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学课题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对于一般物体,能分辨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不同的画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向力.教学手段及方法一个带把、提手、盖的暖壶,一个无把的杯子,画笔和图版.教
学
过
程授课变更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二、观察实物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图中的所有信息.2.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想像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教师进行启发性引导.3.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提出“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三、画实物1.教师谈话提出画图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暖壶和杯子.给学生一定的画图时间.2.展示、欣赏学生画的作品.先请一人展示,然后让同位置的人展示、评价.四、辨认图形1.教师谈话引出课本上画暖壶和杯子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谁.然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2.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实物,验证自己的想像.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填空,再交流.3、练一练第3题.分组进行,鼓励每个学生说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并试着画出这些图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六布置作业优化作业设计
填空1.
第二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授课时间年月日本课知识前后联系教学目标教参4页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和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教学难点能按照指定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用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参考教案书写教案一、情境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班也组织两项搭积木比赛二、展示目标能正确辨认和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第一项是: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听明白了吗?比一比,哪一组得的分数最多?师:首先,同组合作用4个小立方块学具出示课本4页的立体图形后说:搭出和老师一模一样的立体图形,再请每个同学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板书)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2.全班讲评,订正、交流(根据速度和正确率来给每一组评分)3.师:刚才同学们在第一项比赛中合作的真棒,下面我们再来一次比赛,请每一桌用4个小正方体自由搭一个立体图形,然后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师边指边说:上面、正面、左面)再把看到的画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动作快得加分)4.前后两桌同学交换互相评改、打分.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请同学们听清楚比赛规则:请你们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2.师边说边出示.从上面看到的从正面看到的3.小组评判哪两个搭得对,并说一说理由.4.独立判断,全班交流.五、专项训练试一试.1.P5先审题,再让每个学生都搭一搭,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验证.2.师:用5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情境引入二、展示目标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I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II五、专项训练六、综合训练练一练P5一题和二题七、回顾反思]这节课的收获六、综合训练七、回顾反思二、用字母表示数2用字母表示数课型:新授教材与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式与方程”部分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4—6年级学段提出了三条具体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本单元教材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背景下,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简单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的过程,经历由数的计算、图形代数、字母代数等探索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的数学化过程.所以,新教材的用字母表示数,不单是代数运算的基础,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强调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本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简单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过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在具体情境中,能对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思作出说明,能根据给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出式子的值.
3.在探索、验证运算定律和解决用字母表示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并可以借助含有字母的式子来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趣味性,认识到生活中许多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电教法预习作业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板块课堂预设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第一版块: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第二版块: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第三版块: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第四版块: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第五版块: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一、创设情景师生谈话,学生老师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引出丫丫和妞妞对话的情境.师生交流年龄的问题,然后提出书中丫丫和妞妞的对话.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11岁生2:我12岁生3:我10岁……师:老师今年23岁了,你们算一算,老师23岁时你们几岁?生1:我12岁生2:我13岁生3:我11岁……师:老师24岁时你们几岁呢?生1:我13岁……二、问题讨论师:我们的小伙伴丫丫和妞妞也在谈年龄的事,我们听听她们在说什么?1.呈现情境,了解信息,知道妞妞1岁时丫丫几岁,会用式子表示.师:谁知道她们说什么了?生1:丫丫比妞妞大3岁生2:妞妞问她1岁时,丫丫多大?师:妞妞1岁时,丫丫几岁?生:当妞妞1岁时,丫丫4岁.师: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能用算式表示吗?生1:我是数的生2:妞妞1岁时,丫丫(1+3)岁2.师生对话,说出妞妞2岁、3岁、4岁……10岁时,丫丫几岁?师:那么你再想一想:妞妞2岁时,丫丫几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妞妞2岁时,丫丫(2+3)岁师:妞妞3岁时,丫丫几岁?生:妞妞3岁时,丫站(3+3)岁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妞妞4岁时,丫丫几岁?师:如果妞妞11岁、12岁、13岁……时,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丫丫的年龄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提问题,说式子.学生互相提问,回答.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三、字母表示提出“妞妞a岁时,丫丫几岁”的问题,师生对话,让学生解答,并说明理由.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表示,妞妞的岁数,那么丫丫的岁数是多少呢?生:当妞妞a岁时,丫丫a+3岁.师:你是怎样想的?生:因为丫丫比妞妞大3岁,妞妞a岁,丫丫就是a+3岁.师:a可以表示任意数,a+3既表示了丫丫的岁数,又表示了丫丫和妞妞岁数的关系.四、简便写法师:观察课本第6页铅笔盒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生:每个铅笔盒9元.小黑板出示:买3个铅笔盒()元买5个铅笔盒()元买18个铅笔盒()元学生填空、交流.师:买X个铅笔盒需要多少钱呢?生:需要9×X元师:9×X可以写成9·X或9X.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直接简写成X.板书:买X个铅笔盒需要9X元.购买牛奶1.看图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弄清图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意义.提出让学生自己试着填空的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师: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大箱牛奶X元,1小箱牛奶Y元.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教材中的(1)(2)(3)题.第(3)题中含有字母的式子X+2Y用两个运算符号,是对前面用字母表示数量内容的整合,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想说一说你填的结果,要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生1:(1)题填X+Y.因为1大箱是X元,1小箱是Y元,每种都买1箱就是X+Y元.生2:(2)题填X-Y.求1大箱牛奶比1小箱牛奶贵多少元,也就是求它们的差,用减法……生3:(3)题填X+2Y.1大箱是X元,2小箱是2Y元,一共是……师:如果买3大箱和4小箱牛奶,一共需要多少元?生:需要3X+4Y元课堂练习师:同学们,观察练一练第1题,发现了哪些信息?生1:同学们进行800米跑步训练.生2:路过的路程有30米、80米、120米、260米、380米、n米.生3:求剩下的路程.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同学们跑800米是不变的,而跑过的路程是不断变化的.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每次剩下的路程吗?如何列式呢?自己做一做.师:独立完成2、3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结果.师:观察第4题的图并读题,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每本《数学游戏》X元,每本《科学家的故事》Y元.买来《数学游戏》35本,买来《科学家的故事》20本.买来的《数学游戏》比《科学家的故事》多.……师: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解决(1)(2)(3)题学生自己解答,交流结果,然后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师: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只要合理的教师应给予鼓励.二、用字母表示数练习教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正确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2.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3.让学生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结合练一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数量.教学手段及方法练习法教
学
过
程授课变更一、复习引入1.复习(1)再现所学的知识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强调注意点教师强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应注意:(1)数与字母相乘,采用简便写法时,要把数字写早字母的前面.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也可采用简便写法.如,a×a=a.a
2.引入.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第1题至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订正.三、全课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麽收获?你还有什麽疑难问题?四、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
学
反
思三、乘法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乘法授课时间年月日本课知识前后联系教学目标教参14页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参考教案书写教案一、情境的创设: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1.计算:44×15、144×5请同学在自己位子上做.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请同学回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再强调说明:在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还要注意数的对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则重点强调要用乘数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二、目标展示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三、自主探究1.自学出示例题及相关的场景图,学生读题.提问:求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可以怎样列式?(板书)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这首乘法式子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2.尝试笔算.要求观察算式,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再板书竖式.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得数吗?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笔算,同时指名板演.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四、交流汇报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4”去乘158,得到的积是多少?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去乘158,得到的积是多少?最后的得数3792是哪两个数相加的和?五、质疑答疑三位数乘两位数如何笔算?(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六、专项训练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提问:总价是怎样计算的?谁来说一说数量、单价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板书:数量×单价=总价)学生独立计算、填表.交流计算结果七、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谁来说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过程?回想一下,你是怎样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八、综合训练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同时指名板演.交流:前两道题着重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后四道题着重让学生说说计算时是怎样处理104中间的“0”的.提问:结合刚才的计算,谁再来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情境的创设:目标展示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质疑答疑专项训练课堂小结综合训练三、乘法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乘法授课时间年月日本课知识前后联系教学目标教参18页教学重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教学难点参考教案书写教案一、情境的创设生活引入春天是人们出游的好季节,人们在春天出游可以呼吸春的气息,一览春的美丽景色,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春天,出游的话你最喜欢去哪里玩呢?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春游,春游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出去旅游,同学们喜欢坐火车出去旅游呢?还是做汽车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喜欢坐火车的人居多,老师在这里提醒学生出游注意安全的重要性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坐火车去旅游,这次学校就准备坐火车请小朋友们去北京故宫旅游.在出游之前咱们说一说你对火车有哪些了解?我们都知道火车长长的,有好几节车厢,每节车厢都能做好多人,咱们现在来看下面这节车厢,(出示课本18页图)同学们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呢?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1.自学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这节车厢定员是118人,这列火车一共有12节车厢,那这样一列火车能站下多少人呢?列式:118×12我们现在来估算一下,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2.小组讨论118×12的估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以顺着学过的估算方法思考:先把118四舍五入成120,就变成前面做过的题120×12另外一种估算方法是:把118四舍五入成120,12四舍五入成10,这样的结果是120×10=1200,讨论两种方法的优劣,实际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3.实际结果三、质疑答疑.这类题的估算方法是什么?先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因数的近似数相乘.四、专项训练18页的“试一试”1、118×19——120×20=14400(个)2、118×19—————118×19=2242(个)先独立做,再集体讲评,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五、课堂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六、综合训练1.估算下面各题79×5602×487×9188×279×52602×4887×19188×222.小组内进行估算竞赛,并写下估算的结果.(1)12×4232×5184×6293×53(2)28×4957×6846×3737×19(3)48×3416×2193×3732×583.用计算器计算(1)、(2)两组题目,把结果和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问:为什么(1)组估算的结果都比准确值小?而(2)组估算的结果都比准确值大?((1)组题估算时,两个因数是经“四舍”后再相乘,而(2)组题估算时,两个因数是经“五入”后再相乘.)4.请用计算器计算(3)组题目,你能了现什么?为什么会这5.19页练一练的第1、2、3题.一、情境的创设生活引入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三、质疑答疑.四、专项训练五、课堂小结六、综合训练三、乘法笔算乘法教学目标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设计意图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引入: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二、展示目标1.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出示例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2.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指一人板演.算完后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3.完成后说说是怎样算的.同桌说说后,在全班说说.4.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68×19=292×46=109×37=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教师谈话,引出旅游团就餐问题.二、展示目标1.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观察情景图说说了解到的信息.2.分别计算选择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3.学生试着笔算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找不同选择的同学各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本上.交流计算的方法.重点交流乘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试一试.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七、综合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培养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设计意图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和反思的艺术,只有牢牢搭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具进,才能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这朵艺术之花才会永不凋谢.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二、展示目标1.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让学生看图并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提出问题:估算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2.展示:说说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你是怎样估算的.先小组内交流,再班级交流.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试一试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综合训练采用书中练一练的习题.反思三、乘法乘法交换率结合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意图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二、展示目标能用自己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出示例题,说说书中的信息.2.学生先自己解决,在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3.展示列的算式,使学生明白这个结果就是近似数.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试一试六、课堂小结七、综合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反思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二、展示目标: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出示书中的算式,用计算器计算填上适当的符号.2.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总结乘法交换律以及字母表达式.4.出示例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5.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6.总结乘法结合律以及字母表达式.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口答: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六、课堂小结.七、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反思三、乘法分配率1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对获得的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设计意图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二、展示目标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景图说说屏风是什么样的2.提出一共有多少块玻璃?3.自己试着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试一试,说说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5.总结乘法分配律,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6.同桌说说后,在全班说说.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口答: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六、课堂小结七、综合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反思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3.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教师谈话,引出旅游团就餐问题.二、展示目标: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三、自学与交流研讨:1.观察情景图说说了解到的信息.2.提出师生共花多少?.3.学生试着解决.4.交流计算的方法.5.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第2、3两问题,体会乘法运算律带来的方便.四、质疑答疑五、专项训练X|k|B|1.c|O|m试一试六、课堂小结.七、综合训练采用书中的练习题.反思三、乘法分配率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一、铺垫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幻灯片中的练习,学生自主完成.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四、小结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四、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过程与方法:结合趣味故事和填数活动,经历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感受分数基本性质的合理性和确定性.
教学重点: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爱看《西游记》吗?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路过了很多地方,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西游记》的动画片.
二、探求新知
1.课件出示配乐故事和相应画面.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路过女儿国,国王给了他们师徒四人一块饼.唐僧说:“咱们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四块,每人一块吧.”猪八戒听见了,急忙说:“一块太少了,师傅,我吃得多,就多分给我一块吧.”唐僧看了看这贪吃的徒弟,不知道怎么办好,孙悟空说:“师傅,那就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八块,给他二块吧.”唐僧笑了笑说:“你这个猴子,真狡猾.”
[上课时先看一段故事,学生一定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师:从上面的故事中,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唐僧要把饼平均分成四块,每人一块,很公平.
生2:孙悟空说把饼平均分成八块,给猪八戒两块.
生3:我知道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让学生讨论:八戒到底有没有多吃到饼.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
[分组讨论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汇报:
生:我们组用画图的方法证明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
展示了本小组的图
师:非常好,清楚明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们都认同他们组的做法
师: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不能把分数转化成除法进行证明?
生:EQ\F(1,4)=1÷4,1和4都同时扩大2倍,变成2÷8,商不变.2÷8写成分数形式是.
〔师进一步引导,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最后得出结论:等于,八戒没有多吃到饼.
2.看图填数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填完后汇报.
师:观察上面的图和分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个分数都相等.
3.议一议
让学生仔细观察,看一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试着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也进行了总结.”
师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学生自由读.
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对照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说我们自己总结的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少了什么?
生:我发现少了“零除外”
师:想一想: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生: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所以分母不能乘或除以零.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孙悟空分饼”和看图填数得出的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议一议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1.把EQ\F(3,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EQ\F(3,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分母怎么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讨论:猴子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猪八戒要三块,猴子怎么分才公平呢?如果要四块呢?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孙悟空的想法,并回答如果猪八戒要三块饼、四块饼,孙悟空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孙悟空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以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师说分母或分子,学生说出相应的分子或分母,使组成的分数与给定的分数相等.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四、分数的认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3.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能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学难点: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教具准备:米尺.教学过程:一、根据米尺写数.1.例题:(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2.例题:(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全班讨论后,鼓励每名学生说出一个具体长度,如,9厘米用分数表示是9/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9米,25厘米是25/100米.也可以写成0.25米.3.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就是1/1000米,可以写成0.001米.老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8毫米,45毫米,547毫米用分数各怎样表示?用小数各怎样表示?(设计意图:通过使用米尺,让学生在单位换算中感悟、理解分数小数的互化特点,为学生能够熟练互化分数与小数打下基础.)二、看图写数.例题: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1.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图,使学生了解两幅图分别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涂色部分各占1份并写出1/10和1/100两个分数.2.师生共同完成把1/10和1/100写成小数及读小数的过程.3.鼓励学生根据上图提出其他问题.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2份是2/100,写成小数是0.02,读作零点零二等.(设计意图:将学生放在具体的图形中来认识分数并对其进行互化,并会读写,使学生更易记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议一议.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1份是1/1000.可以写成0.001;8份是8/1000,可以写成0.008;32份是32/1000,可以写成0.032.2.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分……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理解重点,明白互化的方法及道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练一练.1.第一题,说清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重点了解学生测量的数据以及小数、分数写得是否正确.2.第二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3.第三、四题,都是分数和小数相互对应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是否理解.4.第五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不但要关注学生涂色是否正确,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小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分数的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
2.了解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3.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平均分的数量关系
师: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6个)算式是?(12÷2=6个)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4个)算式是?(12÷3=4个)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3个)算式是?(12÷4=3个)
师:由此可见“平均分”中各数量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4个)算式是?(8÷2=4个)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个)算式是?(4÷2=2个)
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1个)算式是?(2÷2=1个)
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生思考……
生:半个!
生:0.5个
生:1/2个.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半个也好,0.5也好,1/2个也好,都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前面几个苹果我们都能用算式把它算出来,那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是如何算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师板书:分数与除法)
(二)新授
一、平均分彩带
师出示例题:
(1)把一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
师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结果.
师介绍把一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1÷2),为什么?(总数÷分数=每份数)那么1÷2等于多少呢?(1/2)米
师:1/2米是什么意思?
(把1米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半米,因为一半我们可以用1/2表示,所以1÷2=1/2米.)
如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呢?
生:1÷3=1/3(米)
二、平均装茶叶
师出示例题,
把2千克茶叶平均装在5个茶叶桶中,每个茶叶桶装多少千克?
指名读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式指名板演:
2÷5=2/5(千克)
师:观察我们学过的分数和我们刚才写出的几个分数,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这几个分数带计量单位,是具体的量,以前学的分数不带单位,表示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师:为了和以前学的知识进行区分,做几个练习.
师出示:
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彩带的(),每份是()米?
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彩带的(),每份是()米?
把2千克茶叶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茶叶的(),每份是()千克?把2千克茶叶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茶叶的(),每份是()千克?
把5千克茶叶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茶叶的(),每份是()千克?
把5千克茶叶平均分成7份这样的2份占茶叶的(),是()千克?
三、平均分月饼
出示例题
小组讨论分的方法.
交流结果,引导学生写出算式.
四、归纳总结这几个算式.
你发现这几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与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是总结.
被除数就是分数的分子,除数就是分数的分母.他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
用字母表示是:a÷b=a/b(b≠0)四、分数的认识通分教学目标:1.理解通分的意义.2.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通分一般方法的概括过程.教学步骤:一、铺垫1.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8
8和9
9和27教师提问:求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的方法,除到两个商互质后,把各除数和商连乘.(2)特殊的情况是:①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②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2.填空.3.比较下面分数大小.○
○
○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通分的意义.1.出示例3,比较和EQ\F(5,6)的大小.2.小组讨论:怎样运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3.教师明确:这个相同的分母叫做两个分数的公分母.这个公分母应该是两个分母的公倍数.4.教学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教师板书:5.教师明确: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二)如何比较分数大小.X|k|B|1.c|O|m思考:通分时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三)教学例4.1.出示例4:(1)
(2)2.启发学生思考:应该怎样想?(四)教学例5.1.出示例5:把、.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板书: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又学习了什么知识?四、随堂练习1.说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2.做一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定金担保协议3篇
- 《工程建设定额概论》课件
- 二零二四年份高铁车辆采购及维护保养合同2篇
- 新生儿糖尿病
- 急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 购车协议书范本格式2000字
- 2024智能支付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服务合同
- 《防雷知识讲座压缩》课件
- 《纤维素共生物》课件
-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书成长赛道
- 2024年重庆市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解读学习培训课件资料(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注意事项)
-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三体二黑暗森林
- 2023年1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2023-2024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病句 试卷(含答案解析)
- 设备撞件不良分析报告
- 呼吸科进修总结汇报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作业治疗学:第八章矫形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