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进阶提升题(详细参考解析)x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秘籍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进阶提升题(详细参考解析)x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秘籍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进阶提升题(详细参考解析)x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秘籍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进阶提升题(详细参考解析)x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秘籍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进阶提升题(详细参考解析)x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秘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均在试卷末尾)一、选择题

1、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

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A.具体内容B.学习过程C.概括D.获得策略知识

3、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5、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

6、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

7、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A.灵活性B.自愿性C.自主性D.发展性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A.具体内容B.学习过程C.概括D.获得策略知识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B.情景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

10、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A.真从众,不从众B.真从众,权宜从众C.权宜从众,不从众D.权宜从众.从众

11、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并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育政策

12、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与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4、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这种现象是()。A.感觉后效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联觉现象

15、课程资源的核心是()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过程

16、小泽听妈妈说姐姐在上次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的消息以后.认为由于平时自己与姐姐的英语成绩差不多。因此自己在这次英语大赛中也能获奖。那么影响小泽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A.替代性经验B.言语信息C.情感状态D.成败经验

17、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教育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18、人的躯体发展是自上而下,即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大脑皮层是先枕叶。而后是颞叶→顶叶→额叶;肌肉的发展是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这些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9、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年级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20、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21、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D.信号反射

22、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参观法

23、下列不属于课堂纪律类型的选项是()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学生促成的纪律

24、于老师刚刚接管初一(1)班,他决定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纪律规定。于老师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

25、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26、强者遇到困难会激发斗志,弱者则会萎靡不振,这体现了人格的()特征。A.稳定性B.统合性C.独特性D.功能性

27、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爱弥尔》D.《民本主义》

28、某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察看期为1年。该学生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几个月后,学校提前解除了处分决定。解除处分决定的做法属于()。A.消退B.正强化C.代价D.负强化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3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非指导教学法。A.罗杰斯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

31、小强期中考试失利,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了失败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宣泄B.升华C.补偿D.认知重组

3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3、2012年单项选择:沈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

34、2013年单项选择: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

35、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A.中学B.小学C.幼儿D.大学

36、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

37、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改变法。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38、儿童在写作业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写下去,直到成功。这体现了自我防御机制中的()A.升华B.补偿C.幽默D.认同

39、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41、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B.采取罚款的方式解决班级卫生问题C.中学生德育可更多采用说理教育法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将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42、2012年单项选择:上初中以来,刘俊好像突然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备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

43、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A.1951B.1957C.1945D.1949

44、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A.中等偏下水平B.中等水平C.中等偏上水平D.高水平

4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

46、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A.克伯屈B.伯克赫斯特C.道尔顿D.布鲁纳

47、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48、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制的建立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49、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的期望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蜕变,这种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评价法C.个人修养法D.情感陶冶法

50、所谓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是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调查表明,成年人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时往往不会进行脱式运算.而使用口算,甚至有的成年人已经忘记了脱式运算的具体规则。这种现象可以运用遗忘的()理论来解释。A.痕迹衰退说B.提取失败说C.压抑说D.同化说二、多选题

5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5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A.根本途径B.基本途径C.唯一途径D.全部途径

5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教育规律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D、分析教育现象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4、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并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育政策

55、“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观点。A.外铄论B.内发论C.实践主体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6、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57、2013年单项选择:“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致性原则

58、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59、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

60、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站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重称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组织者D.自我差异性

61、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6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A.信任与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6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

64、2012年单项选择:沈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

65、课程的“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布鲁纳C.斯腾豪斯D.卢梭

66、“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在教学中要()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B.互相观摩、切磋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67、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研究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68、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69、李勇是一个内向的男生,到了青春期尤其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看到人群就绕道。李勇这种情况属于()。A.焦虑症B.恐惧症C.孤独症D.抑郁症

70、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怎样培养人

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71、(2020年真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让孩子()。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

72、“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73、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的是()。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素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4、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揭示教育规律B.撰写研究报告C.发现教育问题D.改进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

75、一位鞋商一天把他的销售人员叫来吩咐说:“给你个任务,把鞋卖到非洲去,你若能完成,我将会给你丰厚的回报,若不能你就不用回来了。”这时候销售人员非常苦恼,他觉得老板这不是难为人吗。怎么可能把鞋卖给非洲人呢,那里的人根本就不穿鞋的。对这件事情他非常生气,甚至想辞职不于。这时候他朋友告诉他说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就是因为那里的人不穿鞋,所以才是巨大的市场,听完朋友的一席话,销售人员豁然开朗。这位朋友用的策略是()。A.认知转换法B.情绪宣泄法C.注意转移法D.自我放松法

76、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7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A.功能因素B.定势C.原型启发D.负迁移

78、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智育活动B.认识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7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80、()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海德

8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82、《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83、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

84、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85、2012年单项选择:在教育调查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

86、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命题B.命题网络C.产生式D.概念

87、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

88、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A.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B.教师少讲,学生多活动C.教师多问,学生多回答D.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8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A.A甄别与鉴定B.B选拔与淘汰C.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90、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B.和谐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好课

91、(2021年下半年真题)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A.性格B.能力C.气质D.认知

92、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A.学习需要B.自我效能感C.成就动机D.学习动机

93、田兵是一名优秀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惜中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在这所高中里,无论他如何用功每次考试都只能考中等,高一期末考试只考了班级37名,从那以后田兵开始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田兵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

94、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这一观点是由()提出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凯洛夫

95、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96、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教授的“七艺“属于()。A.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

97、2012年单项选择: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

98、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A.他律B.自律C.内省D.慎独

99、学生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100、在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常常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这属于教学原则中的()。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三、问答题

101、简述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10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是否完成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103、以下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堂片段:王老师: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学生甲:文章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学生乙: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小乔已经结婚十年了,不可能是初嫁,这么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周瑜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王老师:通过上述两位学生的意见,我们对这首词了解得已经比较清楚了,文章主要表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和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那么大家还记得《赤壁》吗?学生们:记得!王老师:大家一起来背一下。学生们: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王老师:这两首诗表述有什么不同?学生丙:虽然是同一事件但描述不同,对同一材料的不同使用,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观点。王老师:这两首诗虽然对同一故事用法不同,但都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问题1][问答题]以上教学片段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6分)[问题2][问答题]贯彻该原则有哪些要求?(12分)收藏本题

104、2013年辨析: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105、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因此,组织教学只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

106、(2021年下半年真题)学校教学应以间接经验为主。

107、简述怎样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10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109、形式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智力则无须培养。

110、难度较低的试卷区分度较低,难度较高的试卷区分度较高。

111、教育现代化就是这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112、材料: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跑步、跳跃、爬行、游泳、飞行五门课程,并规定学生要全部掌握,第一批学生有鸭子、兔子、松鼠、鹰和泥鳅。鸭子游泳一向突出,飞行勉强及格,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留在学校练习跑步,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没有及格,他的游泳由于长期不练习,期末只获得了中等成绩。兔子是班里跑得最快的,但由于游泳作业太多,他不得不整天泡在水里,泡得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松鼠原本是较出色的,但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起飞,不许他从树顶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花了很多时间发明一种跳跃游戏,结果期末考试爬行刚好及格,跑步甚至不及格。鹰由于受到老师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考试中,虽然他第一个到达树顶,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期结束时,普普通通的泥鳅,由于游泳成绩马马虎虎,跑步、跳跃、爬行成绩一般般,也能飞一点点,因此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生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许多鼠类动物子弟没有到“动物学校”学习,因为学校拒绝增开挖掘课,为子女着想,鼠类动物联合创办了另外一所学校……问题:请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出“动物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113、从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看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

114、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15、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常常感觉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合。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道该怎么办。(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116、一初中女生把一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为了严厉教育学生,班主任对这个男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为了“杀一儆百”,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了情书,导致该男生最终退学。请用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相关知识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117、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118、气质由遗传决定。

119、心理不健康就是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120、简述德育方法中,运用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四、问答题

121、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122、杜威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了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理论。

123、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旨在获取成就,他们倾向于选择稳操胜券的任务

124、认知策略有很多种,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125、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2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127、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2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专制型。

129、2012年辨析: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130、简述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方法。

131、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尊重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32、(2021年上半年真题)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33、(2020年真题)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34、材料: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尤其农村寄宿制学校)采取了一种叫作“全封闭、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学生全天不能走出校门,其生活、学习、活动等一律在校内进行,只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周六或周日)出校门活动或回家。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问题:(1)请用“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的规律来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2)如何发挥德育过程中的教育合力?

13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136、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有一次,他见到同学朱勃,朱勃年方十三,能口诵诗书,举止娴雅,学识渊博。马援见了他很惭愧,他哥安慰说:“朱勃是小器,早成;你是大器,晚成。”马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更加刻苦,后来很有作为。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对教师的启示是什么?

137、(2020年真题)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3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我国孟子持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139、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1][问答题]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10分)[问题2][问答题]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8分)

140、2013年辨析: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本题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2、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3、答案:C本题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4、答案:D本题解析:D【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5、答案:C本题解析:“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6、答案:D本题解析:D【解析】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典型,美国和联邦德国都是实行教育分权管理的国家,英国和日本就是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

7、答案:B本题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决定权在学生,不具有强制性。

8、答案:B本题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9、答案:C本题解析:非指导性教学

10、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答案:B本题解析:【考: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功能”。【名师详解】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2、答案:D本题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13、答案:A本题解析:A。略。

14、答案:A本题解析: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像。也叫作感觉后效。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像。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15、答案:C本题解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16、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姐姐的成功增强了自己的效能感,因此是替代性经验。

17、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阶段教育”。【名师详解】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18、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9、答案:B本题解析: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0、答案:C本题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正是巩固性原则的体现。

21、答案:D本题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ABC都是先天形成的一种反射行为。

22、答案:B本题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老师通过示范性实验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演示法。

23、答案:D本题解析:课堂纪律一般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24、答案:C本题解析:群体约定是指教师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25、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考试焦虑症”。【名师详解】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远远不够。

26、答案:D本题解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27、答案:B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诞生的标志”。【名师详解】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8、答案:D本题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某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学校提前解除处分决定的做法属于负强化。

29、答案:C本题解析: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捷性、引导性、教育性等。

30、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答案:D本题解析:认知重组是心理治疗中用于改变人们常用的想法和信息加工的方式过程。小强考试失利,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反思。这就是属于认知重组。

32、答案:C本题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C项既对他人(营业员)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

33、答案:C本题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34、答案:B本题解析:少年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35、答案:A本题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36、答案:A本题解析:人际纪律阶段的特点是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37、答案:C本题解析: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对,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8、答案:D本题解析:认同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

39、答案:D本题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40、答案:C本题解析: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我国古代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

41、答案:C本题解析:说服法,也叫说理教育法,是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42、答案:C本题解析:青春期(12岁)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沖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43、答案:B本题解析: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44、答案:A本题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越高。当任务难度较高的时候,最佳动机水平应该是中等偏下的水平,故本题选A。

45、答案:B本题解析:选B。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46、答案:B本题解析:是伯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建的。

47、答案:C本题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8、答案:C本题解析: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9、答案:D本题解析: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和利用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等。

50、答案:D本题解析:【知识点】遗忘的理论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则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成年人忘记了脱式计算,却可以进行口算,这是一个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51、答案:B本题解析: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的六艺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故本题选B。

52、答案:B本题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53、答案:A本题解析:略。

54、答案:B本题解析:【考: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功能”。【名师详解】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55、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强调了个体身心的发展来自于内心,因此是内发论的观点。

56、答案:A本题解析:该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是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由此可知,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57、答案:B本题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便是这一原则的很好体现。

58、答案:C本题解析: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因此,C项的说法不恰当。

59、答案:C本题解析: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或呈现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说明或验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各个年级,各种教学内容中都可采用,常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题干中的陈老师的做法属于演示法。

60、答案:B本题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1、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内容受文化传统的制约。

62、答案:C本题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63、答案:A本题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64、答案:C本题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65、答案:C本题解析: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

66、答案:B本题解析:“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在教学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67、答案:A本题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8、答案:A本题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69、答案:B本题解析: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题干描述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70、答案:D本题解析:D。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71、答案:D本题解析:正强化原理,完成某一行为后,给予愉快刺激,从而提高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因此,答案选D。

72、答案:D本题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73、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校教育”。【名师详解】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的沽动,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特殊功能。

74、答案:D本题解析: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实验就是试图通过“新课程”这一因素的干预,达到改进教育教学的目的。

75、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改变认知的方法认知转换疗法,又称“贝克认知疗法”“认知图式疗法”。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贝克特别重视引导求助者去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的潜在能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

76、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系转换理论的基本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名师详解】该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是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由此可知,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77、答案:C本题解析: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原型启发。

78、答案:B本题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79、答案:B本题解析:注意是和意识密切相关的,但是不同于意识。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80、答案:C本题解析: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81、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82、答案:A本题解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83、答案:C本题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王娜,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付出意志努力,因此是无意注意。

84、答案:C本题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85、答案:D本题解析:个案调查又称典型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人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86、答案:C本题解析: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87、答案:C本题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88、答案:A本题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陛。

89、答案:D本题解析:ABC选项均是应试教育评价的功能,只有D选项体现了新课改的发展新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的理念。

90、答案:D本题解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1、答案:A本题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诚实勤奋是对性格特征的描述。

92、答案:B本题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93、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悲伤,觉得自己无能。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等。

94、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外著名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教学过程分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反对赫尔巴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的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95、答案:D本题解析:公正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坚持公正,平等。儿童不在呆板的按固定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考试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判断。

96、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课程的分类“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属于分科课程。

97、答案:B本题解析:系统脱敏法包括几个步骤:(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98、答案:B本题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

99、答案:A本题解析:略。

100、答案:B本题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101、答案:本题解析:(1)有意注意发展明显,中学生无意注意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龄越小,无意注意所占的成分越大。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无意注意虽然在青少年期逐渐居于次要地位,但无意注意却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并达到成人的水平。(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4)注意品质不断改善。青少年学生在注意品质的四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02、答案:本题解析:本题说法错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1)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学生的思维活跃。(3)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03、答案:本题解析:1、本教学片段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如下: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将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成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注意切中要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多问,并在回答问题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发展创造才能。④发扬教学民主。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提出质疑等。

104、答案:本题解析: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05、答案:本题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首先,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如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备情况,是不是已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安静下来期待新课的学习,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但是,这并不代表组织教学工作只在上课前进行,而是要贯穿上课始终,直到课的结束。在授课过程中,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随时关注学生上课状态。因此,认为组织教学只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06、答案:本题解析:正确。学校教学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认识具有间接性,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学校教学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07、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基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变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108、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参考答案】(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109、答案:本题解析:【知识点】形式教育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其主要代表人为洛克和裴斯泰洛齐。而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其主要代表人为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10、答案:本题解析:【知识点】衡量测验质量的指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区分度是通过试题的难易程度体现出来的。只有在试卷中包含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保证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难度较低或者难度较高的试卷区分度都较低。

111、答案:本题解析:错误。因为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12、答案:本题解析:(1)在“动物学校”中,所有的动物都要学习跑步、跳跃、爬行、飞行、游泳这五种课程,可是,很显然有的动物根本就不可能学会某类课程,比如,没有翅膀的动物不可能学会飞行,陆地动物不可能学会游泳,等等。由此可见“动物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违背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②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首先,课程结构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课程内容统一设置,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③教学评价方面存在问题。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在评价原则上,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2)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①违背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没有遵循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解决方法:①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③在教学评价上,倡导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113、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学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错误。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14、答案:本题解析:本题说法错误。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自学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教学不包括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115、答案:本题解析:(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情绪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中学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提高,情感内容进一步深化。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①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他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或者振奋,显得激动、热情;或者动怒、怄气,与人争吵,甚至打架。如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②出现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如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③情绪变化的两极性明显。如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2)对晓辉问题的知道,①教会晓辉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晓辉的情绪体验;③引导晓辉正确看待问题(调整认知);④教会晓辉情绪调节的方法;a.认知调节法;b.合理宣泄法(自我排解);c.意志调节法;d.转移注意法;e.幽默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晓辉情绪调节能力。

116、答案:本题解析:这一材料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的规律,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②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材料中的班主任只是对写情书的男生严厉批评,没有重视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违背了上述德育过程规律。(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材料中的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学生写的情书,是不尊重、不热爱学生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只有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117、答案:本题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1950)认为,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与估量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基础。阿诺德强调情绪反应序列是情境—评估—情绪,即对情境的评估引出了情绪,且这种评估是一个皮层过程,因此,皮层的兴奋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所以,阿诺德的学说被称为评估—兴奋学说。命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情绪理论,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简答的方式出题。技巧点拨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种情绪理论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

118、答案:本题解析:此说法正确。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综上,该说法正确。

119、答案:本题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120、答案:本题解析:【知识点】德育方法的注意事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121、答案:本题解析:(1)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