知,孙中山努力唤起了有识之士的救国意识,体现了民族主义“驱除鞑虏、复原中华”的内涵,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孙中山思想的重视,B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蒋渭水对孙中山思想的重视,“两岸同胞”说法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10.(2025届湖北武汉调研)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新的概念以区分“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A.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B.标记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C.反映出中共相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解析:选A依据材料“《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要建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第一次旗帜显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两步走”的战略,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故C项错误;这些概念的提出是对新民主主义的践行,故D项错误。11.邓小平认为,探究中国模式必需从中国实际动身,汲取和借鉴别国的阅历。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供应某种阅历,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中国模式()A.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模式B.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C.可能被其他国家胜利复制D.是中国实际和世界阅历的融合解析:选D材料强调中国模式与他国模式的关系,没有反映出中国模式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供应某种阅历”,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说明中国模式不能被简洁复制,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中国“汲取和借鉴别国的阅历”,“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供应某种阅历”,这是中国实际和世界阅历的融合,故D项正确。12.(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工人代表在谈及当时扫盲教化的意义时感慨:人家讲政策、探讨生产技术,自己在一旁根本插不上嘴,这让我觉得很惭愧。材料主要说明当时的扫盲教化()A.增加了职工的责随意识 B.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C.顺应了工农群众的诉求 D.表达了经济建设的需求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工人对提升自身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并且题干中没有述及扫盲教化的结果如何,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工人迫切要求通过扫盲教化来提升自身生产技术的实力,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而不是政治建设的开展,故B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工人对扫盲教化意义的感想,充分反映出工人对提升自身生产技能的迫切需求,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反映了工人对扫盲教化的迫切需求,而不是对经济建设的需求,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5届湖南株洲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安排完全不感爱好。而受过西式教化的新学问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悲观的学问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起先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探讨小组起先大量涌现,追求学问和言论自由的北京高校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赞扬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宏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气”。——摘编自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头后期起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学问界渐渐形成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高校的课堂;一些闻名学者称其是“不行超越的哲学”“要探究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宏大的思想家”之一。应当看到,这是马克思名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找寻出路的必定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变更了世界。——摘编自马理文《世纪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特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世界的进步意义。(13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可知辛亥革命未能取得胜利;由材料“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可知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通过支持各派军阀不断侵略;结合史实可知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供应了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由材料“追求学问和言论自由的北京高校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起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想,推动民主与科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材料“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悲观的学问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起先转向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白救亡图存的新方式,因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因素之一;由材料“而受过西式教化的新学问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可知近代教化发展与学问分子的进步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人才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从20世纪50年头后期起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学问界渐渐形成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可知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形式以学术探讨为主;由材料“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渐渐回温”可知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亲密相关;由材料“是马克思名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找寻出路的必定结果”可知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其次小问意义,结合史实得出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答案:(1)因素:辛亥革命未能取得胜利;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教化发展与学问分子的进步追求。(2)特点:形式以学术探讨为主;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亲密相关;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意义: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批影响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14.(2025届广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传统社会体制下,士人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淌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化部门。除进入政府体制内部外,还有相当多数的士人选择创办实业,或者投身新军担当官佐,再或者转向新学领域充当教职、襄办学务。——摘编自张昭军《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士人的分化流淌”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学问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主要围绕科举制废除后,近代士人的分化流淌这一论题进行阐述。作答时,首先要细致审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士人的分化流淌”“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其次细致阅读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士人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及科举停废后士人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化部门,可以明确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变更的表现。可以结合所学学问从士人的分流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转型对人才的须要等方面进行论述。答案:示例论题一:晚清士人分流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阐述:19世纪60年头至90年头,新式学堂学生和留学生学习西方语言、近代科技、军事学问,在外交、国防、洋务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甲午战后,张謇等拥有科举功名的士人放弃仕途,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感召下,创办民族工业,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清末新政期间,一些接受了新式教化的士人加入同盟会和新军,成为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力气。综上,晚清士人分流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论题二:士人分流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阐述:清末,梁启超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主动宣扬民权思想,提出“新民学说”,主见培育具备现代国民意识的新国民,对民众进行了思想启蒙。鲁迅留学日本,留意到中国人的麻木心态对国家产生的消极影响,于是立志救治中国人的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能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学院《中法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天津市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河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江西省安全员考试题库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管理与服务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软件工程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湖南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江苏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贷款咨询服务协议书范本
- 教务处主任批评与自我批评
- 氟马西尼完整
- 合同-劳动主体变更三方协议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煤矿巷道喷涂技术方案
-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 高校搬迁可行性方案
- 充电桩选址优化与布局规划
- 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计划书
- 苗木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