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_第1页
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_第2页
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_第3页
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_第4页
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语句改写效果分析(原句VS改句)”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座号【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语句改写的种类和典型2掌握分析语句改写效果的方法技巧二、自主学习过程必备知识链接:一、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方法速解语句改写效果分析“两步六思考”第一步,比对改句与原句,发现“不同点”。改句与原句往往有两三处区别,要能够准确捕捉到这些区别,抓住答题切入点。如2023年新高考卷Ⅱ的两处不同,就是答题的切入点。第二步,多角度思考,分析“精彩处”。思考答题角度,具体分析原句因何精彩,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是什么。思考角度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考角度一句式特点长短句——使用长句,表意严密、细致。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整散句——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恢宏。散句表意灵活。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之感;双重否定句使肯定的意味更加强烈。思考角度二艺术技巧可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切入思考原句的表达效果。思考角度三语句衔接从语境的对象、行文的一致、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畅等角度切入思考。思考角度四词语运用①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③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④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⑤罗列名词,可以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词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思考角度五语言特点1.语体色彩: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2.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活泼生动、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3.辨明各类文体的特色。如论述类文本讲究用语严谨,说明类文本讲究用语准确,文学类文本讲究用语生动形象。思考角度六具体内容方面注意表达思路是否符合原文逻辑和情理,是否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激发读者的思考与遐想,是否突出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三、合作探究剖析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思维提示]首先比对原句与改写句,并将它们不同的地方画出来;然后重点分析这些不同点,看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就此题来说,第一处不同是动词后有无内容,原句在动词后有助词“着”,而改句无。第二处不同是动词的使用,改写句只用了双音节词,结构整齐,节奏一致,而原句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并用,节奏更加活泼。答:答案:①画面表现力不同。原句在“舞”“踱”“鸣”“顾盼”“寻觅”五个动词后加助词“着”,可以描绘出仙鹤正在舞动、踱步、鸣叫、顾盼、寻觅的状态,比改写句的“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更有画面感,能带给读者更多的沉浸感受。②音韵节奏不同。原句“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中“着”的使用,使音韵更和谐,且五个动词,先用单音节词,后用双音节词,具有语言节奏上的细微变化,比改写句“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整齐的音节显得更加活泼。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思维提示]从修辞手法上看,原句连用四个“……,一起……”,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排比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内容侧重点上看,原句多用短句,分述“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四件事,且后面都跟有“一起……”,侧重体现两位老人的形影不离;改句将四件事并列形成较长的句子,侧重体现两位老人一起做了哪些事情。答:答案:①原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一起……”,句式整齐,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表现出了两位老人的亲密。②原句多用短句,侧重体现两位老人的形影不离;改句则铺列行为,侧重体现两位老人一起做了哪些事情。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坡顶,都会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那飞扬高耸的大屋顶,已经修涂成雪山的形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嶂。其实,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空旷,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紫禁城空旷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答案:①原句中的“或许”一词表揣测,是一种主观感受,增添了可能性;而改写后的句子是一个肯定句,起不到突出的作用。②原句中的“慢动作”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雨点人的动作,使画面更富有立体感。③原句中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的状态,也更能衬托出紫禁城空间之大。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江南,你可以无端想起很多美好的往事,你也可以肆意挥毫,留下墨染心绪的诗句,仿佛昨日便是前尘往事,而今生所处的环境又是虚虚实实,你梦啊寻啊,你追啊赶啊,就是不愿打扰那心情,不愿惊醒那梦境。江南水乡啊,你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妩媚,那样的令人神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江南水乡,十分美丽和妩媚,令人神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答案:①句式不同:原句多了“啊”字,是感叹句,对美丽的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强烈。改句为陈述句,情感较平淡。②修辞手法不同:原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那样的”,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的赞美之情。③人称不同:原句使用了第二人称,仿佛在与江南水乡对话,更加亲切生动,便于情感交流。四、当堂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思维提示]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①强调的重点,改句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上。②适用的位置,用改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③语体风格,改句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答: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日暖阳下,茶树安然孕育着新芽,有些新芽的性子急,已经从枝丫间探出头来。每逢春茶采摘季,茶农们都铆足了劲儿,争取及早将茶青摘下。采茶女背着茶篓,三三两两穿梭在茶树间,双手娴熟地将一片片嫩芽摘入篓中,犹如拨动绿色的五线谱。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三三两两背着茶篓的采茶女穿梭在茶树间的时候用双手娴熟地将一片片嫩芽摘入篓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答案:①从内容上说,原句分三个句子表意,把采茶女背茶篓、穿梭在茶树间、摘嫩芽入篓这三个动作都作了强调,语意明白易懂;改句则让人费解,而且前两个动作未得到强调,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从形式上说,原句是三个短句,节奏鲜明,与选段多短句的特点相吻合;而改句是长句,与上下文不和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记得梦境只是因为恰好在特殊时间醒过来。人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为两个时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二者交替一次为一个睡眠周期,一晚上约重复4到5个周期。睡眠时,人由清醒状态最先进入的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该期特点是全身代谢减慢,没有明显眼球活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一般来说分为4期,其中1、2期属于浅睡眠期,受刺激后易醒;3、4期属于深睡眠期,不易唤醒。快速眼动睡眠期是较为特殊的睡眠状态,约占整个睡眠周期的1/5到1/4。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全身代谢加快,眼球在眼皮下快速活动,脑电活动类似于清醒状态。大多数梦境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的人不会记得梦中的情景,而觉得自己总是在做梦的人,就是因为他恰好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所以能记得梦境。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人正常一晚上约重复4到5个由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交替出现构成的睡眠周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答案:①原句强调睡眠结构的两个时期,更符合后文重点阐释睡眠中“特殊时期”的内容逻辑;而改句强调的是睡眠周期的次数。②原句能更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改句则不行。③原句是几个短句,语言简洁明快,和整个文段通俗简明的文风更和谐;改句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风格与原文不一致。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起来再蹲下,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答案:①用词不同:原句“匍匐、跳、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地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动态美和感染力。改句动词较少,感染力较弱。②修辞手法不同/句式不同:原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不停地……”,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整句增强了气势,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改句没有使用修辞,为散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