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测量(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热点难点讲义(人教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测量(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热点难点讲义(人教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测量(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热点难点讲义(人教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测量(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热点难点讲义(人教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测量(教师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热点难点讲义(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学问点01:毫米的生疏1.生疏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3.用毫米作单位表示测量结果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米=10毫米。学问点02:分米的生疏1.生疏分米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制造了长度单位“分米”。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学问点03:千米的生疏1.生疏千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2.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1)在进行单位的换算时,首先明确两个单位的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2)乘或者除以进率的技巧:大变小乘进率(添“0”),小变大除以进率(去“0”)。3.估量长度在估测两地之间的长度时,可以先选择一种估测的标准,然后再估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学问点04:吨的生疏1.生疏“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1000千克用较大的质量单位表示就是1吨,所以1吨=1000千克。2.吨与千克的换算将吨转化为千克,要去乘进率1000(即在末尾加上3个0);将千克转化为吨,要去除以进率1000(即在末尾去掉3个0)。学问点05:解决问题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1.思路:在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应当有序地思考,把全部的状况都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依据列表的状况选择符合题意的解决方案。2.步骤:(1)认真审题,找方案;(2)有序思考,列表格;(3)选择可行方案,打对勾;(4)回顾反思,写答句。考点01:毫米、分米的生疏【典例分析01】小明有两支同样长的铅笔,第一支用去了7厘米,其次支用去了60毫米.哪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请说明理由.【分析】小明有两支同样长的铅笔,即长度肯定,用去的越多,那么剩下的就越少;反之,用去的越少,那么剩下的就越多;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厘米=70毫米由于两支铅笔同样长,又由于70>60;所以其次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答:其次支铅笔剩下的部分长.【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长度肯定,用去的越多,那么剩下的就越少;反之,用去的越少,那么剩下的就越多”;留意单位的统一.【变式训练01】看一看,填一填.【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测量线段的力量.【变式训练02】小动物进行运动会,四只小动物参与了跳高竞赛.小兔跳了95厘米,小猪跳了300毫米,小猴跳了1米,小猫跳了8分米.你能帮它们按由高到低的挨次排一下名次吗?【分析】首先把300毫米化成厘米数,用300除以进率10;把1米化成厘米数,用1乘进率100;把8分米化成厘米数,用8乘进率10;最终这三个数与95厘米比较大小,即可得解.【解答】解:300毫米=30厘米1米=100厘米8分米=80厘米由于100厘米>95厘米>80厘米>30厘米所以按由高到低的挨次排名为:小猴、小兔、小猫、小猪.【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变式训练03】把一根长24分米的绳每4分米截成一段,一共可以截出几段?【分析】求截成的段数,就是求24分米里面有几个4分米,列式为24÷4.【解答】解:24÷4=6(段)答:一共可以截出6段.【点评】此题考查整数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考点02:千米的生疏【典例分析02】在如图中量出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再计算.A、B两地相距80千米,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呢?【分析】如图,首先依据A、B两地相距80千米(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是2厘米,据此可以求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再量出A、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80÷2×3=40×3=120(千米),答:A、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120千米.【点评】此题属于简洁的正归一问题,首先依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依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总量.【变式训练0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小船的速度大约是5千米/小时;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客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飞机的速度是1900千米/小时;据此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变式训练02】(1)量得学校到商场的距离是3厘米(取整厘米数).算出学校到商场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2)小东家位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上的2千米处,请用“•”在图中表示出它的或许位置,并写上“小东家”.【分析】(1)量出学校到商场的图上距离,依据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即可求出学校到商场的实际距离.(2)实际距离2千米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再据二者的方向关系,即可在图上标出小东家的位置.【解答】解:(1)量得学校到商场的距离是3厘米(取整厘米数).则学校到商场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2)实际距离2千米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又因小东家位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上,所以小东家的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3厘米,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依据方向(角度)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变式训练03】把每小时所行路程与对应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分析】依据生活实际,把各种物体的运动速度连接即可。【解答】解:【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反。考点03:吨的生疏【典例分析03】填单位【分析】月依据生活阅历,对长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计量一条鱼重克作单位;一头牛长350用千克作单位;河马重3吨;一个鸡蛋重约60用克作单位;一个1元硬币6用克作单位;一辆卡车重约5用吨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变式训练0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分析】依据生活阅历、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一头大象的质量是3吨;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5克;一只羊的质量是25千克;一个香蕉的质量是90克;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的选择.【变式训练02】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一包便利面重120克;一头大象重3吨;一条鲸重40吨;一只狗重7千克;据此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变式训练03】有两个水壶,一个水壶能装500克的水,另一个水壶能装300克的水。请你设计一个方案,用这两个空水壶装出700克的水。(还备有一个足够大但无刻度的容器)【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利用这两个水壶的容量进行不同的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答案。可以利用500与300的差,再加500可得700。【解答】解:先把能装500克水的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个能装300克水的空壶中,这时500克的水壶剩下:500﹣300=200(克)把300克的水壶里的水倒掉,再把200克水倒入容器中,再把能装500克水的水壶装满水,最终倒入容器中,这时容器中有水:500+200=700(克)答:先把能装500克水的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个能装300克水的空壶中,接下来把300克的水壶里的水倒掉,再把200克水倒入容器中,再把能装500克水的水壶装满水,最终倒入容器中。【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质量单位的题目,关键是利用这两个水壶的容量进行不同的处理。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面物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的是()A.1元硬币 B.一张试卷 C.一本字典【分析】依据生活实际,1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2毫米。故选:A。【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反。2.的宽大约是()分米。A.4 B.40 C.400【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大小的生疏,加上自己的亲自测量进行解答,小数点以后的数可接受“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解答】解:的宽大约是4分米。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题要留意亲密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计量单位来确定数据的大小,假如条件允许要亲自测量解答。3.一种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80千米,这种交通工具最可能是()A. B. C.【分析】依据生活阅历推断,电动车每小时约行30千米,汽车每小时约行80千米,飞机每小时约行800千米,据此选择。【解答】解:汽车的速度每小时约行80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千米的生疏及依据生活阅历选择合适单位。4.如图,这座桥上的通行标志的意思是()A.通行汽车自重不超过40吨 B.通行汽车载货物质量不超过40吨 C.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超过40吨 D.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少于40吨【分析】依据题意,40吨表示这座桥的载重量是40吨,因此超过40吨的车和货物是不能通过的,据此解答。【解答】解:这座桥上的通行标志的意思是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超过40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5.一座石狮子重200千克,()座这样的石狮子重1吨。A.4 B.5 C.10【分析】依据1吨=1000千克,看1000里面有几个200,据此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1吨=1000千克1000÷200=5(座)答:5座这样的石狮子重1吨。故选:B。【点评】娴熟把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6.吨用符号t表示,千克用符号kg表示.【分析】吨用t表示,千克用kg表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吨用符号t表示,千克用符号kg表示.故答案为:t;kg.【点评】解决本题要熟记它们的英文符号表示方法.7.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分析】由所学学问得出:千克用字母表示是kg,千克又叫公斤;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故答案为:kg,公斤.【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要熟记.8.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字母表示法是mm.【分析】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来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依据需要选取合适的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这个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m表示;故答案为:毫米,m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与长度单位,通过做题能够使同学体会统一的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9.把7毫米、77分米、7米、70厘米、7千米按从大到小的挨次排列.7千米>77分米>7米>70厘米>7毫米.【分析】由于1千米=1000米,所以7千米=7000米,所以7千米是最大的;剩下的几个中,7毫米的数字和单位都是最小的,所以7毫米就是最小的;然后把77分米,7米,70厘米都化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再比较.【解答】解:观看数据易知:7千米是最大的,7毫米是最小的;7米=70分米70厘米=7分米77分米>70分米>7分米即:77分米>7米>70厘米.综上可知:7千米>77分米>7米>70厘米>7毫米.故答案为:7千米,77分米,7米,70厘米,7毫米.【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比较,要熟知各个单位的大小关系,以及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的换算单位.10.把一根长2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5厘米.【分析】先把2分米化成20厘米,每对折一次,绳子的长度就是原来长度的一半,用原来的长度除以2,求出对折1次后的长度,再除以2,就是对折两次后的长度,由此求解.【解答】解:2分米=20厘米20÷2÷2=10÷2=5(厘米)答:每段绳子长5厘米.故答案为:5.【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对折的含义,再依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三.推断题(共5小题)1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分析】由于1厘米=10毫米,所以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据此进行推断.【解答】解:由于1厘米=10毫米,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10÷10=1(毫米),所以每段长1毫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厘米和毫米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2.3吨铁比3吨棉花重.×.【分析】依据题意,知道铁的质量是3吨,棉花的质量也是3吨,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题意可得:铁的质量是3吨,棉花的质量也是3吨;所以,3吨铁与3吨棉花一样重;因此,3吨铁比3吨棉花重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两个物品的质量只要是一样,不管是什么样的物品,它们都一样重.13.一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分析】1米=10分米,10分米<11分米,这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不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解答】解:1米=10分米10分米<11分米即一辆三轮车的车身宽11分米,它不能进出1米宽的大门.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依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14.王府井和水立方相距12千米,中午小宇在王府井游玩后,可坐地铁去水立方接着玩。√【分析】结合现实实际状况,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王府井和水立方相距12千米,中午小宇在王府井游玩后,可坐地铁去水立方接着玩。题干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反。15.生活中常用米尺和电子秤测量物体的重量。×【分析】米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电子秤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据此解答。【解答】解:生活中常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电子秤测量物体的重量。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物体长度和质量工具的生疏。四.操作题(共1小题)16.测量如图物体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分析】依据生活阅历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结合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五.应用题(共4小题)17.小明家离学校2千米.一天早晨小明上学,走了一半,他发觉书包忘在家里,赶忙赶回家,拿了书包后再走到学校.小明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分析】依据题意,走了一半是1千米,返回家去拿书包,然后又走回学校,这样就比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多走了2个1千米,运用乘法求出多走的路程,再加上家到学校的路程即可求解.【解答】解:1×2+2=2+2=4(千米)答:小明一共走了4千米.【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多走的路程,再进一步解答即可.18.这些动物能一起乘船过河吗?【分析】把这四种动物的体重相加,求出这四种动物的体重总和,再与1吨比较即可推断.【解答】解:500+400+100+80=1000+80=1080(千克)1吨=1000千克1080>1000答:这些动物不能一起乘船过河.【点评】解决本题先依据加法的意义求出动物的总体重,进而比较求解.19.电子秤上放着一盒还没有开口的牛奶,如图所示。小红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牛奶连盒共重250克。原来这盒牛奶中有牛奶多少克?盒子重多少克?【分析】先求出喝掉的牛奶的质量,再求出原来这盒牛奶中有牛奶多少克,再求盒子重多少克即可。【解答】解:450﹣250=200(克)200×2=400(克)450﹣400=50(克)答:原来这盒牛奶中有牛奶400克,盒子重50克。【点评】求出喝掉的牛奶的质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一根彩带长5米,剪了4次,每次剪下6分米.这根彩带还剩多少分米?【分析】每次剪下6分米,剪了4次共剪下4个6分米,即6×4=24分米,把5米化成50分米,然后再减去24分米就是剩下的长度.【解答】解:5米=50分米50﹣6×4=50﹣24=26(分米)答:这根彩带还剩26分米.【点评】本题关键是依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剪下的长度,然后再依据减法的意义进行解答,留意单位名称的换算.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A.2克 B.2毫米 C.2厘米【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用毫米作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2.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A. B. C. D.【分析】依据生活实际状况和对长度单位的生疏,选项A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表示1分米的长度。故选:A。【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反。3.明明体重30千克,欢欢比明明重一些,欢欢体重可能是()A.25千克 B.35千克 C.4000克【分析】依据题意,求比30千克重一些的数,这个数比30要多,且多一点即可,单位相同。据此解答。【解答】解:35千克比30千克多一些,因此欢欢体重可能是35千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大小比较。4.在10m,100cm,1km,1000mm中,()最长.A.10m B.100cm C.1km D.1000mm【分析】先单位换算,统一单位,然后比较数的大小,最终做出推断。【解答】解:100cm=1m,1km=1000m,1000mm=1m,则可知1km>10m>100cm=1000mm。所以最长的是1k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大小比较。5.下面最接近1吨的是()A.100瓶矿泉水 B.1000枚硬币 C.25名六班级同学的体重 D.1头小猪的重量【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1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500克,100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50千克。1枚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1000枚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1名六班级同学的体重大约是40千克,25名六班级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000千克,即1吨。1头小猪的重量大约是10千克,据此解答。【解答】解:1吨=1000千克A.100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50千克。B.1000枚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C.25名六班级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D.1头小猪的重量大约是10千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单位吨的生疏,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的解答。二.填空题(共5小题)6.将下面的质量按从小到大排列。3890千克、4吨、5千克、6500克、400克、4050千克400克<5千克<6500克<3890千克<4吨<4050千克【分析】依据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400克<5千克<6500克<3890千克<4吨<4050千克。故答案为:400克;5千克;6500克;3890千克;4吨;4050千克。【点评】娴熟把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3吨.【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计量一辆车的载重量,应用质量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辆车的载重量是3吨;故答案为:吨.【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8.在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可以用字母km表示.【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的生疏,在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可以用字母km表示,据此解答.【解答】解:在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可以用字母km表示;故答案为:千米,km.【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机敏地选择.9.你的小手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分析】依据生活阅历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结合实际状况可知计量学校生1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手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分米的生疏进行解答。10.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分析】依据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生疏,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分成10格,每格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解答】解: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三.推断题(共5小题)11.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分析】依据1厘米=10毫米即可解答。【解答】解: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厘米=10毫米。12.王老师家距学校5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上班。×【分析】1千米大约需要步行15分钟。依据生活阅历,结合数值、单位大小,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生活阅历可知,王老师家距离学校50千米的话,她最好开车去上班,步行需要的时间太久了。所以题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千米的生疏。解决此题时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13.克、千米、吨都是质量单位。×【分析】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据此推断即可。【解答】解: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千米是长度单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常用的质量单位,千米与千克要区分开。14.人的手指甲每10天大约能长1分米。×【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计量人的手指甲每天大约能长多少,用毫米作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人的手指甲每10天大约能长1毫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15.11吨棉花比11吨铁轻。×【分析】依据质量单位的生疏即可解答。【解答】解:11吨棉花=11吨铁的重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的生疏。四.应用题(共3小题)16.兰兰把一根3米长的彩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刚好剪了4次,每段长几分米?【分析】已知一共剪了4次,那么就剪成了(4+1)段;用总长度除以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解答】解:3米=30分米30÷(4+1)=30÷5=6(分米)答:每段长6分米。【点评】本题是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的状况,解答此题要明确剪的段数和剪的次数之间的观看。17.这辆货车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分析】依据1吨=1000千克,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600+400+700+800=2500(千克)2吨=2000千克2500>2000答:这辆货车不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点评】娴熟把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用如图两辆车运水果,假如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支配能恰好运完10吨水果?【分析】10吨=2吨+4吨+4吨.可以这样支配:限载质量2吨的车运一次,限载质量4吨的车运两次,能恰好运完10吨水果.或10吨=2吨+2吨+2吨+4吨,可以这样支配:限载质量2吨的车运三次,限载质量4吨的车运一次,能恰好运完10吨水果【解答】解:10吨=2吨+4吨+4吨10吨=2吨+2吨+2吨+4吨答:限载质量2吨的车运一次,限载质量4吨的车运两次或限载质量2吨的车运三次,限载质量4吨的车运一次,能恰好运完10吨水果.【点评】关键是看10吨可以正好分成几个2吨和几个4吨的和.五.操作题(共1小题)19.依据要表示的千克数,在秤面上画出指针。【分析】依据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即可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学对计量单位的把握以及依据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六.解答题(共1小题)20.他们选择什么出行方式比较合适?【分析】选择出行的方式时,要依据路程的远近,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考虑每种交通方式行1千米所用的时间;依据题意可知:东湖离我们2千米,北京离我们有1200千米,木兰山离我们有80千米;依据生活实际,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骑自行车行1千米,大约需要8分钟;所以去东湖我们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小汽车行50千米大约需要1小时,到木兰山上我们乘小汽车即可;飞机飞行1千米大约需要5秒,所以去北京我们可以乘飞机。【解答】解:如图:故答案为:步行或骑自行车,乘飞机,乘小汽车。【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人步行的速度、自行车的速度,小汽车的速度、飞机的速度,结合已学的学问。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面的测量方式中,最好用()量篮球场的长。A. B. C.【分析】用手和尺子丈量太慢,用步数测量比较合理,只要明确一步大约多少厘米,再乘步数即可得到篮球场的长。【解答】解:最好用量篮球场的长。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长度问题,要娴熟把握。2.长度最接近1km的是()A.数学书的长度 B.洗衣机的高度 C.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 D.1元硬币的厚度【分析】计量数学书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洗衣机的高度,用分米作单位;计量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计量1元硬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解答】解:长度最接近1km的是笑笑家离学校的距离。故选:C。【点评】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反。3.1千米相当于()A.小红的身高 B.一棵大树的高度 C.10条百米跑道的长度【分析】1千米=1000米,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小红的身高少于1千米;一棵大树的高度少于1千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相当于10条百米跑道的长度.【解答】解:小红的身高少于1千米;一棵大树的高度少于1千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相当于10条百米跑道的长度.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4.一只老母鸡重3()A.克 B.千克 C.吨【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可知计量一只老母鸡重量,应用质量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只老母鸡重3千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5.要想知道李老师的体重,可以选择()工具测量。A. B. C.【分析】依据物体质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质量比较小的,选天平和弹簧秤,质量比较大是选电子秤,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要想知道李老师的体重,可以选择工具测量。故选:B。【点评】依据物体质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即可。二.填空题(共5小题)6.火柴棒长4厘米9毫米.【分析】先看火柴棒的左端对齐的是0刻度处,再看火柴棒右端对齐的是4厘米9毫米刻度处,所以右端所指示的刻度就是火柴棒的长度.【解答】解:依据分析可得,火柴棒长4厘米9毫米.故答案为:4,9.【点评】在直尺上读刻度,不管是从零开头还是其它刻度开头,直接用结束的大刻度减去开头的小刻度即可.7.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分析】依据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生疏,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分成10格,每格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解答】解: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8.秦研家离公司36千米.(1)秦研每时行9千米.(2)秦研可能11时到家.(3)假如秦研下午1时沿原路返回,那么他可能下午17时回到公司.【分析】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1)由图可知,动身的时间7:00到10:00之间行驶了36﹣9=27(千米)路程,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即可.(2)运用剩下的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得到,剩下的路程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求出到家的时间.(3)因沿原路返回,所以来回时间一样,下午1时动身,然后推算出回到公司的时间.【解答】解:(1)(36﹣9)÷(10﹣7)=27÷3=9(千米/小时)答:秦研每时行9千米.(2)9÷9=1(小时)10时+1时=11时答:秦研可能11时到家.(3)3+1=4(小时)13时+4时=17时答:秦研下午1时沿原路返回,那么他可能下午17时回到公司.故答案为:9,11,17.【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即可.9.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又叫公斤,用符号kg表示。【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大小的生疏,可知称物品的质量用质量单位来计量;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又叫公斤,用符号kg表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又叫公斤,用符号kg表示。故答案为:千克;公斤;kg。【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10.在横线里填上“克”或“千克”。【分析】依据生活阅历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依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机敏地选择。三.推断题(共5小题)11.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毫米比较合适.×【分析】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结合实际状况可知计量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厘米比较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依据生活阅历、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生疏选择合适的单位.12.80千米>850米.√.【分析】把80千米乘进率1000化成80000米,80000米>850米.【解答】解:80千米=80000米80000米>850千米即80千米>850米.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