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施行日期:1998年3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行日期:2002年11月1日);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行日期:2000年1月30日);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3日,实施日期:2009年05月13日);

6)关于印发《河北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冀建法〔2007〕209号)(自2007年5月15日起施行)。

1.2勘察设计文件

1)《棒材一次铁皮沉淀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图号:073.40C14010J006,2010年7月)

2)《高强度棒材项目一次铁皮沉淀池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河北新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图号:92.28W,2010年7月)

3)宣钢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招标文件,2010年8月

1.3规范、规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8)《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标准》(JGJ33-2001)

23)《建筑工地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2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26)其他相关行业与地方标准

1.4计算软件

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6.0版

理正《降水沉降分析软件》5.11版

1.5设计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根据项目有关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行业标准,并经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调研,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环境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编制的,设计原则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本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使用年限为0.5年。

2工程概况

2.1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宣钢轧钢系统工程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深基坑支护工程

2)工程地点: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街北侧,宣钢东厂区

2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设单位: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设计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河北新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2工程特征

根据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沉池基坑土方开挖图》(附图2),场地±0.000整平标高对应绝对高程608.500米。拟建一次铁皮沉淀池基础底面长58.1米,宽23.2米,埋深-12.6米、-17.1米。基底压力200kPa,地基持力层为②、③层粉土。

由于种种原因,基坑北侧(距基坑最近处5m左右)的土方不能进行降方,标高在617m左右,其余部位已降方至高程608.50m(场地±0.00)。

2.3基坑周边环境

经过现场踏勘与资料搜集,基坑周边建筑环境条件复杂。基坑北侧为8.5m左右的高土方,其上有少量待迁居民平房;基坑南侧18m左右为在建二棒材主电室;东、西两侧7.0m暂无建筑项目。基坑开挖范围内无地下设施。场地周围建筑环境详细情况见附图1《基坑周围建筑环境平面图》所示。

2.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4.1地貌单元与地层岩性

根据河北新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宣钢轧钢系统技术改造高强度棒材项目一次铁皮沉淀池工程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山前倾斜平原,地面标高变化在616.01m—616.81m,最大高差0.8m。场地分布的地层有:新近人工土层(Qml)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各地层特征分

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土②:褐黄色,呈很湿—饱和,稍密—中密状。砂质含量较高,含云母及大量角砾、碎石,摇震后反应中等,韧性较低,无光泽反应,干强度较低。本层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局部有角砾、粗砂透镜体分布。厚度一般在5.5—12.6米左右,层底标高在600.01米左右。该层由于长期受水浸泡,强度较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30kPa,压缩模量5.81MPa。

3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角砾②1:杂色,主要成分火山岩碎块,棱角状,占55%--60%左右,粒径10

—20mm,充填物粗砾砂。湿--饱和,中密—稍密状。呈透镜体分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压缩模量18.0MPa。

粗砾砂②2:杂色,呈湿--饱和,稍密—中密状。分布较不均匀,呈透镜体

分布。

粉土③:褐黄色,呈饱和,稍密—中密状。砂质含量较高,含云母及少量角砾,摇震后反应中等,韧性较低,无光泽反应,干强度较低。本层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该层局部有角砾、碎石、砾砂透镜体分布。厚度一般在15—20米左右。层底标高在581米之左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10kPa,压缩模量6.5MPa。

角砾③1:杂色,主要成分火山岩碎块,棱角状,占55%--60%左右,粒径10

—20mm,充填物粗砂、砾砂。饱和,中密--密实状。呈透镜体分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Pa,压缩模量20.0MPa。

粉土④:褐黄色,呈饱和,稍密—中密状。砂质含量较高,含云母及少量角砾,摇震后反应中等,韧性较低,无光泽反应,干强度较低。本层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50kPa,压缩模量7.5MPa。

角砾④1:杂色,主要成分火山岩碎块,棱角状,占55%--60%左右,粒径10

—20mm,充填物粗砂、砾砂。饱和,中密--密实状。呈透镜体分布。

有关边坡土体稳定性的计算参数建议值为:②、③粉土层天然重度为

19.6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为16.5°,粘聚力20kPa;角砾、碎石层天然重度为21.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为42°。

场地工程勘察的钻孔数量、室内试验工作量远不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要求,且三轴剪切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大,设计使用困难,建议宣钢委托相关勘察单位进行补充勘察,以满足规范相关条文要求。

本次设计,综合考虑一沉池场地及南侧二棒材主厂房场地的勘察室内试验成果,②、③粉土层天然重度取为19.6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取为20.0°,粘聚力标准值取30kPa,基坑开挖前期取部分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核实所选取的力学参数。

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40m。

2.4.2水文地质条件

4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勘探深度范围,地下水在地表下7.2-7.6米左右,相当于绝对标高为608.59-608.81米之间。地下水的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粉土②层,年降雨量和年蒸发量对地下水影响较大,地下水的补给对地下水的水位影响很大,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地下径流,径流方向为东北至西南,补给洋河。近3—5年地下水位变化趋于平缓,年地下水变化幅度在0.5米左右。

含水层渗透系数k建议值为:粉土:k=0.1m/d(本设计取0.5m/d);

角砾、碎石层:k=70m/d(本设计将其并入粉土层中)

2.5工程目标

工期目标: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本工程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工程施工任务。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到设计图纸、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安全目标:施工过程中无伤亡事故,基坑支护体系及降水系统安全可靠,后续工程顺利施工。

文明施工:各工序施工应达到工完场清,不影响文明工地的目标实现。消防保卫:遵守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规定,不发生火灾,不出现偷盗、丢失及施工成品破坏现象。

3方案设计概述

3.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根据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棒材一次铁皮沉淀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场地±0.000整平标高对应绝对高程608.500米。拟建一次铁皮沉淀池基础底面埋深-12.6米、-17.1米。场地地面除北侧外,现已整平至高程608.50m。相应基坑开挖深度:左侧基坑(A区)为12.6m,右侧基坑(B区)为17.1m,北侧东部有约8.5m的高土方,该部位相当于基坑深度25.6m。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相关规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0。

3.2支护结构选型与降水方案

根据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5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条件、周边环境、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等综合考虑。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3.3.1条支护结构选型表(表3.3.1)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3.4.4条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型式(表3.4.4),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因地制宜、施工便利”的设计原则,确定了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及降水方案。

支护结构采用排桩+锚索+内撑联合支护方案;高土方边坡采用土钉墙加固;降水采用管井配合坑内集水明排。地表设置周圈截水沟。

4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

4.1支护结构设计

4.1.1设计条件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环境及业主对施工场地的具体布置要求情况,本工程的支护结构设计是以北侧8.5m高土方,其余部位以±0.00标高为基准,西区开挖深度为12.6m,东区北侧开挖深度相当于25.6m,东区东侧、南侧开挖深度17.1m;东西两区之间存在过渡段,过度段高差4.5m,坡比为1:1。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00m。基坑南侧、东侧为运输通道,按距坑4m、宽4m范围,按超载150kPa考虑,其余周边地面超载简化为均布荷载,均布荷载取值为15kPa。槽底周边不预留工作面,排桩作为建筑外模使用。

4.1.2基坑支护设计

按开挖深度将基坑整体划分为一区、二区和三区。三区和一、二区过渡段采用1:1放坡,北侧高土方按75°放坡,采用土钉墙加固。

1)北侧高土方边坡坡高8.5米,采用土钉支护。土钉采用φ20钢筋,顶层土钉设置在+7.0m标高,钉长6m;下层土钉设置在+1.0m标高,钉长8.0m。坡面挂直径8mm,间距150mm³150mm的钢筋网,喷100mm厚C25混凝土。详见附图3《土钉及喷护结构施工图》。

2)一区:开挖深度为17.1m。采用排桩+锚索+内撑挡墙支护,其中南侧-15.4处设置为H型钢内支撑,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理。

排桩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桩径1000mm,桩心距1200mm,桩长为25.5米,钢筋笼长25.5米。主筋为12、20、28φ20,均匀布筋。箍筋6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φ10@120,加强箍筋。详见图2。

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冠梁,断面尺寸为1200³800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配筋为14φ16,箍筋为φ8@200。

锚索共四道,水平间距均为1.20m,南侧锚长18m,东侧锚长25m:

南侧锚索锁定位置标高为-0.5m、-6.0m、-10.0m、-13.0m,入射角12~15°,长度18m,采用1860级3s15.2钢绞线,孔内注P.042.5水泥浆,达到强度后锁定在冠梁和25B工字钢梁上;-15.4m处设400H型钢内撑,水平间距3m,按6m一段分段开挖,分段支撑。

东侧锚索锁定位置标高为-0.5m、-5.0m、-10.0m、-13.5m,入射角12~15°,长度25m,采用1860级3~4束s15.2钢绞线,孔内注P.042.5水泥浆,达到强度后锁定在冠梁和25B工字钢上。

详见附图1、2、4。

3)二区:开挖深度为17.1米,采用排桩+锚索+内撑挡墙支护,在-15.4处设置为H型钢内支撑,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理。8.5m高土方边坡采用土钉墙加固。

排桩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桩径1000mm,桩心距1200mm,桩长为35米,钢筋笼长35米。主筋为17、29、17φ25,均匀布筋。箍筋φ10@120,加强箍筋φ20@2000。详见图2。

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冠梁,断面尺寸为1200³800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配筋为14φ16,箍筋为φ8@200。

锚索共五道,水平间距均为1.20m,锚长30m:

锚索锁定位置标高为-0.5m、-5.0m、-8.0m、-10.5、-13.0m,入射角12~15°,长度30m,采用1860级3~5束s15.2钢绞线,孔内注P.042.5水泥浆,达到强度后锁定在冠梁和25B工字钢梁上;-15.4m处设400H型钢内撑,水平间距3m,按6m一段分段开挖,分段支撑。

详见附图1、2、4。

7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三区:开挖深度为12.6米,采用排桩+锚索挡墙支护,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理。

排桩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桩径1000mm,桩心距1200mm,桩长为18米,钢筋笼长18米。主筋为15φ20,均匀布筋。箍筋φ10@120,加强箍筋φ20@2000。详见图2。

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冠梁,断面尺寸为1200³800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配筋为14φ16,箍筋为φ8@200。

锚索共二道(出土车道处仅在-5.5m处设一道锚索),南侧水平间距为1.20m,锚长18m;西侧、北侧水平间距为2.40m,锚长25m:

锚索锁定位置标高为-5.0m、-9.0m,入射角12~15°,长度18、25m,采用1860级3~4束s15.2钢绞线,孔有关详细计算结果见计算书:

4.2支护结构施工4.2.1支护桩施工4.2.1.1支护桩工作量

本工程设计支护桩桩数、桩径等参数见表4-1所示。

表4-1护坡桩技术参数(详见施工图2011-XHGT-YCC-2)

4.2.1.2施工机具的选择

根据本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有

8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规定,本工程在成孔工艺、钻孔机具和钻进方法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设计桩型、钻孔深度、土层情况、泥浆排放及处理等条件,确定以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成孔机具采用旋挖钻机。

4.2.1.3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至支护桩桩顶设计标高时,再进行支护桩成孔作业。本工程钻机作业工作面标高为±0.00=608.50m。有关支护桩的施工工艺见下图。机械设备投入旋挖钻机2台,配备泥浆泵,16~25T汽车吊2台等设备。

4.2.1.3-1.

机械就位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旋挖钻机底座场地应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9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桩位确定后,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并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进行埋设护筒。

旋挖钻机在埋设护筒时,应由人工进行辅助配合,护筒埋设利用旋挖机的钻斗挤压作用做相应的调整。

4.2.1.3-2.泥浆调制

因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作用,为此泥浆是保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

泥浆相对密度:1.02-1.10,粘度:18-22s,砂率≤4%,泥皮厚度:<2mm,PH值:大于7.

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测清孔后灌注砼时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避免发生施工事故。

4.2.1.3-3.钻孔施工

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4.2.1.3-5.控制钻斗钻进、提升速度

(1)旋挖钻机钻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尺度较大,造成埋钻事故。

(2)若钻机升降钻斗时速度过快,钻斗外壁和孔壁之间的泥浆冲刷孔壁,再加上钻斗下部产生较大负压作用,造成孔壁颈缩、坍塌现象。所以钻斗提升时应严格控制其速度,经现场实践得知,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0.80m/s.当钻斗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

4.2.1.4施工质量管理及技术保证措施

4.2.1.4.1施工质量管理

10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使提高工程质量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以人的工作质量促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2)”以预防为主”,把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施工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施工中间质量的检查。

3)切实抓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原材料(钢筋、商混)必须出具合格证和经过质量复检后方可进入施工工地,其原材料由材料管理员负责检查验收,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严禁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4)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搞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效正有复核;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质量问题未处理、无证上岗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挡案(凡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都要编目建挡)。

5)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纵向从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横向与政府质检部门、公司质检部门及业主质检部门共同形成一个工程质量管理网络。

4.2.1.4.2技术保证措施

1、成孔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规范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填写成桩施工记录,当在钻进过程中出现孔斜或塌孔事故时,尚应注明原因及处理措施;

2、每一根桩的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应及时检查。其成孔质量的容许偏差值应符合表4-2中的规定。

表4-2成孔质量容许偏差表

11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排桩宜采取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混凝土24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4、钻进过程中,当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5、根据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0~220mm;粗骨料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可掺加粉煤灰或外加剂。

6、桩身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4.2.1.5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制作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制作,允许偏差见表4-3所示。

表4-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一览表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连接采用对焊或电弧焊(单面焊10d,双面焊5d);

(2)主筋在钢筋笼制作平台上要摆放平直,钢筋搭接接头在同一平面不得超过50%;

(3)加劲筋设在主筋的内侧,每隔2.00m增设一道,按钢筋笼直径推算加劲筋的外径,圆闭合处搭接焊,加劲筋与主筋垂直,主筋等分加劲筋;

(4)笼体的箍筋为螺旋缠绕;

(5)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

4)吊放钢筋笼

(1)钢筋笼吊放过程中不应发生变形,并应采取加固措施;

(2)吊放前应进行垂直校正;

(3)吊放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防止倾斜、弯折或碰撞孔壁;

(4)钢筋笼就位后,顶面和低面标高误差不应大于50mm;

4.2.1.6混凝土制备与灌注

12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C25。3)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

4)桩顶混凝土灌注标高应超过桩顶设计标高0.50m。4.2.1.7桩身质量检测

1)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2)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4.2.2排桩的桩间土防护

采用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护面、砖砌等防护方法,对局部桩间有可能渗水时,在护面设泄水孔。如坍塌较严重,则随着基坑的开挖,及时在排桩后侧采用木板或模板支挡,然后采用C20混凝土填实。土方开挖应分区、分段作业,开挖后及时进行桩间土的支护,尽量减少暴露时间。4.2.3锚杆施工

4.2.3.1锚杆材料与强度等级

锚杆材料为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采用水泥浆,其强度等级为M30。锚杆技术参数见表4-4所示。

表4-4预应力锚索技术参数(见施工图)

13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2.3.2锚杆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钻孔—插入锚索—做堵头—压浆、二次压浆—安装腰梁—张拉—锁定。

1)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大于100mm,偏斜度不应大于3%;

2)成孔:待护坡桩浇注后,锚杆施工场地平整,锚杆机进场,调整好角度,对准孔位中心开始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后进行下步工序。

3)锚杆体安装:倾角15度,杆体中间插入塑料管。钢绞线骨架设固定管架,间距2m。骨架长:自由段+锚固段+锚锁张拉长度。

4)注浆:胶泥封口后,注水灰比0.5的P.O32.5水泥净浆,二次注浆间隔时间2~4小时,注浆压力不小于1MPa。第一次注浆后将塑料管拔出6~8m,二次注浆后将塑料管全部拔出,冲洗干净重复使用。

5)预应力张拉: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试拉,根据试拉结果确定锁值,一般为设计值的60%。6)允许偏差:允许偏差见表4-5所示。

14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4-5锚杆允许偏差项目和检查方法表

4.2.3.3锚杆施工质量检验

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表4-6所示。

表4-6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可进行锚杆基本试验。基本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应少于3根,且试验锚杆材料尺寸及施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相同。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4.2.4冠梁施工

冠梁施工前,应将支护桩桩顶浮浆凿除清理干净,桩顶以上出露的钢筋长度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其它事项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其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15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2.5内支撑

加工:腰梁选用HW458*417H钢,支撑梁选用HW492*465H钢,其加工制作见施工图2011-XHGT-YCC-4。地表加工成型

安装:将排桩-15.1~-15.7处剥露一根主筋,将腰梁焊接固定,其下安装马镫,与腰梁不能直接接触的桩,桩梁间垫铁连接,支撑梁中间部位设置马镫,见施工图2011-XHGT-YCC-4,腰梁固定完成后,安装支撑梁。

内支撑分段开挖,6m一段,设两道撑,支撑安装完成后,开挖下一段土方,继续安装支撑,共12到内支撑。

4.2.6腰梁施工

16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腰梁采用2根25B工字钢组合而成,其加工制作按有关规程进行。

4.2.7土钉墙施工

1、坡面一次成型,搭设脚手架,人工成孔,插筋,注浆形成土钉。

2、坡面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值差宜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3、土钉墙施工可按下列顺序进行:

1)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

2)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

3)绑扎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4)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4、土钉成孔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

1)孔深允许偏差±50mm;

2)孔径允许偏差±5mm;

3)孔距允许偏差±100mm;

4)成孔倾角偏差±5%。

5、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2)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

3)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6、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2)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

7、土钉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5,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1~1:2(重量比),水灰比宜为0.38~0.45;

2)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8、注浆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7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注浆前应将孔土钉墙支护质量检验标准

4.2.8修整墙面

机械开挖后的排桩墙面,应辅以人工修整,清掉虚土。桩间挂网固定,喷射混凝土。4.2.9土方开挖

为配合锚索和支撑施工,基坑分层开挖。施工工序为:清理现场→分层挖、运土方→人工修整墙面→锚索施工→分层挖、运土方→人工修整墙面→锚索施工→„„→人工清底→坡脚排水盲沟修筑。

土方开挖应与支护工作密切配合,协调进行。

18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出土方向选在西侧,出土坡道坡比为1:4。根据锚索深度分层开挖,在一个流水段中先挖周边土,使支护工程有8~12米工作面施工锚索,然后再挖中心土方。配合8-10名个人清理槽底,将余土运至挖土机作业半径(6.3.2)

式中HW------降水井深度(m);

HW1-----基坑深度(m),HW1=17.1m;

19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HW2=1.0m;

HW3-----等于ir0,取4米;i为水力坡度,本设计取i=1/10;r0为降

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r0=37.5m;

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水位变幅(m),取HW4=1.0m;

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HW5=1.0m;

HW6-----沉砂管长度(m),取HW6=3.00m;

HW=27.1(m)

根据本场地地层分布及附近降水施工经验,当采用管井和明排相结合的降水

方案时,施工实际井深取HW=28m。

(3)单井出水量

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之中8.3.4式进行计算:q=120rslk(8.3.4)

式中:q-----管井的出水量(m3/d);

rs-----过滤器半径(m),取0.19m;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取1.0m;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取0.5m/d。

计算可得降水管井的出水量:q=60m3/d(实际取30m3/d)。

(4)基坑总涌水量

Q潜=1.366k(2HS)Slg(1)r0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取k=0.5m/d;

H----含水层厚度,平均取H=28m;

S-----降水井水位降深(m),取S=18.1m;

R----影响半径(m),取R=2SKH=135.4m;

r0----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m),r0=37.54m。(2HS)SQ=1.366K=706.2m3/d

lg(1)r0

(5)降水井数量计算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8.3.3条降水井数量n计

算公式:

n=1.1Q/q(8.3.3)

式中n----降水井数量(眼);

Q----基坑总涌水量(m3/d);

q----单井涌水量(m3/d)。

n=26眼(实际布置32眼)20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降水效果及影响范围

①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

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8.3.7-1)计算公式进行估算:S=H-H2Q

1.366k1lgRlg(rr......r)012n(8.3.7-1)n

式中S-------水位降深(m);

H-------潜水含水层厚度(m);

3Q-------基坑总涌水量(m/d);

R0-------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m);

n---------降水井眼数;

r1,r1„„,rn----各井距基坑中心或各井中心处的距离(m);

21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降水方案优化设计结果表明,A区最小降深15.9m,B区最小降深18.3m,均满足设计要求。

结合厂区经验,本工程共布置降水管井32眼,其中沿基坑边缘布置30眼,井间距8-10米,井深28米。在基坑底部布置降水管井2眼,井深28米,前期用于降水,后期作为水位观测井使用。

②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公式:S∞=pHE

式中S∞----最终沉降量(cm);

△p-----水位变化施加于土层上的平均荷载(MPa);

H-----计算土层的厚度(cm);

E----土的压缩或弹性模量(MPa)。

22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物角点降深(m)沉降(cm)图23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物各角点降深与沉降计算结果:

建筑物角点1:降深=14.127(m)沉降=10.259(cm)建筑物角点2:降深=15.500(m)沉降=10.758(cm)建筑物角点3:降深=13.971(m)沉降=10.198(cm)建筑物角点4:降深=13.346(m)沉降=9.915(cm)建筑物角点5:降深=10.949(m)沉降=8.556(cm)建筑物角点6:降深=10.092(m)沉降=7.980(cm)建筑物角点7:降深=12.157(m)沉降=9.289(cm)建筑物角点8:降深=12.913(m)沉降=9.699(cm)建筑物各角点:最小降深=10.092(m)最大降深=15.500(m)建筑物各角点:最小沉降=8.0(cm)最大沉降=10.8(cm)建筑各角点之间最大倾斜率=千分之1.466

5.2降排水系统施工

5.2.1成井设备的选择

根据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设计井深要求等情况,决定采用CZ-15型冲击水文钻机成孔,成孔直径φ600mm。泥浆护壁,泥浆的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其冲击成孔操作要点见表5-1所示。

表5-1冲击成孔操作要点

5.2.2管材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可操作性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管材选择确定情况详见表5-2所示。

24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5-3管材选择确定情况一览表

5.2.3井管的安装

5.2.3.1下管方法

由于采用泥浆护壁成井,下管前应适当稀释泥浆,并清除井底的稠泥浆,扩孔刮泥皮。

根据采用的管材强度、下置深度和起重设备能力等因素,选定托盘下管法。即第一节外径φ380mm的无砂混凝土井管底部设置为不透水的托盘,托盘底部穿过钢丝绳,无砂混凝土井管之间的连接为三块宽5cm的竹板采用12号铅丝捆绑,井管连接部位采用塑料条封闭,以免该部位涌进砂粒,每接一节,下沉一节,至下完全部井管。

5.2.3.2填置滤料

1)井管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填置滤料,填滤料之前先将水管放入井底,边放水将泥浆返出,边下滤料,待滤料填到③层粉质粘土后停止,然后采用粘土回填至井口。

2)滤料数量按下式计算:

V=0.785(DK2-Dg2)L²α

式中:V------滤料数量(m3);

DK-----填滤料段井径(m);

Dg------过滤器外径(m);

L-------填滤料段长度(m);

α------超径系数,一般为1.2~1.5。

3)滤料中不应含土和杂物;

4)填滤料时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当发现填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

5)成井后及时抽水洗井,对出水量小的井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5.2.4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25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本工程采用的泥浆护壁冲击成孔降水井施工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见表5-3所示。

表5-3基坑井点降水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2.5排水系统施工

5.2.5.1基坑内排水系统

考虑雨季施工雨水的影响,在坡脚处设置明排集水沟(集水沟应比槽底低0.30m,宽可考虑0.30m左右,根据需要可考虑设置成盲沟),在基坑拐角处设置

26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坑井,以便设置明排泵排除基坑疏干过程中的残留水,依据开挖后水量大小安装污水泵(泵型可选为WQK18-20-2.2型及WQ6-16-0.75型)将其排放到坡顶集水池内。

5.2.5.2坡顶排水系统

为防止坡顶地表水体沿坑顶渗入基坑,在基坑坡顶线外2.0m处设置砖砌筑的截水沟一道,规格为300mm³300mm,坡度为0.5%,且用水泥砂浆封底、沟壁。

坡顶沿降水井周遍设置1-2个有沉砂作用的集水池(尺寸:3m³1.5m³1.0m),降水井抽水、基坑内排水系统就近排放到临近的集水池内,经沉淀池沉淀澄清后,将清水按业主指定的排放地点进行排放。详见附图7《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5.2.6施工监测与维护

5.2.6.1降水监测

1)降水检验前统测一次自然水位;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

3)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一次;

4)在雨季时,观测次数每天2-3次;

5)水位、水量观测精度要求与降水工程勘察的抽水试验相同;

6)根据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7)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5.2.6.2降水维护

1)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并应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流、电压、出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2)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3)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27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冬季降水,应采取防冻措施;

4)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5)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6基坑工程现场监测

6.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变化,进行各种观测及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6.2监测内容

本次现场观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坡顶位移与土体深部水平位移(测斜管);

2)基坑支护结构位移;

3)锚索、土钉拉力;

4)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5)自然环境(雨水、气温、风力等);

6)地下水位的变化。

6.3测点布置

6.3.1基准点的布设

根据现场条件,拟在离基坑60m以外位置埋设3个基准点,两两间互相通视良好。

6.3.2地表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周围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与基坑周边距离不超过3H(H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布设地表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作为永久性标志。这些标志一般高于地面0.30m。共布置地表变形监测点16个。

6.3.3支护结构位移、拉力监测点的布设

拟在设置的冠梁顶面每隔15~20m布设一个观测点。共布置位移监测点6个。于支护结构适当位置各布置4个锚索、土钉拉力监测点。

6.3.4其他

地下水位监测点15个。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5个。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28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观测点按20m间距沿各建筑物周边布置。

详见附图8《监测点平面布置图》6.4观测方法6.4.1观测仪器的选用

沉降观测所用仪器使用DS05型精密水准仪、铟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二级沉降观测。支护结构位移观测采用DJ2型经纬仪,二级位移观测。

6.4.2执行的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5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表6-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备注:h为基坑设计深度;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6.6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

29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6-2建筑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0.7条,本工程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6.7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现场仪器监测频率可按表6-3确定。

表6-3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备注: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适当降低;

30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8监测精度要求

基坑维护墙(边坡)顶部、基坑周边管线、邻近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表6-4确定。

表6-4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

备注:

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1/2;

2、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要求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先按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要求确定;

3、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

维护墙(边坡)顶部、立柱、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按表6-5确定。

表6-5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

备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6.9监测结果处理与反馈

1)通过对监测取得的数据及时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基坑边坡及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同时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

31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均应做观测工作。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间隔应作出规定。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2)观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当观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

3)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应采用监测记录表格,并应由监测、记录、校核人员签字。

4)在监测工作完成后,由监测人员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报告。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3.0.3条,该项工作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承担,并按照本节要求提出详细的变形观测方案。

7施工部署

7.1施工组织机构

为实现本工程施工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体制。

1)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

①形成有一定权威性的统一指挥系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要求顺利完成。

②根据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建立管理组织。

③采用项目管理体制的同时,经济合同手段辅助以部分行政手段,明确各方面责、权、利。

2)项目法施工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32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材料部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

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正式工和合同工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正式职工带班。

工程部: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运行纪录,水电施工现场指挥,直接管理和指挥班组施工生产。

技术部:方案制订,资料整理,材料送检。

质检部:质量检查、质量预控、质量验收。

安全部: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生活卫生检查,现场保卫、食堂管理。材料部:材料采购、装卸、保管、发放。

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图7-1所示。

33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李强

图7-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参加项目的主要人员及分工如下:

7.2施工现场布置7.2.1施工房屋设施

1、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厉行节约。布置适应生产需求,不占用正式工程位置,避开取土、弃土场地。2、现场布置紧凑,充分利用空地。

3、修建的临时建筑,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合理选择型式,以便重复利用。7.2.2生产性设施

生产性设施主要包括现场临时机修棚等。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在紧邻施工场地附近,以便及时维修设备。其布置位置以不影响施工为原则。7.2.3物资储存设施

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机械存放在基坑西侧、北侧。7.2.4生活办公用房屋设施

34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场地现有条件,在基坑西侧搭设临时帐篷用于施工人员使用,每个临时帐篷面积约为50m2,施工完毕,即拆除。

7.2.5施工供水设施

7.2.5.1用水量计算

本工程用水主要为钻孔灌注桩施工、降水井施工、锚杆施工、喷射混凝土面层用水及生活用水。用水量预计50m3/d。

7.2.5.2供水水源及配水管网布置

依据业主提供的现场水源情况,配水管网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在施工期间各段管网具有移动的可能性。沿基坑周遍布置为环型管网。根据本工程用水量情况,主供水管径确定为φ50,在主供水管口接出带有接水开关的4~5个变径Φ15的供水管,以便现场多台钻机同时供水,生活用水量较小,可考虑雇车拉水。

7.2.5.3施工供电设施

施工工地临时供电,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种,在计算用电量时,从下列各点考虑:

1、整个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其它电气工具及照明用电的数量。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

3、各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需用的情况。

按上述各点考虑,本工程临时供电设备主要为前期维护结构施工(旋挖桩施工、锚杆施工、钢筋笼焊接、混凝土喷射机、土钉施工)用电、降水用电、照明及生活用电。

各种设备用电情况为:旋挖桩钻机2台套,150kw/台套;电焊机4台,40KW/台;锚杆、土钉施工机械4台,60KW/台;降水井成孔钻机2台,30kW/台;降水用潜水泵42台,2.2kw/台;混凝土喷射机1台,30kw/台;照明及生活用电50kw.h/d。

8质量与工期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措施

8.1.1法规保证

工程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严格执行国家、省部、行业的相关法律、

35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条例、条令、规范、规程和标准,依法保证工程质量。

8.1.2体系保证

严格执行ISO9001/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按照《质量手册》要求,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质量责任,按照《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程序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1.3措施保证

①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对作业人员进行工序交接,签发《工序交接单》。

②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分项工程开展攻关和研讨活动,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理论研讨,指导实际施工中克服质量通病。

③完善技术交底会议和《作业指导书》制度。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都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取会议、书面形式,《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技术交底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④完善材料验收制度。每一批进场的主要材料(或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的辅助材料),都必须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每种进场材料都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频次取样检验。

⑤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基本因素,设备管理员应对在场机械建立完整的技术台帐、维修保养台帐,机械设备的调用需由设备部机械工程师签发《机械设备准用证》。

⑥有关成品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标准。

8.2工期保证措施

8.2.1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项目经理部将进一步熟透施工图纸,进一步明确工程进度控制点,根据进度控制点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进度计划》层层分解到施工班组,确保各阶段目标计划得以实现。

通过每周一次的生产例会和每日工作碰头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充分运用科学管理技术,绘出进度计划网络图,排出关键线路、分项工程施工周36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期表,实行动态控制施工进度。当客观条件影响计划落实时,迅速调整计划、灵活安排。做到计划逐级保证,以日计划保周计划、以周计划保月计划。

8.2.2资源的合理调度

①人力资源。由公司统一调派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员资源承担施工任务,根据劳动力计划,在公司内统筹调配,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合理安排,在工种和劳力上给予足够的保证。

②物资资源。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各阶段的物资需求计划,超前落实物资材料供应计划,满足施工需要,杜绝停工待料现象。

③设备资源。根据各阶段的设备需求计划,提前一周落实设备调度,以保证工程设备完好、到位及时,做到“需用则有”。

8.2.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①、受天气影响的工序

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施工工序,抢抓晴好天气安排落实,并保证连续作业。

②、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施工采取流水作业,循序渐进。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段,见缝插针,能抢则抢,确保关键工序尽早完工。

8.2.4采取经济奖罚措施

①根据各期作业计划,充分运用经济杠杆,按期保质完成的给予奖励,完不成的给予经济处罚,确保总进度计划如期实现。

②采用多种灵活的工作制度,在《劳动法》和环境保护允许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对部分分项工程实行全天候施工,歇人不歇机,争分夺秒,抢抓工期。

8.2.5全力配合、通力协作

各施工队必须全力配合、通力协作,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协调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以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8.2.6密切配合监理工作

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及时创造、提供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等所需的工作条件,保证现场施工顺利开展。

37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2.7强化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现场技术人员跟班指导、监督施工方案的实施,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确保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使各项工序顺利进行。

8.2.8妥善处理地方关系

努力做好安民措施,妥善处理地方关系,避免阻工事件发生。

8.2.9加强资金管理

工程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受资金影响。

8.2.10做好节日及农忙期间的施工安排

施工期跨越农忙季节,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同时做好物质保障工作,确保在施工高峰期内职工思想稳定、安心工作,以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顺利开展。

在施工组织上,充分考虑节日的施工计划调整,劳动力需求大的分项工程施工计划提前或延迟安排,避免出现滞工现象。

9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卫生与健康、防火安全

9.1工程安全目标、保证体系

1、本工程的安全目标:无人身死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设备重大损坏事故。

2、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的方针和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安全管理制度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物料堆放定置化的原则。

3、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专职安全员主抓,形成安全领导管理网络。

4、建立安全领导责任制: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管理负责制。各级安全员跟班监督检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工序或部位要暂停施工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等隐患消除后才能复工。

5、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劳动法》和《安全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及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知识教育及安全法规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水平,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38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不被他人伤害”。

6、落实安全措施,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并将安全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落实到人。

7、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工作期间不得饮酒、赌博,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8、严格执行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机械设专人管理,持证上岗,非持证上岗人员严禁动用任何机械设备。

9、加强对电源及火源的管理。施工用电采用三项五线制,设专职电工,持证上岗,动用明火必须经审批,由专人负责。

10、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考核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实行安全奖励制度。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强副组长:胡子奇

组员:周传书、贾战、蔡有志、詹军、万惠民

9.2安全生产

1、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病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2、施工前应彻底清除施工操作范围内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施工现场有醒目安全标志。

3、所有成孔设备电路要架空设置,不得使用不防水的电线或绝缘层有损伤的电线。电闸箱和电动机要有接地装置,加盖防雨罩;电路接头要安全可靠,开关要有保险装置。

4、恶劣气候条件下,应停止作业,且应切断操纵箱上的总开关,并将离电源最近的配电盘上的开关切断。

5、施工现场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施工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6、机具的运转情况,机架有无松动或移位应经常检查,防止桩孔发生移动39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或倾斜。

7、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严禁随意开挖坡脚。开挖至设计坡面及坡脚后,应及时进行支护施工,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施工过程中,严禁设备或重物碰撞降水系统、排桩、腰梁、锚杆等基坑支护结构,也不得在支护结构上放置或悬挂重物。

8、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规定,基坑周边设防护栏杆。搭设的防护栏杆从选材、搭设方式和牢固程度上都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安全技术规范》(JGJ80—90)的有关规定。其基坑临边防护要求详见如下示意图:

基坑防护剖面示意图

1

基坑防护剖面示意图2

9、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240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放置机具。基坑周边2米范围外堆载不得超过15kPa。

10、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槽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经计算确定。

11、上下通道: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基坑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边坡、脚手架,以确保安全。其攀登设施视条件可采用梯子或专门搭设,其构造必须牢固可靠,符合高处作业规范中攀登作业的要求。

12、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半径内。

13、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设置隔离层,并合理设置机位、人员、运输通道,垂直作业及设备也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防止坠物伤害。

14、夜间施工或者自然光线不足的场所进行工作,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15、施工中发现事先未预料到的各种管线、防空洞、井、穴或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停止施工,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6、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9.3文明施工

1、成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建立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奖罚制度。

2、噪音污染一直是桩基施工的难题,尽量将噪音较小的工序安排在夜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3、对于道路占用,提前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同时要自觉加以维护,不得随意损坏,经常维护清理,保护环境,减少施工污染。

4、施工现场主要入口设置警卫室和标示牌,大门横幅书写单位名称,竖幅书写体现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管理目标、奋斗方向等内容。

5、现场要用彩钢板进行围护外至路面,不准堆放机械材料、杂物等,围护外5m要保持清洁,设专人负责打扫。

6、场区内路面平整,不积水,有排水设施。

7、施工机具及材料的存放按规定地点有序堆放,做好标志牌,严禁乱放,模板分型号、规格码放整齐;砂石料按指定地点攒放堆放,并用彩条部覆盖;施41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机械机容整洁、有编号、外表清洁,无油垢,无严重脱漆生锈。

8、现场仓库要清洁、材料摆放整齐有序,帐目齐全、清楚。出入库手续完善。

9、施工现场办公室高度不低于2.6m,通风、采光、水泥地面、墙面抹灰刷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责任区划分、消防制度、明火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奖罚制度等制成标牌挂在墙上。

10、宿舍高度不低于2.6米,通风、采光、水泥地面、墙面抹灰刷白,禁止睡通铺。宿舍内有职工文明宿舍管理制度,有采暖设施。宿舍用电符和安全用电规范要求。搞好生活区卫生,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保证环境整洁。

11、食堂内外保持清洁,地面无积水,有防蝇防鼠措施。炊事员持健康证合格证岗。

12、施工现场设水冲厕所,有专人管理,防止蚊蝇滋生。

13、施工现场有消防制度、消防领导小组,消防设施齐全,要有明管理制度。

14、施工现场要做到料尽场地清,掉落的砼块等杂物,及时清理并运到指定地点。

15、加强文明施工教育,强化现场每个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

16、施工现场有醒目安全标志,道路要平整无明显积水。

17、各工序作业按规定进行,有章有序,杜绝野蛮施工。

18、严格执行“三清”“六好”标准,即:下工活底清、工完场地清、料具底数清;现场管理好、工程质量好、安全生产好、完成进度好、生活管理好、宣传教育好。

19、进入工地服装应整洁,必须佩带工作卡;

20、保持作业场所整洁,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不能随意抛洒物料;物料要堆放整齐;

21、在工地禁止嬉闹及酒后工作;应互相帮助,自尊自爱,禁止赌博等违法行为;

2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9.4卫生与健康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饭菜;应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42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3、出现身体不适或生病时,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工作。

4、宿舍被褥应叠放整齐、个人用具按次序摆放;保持室1人

项目副经理1人

技术负责人:2人

技术员:3人

工人:72人(包括电工2人)

10.2设备组织

1)降水井成井钻机2台,旋挖钻机2台,锚杆钻机4台,混凝土喷射机(型号PZB-5)1台,管井潜水泵32台(型号QY15³25-2.2),备用泵10台。

3)明排水泵4台(型号WQ25³15-2.2),备用泵2台。

4)配电系统一套。

5)全站仪一台(型号BTS-802,测角精度2//),精密水准仪DS1一台,DJ2经纬仪一台。

6)水位计一套。

7)挖、运土设备若干。

10.3进度计划

各工序交叉、流水作业,总工期70天,见网络图。

11险情处理及应急措施

1、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43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

2、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

1)、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

2)、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3)、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

4)、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

5)、对险情段加固监测;

6)、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

3、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查清原因,并结合边坡永久支护要求制定施工抢险或更改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4、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侧向变形超过限定值时: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侧向变形超过限定值时,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变形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如被动区填土、加撑),基坑停止变形后,报有关部门审批备案方可复工。

5、基坑出现局部漏水时

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渗透水属正常现象,在发生渗水部位采用泻水孔疏导至基坑内排水系统。

6、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时:

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以保证基坑的稳定,分析变形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复工。

7、基坑底部局部积水时:

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局部存水,可以采用明渠集中,用潜水泵抽到地面排水系统。

基坑开挖过程中,有专人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观测,发生任何异常变化,立即上报项目部,并在4小时内递交有关异常问题的书面详细报告,包括时间、部位、细节描述、产生原因等。

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砂袋、钢管、水泥、混凝土搅拌机具及施44

高强度棒材技术改造工程一次沉淀池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机具等。当出现局部的涌水、涌砂时,应马上楔入砂袋或海带处理。必须确保井点降水正常工作,如业主不能提供2套电源,则现场应备有发电机(型号GF-150),每天试车一次。当因故停电应立即发电。

12应急预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