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能和动能定理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能定理。2.科学思维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物体的动能.3.科学探究演绎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数形结合能4.科学态度与责任①能应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教学难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三、教学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解题的主要工具,能使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现阶段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也知道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把力学量和运动量联系起来,学生对功和能的标量特点也有了充分认识。所以,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推导和分析。再通过补充例题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点。四、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展开教学活动:(1)先让学生对教科书上的例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出发求解。(2)再让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求解。(3)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析,教师要着重在规范化解题方面进行评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想,学会从物理规律本身的特点出发考虑问题。最后形成以下规律:①认真审题,选取研究对象②受力分析,画出物体运动情景图,明确各力做功情况③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④列出动能定理方程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例2.如图所示,右端连有一个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m,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木块未离开弧形槽).(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利用补充例题练习动能定理在多过程运动中和曲线运动中的解决问题的方便优势体现出来。并且运用启发式教学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求合外力做功的方法②动能变化量的理解,是标量,但有正、负。正值表示动能增加了;负值表示动能减小了。③如何求变力做功,让学生体会无限切割成许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并把每小段轨迹都当成直线。整个过程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各个小段中该力所做功的代数和。【规律总结】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而只与物体的初、末状态有关,因此用它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通过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强化学生的动能定理的运用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2)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每个力是否做功,是做正功还是负功;(3)明确初状态和末状态的动能,写出始末状态动能的表达式;(4)根据动能定理列原始方程求解效果分析本节课围绕着探究动能的表达式和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展开。用探究式授课展开教学,挖掘新课标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基本物理现象探究入手,推导动能的基本公式和动能定理。通过典例分析,总结规律方法,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较好。主要优点: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效果较好,学生答题情况好。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参与。能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不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欠缺:规律方法总结的不典型不深刻,不能整体把握怎样处理,高度达不到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解题的主要工具,能使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现阶段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也知道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把力学量和运动量联系起来,学生对功和能的标量特点也有了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