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课限时训练出题人:毓瑶时间:35分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2.有学者指出,汉魏、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新旧政权的更替,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效仿的标准样式。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A.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B.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D.自耕农经济的壮大趋势3.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4.据记载,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中除大部分成了佃客,依附于达官贵人和地主外,一部分人则成为士家,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如留居并州的匈奴人就“同于编户……百姓布野,勤劝农桑”,已然成为农业生产者。这些记载表明魏晋时期内迁各族A.首创了古代屯田制度B.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5.东晋中前期的王敦、桓温都曾能牢牢掌控一支统一的军队,而后期的谢玄统领的北府兵则是由北府诸将聚合而成,其基层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下层武将手中。这一变化表明A.门阀士族势力的衰弱B.统兵权与调兵权趋向分离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缓和6.魏晋期间,门阀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内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间为各自利益的政治争斗不断,仍有升降,可以说门阀士族在相互斗争中发展,而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据此可知,门阀政治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C.加剧了士庶之间的对立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7.表1是东晋与刘宋时期士、庶族任职表,从表中信息可以得出表1时期官制总人数士族比例庶族比例东晋中央文武要职355355100%00%刘宋中央文武要职26016363%9737%刘宋方镇州刺史2086230%14670%A.门阀势力逐步削弱B.社会阶层的固化C.庶族成为政权支柱D.士庶族融合完成8.我国的粮食种植很早就形成了“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麦作在江南地区得到大量推广,这一时期麦作得到推广的主要因素是A.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稻麦复种制度的普及D.北方人民的大批南下9.《宋书》载,“南朝时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农产品商品化发展C.大量人口由北南迁D.国家分裂局面结束10.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二个郡。这说明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11.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史书记载有“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从经济角度看,北人南渡A.有利于民族大融合B.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C.导致社会秩序混乱D.造成南方劳动力过剩12.图1所示为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局部),图中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其他人也全都穿着宽松飘逸的汉族服饰,长袖垂地,鞋履笏头高耸。由此可知,北魏时期的佛教图1A.完成了本土化B.融合了中原文化C.成为主流文化D.吸收了儒家思想13.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卬“在席赋诗,卬必先成”;卬子乂“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A.汉族精英文化日趋衰落B.科举考试推动文学发展C.民族交往交融深入发展D.世卿世禄制度逐步确立14.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如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A.同源共祖的意识萌发B.南北政权间始终对峙C.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D.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15.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最为发达。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却出现了城市衰败、人口大量减少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租调制损害农民积极性C.动荡分裂的政治局面D.气候变化导致天灾频仍16.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A.南方统治范围不断扩大B.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C.东西对峙取代南北对峙D.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平城时代是北魏势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随着北魏帝国的发展,平城已不再适宜作为都城。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不利于农牧业生产,经常发生粮食危机。又“平城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孝文帝最终选择洛阳作为新都,既有洛阳自身的优势,如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并可“通四方之运”,亦是其政治理想使然,孝文帝具有强烈的正统思想和天下观念,实现大一统理想是其迁都洛阳的必然。其次,孝文帝的风俗改革,只有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方能完成,由此可反观迁都洛阳的必要性。——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补论》(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8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的风俗文化改革”的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杨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司空郁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治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东北)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而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蓄积之资。——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6分)
博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课限时训练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CABADC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BBCDCD1.【答案】C【解析】魏蜀吴三国分别依靠中原名门望族、荆益两州地主和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而存在,这本质上缘于豪强地主势力在当时的分区制衡局势,故选C项;三国鼎立时代,自然地理屏障并不是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因为此前的秦汉两朝已经实现过全国统一,排除A项;小农经济分散保守的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所以这也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本质原因,排除B项;各地军阀本质上是分裂割据力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实质缘于政治势力的制衡,他们治国理念的分歧属于思想方面的原因,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汉魏、魏晋时期,国家政权的建立仰仗于豪强世家大族的支持,从而出现政权更迭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出现,体现了当时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故选A项;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是暴力手段实现政权更替,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世家大族的崛起,对皇权易形成威胁,排除C项;自耕农经济壮大与朝代更迭频繁没有直接关系,且有时会起到稳定政权的作用,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东晋时期的政治心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西晋为统一王朝,人们的文化心理相对自信和开放;东晋时期,中原地区被“胡人”占领,民族矛盾有所激化,人们讳言与“胡”有关的事物,甚至官方也对西域传入的物种进行更名,这折射出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中所涉及的物种,早在汉代已引入内地种植,不能用来说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物种多为瓜果类,并非典型的经济作物,材料也无法体现其种植广度,故排除C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佃客……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者”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大部分成了佃客,还有一部分成为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无论是佃客还是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屯田制度在魏晋之前已经出现,“首创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内迁各族从事农业生产并不能说明他们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并未涉及北民南迁,无法得出“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基层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下层武将手中”可知,相比于东晋前期,门阀士族独立掌管军权而言,东晋后期低级士族和庶族地主势力崛起,反映了当时士族门阀势力的不断衰落,故选A项;宋代设置三衙和枢密院,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趋向分离,排除B项;“基层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下层武将手中”说明当时地方武将实力不断增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崛起必然导致权力交替,引发社会动荡和激烈的武装冲突,排除D项。6.【答案】B【解析】题干“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体现了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选B项;士族地主内部的变动体现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题干不涉及庶族地主,排除C项;就长远来说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从东晋与刘宋时期士、庶族任职表中的中央文武要职及方镇州刺史的比例看,士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庶族所占比例上升,体现了东晋南朝门阀势力逐步削弱,故选A项;表格中士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庶族所占比例上升,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庶族只是比例上升,并不能论证其成为政权支柱,此项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表格中士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庶族所占比例上升,无从体现“士庶族融合”,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大批北方人民迁往南方,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选D项;东晋南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事实,但是造成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战乱,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宋朝,排除B项;稻麦复种制度普及于宋朝,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可知,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这主要是因为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材料所述时间是南朝,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了荆城的富有,南方的发展,没有提及将农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排除B项;结束南朝分裂局面的王朝是隋朝,隋朝灭陈,完成统一,国家分裂局面结束,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可知,江南各州户数荆州与扬州较多,而交州、广州则较少,说明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故选C项;魏晋时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普遍说法错误,排除A项;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人大量南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魏晋时期,南方初步开发,北方仍是经济重心,经济趋向平衡的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大量的人口,从经济角度来讲就是劳动力和技术,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经济角度”看谈发展,不是民族交融,排除A项;“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没有证据显示人口的涌入引起了社会混乱,排除C项;“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这些数字对于正在开发的江南来讲,并不显得多余,而是促进开发的力量,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北魏时期的佛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及随从人员在礼佛仪式中穿着汉族服饰,这体现了佛教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故选B项;佛教完成本土化是在唐代,故排除A项;北魏时期,佛教虽然流行,但不是主流,故排除C项;仅从服饰方面无法判断佛教教义是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材料中陆氏家族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据“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可知陆氏家族汉化程度较深,反映出北魏民族交往深入发展,故选C项;据材料“于五经最精熟”可知汉族文化扩散到少数民族,排除A项;据所学科举考试形成于隋代,材料时间是北魏时期,此时科举考试尚未出现,排除B项;据所学世卿世禄在秦朝已经废除,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由图所示,经过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短暂统一,再经过南北朝长期分裂,最后隋朝统一全国,因此该图反映出此时期中国的发展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故选D项;该图显示的是诸多政权的更迭,与“同源共祖”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晋和隋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此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各民族矛盾激化说法错误,排除C项。1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政权并立更迭,分裂动荡,使得人口减少,经济发展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A项:租调制是北魏政权推行的赋税制度,无法说明与整个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衰败存在直接关联,排除B项:气候的变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整体经济衰败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地图信息可知,图1中有17个政权,图2仅有三个政权,北方趋于统一,并且,就陈政权而言,与东晋相比,其统治范围大为缩小,据此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出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故选D项;据地图信息,可知南方统治范围不断缩小,排除A项;结合所学,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结合所学,图2三个政权仍然以南北对峙为主,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必要性:平城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生产生活发展;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平城交通不便,而洛阳交通便利;确立北魏正统地位和实现大统一的需要;移风易俗的必然要求。(1点2分,4点8分)(2)促进民族融合,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加快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1点2分,3点6分)【解析】(1)据材料“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不利于农牧业生产”可得平城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生产生活发展;据材料“既有洛阳自身的优势,如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可得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据材料“平城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洛阳’通四方之运”可得平城交通不便,而洛阳交通便利;据材料“亦是其政治理想使然,孝文帝具有强烈的正统思想和天下观念,实现大一统理想是其迁都洛阳的必然”可得确立北魏正统地位和实现大统一的需要;据材料“只有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方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学院《商务英语阅读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26-方程组求解
- 遵守制度培训
- 车间智能制造培训
- 2024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
- 针灸治疗学肾绞痛
- 早产儿喂养及护理
- 玉林师范学院《控制论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功能性训练实训健身房方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有图含答案)
- 《hadoop基础》课件-第二章 Hadoop介绍
- 生涯发展展示
- 警校生未来职业规划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 建标 110-2021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 错混料改善专案
- 关于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完整目录
- 档案资料交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