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保护生物圈,创建健康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必然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落叶归根”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C.“落红化作春泥”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详解】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说明人文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A正确。B.“叶落归根”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叶片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然后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其中起分解作用的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C正确。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故选B。2.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分析】引起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详解】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甲流患者属于传染源,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光线适宜条件下为了让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A.遮光器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详解】A.遮光器上有不同大小的光圈,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故A不符合题意。B.调节显微镜的精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反光镜是将外界的光线反射进入镜筒内,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故C不符合题意。D.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能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在光线适宜条件下为了让物像更清晰,故D符合题意。故选D。4.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详解】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故选B。5.深呼吸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A.AB段表示吸气过程B.BC段对应图2中胸骨向上移动C.C点时胸廓容积大于B点D.CD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答案】D【解析】【分析】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呼吸肌。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A错误。B.图1中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B错误。C.图1中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此时胸廓容积小于B点,C错误。D.图1中CD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对应图2中的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故选D。6.在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和鼓膜 B.角膜和耳蜗C.视网膜和耳蜗 D.角膜和鼓膜【答案】C【解析】【分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详解】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所以,在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耳蜗,故选C。【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7.下表显示四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差异越小表明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越近。分析可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物种黑猩猩马小麦酵母菌差异氨基酸数目0123544A.黑猩猩 B.马 C.小麦 D.酵母菌【答案】A【解析】【分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则越大。【详解】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越小;由表可知,人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最小,与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最大,故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酵母菌,A符合题意。故选A。8.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管理者,同学们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B.过期的药品可以服用C.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D.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答案】B【解析】【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A.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正常发挥作用,有助于身体健康,A正确。B.过期的药品不可以服用,如服用,则有可能危害健康,B错误。C.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C正确。D.烟酒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吸食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行为,故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保持身心健康,D正确。故选B。【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现象中,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看到酸梅分泌唾液B.手碰到很烫的杯子时,很快缩回来C.婴儿刚生下来会吮吸D.有物体从眼前飞过会眨眼【答案】A【解析】【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复杂)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看到酸梅分泌唾液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BCD.手碰到很烫的杯子时,很快缩回来、婴儿刚生下来会吮吸、有物体从眼前飞过会眨眼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不学就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年冬天的哈尔滨温暖了整个中国,用冰与雪吸引了“南方小土豆”的到来,形成了南北一家亲的大融合。“东北老大哥”还给大家起了超级可爱的昵称:“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蘑菇”、“北京小烤鸭”、“台湾小凤梨”、“湖北小鳄鱼”、“宁夏小枸杞”……,下列关于这些“爱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台湾小凤梨”是果实,属于裸子植物B.“北京小烤鸭”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C.“湖北小鳄鱼”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云南小蘑菇”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真核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3)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详解】A.“台湾小凤梨”是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A错误。B.鸭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与鸭的生活相适应,B正确。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C正确。D.蘑菇属于真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故选A。11.下列疾病与其病因不相符的是()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C.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D.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答案】D【解析】【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2)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B不符合题意。C.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钙或缺维生素D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C不符合题意。D.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D符合题意。故选D12.以下根据成语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B.草尽狐兔愁:草→兔→狐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鹬、蚌、渔翁都是消费者,缺少生产者,错误。B.草尽狐兔愁:草生产者,兔、狐是消费者,草→兔→狐,正确。C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植物←虾←小鱼←大鱼,箭头方向反了,蝉→螳螂→黄雀缺少生产者,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13.根据日本东电公布的信息,第四次核污染水排海将于2024年2月下旬启动,预计排放量将达到7800吨。加上此前的三次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总共有31200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____因素。(2)若此图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3)根据该食物网各生物的食物关系可知,日本鳀鱼和带鱼是_______关系。(4)经检测某海域被辐射后,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下表:检测生物abcd碘﹣131的放射性活度10001144433007600①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中某条食物链,则d代表图中的_______。②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有限。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我们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答案】(1)非生物因素(2)分解者(3)竞争(4)①.玉筋鱼②.自动调节【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受到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各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相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小问1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小问2详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小问3详解】根据该食物网各生物的食物关系可知,日本鳀鱼和带鱼都捕食中国毛虾,两者是竞争关系。【小问4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因此,表中生物所在的食物链是:a→c→d→b,对应图中的食物链是“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则d代表图中的玉筋鱼。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4.“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如图是某并指家庭的遗传图谱,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人的性别是由_____染色体决定的。(2)据图判断,并指是_____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_____。(3)如图,个体4的孩子为并指。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_____(增大/减小)。【答案】(1)①.DNA②.性(2)①.显②.aa(3)不可遗传(4)增大【解析】【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小问1详解】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例如,有的片段决定你是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的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有的片段决定虹膜是黑色的还是褐色的。所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1、2个体都是并指,其子女有正常的,说明并指是显性性状,正常为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aa。【小问3详解】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小问4详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15.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图所示)。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_____和______?(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_______。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以免影响实验效果。(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入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________。【答案】①.适宜的温度②.空气(顺序可颠倒)③.温度④.不能⑤.变量不唯一⑥.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⑦.去除杂菌⑧.接种⑨.杀死乳酸菌【解析】【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1号和2号唯一的变量是温度,1号和2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空气,2号和3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空气。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对照实验又称单一变量实验,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温度。1号和3号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氧气,因此1号瓶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氧气,3号和2号作为对照,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3)“牛奶加热煮沸、清洗广口瓶等实验器材”,目的是灭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影响。(4)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包括: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和恒温培养。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接种。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杀死乳酸菌。【点睛】熟练掌握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的应用,并注意应用于实际生活中。16.如图中,图1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图2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它里面的消化液包括______。(2)图2中,Y曲线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3)图2中,Z曲线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答案】(1)①.⑧小肠②.胆汁、肠液、胰液(2)①.蛋白质②.氨基酸(3)①.脂肪②.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解析】【分析】图1中:①肝脏、②咽、③口腔、④食道、⑤胃、⑥胰腺、⑦大肠、⑧小肠、⑨肛门。图2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小问1详解】⑧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它里面的消化液包括胆汁、肠液、胰液。【小问2详解】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图2中Y曲线在胃内开始消化,据此判断该物质是蛋白质。【小问3详解】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图2中,Z曲线在小肠内消化,据此判断该物质是脂肪。1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加。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里散步、晨跑,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探究学习一: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塑料袋内的气体通入烧杯________,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探究学习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2)从图乙推知,一天中_______时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探究学习三: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尝试对知识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丙中_____(填图中字母)所释放的能量,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4)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丙中_____(填图中字母)的效率,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答案】(1)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2)18(3)①.A②.线粒体(4)①.C②.叶绿体【解析】【分析】(1)图甲中装置A和装置B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由图乙曲线可知,0~6点和18~24点,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6~18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3)丙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小问1详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下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甲图装置A用的是黑色塑料袋,不透光,所以装置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图装置B用的是透明塑料袋,透光,所以装置B既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也可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小问2详解】由图乙曲线可知,6~18点间二氧化碳浓度持续降低,说明此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