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1.教学内容:
(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4)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2.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描述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2)能够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分析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讲解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极地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地理实践、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
1.区域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描述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地理实践:通过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
3.人地协调:通过讨论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
4.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关注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4.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难点:
1.理解极地地区的极端气候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极端气候的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分享给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最佳的保护策略。
4.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极地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5.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极地地区的模型或海报,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图片、南极洲和北极洲的地图、极地动物的图片和视频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或模拟实验器材,如极地地区的气候模拟实验器材、极地动物的骨骼模型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在教室内设置一些展板或海报,展示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能够随时接触到学习内容。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视频,如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报告、极地保护的相关新闻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专家讲座: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邀请他们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极地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7.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极地动物的动物园、极地研究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地地区的环境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学生作业:设计一些与极地地区相关的作业,如研究报告、海报制作等,让学生在课后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究极地地区的相关问题。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等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极地地区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极地地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极地地区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极地地区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极地地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极地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极地地区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极地地区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极地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极地地区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极地地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极地地区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极地地区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极地地区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南极洲:自然与人文》
-《北极探险史》
-《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保护》
-《极地科学前沿》
这些材料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科研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国家地理、科学美国人等网站,了解更多关于极地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闻动态。
-学生可以观看与极地地区相关的纪录片,如《南极之恋》、《北极圈内》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更全面地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与环境、地理相关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生可以进行户外考察活动,如前往附近的动植物园、自然公园等,观察和了解极地地区的代表性物种及其生活习性。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题目:描述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答案: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如下:
1.地理位置: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北端。
2.气候特征:南极洲和北极洲都属于极地气候,气候寒冷,气温低,全年温度在零下。
3.地形地貌:南极洲和北极洲的地形地貌以冰川为主,冰川覆盖面积大,地形平坦。
4.生物种类:南极洲和北极洲的生物种类较少,主要以极地动物为主,如企鹅、海豹、北极熊等。
例题2:
题目: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答案: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下:
1.自然资源:极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
2.生态环境: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气候寒冷,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较为单一。同时,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例题3:
题目:描述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答案: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如下:
1.科研价值: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极地地区的特殊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类对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2.保护意义: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得到保护。极地地区的保护不仅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题4:
题目: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答案: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如下:
1.开发与保护并重: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需要并重进行,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2.开发利用:极地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利用,但需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保护措施: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加强生态监测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题5:
题目:描述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下:
1.气候变化: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3.应对措施:为应对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强科研监测等。内容逻辑关系1.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重点知识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包括极端气候、冰川覆盖、生态环境脆弱等。
板书设计:
-极端气候:低温、大风、降水稀少
-冰川覆盖:广泛、深厚、动态变化
-生态环境脆弱:生物种类少、适应能力差
2.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重点知识点:南极洲和北极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生物种类等。
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地球南、北极
-气候特征:极地气候、全年低温
-地形地貌:冰川覆盖、平坦
-生物种类:企鹅、海豹、北极熊等
3.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重点知识点: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平衡等。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矿产、渔业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塔城市第四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02第2课时谋求互利共赢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 巨人的花园课件
- DB11-T 2020-2022 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规范
- DB11-T 1873-2021 装配式低层住宅轻钢框架-组合墙结构技术标准
- 企业接待室装修合同
- 医疗器械海运租船协议
- 农贸市场改造废料清运合同
- 古琴介绍PPT精选
- 《中医临床路径》word版参考模板
- 周易与中医学
- 无人机培训心得体会1
- Q∕GDW 11257.3-2020 熔断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 汉语拼音字母描红示范(打印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ppt课件
- 攻城掠地数据以及sdata文件修改教程
- 医疗废物转运箱消毒记录表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 看守所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