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4-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行星LHS1140b距离地球约39光年,它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其位置刚好在这颗红矮星四周的宜居带范围内,但宜居带上的行星并非都宜居,要诞生才智通常应具备“金锁链条件”。完成下面小题。1.行星LHS1140b所在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下列不属于生物生存“金锁链条件”的是A.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B.相宜的温度C.较厚的大气层 D.稳定的太阳光照【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行星LHS1140b距离地球约39光年,而地月系的平均直径仅38万千米;太阳系最小直径有2~6光天,最大直径约为2光年,因此该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不行能位于地月系、太阳系,解除A、B。银河系的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而行星LHS1140b距离地球约39光年,因此该行星所在天体系统可能在银河系,C符合题意。离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系离地球约254万光年,而该行星距离地球约39光年,因此该行星不行能位于河外星系,解除D。【2题详解】金锁链条件是科学家给地球经过千百年环境演化后现有的、相宜生命生存的生态条件所起的名字,正是因为有了金锁链条件,人类及其他全部生命体才的以在地球上生存。金锁链条件是指地球上拥有可供生命生存所需的液态水、相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等这些条件。因此不属于生物生存“金锁链条件”的是稳定的太阳光照,D符合题意,解除A、B、C。【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减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相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足够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2024年起先,台州市多举措扶持分布式光伏,重点推动屋顶光伏发电,经过3年时间,光伏发电量不断增加,光伏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完成下面小题。3.光伏发电利用的太阳辐射,其能量主要集中在A.紫外光波段 B.电磁波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红外光波段4.阴雨天光伏发电量较小是因为太阳辐射受到A.大气的散射 B.云层的反射 C.臭氧的汲取 D.水汽的汲取【答案】3.C4.B【解析】【3题详解】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其中50%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因此光伏发电利用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C符合题意。紫外光波段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7%,红外光波段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因此解除A、D。太阳辐射都是电磁波,因此不存在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电磁波波段,解除B。【4题详解】阴雨天,云层较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实力强,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弱,导致光伏发电量较小,B符合题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量和水汽对太阳辐射的汲取量较小,因此阴雨天光伏发电量较小不是因为太阳辐射受到云层的散射和水汽的汲取,解除A、D。臭氧主要位于平流层,而阴雨天出现在对流层,因此臭氧的汲取不是阴雨天光伏发电量较小的缘由,解除C。【点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干脆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限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爱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协作上功率限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2024年,台州市入梅时间为6月17日,出梅时间为7月17日,入梅时间偏晚但梅雨期并没缩短。完成下面小题。5.形成梅雨的干脆缘由是A.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副热带高压的改变6.据“入梅时间偏晚但梅雨期并没缩短”推想,2024年①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偏强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偏弱③我国东部可能出现南涝北旱④我国东部可能出现南旱北涝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梅雨是指初夏江淮流域一带常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梅雨由江淮准静止锋导致,因此形成梅雨的干脆缘由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准静止锋在当地徘徊,从而形成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的一段连阴雨天气,A符合题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副热带高压的改变对梅雨的形成有肯定的影响,但不是形成梅雨的干脆缘由,解除B、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梅雨的形成影响不大,解除C。6题详解】据“入梅时间偏晚但梅雨期并没缩短”推想,2024年假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偏强,会导致形成梅雨的暖气团提前到达此地,不会导致入梅时间偏晚,①错误。假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偏弱,会导致形成梅雨的暖气团推迟到达此地,使得入梅时间偏晚;同时夏季风偏弱,也会导致锋面对北推移的时间偏晚,出梅时间偏晚,使得梅雨期并没缩短,与题意相符,②正确。当地入梅时间偏晚但梅雨期并没缩短,说明夏季风偏弱,雨带停留在南方地区的时间较长,北方雨季较短,导致我国东部可能出现南涝北旱,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解除A、B、D。【点睛】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起先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殊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难。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在气象上,把梅雨起先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详细年份来说,梅雨起先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被自驾“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调大道”。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等景观。完成下面小题。7.金色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8.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森林、草原、沙漠 B.草原、森林、沙漠C.森林、沙漠、草原 D.草原、沙漠、森林【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金色胡杨林分布在气候干旱的绿洲地区,从气候角度来看,该地不应当出现森林,因此金色胡杨林分布没有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解除A、B、C。金色胡杨林分布是地方性水源条件较好而形成的植被,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D符合题意。【8题详解】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质补充量有关,有机质补充量与植被类型有关,沙漠植被稀有,有机质供应量最少,因此土壤在有机质含量最少;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供应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干脆供应应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因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草原、森林、沙漠,B符合题意,解除A、C、D。读某国能源供应结构及发展规划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9.依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 B.自然气 C.水能 D.核能10.据表可推想该国将来十年内A.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 B.清洁能源比重略有上升C.自然气供应量保持不变 D.能源供应结构优化明显【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须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头才能形成,依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自然气和核能都属于这一类,因此解除A、B、D。水能利用后一般不会导致储存量削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循环再现,依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属于可再生资源,C符合题意。【10题详解】表中数据显示,该国可再生能源由2%提升至2.5%,占比仍旧很小,不行能成为主要能源,A错误。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干脆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表中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和水能,表中显示,2024年三者占比约15.3%,2030年三者占比约17.5%,说明清洁能源比重略有上升,B正确。表中数据表明,该国自然气比重不变,但总能源供应量应上升,因此自然气供应量也会上升,只是比重保持不变,C错误。表中数据表明,该国将来10年能源供应结构仍旧以矿物能源为主,能源供应结构没有明显的优化,D错误。【点睛】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精确,简洁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会清洁能源的本意。清洁能源的精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洁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其次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肯定的排放标准。2024年8月10日1时45分前后,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旁边最大风力16级,此次台风造成L市城区大面积内涝。读“利奇马”移动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11.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前后,温岭市风向改变为A.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B.偏南风变为偏北风C.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D.偏北风变为偏南风12.从城市排涝角度,L市为削减城市内涝危害可实行的主动措施有①修建防洪城墙②整治淤积河道③修建蓄洪工程④开挖泄洪通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1.D12.D【解析】【11题详解】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以前,温岭位于台风中心(低气压中心)西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右偏形成偏北风;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以后,温岭位于台风中心(低气压中心)东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南指向西北,右偏形成偏南风,因此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温岭登陆前后,温岭市风向改变为偏北风变为偏南风,D正确,A、B、C错误。【12题详解】修建防洪城墙,受城墙的阻挡,会使得城区积水很难自流入河,不利于L市削减城市内涝危害,①不符合题意。整治淤积河道,可以降低洪水水位,有利于城市排水系统向河流排泄积水,也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有利于城区地表积水下渗,从而确定这是L市为削减城市内涝危害可实行的主动措施,②符合题意。利用低凹地区修建蓄洪工程,对减轻河流洪水压力有主动作用,但对减轻城市内涝影响不大,③不符合题意。开挖泄洪通道,有利于增加泄洪量,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排泄积水(内涝),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解除A、B、C。【点睛】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实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难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缘由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造成内涝还有其它缘由,如城市范围内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就简洁形成内涝。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缘由。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简洁入渗,也简洁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科学界关于“泾渭分明”的说明许多。纪录片《航拍中国》说明:渭河与泾河交汇处,泾河水清浊随季节改变,渭河水终年浑浊,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而得名。读渭河、泾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依据材料信息,推想“泾渭分明”景观较为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4.渭河所在平原形成的主要缘由是①褶皱凹陷②断裂陷落③流水沉积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渭河与泾河交汇处,泾河水清浊随季节改变,渭河水终年浑浊。图中显示,径河主要发源和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此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泾河浑浊,渭河也浑浊,“泾渭分明”景观不明显,解除B。春秋两季,当地气温较高,蒸发较强,降水较少,土壤墒情较差,土质疏松,简洁被流失,径河含沙量较大,“泾渭分明”景观不太明显,解除A、C。冬季气温低,蒸发弱,虽然降水少,但地表土壤墒情较好,土壤相对不简洁被侵蚀,泾河水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水量不大,流速慢,侵蚀力不强,导致河水含沙量较小,比较澄澈,而渭河浑浊,因此“泾渭分明”景观较为明显,D符合题意。【14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渭河所在平原是地堑构造,其所在岩块相对于两侧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不是褶皱凹陷形成的谷地,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内力作用使得当地形成低地,河流流经时,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原地形,因此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解除A、B、D。读1982年以来我国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15.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代表的年份,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16.若我国人口增长按1982年以来的改变趋势持续发展,最可能出现的状况是A.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 B.人口素养难以提升C.劳动力成本不断下降 D.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解】1982年后我国渐渐落实独生子女政策,首先导致新生儿比例下降,其它年龄结构正常,与图①特征相符,因此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代表的年份最早的①,解除B、D。随着时间推移,80年头初诞生的低比例的人口年龄增加,低比例的年龄范围逐步扩大,先后出现图②、图③、图④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因此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解除C,选项A符合题意。【16题详解】若我国人口增长按1982年以来的改变趋势持续发展,年轻人口比重会不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会不断上升,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A符合题意。年轻人口比重下降,受教化的机会可能增多,因此人口素养可以得到提升,B不符合题意。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可能短缺,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C不符合题意。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因此就业压力可能减小,D不符合题意。近年来台州各领域人才奔赴新疆阿拉尔市进行对口支援,有些甚至长达五年时间。读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和交通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影响该地区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是A.科学技术 B.河流 C.地形 D.城镇分布18.近年来影响台州各领域人才奔赴新疆阿拉尔市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 B.自然生态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交通线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交通需求,图中显示,交通线把当地城镇连接起来,因此影响该地区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城镇分布,D符合题意。科学技术、河流和地形对当地交通线选线都有较大影响,但不是选线的主导因素,解除A、B、C。【18题详解】为了新疆阿拉尔市尽快脱贫,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切断暴力恐怖主义的源头,稳定新疆,国家制定了对口支援的政策,因此近年来影响台州各领域人才奔赴新疆阿拉尔市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A符合题意。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不是导致近年来台州各领域人才奔赴新疆阿拉尔市的主要因素,解除B、C、D。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分布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0.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A.甲:热力缘由、辐合B.乙:动力缘由、下沉C.甲:动力缘由、上升D.乙:热力缘由、辐散【答案】19.B20.B【解析】【19题详解】图中甲气压带位于赤道旁边,应为赤道低气压带,乙气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别位于赤道以北和30°N以北,气压带和风带大致随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因此此时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春分和秋分日,直射点在赤道,冬至直射点在南半球,与题意不符,解除A、C、D。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来线,北半球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与题意相符,选项B符合题意。【20题详解】依据上一题的推断可知,甲为赤道低气压带、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甲)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成因为热力缘由,水平气流为辐合,垂直气流为上升;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由于气流在30°纬度上空积累重力下沉而形成,成因为动力缘由,水平气流为辐散,垂直气流为下沉。由此推断,选项B符合题意,解除A、C、D。峨眉山是自然和文化的双重遗产地。科研人员在峨眉山地层中发觉了一种已绝灭的小型海生有壳的无脊椎动物——软舌螺类化石。读峨眉山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软舌螺主要繁盛于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2.关于峨眉山地区岩层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金顶地表分布有大片出露的侵入岩②初殿所在谷地是背斜顶部不断被侵蚀造成的③千佛顶和大峨寺旁边的玄武岩为同期形成④大乘寺地表岩层形成晚于大峨寺地表岩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21.B22.B【解析】【2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软舌螺一种已绝灭的小型有壳海生无脊椎动物,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地壳演化史中,古生代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因此软舌螺主要繁盛于古生代,选项B符合题意。太古代海生无脊椎运物还未产生,中生代和新生代,软舌螺已经灭亡,解除A、C、D。【22题详解】图中显示,金顶地表分布有大片出露的玄武岩,而玄武岩属于喷出岩,不是侵入岩,①错误;图中显示,初殿所在地岩层向上拱起,应为背斜,背斜顶部岩层变形过程中,受到张力多张裂,简洁被侵蚀,因此初殿所在谷地是背斜顶部不断被侵蚀造成的,②正确。图中显示,千佛顶和大峨寺旁边的玄武岩都位于沉积岩甲之上,因此两地玄武岩为同期形成,③正确。图中显示,大乘寺地表岩层为沉积岩乙,位于沉积岩甲之下,比沉积岩甲形成早,而大峨寺地表岩层为沉积岩丁,位于沉积岩甲之上,比沉积岩甲形成晚,因此大乘寺地表岩层形成早于大峨寺地表岩层,④错误。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解除A、C、D。【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读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地绿洲与旁边沙漠气温日改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依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关于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②-④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B.①-③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C.①-③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D.②-④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24.图中实线和虚线还可以分别用于表示A.平原和高原 B.山顶和山麓C.郊区和城市 D.海洋和陆地【答案】23.A24.D【解析】【23题详解】绿洲比旁边沙漠的含水量大,植被多,因此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气温日改变较小,由此推断,图中虚线表示气温日改变大,应为沙漠,实线表示气温日改变较小,应为绿洲。②~④时段,沙漠的气温高于绿洲,依据热力环流原理,沙漠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绿洲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正确、D错误。图中显示,①~③时段前段绿洲气温高于沙漠,后段绿洲气温低于沙漠,因此依据热力环流原理,风也会从沙漠吹向绿洲转为从绿洲吹向沙漠,B、C错误。【24题详解】依据上一题推断可知,图中实线表示热容量较大的绿洲气温日改变,虚线表示热容量较小的沙漠气温日改变,白天大多数时间绿洲气温比沙漠低,夜晚相反。与陆地相比,海洋热容量大,气温日改变较小,而陆地热容量较小,气温日改变较大,白天大多数时间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夜晚相反,分别与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特征相像,因此D符合题意。平原和高原、山顶和山麓,因海拔高度不同,白天和夜晚气温总是平原、山麓分别比高原、山顶高,与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特征不同,解除A、B。因城市排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全天气温一般比郊区气温高,没有明显的转换,与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特征不同,解除C。读2006年-2025年台州市人口机械变动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25.下列关于台州市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推断正确的是A.2006年全市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 B.近五年来省内迁入人口直线下降C.2024年全市人口的迁入多于迁出 D.十多年来迁往省内人口波动上升26.推断近五年来台州市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缘由最可能是A.就业机会有所削减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国家发展政策调整 D.自然灾难发生频繁【答案】25.A26.A【解析】【25题详解】图中显示,2006年全市省内迁入和迁往省内的人口均在35000人左右,而迁往省外的人口不到10000人,省外迁入不到15000人,因此2006年全市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A正确。图中显示,近五年中的2024年~2025年省内迁入人口大幅下降,但2024年至2024年,省内迁入人口有所上升,2024年至2024年省内迁入人口改变不大,B错误。读图可知,2024年全市人口的迁出多于迁入,C错误。图中显示,十多年来迁往省内人口由2006年近35000人变为2024年不到20000人,因此十多年来迁往省内人口波动下降,D错误。【26题详解】图中显示,台州市近五年来省内迁入和省外迁入均呈下降趋势,说明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当地就业机会有可能有所削减,吸引人口迁入的实力下降,这是近五年来台州市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缘由,A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台州近五年来并没有出现人口大量迁出,因此不行能经济水平持续下降,解除B。近五年来,国家发展政策并没有大的调整,解除C。近五年来,台州没有出现可能引发大量人口迁移的自然灾难,解除D。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A.甲-热带雨林气候 B.乙-地中海气候C.丙-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丁-热带沙漠气候28.对①②③④表示的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全年多雨,季节不均 B.②-全年多雨,季节匀称C.③-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答案】27.D28.C【解析】【27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常年盛行西风致雨,且冬无寒冷、夏无酷暑,从特征和成因推断,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乙来自夏季风影响致雨,冬暖夏热,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丙地地处内陆少雨,冬冷夏热,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误。丁地常年受高气压限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全年降水少,且全年高温,因此丁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28题详解】图中显示,①表示常年盛行西风或常年受低气压带限制,盛行上升气流,两地均简洁成云致雨,降水丰富,均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降水改变不大,季节安排较匀称,A错误。②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移来致雨或来自夏季风影响致雨,说明降水季节安排不均,B错误。③表示冬季西风移来致雨,说明冬季多雨,当地夏季西风移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盛行下沉气流,很难成云致雨,夏季少雨,C正确。④表示常年受高气压带限制,盛行下沉气流或地处内陆少雨,说明全年很难成云致雨,D错误。读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9.关于该地降水季节安排特点及形成主要缘由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多雨——受东南季风影响B.夏季少雨——副热带高压影响C冬季多雨——受盛行西风影响D.冬季少雨——受东北信风影响30.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29.A30.C【解析】【29题详解】读当地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图可知,当地7~8月的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为0℃,说明当地7~8月为最热月,当地位于北半球。依据当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推断,当地5~9月降水量逐月累计增长快,其它月份增长慢,说明当地夏季降水量大,冬季降水量少,雨热同期;图中显示,当地气温年较差为20℃以上,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因此当地最有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A正确。夏季少雨,与图中信息不符,B错误。冬季多雨,与图中信息不符,C错误。当地受季风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水汽少,降水少,不是受东北信风影响,D错误。【30题详解】依据上一题的推断可知,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适合常绿阔叶林生长,因此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选项C符合题意。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柔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区,解除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般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解除B。亚寒带针叶林带一般在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解除D。伞式洋流发电是将电站建在船上,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在洋流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若将此发电船停岸在我国钓鱼岛东侧西太平洋洋面,则P洋流的性质及船头朝向分别是A.暖流东北 B.寒流西南 C.寒流东北 D.暖流西南32.假如该发电站位于南美洲大陆旁边某海疆,且船头朝南,则P洋流对邻近沿岸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 B.降低了干、热程度C.扩大了常绿林的分布范围 D.增加了湿、热程度【答案】31.D32.A【解析】【31题详解】若将此发电船停岸在我国钓鱼岛东侧西太平洋洋面,依据所学学问推断,该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则P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淌,则船头朝向为向西南,由此推断,A、B、C错误,D正确。【32题详解】假如该发电站位于南美洲大陆旁边某海疆,且船头朝南,说明洋流向北流淌,南美洲东侧的巴西暖流向南流淌,而南美洲西侧的秘鲁寒流向北流淌,由此推断,P洋流为秘鲁寒流,因此P洋流对邻近沿岸陆地环境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会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A符合题意。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会降低热的程度,不会降低干的程度,解除B。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会缩小常绿林的分布范围,解除C。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不会增加了湿、热程度,解除D。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33.对钱塘江口沿岸所受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12世纪到14世纪北岸以淤积为主B.从12世纪到14世纪南岸以侵蚀为主C.在历史时期北岸始终表现出淤积为主D.在历史时期南岸始终表现出侵蚀主34.造成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岸线改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地转偏向力 C.河流含沙量 D.海陆轮廓【答案】33.B34.D【解析】【33题详解】图中显示,与12世纪相比,北岸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后退,说明从12世纪到14世纪北岸以侵蚀为主,A错误。图中显示,与12世纪相比,南岸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后退,从12世纪到14世纪南岸以侵蚀为主,B正确。图中显示,在历史时期北岸海岸有进有退,因此不是始终表现出淤积为主,且侵蚀表现比较突出,C错误。图中显示,在历史时期南岸海岸线有进有退,因此不是始终表现出侵蚀为主,D错误。【34题详解】图中显示,钱塘江河口海岸线整体上南岸以沉积为主,且凸岸海岸线向海洋推动更明显;图中显示,钱塘江河口海岸线整体上北岸以侵蚀为主,且凹岸海岸线向陆地后退更明显,因此造成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岸线改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轮廓,D符合题意。没有信息表明洋流和河流含沙量对造成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岸线改变差异有较大影响,解除A、C。当地位于北半球,顺着河水流淌方向,地转偏向力向右,即向南,假如地转偏向力为主要因素,则南岸会以侵蚀为主,北岸以沉积为主,与题中信息不符,解除B。35.据图分析,玻璃温室内气温高于温室外的缘由,不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屋顶被地面汲取B.地面长波辐射无法穿透温室的玻璃C.温室内的大气剧烈汲取太阳辐射D.温室玻璃阻隔了内外大气的热量交换【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温室为玻璃温室,屋顶为透亮的玻璃,因此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屋顶被地面汲取,使温室内能够获得足够的太阳辐射能量,A不符合题意。由于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的汲取实力强,因此地面长波辐射无法穿透温室的玻璃,使得温室的能量很难大量损失,B不符合题意。温室内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汲取实力不大,因此温室内的大气不能剧烈汲取太阳辐射,C符合题意。温室玻璃阻隔了内外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得温室内大气的热量很难散失,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大题,每题15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林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相吻合。(1)与乙地比,甲地的林线海拔高度较(填“高”或“低”);受近现代全球气候改变的持续影响,两地的林线海拔将整体(填“上升”或“下降”)。(2)受太平洋板块向板块下方俯冲的影响,来自的岩浆喷出地表,致使甲、乙两山脉出现大面积的岩(填岩石类型)的分布。(3)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主要缘由是冬季较寒冷,土壤时间长,的分解作用特别缓慢,从而有利于的积累。(4)工业化初期阶段,鞍山等地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发展成为旺盛的钢铁工业城市。本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很重要的缘由是各种资源的地位快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5)简述东北地区大量砍伐树木给当地水循环带来的影响。【答案】(1)高上升(2)亚欧软流层(或地幔或上地幔)岩浆(3)冻结微生物有机质(4)煤、铁(或矿产)交通运输后天性弱化(或减弱)(5)蒸发(蒸腾)量削减;下渗削减;地下径流削减;(短时间)地表径流增加。(答对三点)【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东北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垂直自然带分布及影响因素、板块运动、地球内部圈层、岩石类型、土壤有机质影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改变、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学问的驾驭程度。【详解】(1)与乙地比,甲地纬度较低,接近海洋,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海拔高度较高;受近现代全球气候改变的持续影响,甲、乙两地气温上升,林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因此两地的林线海拔将整体上升。(2)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因此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下方俯冲的影响,一般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因此来自软流层的岩浆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冷凝作用形成喷出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致使甲、乙两山脉出现大面积的岩浆岩的分布。(3)图中显示,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导致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较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缓慢,土壤有机质不简洁被分解为无机物,导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从而使得当地土壤肥沃。(4)工业化初期阶段,鞍山等地为我国煤、铁资源丰富地区,且是当时铁路最密集的地区,因此鞍山等地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发展成为旺盛的钢铁工业城市。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后天性资源,如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地位快速上升,随着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导致该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5)东北地区大量砍伐树木给当地水循环带来的影响应从水循环环节入手分析叙述。东北地区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