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18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18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18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18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18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3(共9套)(共180题)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东欧剧变的教训和影响。标准答案: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震惊了世界,它出现的原因繁多,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同时,东欧剧变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其一,东欧剧变告诉人们,稳定与发展是相互的,没有稳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停顿,稳定就不能持久。其二,执政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决不可掉以轻心。其三,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不能以意识形态画线,不能搞大党主义和教条主义。总之,东欧剧变对东欧人民来说,是一场悲剧和灾难;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二战后四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挫折;就世界范围而言,它改变了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国际格局,对今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欧共体成立后的三次扩大及其影响是什么?标准答案:欧共体自1958年成立后,经历了三次扩大:(1)从1961年英国、丹麦、爱尔兰、挪威和葡萄牙提出申请开始,历时12年,于1973年完成,欧共体接纳了英国、丹麦和爱尔兰三国。(2).从1975年和1977年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提出正式申请开始,于80年代初期、中期相继完成,使欧共体发展成为12个成员国。(3)19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区的诞生,是扩大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欧共体不断扩大加剧了欧共体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协调共同政策的困难与矛盾,使欧共体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西欧经济衰退和失业以及民族主义的复兴,也给联合的前景增添重重愁云。但欧共体的不断扩大,对其自身和世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显著的。(1)从经济上看,扩大使欧共体的地域和人口空前增加,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此外,欧共体对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对推动这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2)从政治上看,欧共体扩大后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几乎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北岸,能确保亚非的资源供应,使苏联夹击欧洲的战略受到挑战,对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欧共体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对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无疑是有力的支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二战后,苏联的“安全带”政策的两重性以及两重性的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概括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具有双重性:(1)就其积极方面说,包括:①巩固二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③竭力遏制德日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新战争的策源地。这些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①保证了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②保住了东欧这块阵地,使美国的各种颠覆、干涉阴谋未能得逞。③使美国受到了有力的揭露和坚决斗争,并有力地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维护了世界和平。(2)就其消极方面说,苏联过分地考虑了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由当时内外环境及主客观原因所决定的,体现在: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严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脱节的错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古典时代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在哲学、历史学方面的主要表现。标准答案:(1)原因:古代希腊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呈现了丰富的成果,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希腊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民主政治又为希腊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希腊的民族特性对古希腊文化繁荣也有影响;希腊的地理环境也是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2)表现:①古代希腊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希腊内外部复杂的矛盾斗争,使希腊的哲学出现了西方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公元前6世纪,在小亚的一些希腊城邦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哲学派别,米利都人泰利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基础,这可能是因为他注意到万物都依赖水而生存的缘故。他和他的弟子们都肯定物质的第一性,所以米利都学派是一个唯物主义派别,赫拉克利特被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与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相对立的,有毕达哥拉斯派和埃利亚派,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数,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他把抽象的数的概念看做第一性,陷入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与其对立的唯心主义的两个代表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希腊古典时代最后的唯心主义大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于哲学、逻辑、历史、政治、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等有精深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和西方影响甚大。②古希腊人在史学方面也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三个史学家。希罗多德著《历史》一书,共九卷,主要叙述希波战争,但也有大量篇幅叙述波斯、腓尼基、埃及、巴比伦、印度、吕底亚、希腊的历史。希罗多德是欧洲第一个大历史学家,所以在西方有“历史学之父”的赞誉。修昔底德,他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八卷,体裁基本是编年的,他没有写完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只写到公元前411年就终止了,他在著作中力图详尽地说明战争的原因和过程,很注意对史实进行考订。与希罗多德相比,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更注重记实求真,他开政治史的先河,书中有大量的军事、政治斗争方面的史料,而关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的材料较少。色诺芬,他出身于雅典上层公民,军政阅历丰富,除在历史方面著有《希腊史》外,在军事、经济、教育、哲学等方面也有建树。《希腊史》共七卷,有意作为修昔底德的续篇,主要包括希腊由盛而衰的过程,内容是很重要的,他以当时人当事人写当时事,但他明显偏向斯巴达,对他所追随的斯巴达王倍加颂扬和夸张,而对斯巴达霸权衰落的原因却没有任何阐述。此外,他还相信神意和预言,相比前两位略逊一筹。知识点解析: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考生应对希腊文化全面把握,尤其是在史学、哲学、文学、数学方面的成就。另外,对于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考生应关注学术界对此的评论,并多做总结。5、简述20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标准答案: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会主要矛盾。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第二国际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标准答案:(1)国际工人运动重新高涨是建立新国际的客观基础。巴黎公社运动后,一度转入低潮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高涨起来。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在和平环境里,随着各国自由主义改革的实行,工人阶级获得了长期以来争取的最基本的政治民主权利。③工人改变了以往习惯于采取暴力、起义等斗争手段,积极参加议会选举、开展各种斗争,充分利用合法地位,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2)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迫切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和联合,是建立新国际的客观要求。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马克思的学说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并广泛传播开来。形成了许多根本上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这些政党学习利用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创办自己的日报,建立自己的教育机关、自己的工会和自己的合作社。面对这种新的客观形势,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热切希望加强国际间的团结与合作,迫切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3)马克思、恩格斯从第一国际解散后,就密切注意着建立新国际的问题。显然,要建立这样的一个组织,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由于客观条件的不成熟,马克思、恩格斯拒绝了一切为时过早的关于建立新国际的倡议。(4)法国的“可能派”等组织企图夺取国际工人运动领导权的阴谋,加速了新“国际”的建立。马克思逝世后,以马隆、布鲁斯等人为首的法国的“可能派”、英国的“社会民主党人联盟”和英国工联、美国的“劳动骑士团”等组织,决定于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由他们发起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企图建立该组织,夺取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使日益发展的国际工人运动,脱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在这紧要关头,年迈的恩格斯毫不迟疑地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积极地投身于反对“可能派”和领导建立新国际的斗争。1889年2月在海牙召开预备会议,决定同年7月即“可能派”开会的同时,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两个大会对照之下,让工人群众自己识破“可能派”的阴谋和实质。恩格斯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工作,保证了第二国际得以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如何评价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标准答案:“铁血政策”。是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提出的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意志并进行统治。“铁血政策”的出现是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的:(1)19时期50~60年代,德意志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当时德意志大小邦国林立的四分五裂局面,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既无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无法为德意志资产阶级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持。(2)德意志统一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希望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广大人民也希望统一,因为分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邦林立带来诸多不便,它们之间的相互倾轧更给人民带来了痛苦。1859年9月,德国出现了民族同盟,其宗旨是支持普鲁士领导德国统一。(3)19时期50~60年代,德意志内部存在反对统一的分裂势力。首先是奥地利的统治阶级。他们满足于奥地利在邦联议会中的主导地位,反对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实现德国统一,担心会引起奥地利内部其他民族的独立斗争,也会削弱奥地利在中欧的地位;其次,南部、中部的各邦君主反对统一,主要是担心统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采用强权和武力推行统一,是必然选择。(4)德意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法承担领导国家实现统一的任务,只能由普鲁士王朝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德国资产阶级出现的时间较晚,力量弱小,而且处于与封建制度和无产阶级的双重对抗中,不敢领导德国人民通过革命来完成统一;无产阶级也出世较晚,组织上很脆弱,尚未成立自己的政党,无力完成统一大业。(5)普鲁士具备了实现国家统一的实力。容克阶级力量雄厚,生机勃勃,富于进取;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而且训练有素,有铁的纪律,战斗力很强;普鲁士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力量的源泉;普鲁士拥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培养了一批工作效率高、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这是普鲁士国力强盛的重要根源。德意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各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当时只能采取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实行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来实现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先后通过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最终完成了统一。“铁血政策”的评价:(1)“铁血政策”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德国迅速发展成为欧洲和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2)德国统一使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破坏了欧洲旧有的国际关系割据,维也纳体系完全瓦解。(3)在以“铁血政策”为指导的统一战争中,俾斯麦夺取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迫使法国交出50亿法郎的赔款,削弱了法国的大国优势,也埋下了法、德仇恨和对抗的种子。(4)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由于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官僚警察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容克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势力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些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梭伦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历史意义。标准答案:(1)原因:梭伦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因经商而致富,他接触过广大下层平民,了解他们的要求,但政治上他倾向于工商业奴隶主,反对贵族专政。当时雅典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平民反贵族的武装起义一触即发;贵族仍然顽固不化,社会上一批靠经营工商业致富的奴隶主,有钱而无势,也对贵族不满。在雅典国内矛盾白热化的情况下,贵族鉴于他的出身,平民鉴于他的经历,一致推选他为第一执政。(2)内容:公元前594年,梭伦上台以后立即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①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恢复债务奴的自由,归还其土地,并禁止债务人以自身或家人作抵押。此外,国家还出资赎回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的奴隶。②按照财产多少,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确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财产一般以农产品来计算,也可用货币收入折合成实物来计算,等级不同则政治地位不同,一、二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并充当骑兵,第三等级可担任一般官职,并组成重装步兵,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只能参加公民大会,充当轻装步兵。③改革政治机构,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各等级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并选举官职,以此来削弱贵族会议的职权。又在贵族会议之外另设了一个400人议事会,由雅典的4个部落各选出100人组成,一、二、三等级的均可当选,主要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此外,还设立了陪审法庭,参加审理案件。这些改革限制了贵族会议的部分权力。④推行鼓励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如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新的货币制度、统一度量衡、奖励外邦工匠移居雅典等。(3)意义:梭伦改革在经济上大大打击了氏族制度,改善了自由农民的经济地位,调整了自由农民内部的关系,扩大了雅典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从此开始分享政权,为雅典日后向奴隶主民主政治过渡创造了条件;取消本族债务奴,使雅典从此以后主要奴役外籍奴隶,奴隶制的发展迈向更高阶段;促进了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梭伦改革并没有满足平民重分土地和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要求,也没有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400人议事会),血缘氏族部落依然存在,贵族的优势没有被彻底摧毁,因此,梭伦原本作为贵族与平民之间调停人的身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但现在招致了各方都对他的改革不满和反对,公元前572年,梭伦被迫离开雅典,长期在外出游。知识点解析:本题是对雅典城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改革的考查,这些改革,曾在考试中多次出现,考查的形式很多,考生应高度重视。9、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标准答案:(1)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掳走27290人,从此,以色列王国灭亡。(2)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攻陷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几乎犹太的所有富裕阶层,许多手工业者,包括一部分贫民,被掳到巴比伦,称为“巴比伦之囚”。(3)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后,巴勒斯坦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犹太人多次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4)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图斯率军攻陷犹太起义的中心耶路撒冷。城内居民在殊死抵抗中牺牲。城陷之日,7万居民被卖为奴,古城耶路撒冷惨遭蹂躏,神庙珍品被洗劫一空。犹太人遭屠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至于“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5)公元131年,罗马皇帝哈德良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并下令在耶路撒冷建立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将犹太人赶走。次年,犹太人爆发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20余万起义者在西门(绰号“星辰之子”)的领导下英勇作战,他们杀死罗马殖民者,攻城陷镇。罗马费时3年,毁灭巴勒斯坦50座城市和近千个村庄,屠杀了58万犹太居民。犹太人经过这次浩劫,田园荒芜,庐舍为墟。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流散异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意义。标准答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岁币”及奢侈浪费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造成前所未有的“三冗”现象。(2)农民起义。为了维持各项开支的需要,宋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导致了农民起义。(3)辽夏侵边。虽然北宋政府对辽、夏采取了屈辱妥协政策,但仍不能满足其贪欲。辽、夏经常出兵南下,严重地威胁着北宋的安全。(4)范仲淹等人变法流产。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希望通过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来扭转当时的社会危机,史称“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引起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流产了。内容: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很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放款,听民户自愿请贷。②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者,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者,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③募役法:差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以充。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交“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院户以及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按户等出“助役钱”,其数半于免役钱。④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然后将田地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⑤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⑥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①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将,将练其兵”。②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作保丁。农闲练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逻。③保马法:把官府的马交给农民饲养,以节约养马开支,提高养马质量。同时鼓励农民养马,凡养马户免其赋役。④置军器监:设军器监于洛阳,又在各地设督作院,招集能工巧匠制作兵器,以提高兵器的质量。(3)教育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及失败的原因:(1)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①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之家对农民耕农的高利贷剥削;②农田水利法使水利勃兴,良田大增;③募役法使众多的农村居民免除差役,增加了农业劳动人手;④市易法多少限制了大商人利益,调节了市场,稳定了物价;方田均税法使部分农民减轻了一些负担;⑤置将法、保甲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总之,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2)失败的原因:①新法没有对官僚豪绅采取强硬措施,因而当新法触及他们利益的时候,便遭到激烈反对和攻击。②变法派没有形成一个巩固的政治集团,在反对派打击下,内部日益分裂。③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事。随着变法运动色彩的改变,逐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知识点解析:王安石变法是一个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内容,考生一定要牢固、全面的掌握。记住变法的内容是基础,对变法进行有深度的分析、理解是重点,适当关注新的研究动态。11、简述宋代的“祖宗家法”。标准答案:所谓的“祖宗家法”,是指在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宋时期一直在遵循的政治原则。(1)北宋初年,统治者为国家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基调,宽仁尚礼成为两宋时期统治方针的主线。“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2)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宋代中央集权的建立,主要着眼点是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如何防范人事、财政、军政等大权旁落;如何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3)祖宗家法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针上,更是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宋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社会生活未予过多干预,宋有着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形成,为其参政议政提供了外在条件。(4)关于祖宗家法的具体内容,哲宗时吕大防分析为事亲之法、事长之法、治内之法、待外戚之法、尚俭之法、侵身之法、尚礼之法、宽仁之法等八项,这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很难对于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罗列。这些都与北宋的开国背景有关。(5)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大臣相信祖宗之法已经完美,如有更张,会对国家造成伤害。对此,不能一概认为是保守,守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持政策的稳定的一种表现,是对唐代以来“进士浮薄”风气的抑制。最先敢于冲破祖宗家法约束的是寇准。王安石变法提出“三不足”的精神,努力改变这种风气。知识点解析:要全面回答宋代“祖宗家法”,应该从它的背景、实质、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把握,这也要求考生平时多看书、多思考。12、简述并评价雅尔塔会议。标准答案:当德国败局已定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在这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上,主要讨论以下四个问题:(1)关于德国。决定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并在柏林设立管制委员会。德国必须赔偿盟国的损失,并实行非军国主义化。(2)关于波兰的疆界和政府的组成。苏联与英、美在会议期间讨论得最多,争论最为激烈,几经较量,才达成协议。(3)关于联合国。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决定成立联合国。任何实质性问题(程序问题除外),均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即五大国拥有否决权。为了成立联合国,会议还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会议。(4)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评价:积极: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对协调盟国在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使胜利早日到来,以及对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消极:关、苏首脑竟背着中国签订了以中国的领土主权做交易的秘密协定,直到6月14日才由美国政府将内容通知中国当局,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同意。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是四大盟国之一。但是这项协定却是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作出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仅此一点,已足见雅尔塔秘密协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标准答案:门阀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皇权同世家大族间相互制衡,共同行使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它的产生是因为在西晋瓦解的过程中,南渡的大族和南方的大族共处,需要共同拥戴一个政权,所以东晋王朝才建立起来,而且东晋王室本身是大族拥戴上台,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皇权,无法达到集权,只能是与大族分权共治,这一点不论是大族还是皇帝本人,都有认同,才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一方面,皇权与大族权力平衡,另一方面,大族之间也保持着势力的均衡,如果有一支大族的权力过分膨胀,或者想替代皇权,那么也会遭到其他大族的一致反对,所以皇权和士族之间一直可以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在继承的问题上,由于选官主要以门第为标准,所以大族可以保持对自己地位的垄断,尤其是朝中掌握大权的要职,军权也是争夺的重点。由于这种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他们与下层要求上升途径的寒门人士不断地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门阀政治被寒人兴起所取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准答案: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正确分析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秦邦宪等到西安。张、杨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方针和条件。最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战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使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宣告了国民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中共“逼蒋抗日”方针实现。从此内战基本结束,给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建立了必要的前提。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第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显示了中国各阶层强烈要求团结抗日的愿望。第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中共能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成熟。也表明了中共团结抗日的诚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清末新政的内容。标准答案:(1)改革政府机构。内容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而将原有的地方和中央的冗官冗衙进行裁撤;再有整顿吏治,废除原有的陈规陋习。(2)编练新军和兴办警察事务。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警察的建设则是开创了中国近代以来警政事业的开端。(3)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划定了初、中、高三段制的教育体制,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要求各省改设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4)奖励实业,发展商务。参考西方国家的政策,制订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的法律条文,并设商部,总管商务、铁路、工矿、银行等事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标准答案: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的局面而开通的。其开凿的原因有:第一,政治上,为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需要沟通南北交通。第二,军事上,在东北部涿郡(今北京)建立军事据点,把军需物资送到北方,也需要打通南北交通。第三,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等地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解决南粮北运,转运江南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是隋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陆路运输,费用太大,加以运输工具简单,运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将横贯诸水连成贯通南北的运河,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因此,运河的开通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第四,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逐渐向南方转移,而隋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却仍旧在北方。中国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国的长江大河也大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南北的交通,从来没有很好地整顿过,隋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沟通南北的运河大工程,就是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进行的。所以,运河的开凿,是符合时代需要的。第五,大运河的开凿还与隋炀帝怀恋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繁华,向往江都的风光,想去巡游享乐有关。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第一,经济方面: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五百多里。它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大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通道,其作用更加凸显。另外,隋运河成为交通干道后,沿河逐渐兴起了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河城市带和经济带。第二,政治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南北联系、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条件,中央政府得以对南北实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大运河虽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在中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它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广大百姓的沉重负担的基础上的。从大运河的开凿,到漕运的实现都是如此。因此,运河也形成了中国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一个聚焦点,如隋朝的开通运河劳民伤财、后世各帝王的沿河游玩、贡赋的北运等都成为后世王朝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简述16—17世纪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标准答案:(1)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1500年以前,世界各地的人种是相互隔离的,黑人集中在非洲及少数几个太平洋海岛上。蒙古利亚人种住在中亚、西伯利亚及东亚,而高加索人种住在欧洲、北非、中东及印度。但是到1760年,这种分布情况大大变化。美洲人种的变化最大,在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到美洲。(2)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以及农作物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等。(3)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的另一个重大后果,是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18世纪后期,三角贸易逐渐繁荣——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烟草及白银到欧洲。当然也从欧洲运日用必需品到美洲。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了。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4)世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指挥者和受益者。他们从奴隶贸易和种植业以及东方贸易中收取最大的利润,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为工业革命的到来作了准备。在欧洲殖民强盗的掠夺下,殖民地的社会经济陷入停顿甚至倒退。因此,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正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下来,西方对东方的世界优势开始形成。(5)全球文化实现了交流。由于西欧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这个时期全球文化交流也加强了。英国人亲身把本国的文化带到新大陆去,印第安人也对白人的文化产生影响,在词汇、文学、服装、医药中白人接受了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1600—1760年间,东西文化交流显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展。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开明专制,奥地利玛丽亚及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来华传播欧洲的自然科学,等等,从广义上言之,都是“西学东渐”的表现。“东学西渐”也是很明显的,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之大量翻译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及文学、哲学作品,大大影响了欧洲知识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简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意义。标准答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签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必要性主要有:①经过几年的战争,苏俄经济几近崩溃,人民渴望和平。②苏俄无足够的武装力量,前线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弱。③无产阶级的敌人反抗力量顽强,苏维埃政权不可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④初建的苏维埃政权需要和平喘息时间进行政治、经济上的重建。⑤国际帝国主义想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可能性:①俄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苏俄与德国签约对德国十分有利,德国可以摆脱东线的困扰。②1918年1月,德国国内爆发了反战的示威游行。③德国东线士兵与俄国士兵联欢,要求和平的倾向日益增长。④英、法等协约国一再拒绝苏维埃政府的和平谈判建议,而德国集团同意与苏俄和谈。⑤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苏俄首先退出帝国主义战争。(2)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意义主要是:①使苏俄坚决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从而赢得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为后来国内战争的胜利和打垮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②和约的签订,表明了苏俄争取和平的诚意,顺应了各交战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拥护。③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革命妥协的一次范例。④但是,和约的签订使苏俄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映了德国统治集团的贪得无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如何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标准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反帝的斗争形式是非暴力抵抗。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其内容是:放弃职衔和荣誉职位,辞去地方机构中的委派职位;拒绝参加政府举行的各种会议;抵制政府开办的学校和英国法庭;抵制外货,特别是大规模抵制英货,恢复各家各户的手工纺织业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人民政治觉悟的提高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有力地冲击了英印统治秩序。结束了国大党内部混乱的政治局面,使国大党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旗帜下,逐步走上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不合作运动是以“非暴力”为前提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反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维也纳会议为欧洲确立了怎样的国际体系?标准答案:(1)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代表参加。这虽然是一次全欧会议,但是操纵会议的是四个战胜国——俄、英、普、奥。这几个大国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瓜分赃物,以满足本国的领土野心;打着“正统主义”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使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在这几个大国中,沙皇俄国的野心最大,它一心一意想扩张领土,以建立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奥地利则力图建立自己在中欧特别是在德意志的优势。英国则希望一方面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均势,另一方面扩大英国海外殖民地以加强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普鲁士也要求扩张领土,以便同奥国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因此,在维也纳会议上,这些强国的外交代表争论得非常激烈,争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俄国企图独占华沙大公国,提议把萨克森合并给普鲁士,把普鲁士拉到自己一边。奥地利则反对沙俄独占华沙大公国和普鲁士吞并萨克森,于是就和英国联合起来。法国害怕东邻普鲁士的强大,也站在英、奥一边。1815年1月3日,英、奥、法三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两个阵营的斗争愈演愈烈,几乎闹到决裂的地步。由于拿破仑重返法国,各战胜国才达成协议,并于1815年6月9日匆忙签署了“最后总决议”。(2)“最后总决议”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以及德意志、意大利各邦的王朝都复辟了。罗马教皇也恢复了“自己的统治”。②为了几个大国的利益,任意处置欧洲及海外领土。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为沙俄所得,波兹南和格但斯克留给普鲁士,加里西亚仍归奥地利。这样,波兰只剩下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沙俄继续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但由于瑞典失去芬兰,就把挪威划归瑞典作为“补偿”。普鲁士得到萨克森的2/5的领土及其他一些邦的土地,结果使疆界扩大到莱茵河左岸和波罗的海南岸。英国取得马尔他岛,原法属多巴哥、圣卢西亚、毛里求斯等地,并且从荷兰人手中夺得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岛,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确立了它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③建立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由德意志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奥地利代表主持邦联会议。这个邦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松弛的政治联盟,各邦享有独立的主权。因此,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的局面。④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反法联军占领3至5年,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为防止法国再起,同它毗邻的比利时被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卢森堡公国也归尼德兰执政兼管。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作为法、奥、德、意诸国的缓冲地带。为了加强瑞士的力量,又把瑞士的边境扩大了,把许多战略上的重要山隘都划归瑞士。⑤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并把它的大部分土地置于奥地利的主宰之下。奥地利取得了伦巴底和威尼斯。以突斯坎纳大公国为奥地利斐迪南大公的世袭领地,以莫登纳公国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得埃斯特大公的世袭领地,以帕尔玛公国为前法兰西帝国皇后玛丽?路易丝的终身领地。撒丁王国收回萨伏依和尼斯二省,并且合并了热那亚。这样,维也纳会议置各国人民的愿望于不顾,恢复了被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的统治,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诸国的民族压迫之下。但是,反动势力是阻止不了历史的前进步伐的。到二三十年代,革命风暴席卷了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俄国、法国及比利时,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反动派,促使这一体系走向瓦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评斯大林《苏联社会土义经济问题》。标准答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该书是对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性总结,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苏联是在原来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许多方面还在试验和探索之中,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和实践的不成熟性,必然使斯大林的理论总结带有很大的不完善性,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如对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根源、性质、作用、范围的认识有许多不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只能局限于消费品生产,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认为商品流通是同向共产主义过渡不相容的,扩大商品经济会阻碍向共产主义前进。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问题上,不从实际出发,片面地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总是落后于生产力,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一味强调不断改变生产关系,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程度。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和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理论偏差,正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问题和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评述1968~年匈牙利“新经济体制”改革。标准答案: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后,经过多年的政治、经济上的整治和准备,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开始较大规模的经济改革。1966年5月,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的决议,1968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有:(1)在计划体制方面,取消了国家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实行指导性计划体制。(2)在价格体制方面,实行多元的价格机制。(3)在收入调节制度方面,改企业把全部利润上交国家为只交部分税收和企业可以留成。把工人的平均工资制改为基本工资加浮动工资制度。(4)在组织制度方面,精简组织机构,减少中间环节,使中央政府能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经营机构能够得到对生产过程微观管理的全权。(5)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两权分离,即把国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匈牙利通过1968年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经济生活日益民主化。尽管匈牙利的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作为区别于苏联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又一条独特的道路,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来说,仍有许多可鉴之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标准答案: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两次世界经济危机(1974~1975、1979~1982)。这两次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有它们的特点,诸如生产下降的幅度大、时间长(主要是后一次)、失业数量大;危机过后,经济回升乏力,没有出现繁荣等。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新特点是“滞胀”,即在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停滞,而同时通货却又不断膨胀,物价上升。这是前所未有的。(1)关于生产停滞。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停滞是明显的。(2)关于通货膨胀。战前历次经济危机物价往往是下跌,而在战后,危机则往往伴随着通胀。70年代的物价上涨同历史上个别时期、个别国家发生过的短期物价上涨不同,它具有过去没有的特点——经常性和严重性。(3)关于滞胀带来的后果主要是统治集团束手无策,国家干预失灵。西方国家再也不敢像以往那样大力运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因为这会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不加干预使失业越来越严重,社会更加动荡。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在这两者的夹缝中摇摆,却难以摆脱危机。这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过程。标准答案: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国家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1)早在德意发动侵略欧洲的战争初期,西欧诸国迅速沦亡后,波兰、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就相继在英国建立了流亡政府,在国外继续反法西斯的斗争。这可以看做西方反法西斯同盟的最初模型。(2)法国的迅速败降对尚未卷入战争的美国震动很大。1941年春天,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美国政府以借贷的形式向英国提供战争物资的援助。随后,英美共同制订了ABC-1计划,确定两国“先欧后亚”战略,标志着英美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同盟。(3)194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关键时期。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8月,美英两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10月,美、英、苏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首次采取联合行动。(4)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反法西斯阵线迅速扩大。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互相合作。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与德、意、日集团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集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标准答案:(1)相同点: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新的国际体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2)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干涉苏俄是会议的一个主题;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谈谈你对日本的“大陆政策”及其侵华战略的理解。标准答案:(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其既定战略。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它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满蒙政策”。确立了把满蒙和中国本土分开的方针。(2)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卷入经济危机,使得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193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国内矛盾激化,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日本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依靠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医治由经济危机造成的伤害。(3)为了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内大造舆论,并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使得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阶段,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4)广田内阁上台后确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以此为轴心,扩军备战,调整外交政策,指导统一国内舆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侵华策略,重点是霸占华北五省。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的备战政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恶化,激起日本人民的反抗;国内形势的恶化和西安事变以后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潮,冲击着日本的侵华策略。日本企图通过扩大战争来摆脱困境,日本帝国主义迅速走上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罪恶道路。知识点解析: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命题,但是并不代表它并不重要,通过考查日本的侵华战略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侵华的背景、原因,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也要加上考生对于日本侵华战略的理解,这是考查考生基本的史实记忆、综合能力以及理解能力。7、简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标准答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2)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4)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标准答案:背景;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领导的两个极其短暂的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结束了苏联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内容:(1)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1987年苏共6月全会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把商品货币关系列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制,广泛发展集体承包制。同时,在计划、价格、财政信贷、科技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2)改革政治体制。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3)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①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②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③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④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合作的核心问题,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⑤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影响与评价:(1)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上的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经济状况恶化和社会秩序全面动荡。(2)在政治上的改革使苏联国家政治生活中失去了领导核心。(3)在思想上失去了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失去了联系的纽带。(4)导致了苏联的社会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加剧、苏联的政治局面难以控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试论拿破仑战争。标准答案: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向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史称“拿破仑战争”。1799年11月,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以后,法国同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国、英国、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处于战争状态,处境十分困难。拿破仑战争以1807年为界,以前的战争主要是进步的,具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革命基本成果的性质。通过战争打击了反法联盟和欧洲的封建势力,并向被占领地区传播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理念。1807年以后,主要是侵略掠夺和争霸的战争。拿破仑战争最后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远征俄罗斯的失败和西班牙解放战争拖住了帝国的大部分军事力量;连年的战争使法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战争潜力日益枯竭;法国在对外战争中几乎与整个欧洲作战,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被占领国家人民的反抗。性质: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大陆各君主国害怕法国革命会引起本国革命,自己也落得与路易十六同样的下场,因而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他们要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是以战争的手段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从这个角度看,拿破仑前期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件。就其侵略性来说,拿破仑曾把比利时、荷兰及意大利的一部分合并为法国领土;他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还想霸占西班牙以及派兵远征海地等,都是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的体现。此外,当拿破仑征服一个国家时,便强迫被征服国家降低关税或干脆取消关税,以利于法国商品的倾销。同时,他也从被征服国家中夺取原料和财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的工商业发展。拿破仑还在被征服国家的学校中强制推行法语,加重人民的捐税,大量地征兵,用被征服国家的人力、物力来扩大他对欧洲的侵略。就其争霸性来说,资本主义的英国担心法国强大后会与它争夺欧洲和海上霸权,就积极联合欧洲各封建君主国,组织反法同盟,以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因而拿破仑与英国的战争,是两国之间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而与俄国的战争也是要争夺欧洲的霸权。所以说,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彤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标准答案:(1)原因: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根本原因在于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皇帝居鲁士征服小亚细亚,小亚西海岸的希腊城邦从属于波斯的统治之下。大流士于公元前513年从小亚侵入欧洲,进攻游牧的西徐亚人,失败而归,回师途中侵占了色雷斯,色雷斯以西的马其顿也臣服波斯。这样,希腊各城邦直接面临波斯威胁。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米利都人反抗波斯,并寻求雅典和斯巴达的援助,斯巴达没有响应,雅典派出了一支舰队支援,取得了最初的胜利,但公元前494年波斯大军镇压了小亚米利都人的起义,这一事件成为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如果说希波战争是希腊处理外部矛盾的战争,那么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是希腊各城邦内部矛盾的结果。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各城邦中的两霸,希渡战争后,它们之间的矛盾逐渐以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两大集团对立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双方陆续发生过一些战争,都想瓦解对方的同盟。由于相持不下,双方后来签订了三十年和约,但是,不仅斯巴达和雅典的矛盾难以调和,而且斯巴达的重要盟邦科林斯和麦加拉与雅典也有海外商路和殖民地之争。斯巴达和它的盟邦对于雅典的海上霸权尤其不能容忍,便以雅典流放伯里克利并解散提洛同盟为条件发出最后通牒,波及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由此爆发。(2)影响:两次战争对希腊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拉开了古典时代的序幕,解除了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的威胁,使以雅典为代表的多数城邦的经济、文化和民主政治呈现繁荣景象,奠定了希腊城邦发展和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后者则终结了古典时代,使希腊世界陷入了城邦危机,最后沦于马其顿的铁骑之下。知识点解析:本题着重对两次战争的考查。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次战争均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前者拉开了古典时代的序幕,使以雅典为代表的多数城邦的经济、文化和民主政治呈现繁荣景象;后者则终结了古典时代,使希腊世界陷入了城邦危机,最后沦于马其顿的铁骑之下。因此,不仅要掌握战争的起源与影响,还应了解战争的过程,以防失分。11、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标准答案:隋唐帝国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是大一统的重建和历史有序化进程的重现,这一时期在整个东亚历史上被称为动荡时代。(1)隋文帝时期,高丽联合靺鞨进攻辽西,在隋军的攻势下遣使谢罪,罢兵修好。(2)隋炀帝三征高丽,目标攻打辽东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成为引发隋末农民战争的导火线。(3)唐朝代隋而立,高丽与唐修好,唐鉴于隋亡教训,国内战争还在继续,突厥势力依然构成威胁,唐高祖表面同时册封高丽、百济和新罗王。(4)百济与高丽结盟,囚禁唐朝使臣。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局部上收复辽东,并未达到臣服高丽的目标。(5)高宗前期,保持对朝鲜半岛的进攻态势,于显庆五年讨平百济,日本出兵助百济,战败。乘高丽内讧公元668年攻陷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由于高丽遗民的顽强反抗,以及对外政策的中心由东而西,逐渐从朝鲜半岛撤退,都护府撤回辽东。(6)武则天执政时期,实行息兵政策,对朝鲜半岛基本采取修好态度,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进入实质性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轨道。朝鲜半岛新罗与唐的友好关系一直维持到唐末,是古代国家关系中友好邻邦的典范。(7)从公元600年开始,日本重开遣隋使,中日两国恢复了中断的交往。贞观四年,日本第一次遣唐使派遣,向唐朝学习律令制度,佛教(鉴真东渡)、汉字、儒家经典在这一时期传入日本。总之,可以说强大的隋唐帝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它们互相促进、吸收,最终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这个过程中隋唐帝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简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标准答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2)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4)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标准答案:门阀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皇权同世家大族间相互制衡,共同行使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它的产生是因为在西晋瓦解的过程中,南渡的大族和南方的大族共处,需要共同拥戴一个政权,所以东晋王朝才建立起来,而且东晋王室本身是大族拥戴上台,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皇权,无法达到集权,只能是与大族分权共治,这一点不论是大族还是皇帝本人,都有认同,才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一方面,皇权与大族权力平衡,另一方面,大族之间也保持着势力的均衡,如果有一支大族的权力过分膨胀,或者想替代皇权,那么也会遭到其他大族的一致反对,所以皇权和士族之间一直可以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在继承的问题上,由于选官主要以门第为标准,所以大族可以保持对自己地位的垄断,尤其是朝中掌握大权的要职,军权也是争夺的重点。由于这种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他们与下层要求上升途径的寒门人士不断地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门阀政治被寒人兴起所取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论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标准答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的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试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标准答案:(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第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国际条件。第二,就国内条件而言: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组织基础。(2)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斗争道路。第二,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评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标准答案:《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统筹全局的方案。政治上,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设法用人得当,反对“结党联盟”;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金融事业,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造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举办福利事业,废除封建迷信和封建陋俗,批判了华而不实的学风;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内政。《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比起农民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大进步。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洪仁玕的认识超过了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但洪仁玕的思想主张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再加上战争环境,在当时没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标准答案: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表现在:①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表现在:从战争的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④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量增多。从战争的影响看:①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②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促使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评价岳飞。标准答案: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佃农出身,二十岁起应募参军,投身于抗金的战场,曾参加保卫开封外围的战争,以后在宗泽、张所,王彦部下与金军作战,屡立战功。建炎元年(1127)岳飞曾以下级军官身份越职上书斥责黄潜善、汪伯彦的畏敌逃跑,要求高宗赵构北伐并因此获罪被革职。建炎三年(1129),当金军大举南下后,岳飞小股兵力屡败金兵。绍兴四年(1134)五月,他又收复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襄阳、信阳、唐、邓、郢、随等六州郡。这时,年仅三十二岁的岳飞因军功被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晋封为武昌开国侯,由一个普通将领升为一军的统帅,屯兵于鄂州(武昌)。岳飞主张大举北伐,向高宗呼吁,北渡黄河,“直捣中原,收复故疆”。绍兴六年(1136)八月,岳飞奉命北伐,收复长水(河南洛宁县西),攻下蔡州,并深得黄河一带人民的支援,收复中原进展顺利。岳飞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九月,奉诏班师回军鄂州。转战各地的岳飞军队,由于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被人们誉之为“岳家军”,深受人民的称颂和爱戴。金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军大举南下。在中原战场上,岳飞取得了更大的胜利。岳飞从驻地德安府(湖北安陆)出发,率军北伐,进入河南。其部将也迅速收复河南洛阳、颖昌、陈州等地。黄河以北的忠义民兵也纷纷配合,四处出击金兵。七月,岳家军在郾城与金兀术大战,大破金兵精锐“拐子马”和“铁浮图”,取得郾城大捷。由于高宗、秦桧之流主张停战求和,更怕岳飞势大难制,命令全线撤兵。由于张浚、杨沂中等从宿州、毫州和泗州撤军,岳飞军队陷于孤军深入的境地。再加上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岳飞只得撤军退守鄂州,北伐中收复的郑州、颖昌、蔡州、淮宁等大片土地又重新落入到了金军手中。后来,岳飞被削夺军权,于绍兴十一年(1142)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被害,在抗金战场上英勇战斗了一生。他自奉节俭,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极强,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岳飞的抗金活动抵御了女真族的侵扰,捍卫了河南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与人民的愿望、民族的利益相一致。岳飞没有牺牲在金兵的金戈铁马下,而是死在他效忠的南宋王朝统治者的屠刀下,这是历史的悲剧。岳飞不仅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此外,岳飞参与了镇压钟相、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活动,并镇压了南宋王朝内的游寇集团。这是他身为地主阶级官僚一员的阶级利益所决定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标准答案: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的局面而开通的。其开凿的原因有:第一,政治上,为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需要沟通南北交通。第二,军事上,在东北部涿郡(今北京)建立军事据点,把军需物资送到北方,也需要打通南北交通。第三,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等地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解决南粮北运,转运江南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是隋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陆路运输,费用太大,加以运输工具简单,运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将横贯诸水连成贯通南北的运河,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因此,运河的开通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第四,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逐渐向南方转移,而隋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却仍旧在北方。中国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国的长江大河也大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南北的交通,从来没有很好地整顿过,隋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沟通南北的运河大工程,就是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进行的。所以,运河的开凿,是符合时代需要的。第五,大运河的开凿还与隋炀帝怀恋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繁华,向往江都的风光,想去巡游享乐有关。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第一,经济方面: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五百多里。它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大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通道,其作用更加凸显。另外,隋运河成为交通干道后,沿河逐渐兴起了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河城市带和经济带。第二,政治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南北联系、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条件,中央政府得以对南北实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大运河虽在客观上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