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目录《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芣苢》(《诗经周南》)人文主题:劳动光荣45%《插秧歌》通讯报道新闻评论古诗“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我们售货员要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些分别是谁说的,他们又有哪些事迹?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人物介绍01袁隆平(1930-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主人公介绍袁隆平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如今,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主人公介绍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主人公介绍张秉贵(1918-1987),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主人公介绍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主人公介绍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新宁人。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主人公介绍【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主人公介绍文本研读02人物卡片请同学们梳理三篇文章的典型事例,概括人物精神品质,填写以下表格:篇目人物人物身份选取的典型事例人物精神品质1.2.3.篇目人物人物身份选取的典型事例人物精神品质作者倾向《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农业科学家高度赞扬袁隆平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实事求是、不断进取的劳动品质。事件体现的品质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你还从哪些细节描写出看出袁隆平的精神品质?①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明确:

作者用“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无误地抓住了主人公袁隆平在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再配以“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就更是详尽地突出了他工作认真专注、观察严谨细致、科研一丝不苟的个性。袁隆平细节描写明确:

作者用“眯起”“打量”“蹲下”“翻看”几个动词,写出了袁隆平工作认真、敬业的科学精神。②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袁隆平细节描写篇目人物人物身份选取的典型事例人物精神品质作者倾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张秉贵百货大楼售货员劳动模范1.柜台前顾客们的议论专业、热情2.用糖哄好哭闹的孩子、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体贴入微3.热情接待气呼呼的女顾客和蔼可亲热情大度4.女儿得重病,仍然满面笑容接待顾客隐忍克制爱岗敬业5.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被质问后受到触动善于自省有错则改6.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女顾客送特产;回忆挨国民党兵痞打为人民服务7.在座无虚席的饭馆,厨房师傅特意送凳子受人爱戴和尊敬呼吁全社会学习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①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明确:

这里的细节描写,通过在柜台里和下班后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张秉贵工作时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了他的“一团火”精神。张秉贵细节描写篇目人物人物身份选取的典型事例人物精神品质作者倾向《“探界者”钟扬》钟扬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1.197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年少有为2.1984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勤奋学习3.“胁迫”妻子领结婚证雷厉风行4.2000年辞职去复旦大学工作,毫无怨言住在毛坯房生活简朴5.2009年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心怀天下,敢为人先6.珠峰北坡采集鼠曲雪兔子不畏艰险、勇攀高峰7.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合作,开展科普工作才华横溢、任劳任怨8.做“接盘”导师有责任心、肯担当、关爱学生9.小纸条:繁忙的工作安排珍惜时间、忘我工作展现钟扬敢于奉献,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忘我牺牲精神①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明确: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钟扬在工作时的外表形象,“黑色双肩包”“磨白了的牛仔裤”“宽檐帽”,写出了他为了科研脚踏实地,在高原上不但探寻种子生命的边界,也在刷新自己生命的极限,突出了钟扬的奉献精神。钟扬细节描写人文主题方面:人物身份精神品质劳动特点袁隆平张秉贵钟扬共同点农学家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开创性的劳动,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售货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匠精神平凡中的伟大,贴近人民日常生活多重身份生命的高度与广度;自我超越面向未来——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普及性的科学传播;传承性的教书育人高度责任心、奉献精神、辛勤劳动与创造、作出巨大贡献方法探索03

三篇人物通讯是通过什么方法展现人的精神品质的?(1)通过选取典型事迹和生活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

(2)正面描写

《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张秉贵。(正面描写)

通过人们的悄悄议论侧面描写,还有细节描写:一个抱小孩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一系列的细心行为,丰富、多角度的描写,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温暖众人心的“一团火”精神。——《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2.张秉贵事迹感人,作者是怎样刻画的人物?(3)正侧面描写结合——《“探界者”钟杨》3.钟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

热爱科学事业,不追求物质生活品质,却致力于种子事业和科普工作;

具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身体不适也不放松工作;

理想崇高,有远见,心怀祖国和人民;

有责任,有担当,关心热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难点】分析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的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1)正面刻画:

①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

②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正面描写钟扬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2)侧面刻画:

①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

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与收集种子“。将就”的对比,藏族同事称其为“钟大胆”等。

三篇人物通讯是通过什么方法展现人的精神品质的?(1)通过选取典型事迹和生活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2)正面描写(3)正侧面描写结合(1)文章结构: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1.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综合探究比较行文布局【张秉贵】①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③“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的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比较行文布局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和衬托的作用。2.推动情节发展,有助于情节的展开。3.突出中心,深化主题。4.为下文做铺垫。5.使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6.突出人物性格,使人物性格更加完善。33典型事件人物品质选取材料的角度用糖哄哭闹的小孩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耐心细致、热情大度想人所想、急人所急服务态度的表现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服务态度、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质问后受到触动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爱岗敬业、公私分明自我反省、主动求知服务心理的成长吃夜宵,受特殊待遇而受启发先进事迹广为传颂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服务事迹的影响理

路:多方面、分层次地选取典型事迹

内容典型事件人物品质选取材料的角度曾记否,到中流击水1961,袁隆平敏锐地发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但实验失败探索精神、以科学态度面对失败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科学家的本质和灵魂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学术品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1992,发表文章用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科学精神饥饿的威胁在退却1986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理想志向理

路:多方面、分层次地选取典型事迹

典型事件人物品质选取材料的角度英雄少年学习经历与妻子的婚事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热情外向生活细节种子达人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不畏艰辛、不懈努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工作热情科学队长对建自博馆,科普工作专业素养、责任担当接盘导师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质朴仁爱、认真负责人格魅力生命延续线虫试验钟扬的工作安排奉献自我、拼命精神理想志向理

路:多方面、分层次地选取典型事迹

比较行文布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喜看,高兴地看到。稻菽,稻谷。千重浪,比喻说法,指田野中稻谷生长茂盛,被风吹后,起伏不定,像波浪一样的情形。这里特指稻谷丰收。《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1、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2、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看到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的喜悦心情和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标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心中一团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张秉贵接待顾客时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精神。“温暖众人心”指顾客满意且以真心回馈张秉贵。这一标题句式整齐,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探界者”钟扬》特定的称谓,对他的不同身份的概括。“探界者”有多重含义:(1)探学习工作之界,(2)探植物学之界,(3)探科普之界,(4)探教书育人之界,(5)探生命之界。这个标题准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钟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文章《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什么以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结尾?①结构上:“我”的心中仿佛升起“一团火”,一来点题,二来足见张秉贵“一团火”的精神已有燎原之势。

②内容上: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了张秉贵事迹的影响力,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的尊敬和赞扬。

③读者方面:诗歌的语言更具文学性,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2了解文体04第二单元目录《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芣苢fúyǐ》(《诗经周南》)人文主题:劳动光荣45%《插秧歌》通讯报道新闻评论古诗走进新闻文体新闻: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狭义新闻专指消息。狭义——消息通讯消息报告文学广义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简明性新闻分类消息是指简要而迅速的新闻报道。(简而快)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突出特点为报道事件完整的一种新闻体裁。(事件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时效性不及消息与特写)新闻特写是指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夏衍的《包身工》)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进行直接的会话报道。(鲁豫有约)新闻评论是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性(准确性)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特点

2)时效性(及时性)

3)客观性(“零度写作”)

4)简明性新闻类型通讯消息报道对象侧重写事内容简要概括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时效性强通讯与消息的区别侧重写人详细完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灵活)弱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天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人物通讯人物通讯的特点:①真实性:要求写真人真事。②典型性:要求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

义的材料加以报道。③新闻性:及时发现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④生动性:结构、表现手法可以灵活多样。⑤评论性:通讯评论贵在以情感人,情在理中。人物通讯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特写式群像式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