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_第1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_第2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_第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_第4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93331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

一般都是1-10元支付de时候把支付方式转为余额宝就行呢每天都可以领取哟!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de发生:由物体de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de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太空,月球等地方)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de声音

是靠空气传来de。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钢铁中5200米/秒),而

在液体(水中1500米每秒)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声呐,必须注意声音通过de距离一般是一来一回。

5.乐音de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1)响度:是指声音de大小,跟发声体de振幅、声源与

听者de距离有关系。(2)音调:是指声音de高低,它与发声体de频率有关系。(3)音色与材料,结构

有关,可以分辨某个人,某种乐器。

6.减弱噪声de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de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de声波;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de声波。

8.超声波特点(一支利箭):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de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de次声波对人

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de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

类制造de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de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de冷热程度。测量de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de热胀冷缩de原理

制成de.

2.摄氏温度(C):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de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de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七。

3.常见de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de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

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

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de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de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de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de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de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de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de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de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de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

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

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de过程叫汽化,汽化de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de,缓慢de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de剧烈de汽化现象。液体沸腾

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de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de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de方法有: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白汽”“玻璃模糊”“雾"、等考de较多)

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耍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要放热。

19.水循环:自然界中de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de水循环系统。水de循环伴

随着能量de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de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de.(注意没有黑色光)。透明物体de颜色?

不透明物体de颜色?

3.光de三原色是:红、绿、蓝;绘画颜料de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de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

太阳de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de);紫外线最显著de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

以灭菌。

5.光de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X10"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X10"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de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de光射入了我们de眼睛。

8.光de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de)

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de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de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de

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de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de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特别注意湖水倒影仅仅是平面镜成像,不涉及折射!!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de后

视镜、停车场转弯处de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de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de反光镜

是凹面镜。

第四章光de折射知识归纳

1.光de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de现象。

2.光de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

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de)

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de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de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人眼睛;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de实像(像距:v>2f)。如幻

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de虚像。

5.光路图要点:(过光心de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于光轴de光线折射到焦点或反向折射到虚焦点)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de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

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de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

de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de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de光线de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de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de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

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9)法线de作法

7.人de眼睛像一架神奇de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de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

相机内de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de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de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de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

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de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物体de运动

1.长度de测量是最基本de测量,最常用de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de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de距离约是1米,课桌de高度约0.75

米。

3.长度de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A3米;1分米=0.1米千0~1米

1厘米=0.01米=10人-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3毫米=10入6微米;1微米=10人-6米。

4.刻度尺de正确使用;请注意:估读,在初中阶段,只有刻度尺涉及估读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de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

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de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de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de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de,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de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de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de数量后,再测

量出它de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de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de长度。如测量细铜丝de直

径,测量一张纸de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de,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de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de距离?(c)怎

样测地图上一曲线de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de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de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de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de物体)叫参照

物.

9.运动和静止de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de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de路线是直线de运动。这是最简单de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de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de路程。公式:s=rt速度de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

米/秒=3.6千米/小时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de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de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de快慢程度,这

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de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人类发明de计时工具有:日科一沙漏一摆钟一石英钟一原子钟。

第六章物质de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de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人3千克=10人6克=10人9毫克(进率是

干进)

3.物体de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de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de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de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

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de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镶子向右盘加减祛

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de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de质量等于右盘中祛码总质量

加上游码所对de刻度值。注意如果左边硅码,右边放物体,结果会怎样??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祛码要用镣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

de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de质量叫做这种物质de密度。用P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

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克/厘米3),Ig/cmJlOOOkg/m3;质量

mde单位是:千克;体积Vde单位是。

8.密度是物质de一种特性,不同种类de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千万注意:密度不随着m成正比,

也不随着V成反比。(电阻,比热容,热值都类似)

9.水de密度P=1.0XIO,kg/m5尤其注意m,与cm,de换算关系6cm:

10.密度知识de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

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PV.(3)求体

积:

11.物质de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2.必须强记各种基本物质de密度:酒精=0.8;水=1;石头=2.5-3;铝=2.7,铁=7.9;铜=8.9等.

必须在脑海有实际de影像,比如一立方米de水长宽高多少,质量多少。一克de水长宽高多少,

体积,质量多少等等。心中有数,做出题目来不会糊涂。

13、白酒度数是按照体积百分比来定义de,求60°白酒de密度?1000ml42°de白酒可以用多少

毫升60。白酒+多少毫升30°白酒勾兑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de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de,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de分子都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de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de,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de,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e。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

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de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de•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de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de一次

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de,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

度则相应下降。

9.1AU(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de距离。

10.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de距离。

第八章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de作用。

2.物体间力de作用是相互de。(一个物体对别de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de力)。

3.力de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de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de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

de改变,叫做形变。)

4.力de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de力。

5.实验室测力de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de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de伸长与受到de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de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

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

簧de轴线与所测力de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

过弹簧测力计de量程。

8.力de三要素是:力de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de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de作用效果。

9.力de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de线段来表示力。具体de画法是:

(D用线段de起点表示力de作用点;

(2)沿力de方向画一条带箭头de线段,箭头de方向表示力de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de示意图标

出力de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de力叫重力。重力de方向总是竖直

向下de。不指向地心

11.重力de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de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

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de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e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de作用点叫重心。几何中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de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de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走路时摩擦力为动力

15.滑动摩擦力de大小跟接触面de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

动摩擦力越大。摩擦因数与正压力de乘积

16.增大有益摩擦de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de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

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7.滑动摩擦力de方向,与物体de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de方向,与物体de运动趋势相反。

18.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注意两者之间de异同点。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异:

二物,一物。相互作用力是牛顿第三定律

19.测量摩擦力de实验非常重要.核心是匀速直线运动,改进后de实验,不需要匀速抽动木板。

第九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物理学史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de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de基础上,通过进一步de推理而概括出来de,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

明这一定律)。绝对光滑不存在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de性质叫惯性。牛顿笫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

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de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de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e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

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笫二定律:合外力定律,产生加速度F=ma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de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de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压力F单位是:牛;

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t;(2)F不变,SI(3)同时把Ft,Si。而减小压强方法则

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de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de

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de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de压强还跟密

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

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de竖直距离,单位是米.)液体压强公式,也适用于规则固体!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de压强与液体de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de体积和质量

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de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de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de,大气压强随高度de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de实验是:。

12.测定大气压de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X10人5

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de地方,压强越

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de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de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

竖直向上de。(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de密度大小)

(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

(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de原因:浸在液体中de物体受到液体对它de向上和向下de压力差。桥墩受到浮力

吗?不受浮力作用

4.

(浸没在气体里de物体受到de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de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液8丫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de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6物(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de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de水。这就是制成轮船de

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de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de气体。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de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de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de,不一定是直de〉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de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de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de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de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de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de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一一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de轮子----杠杆de变形。

定滑轮:轴de位置固定不动de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de方向)

动滑轮:轴de位置随被拉de物体一起运动de滑轮。一一支点在一侧de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

阻力臂de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de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de方向)。一一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de力就是物重de几分之几。

F=(G+G动)/nn是与动滑轮相连de绳子段数

三、功一一无既省力又省距离de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de方向上通过距离de乘积。

做功de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de力和物体在力de方向上通过de距离。(公式:W=FS单位:

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de功。(表示做功快慢de物理量)公式:P=W/tP=FV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de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de能

叫做动能。物体de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de功就越多。

物体动能de大小与物体de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de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de动能就越

大。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de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de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de重力势能de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de重力势能就

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de统称。(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

互转化。)

•-般来讲,物体由下而上运动,是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物体由上而下运动,是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de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de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de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e动能和分子势能de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de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de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

时,物体内所有分子de动能de总和就增加。

同一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热传递——改变内能de一种方式

条件:有温差:

实质:内能de转移;

方向:高温物体一低温物体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de多少。(焦耳)

三、物质de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de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de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de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de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de不同。

(物质de比热容与物质de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de种类有关。)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de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de过程中,物体de质量越大、比热容越

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de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0吸=(20141温度下降时:0放=(;[7141

补充: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海吹陆成海,陆吹

海成陆)

四、机械能与内能de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de另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热传递)

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de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de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一一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一一

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de过程)一一

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de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4.内能(对外做功)一机械能机械能【(摩擦)对内】一内能

5.书本12-27实验现象:盒盖被弹起

原因: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五、燃料de热值:

质量相同de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de热量•般是不同de。

1.燃料de热值:单位质量de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de热量。

2.单位:q(J/Kg)Q放=014

3.热值是燃料de属性,与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无关,与燃料de种类有关。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de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de能。

2.电源:持续供电de装置一一其他形式de能转化为电能。

直流电源:电池(正极流向负极)交流电源:220V家庭电路。

3.电路: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de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de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

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③连接电池de两极de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de电流路径。

通路:在小电灯de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

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

4.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二、电路连接de基本方式

1.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de方式。一一串联电路: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

不能独立工作;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de方式。——并联电路:①有多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独立

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三、电流和电流表de使用

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de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大小。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de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de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一”流出。

③不允许把电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