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走进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存储、加工、表示、传输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讨论交流,阐述什么是信息社会
讨论总结,列举信息社会的特征思考讨论:什么是信息社会?一分钟了解信息社会后,你觉得什么是信息社会?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不同维度信息社会的观点经济信息经济学者提出“知识产业”以及“知识经济”的概念和从经济学的角度测度信息社会的方
法,将知识产业分为教育、研究与发展、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五个方面。社会社会学者从社会职业分布来测度信息社会,认为信息社会是大多数就业者皆从事与信息相关
工作的社会。网络网络专家认为网络社会有两个特征:数字化的网络通信、信息管理和传播技术无所不在,
成为沟通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一种基础设施;通过网络组合,社会生产与组织得以重
构,人类的活动可以跨越空间重新设计和彼此关联,成为人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一个基
本形式。技术信息技术专家认为,当代的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扮演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
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文化信息文化学者认为,工业社会改造的是生产方式,而后工业社会则改变了生产的最终结构,
即文化。后工业社会被解释为“程序化的社会”,文化再生产中,信息、消费、健康、教育等
均被产业化。科技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科学会改变未来信息社会是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成员通过创新、高效使用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技术等手段,获得较高的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优势。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工具方式内容数字化(2)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织并存数字生活在线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数字生活信息经济网络社会数字生活信息经济网络社会++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数字生活在线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1)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2)信息经济的特点包括:人力资源知识化、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水平发达。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数字生活在线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1)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2)网络化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完备,数字鸿沟转为数字机遇,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强调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推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数字生活在线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公共信息的处理和服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考核试卷
- 4-5负边沿JKFF电子课件教学版
- 生态保护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 纳米技术在仪器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考核试卷
- 亲情600字初三语文作文
- 纺织品批发商国际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具用品零售模式考核试卷
- 机床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构建与优化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硅冶炼废渣、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考核试卷
- 中班故事活动《小马过河》 课件
- DB34∕T 2839-2017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 2024年企业质量月知识竞赛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
- 腹膜后隙局部解剖
- 年度广告物料制作安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国肺血栓栓塞诊治与预防指南解读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