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红色旅游解说中共革命历程时说:“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平山擎旗进北京。”其中“平山擎旗进北京”意味着()A.国民革命最终成功 B.红军长征胜利完成 C.民主革命即将胜利 D.解放区的持续壮大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逐步走向成熟。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4.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5.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遂将热河划归东北,并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司令长官。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央集权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C.东北己归属国民政府管辖 D.三民主义得到认可和实践6.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这场革命运动()①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④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这样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A.认为五四运动是自发的群众运动 B.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 C.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 D.揭示出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8.1927年12月,工农革命军在宁冈春市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后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井冈山红军学校,主要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员,其中政治课占40%.军事课占60%除此之外,还没有识字课。据此可知,当时的红军学校()A.开创培养军事人才的先例 B.巩固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外交人才9.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其课程涵盖了农民运动之理论、广东农民运动史、农民协会之组织法及农民、工人与国民党之关系等方面。这一举措()A.推动国民党开展土地革命 B.利于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巩固 C.消除广东地区的阶级矛盾 D.根本改变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10.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统一战线的建立11.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 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 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 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2.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故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A.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14分)(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答案】B2.红色旅游解说中共革命历程时说:“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平山擎旗进北京。”其中“平山擎旗进北京”意味着()A.国民革命最终成功 B.红军长征胜利完成 C.民主革命即将胜利 D.解放区的持续壮大【答案】C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逐步走向成熟。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答案】A4.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5.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遂将热河划归东北,并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司令长官。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央集权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C.东北己归属国民政府管辖 D.三民主义得到认可和实践【答案】C6.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这场革命运动()①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④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7.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这样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A.认为五四运动是自发的群众运动 B.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 C.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 D.揭示出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答案】B8.1927年12月,工农革命军在宁冈春市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后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井冈山红军学校,主要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员,其中政治课占40%.军事课占60%除此之外,还没有识字课。据此可知,当时的红军学校()A.开创培养军事人才的先例 B.巩固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外交人才【答案】B9.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其课程涵盖了农民运动之理论、广东农民运动史、农民协会之组织法及农民、工人与国民党之关系等方面。这一举措()A.推动国民党开展土地革命 B.利于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巩固 C.消除广东地区的阶级矛盾 D.根本改变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答案】B10.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B11.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A.是中共的最低纲领 B.是中共的最高纲领 C.明确指出了革命的动力 D.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答案】A12.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故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A.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14分)(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参考答案:(1)过程: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