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望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庭、未、磨、盘"4个生字,会写“镜、未、磨、遥、银、盘”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说诗句意思,想象景色画面。
教学难点:
说诗句意思,想象景色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挑战一个游戏——叫看图猜诗句,看看哪个孩子反应最快。
出示图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反应真快(这是李白眼里的水)
出示图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杨万里笔下的西湖
接下来增加难度了,睁大眼睛,这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的黄河
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特别聪明。
不管是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还是远近闻名的杭州西湖都因诗人的青睐而更富魅力。就在一千两百多年前,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的一个湖也被一位诗人所青睐,这个湖就是-洞庭湖。
3、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洞庭湖(出示洞庭湖资料)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面积约为2820平方千米,大概有440多个西湖那么大,古代曾被称为“八百里洞庭"。
师:听了介绍,孩子们,洞庭湖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预设:洞庭湖非常大,美)
你的眼光真独到!
看,这就是洞庭湖,(出示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大诗人去欣赏这美丽的洞庭湖。(板书课题:望洞庭)
4.师:怎样地看叫“望”
(预设:向远处看)
来,齐读课题。(1,2)
同学们是谁在望洞庭湖呀?(刘禹锡)
5.刘禹锡是何许人也?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他的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代表作有《乌衣巷》、《陋室铭》
二、朗读体会,感知诗韵
师:了解了诗人,现在我们就循着刘禹锡的足迹,一起去游览下洞庭湖吧!请同学们自由地反复读一读这首诗。把它读准确、读流利,最好能读出它的节奏来。开始吧!
师:谁能准确而响亮地朗读下这首古诗
评语:你的声音真洪亮。
谁再来试试你读的不仅准确而且很清晰,真棒
师:同学们,读古诗,我们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音韵美,听,就像这样-(播放录音)
师:你听出怎么读了吗(注意平长仄短)
同学们,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符号,横线的符号代表字音可以拖长一点,横线越短拖得音越多,越长代表拖的音越长,比如我们这里有几个红色的字体,都在每句诗的最后,就叫韵字,在读韵字的时候要拖长音的去读,才能读出韵味,跟着我一起来读读,和,磨,螺,竖字符号的字音是仄声字要读的短促一点,加了感叹号,叫入声字要读更得短促。
(来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读出韵味来
老师:谁来读读
老师:(你的悟性真好!你读出了古诗的音韵美)
师:对了,记住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合作地读一读,你们读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开始吧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读着读着,这首古诗的音韵之美就出来了。
(1)现在请大家再读读古诗前两句,说说诗人首先望到了什么景色
预设:湖光,秋月
文中哪个字把这两种景物联系在一起了?(和)
“和"字放在这里你们是如何理解的?(和谐,协调)(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
湖水和秋月很和谐,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多叫几个孩子回答)
(出示图片)是啊,月亮倒映在湖面上,湖面泛着柔和的月光,这真是——(湖光秋月两相和)
一个“和”字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和谐之美,
师: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没有风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
磨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磨,如何理解它?
镜未磨指的就是?(没有打磨过过的铜镜)
没有风的湖面像什么?
生:像未打磨过的镜子。(你真是爱思考的孩子)
师:孩子们,这就是古代未经打磨过的铜镜,
你看他的表面是怎样的:凹凸不平,就和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的涌动一样)
用这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照人会是什么样子呢?
(照不清楚人,模糊)
师:是啊,夜晚没有风吹过的洞庭湖面就像未打磨的铜镜,映照着月亮、映照着山峰,映照着周围的树木,看起来是那么-(出示洞庭湖夜景图)
生:不清楚/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感?(朦朦胧胧)
师:好像让人走进了仙境
师:难怪诗人赞叹-
生: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让我们和刘禹锡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夜景(播放夜景图)
师:欣赏着这样的夜景,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
预设:美丽、宁静、静谧、和谐·.
师:让我们轻轻地读,读出这种和谐的美,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出这种朦朦胧胧美,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此时诗人又将视线移向了远方,他眺望远处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读:出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望到了什么景物?
①师:“青螺"指什么?作者在这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师:“为什么作者把君山比作‘青螺’呢?”
预设:“我觉得这座山的形状肯定很像一个田螺。"
“山上肯定有很多树,树是青色的,所以像青螺。”
师:原来不仅颜色像,外形更像!多么生动形象!
师:“这青螺是放在哪儿的呀?"
预设:“白银盘里。”
预设:“这白银盘其实就是洞庭湖
师:为什么作者把八百里的洞庭湖比作成白银盘?
(2)师:远远望去,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水与那翠绿的君山相依相傍,是多么和谐啊!读……
那么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湖,成了精致的白银盘,翠绿的君山却成了一枚小小的青螺——多么的有意思,再读——
师:同学们,为什么刘禹锡能写出这么平和的美景呢?
师:究竟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刘禹锡的生平经历,
(我们先来理解文中一个字:贬,古代指官员降职并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现在可以自由默读
33岁时被皇帝重用,欲大展才华,实现理想。
33岁时新皇帝上台,刘禹锡不受待见,被贬至朗州。
43岁有幸被朝廷再度任用,但因太过正直,得罪了权贵,再度被贬播州。
49岁被贬到边远的夔州,这几年多次关心朝政,向皇帝上书,但都被漠视。
刘禹锡52岁时被贬到和州,52岁路过洞庭湖,写下《望洞庭》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面临如此绝望的境地,他的内心依然保持平和,依然将洞庭湖的美景尽收心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刘禹锡?
(胸怀宽广,乐观豁达、热爱生活)
一个"和”字不仅仅写出了洞庭湖秋夜和谐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安宁平和的心境。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整首诗
读出这宽广的胸怀,读——
读出刘禹锡的乐观豁达,读——
师:这么美的洞庭湖,还有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元末诗人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唐代方干《题君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