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自然灾害目录01观·单元时空02述·考点列阵第一节气象灾害考点1洪涝灾害(重点掌握)考点2干旱灾害(重点掌握)考点3台风灾害(重点掌握)考点4寒潮灾害(重点掌握)第二节地质灾害考点1地震(重点掌握)考点2滑坡和泥石流(重点掌握)第三节防灾减灾考点1防灾减灾手段(基础讲解)考点2自救和互救(基础讲解)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考点1遥感技术(重点掌握)考点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点掌握)考点3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03明·疑难解读疑难点1我国旱灾类型与特点疑难点2寒潮及其影响因素疑难点3滑坡和泥石流的原因、危害和防灾减灾措施疑难点4“3S”技术的应用第一节气象灾害1.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影响(1)概念: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影响: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2.自然灾害的类型按照孕育灾害的自然环境不同可以划分为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类型概念常见灾害举例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水文灾害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循环的不稳定性会导致水文灾害的产生风暴潮、凌汛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等事件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生物灾害指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病害、虫害、鼠害及微生物灾害3.自然灾害的分布世界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环球自然灾害带。考点1:洪涝灾害(重点掌握)1.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分布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3.我国洪涝灾害类型暴雨洪水雨涝成因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东部平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时空分布①时间:集中发生在每年4—9月;②空间: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①时间:雨季;②空间:110°E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比较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4.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危害治理措施①冲垮河堤;②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③淹没农田、聚落;④造成人员伤亡;⑤农作物减产;⑥人畜饮水困难;⑦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①工程措施: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b.修建水库,退耕还湖;c.修建分洪、滞洪区等②非工程措施:a.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行防洪保险等考点2:干旱灾害(重点掌握)1.概念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2.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3.危害与治理措施(1)危害①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②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③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④诱发次生灾害:沙尘暴、森林火灾、虫灾等。(2)治理措施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发展节水农业;③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④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⑤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4.我国旱灾(1)发生范围: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很多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旱灾。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2)特点及成因·特点: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发生范围最广·成因:①降水因素:长江以南7、8月降水偏少,形成伏旱;华北东部降水集中在6-9月,形成春旱、春夏连旱;西南5-10月雨季,冬春连旱。②水资源因素: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③社会经因素:复种指数增加;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人口增加考点3:台风灾害(重点掌握)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台风结构组成天气状况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旋涡风雨区产生最强烈的降水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3.我国台风灾害的分布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4.我国的台风入侵路径移动路径西行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我国南海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5.台风的危害、危害大的原因和防灾减灾措施危害危害大的原因防灾减灾措施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①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②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③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①降水量大;②风力强、风速大;③受灾地区人口密度大;④经济发达,如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业、文化娱乐产业产值高、密度大;⑤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弱,各种减灾工程设施较少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③将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④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⑤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⑥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考点4:寒潮灾害(重点掌握)1.概念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春季高峰期:3-4月;秋季高峰期:10—11月),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3.危害和防御措施危害防御措施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①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寒准备;②防冻害:培育耐寒品种,采用技术措施为农作物保暖,为牲畜搭建棚舍降低死亡率;③防雪:及时为交通和电力设施除雪,保障交通和电力的持续性;④防风:加固户外设施,停止出海捕鱼4.我国寒潮灾害(1)在我国,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2)我国寒潮的入侵路径第二节地质灾害考点1:地震(重点掌握)1.概念地壳中岩层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其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地震的大小(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关。3.地震的构造4.地震的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1)世界上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5.地震的成灾原因、危害和防震减震措施成灾原因危害防震减震措施①致灾因子:a.地震的震级高低;b.与震中距离远近;c.震源深浅;d.场地条件,包括土质、地形、是否有断裂带通过、是否有滑坡、崩塌、砂土液化、地表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e.发震时间②受灾体:a.房屋建筑、工程设施和设备的抗震能力;b.地震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c.预测预报的准确程度;d.震区群众的救灾意识及震后抗震救灾措施①直接危害:a.建筑物破坏;b.地面破坏;c.交通线中断;d.人员伤亡;e.财产损失等②次生灾害:a.沿海地区易引发海啸;b.山区易引发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c.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d.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堵塞河道等引起;e.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f.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①灾前:a.建立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人民的应急避灾能力;c.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②灾后:a.进行地震应急救授和过渡性安置;b.恢复重建等考点2:滑坡和泥石流(重点掌握)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2)形成条件岩体比较破碎、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多发生滑坡。(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形成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是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条件。(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造成人员伤亡。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成因(1)分布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率高,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哪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势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2)成因第三节防灾减灾考点1:防灾减灾手段(基础讲解)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教相结合。2.具体内容(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总结】气象卫星产品在气候、水循环、地表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广泛的用途,主要观测内容包括①卫星云图的拍摄。②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⑥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a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考点2:自救和互救(基础讲解)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通常,可以较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台风。所以,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但做好灾前准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洪水(1)洪水前期准备(2)洪水来时应对措施①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②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③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④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⑤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⑥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房顶!2.地震(1)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①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制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②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③清楚室外环境条件;④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灾应急包;⑤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⑥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⑦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⑧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震后自救①保持镇静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营救,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有人了解到,在地震中,不少遇难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②尽量改善所处环境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开身体周围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其次想办法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提供很大帮助。③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与预防(1)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2)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3)沙尘暴:遇到沙尘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4)滑坡、泥石流: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考点1:遥感技术(重点掌握)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屋)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简称RS。2.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特性也不同。具体如下图所示:3.主要环节4.特点与传统技术手段相比,遥感技术的优势有: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取信息速度快;③周期短;④信息量大;⑤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5.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2)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监测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旱灾等灾害。考点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点掌握)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简称GNSS。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其中GPS是目前技术最完善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组成(以GPS为例)A.用户设备系统:GPS信号接收机。B.空间卫星系统: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备用卫星组成。C.地面控制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由1个主控站、3个信息注人站和5个卫星监控站组成。3.工作原理4.功能定位(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和导航。5.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6.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装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危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搜寻时间。考点3: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1.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人、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简称GIS。2.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3.工作原理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可视化表达(地图、三维视图、多媒体等)。4.主要功能数据采集、空间查询与分析、制图与产品输出等。5.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并及时更新信息。6.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疑难点1:我国旱灾类型与特点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东北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华北区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力供电和城市供水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最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早(5-6月)出现的高频区【示例】1.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干旱频次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____。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2)据图描述长江流域干旱频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干旱频次图,分析华北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1)C(2)干旱频次大的地区主要位于长江下游,越往河流下游干旱频次越大。(3)发展立体农业,建立高效农林复合型农业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管理,增强节水意识;进行跨流域调水。【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测速和导航;数字地球是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模型,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快速直观地了解地球,这三种系统都不能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的范围信息,ABD错误;而遥感系统是通过飞机或卫星向地面无线电波来对地面情况进行探测和感知,能够实时且直观地获取旱灾分布范围,C正确。故选C。(2)据图可知,长江流域干旱频次超过30次的主要位于下游地区,且越往长江下游,干旱发生的频次越大。(3)根据图片可知,华北平原干旱发生频次超过30次的地区覆盖面积较大,在这些地区应改变单一的种植业生产模式,发展立体农业,建立高效农林复合型农业体系以提高抗旱能力;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由于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当地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增强人们节水意识;依靠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来缓解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指出图中显示的我国旱灾的空间分布特点。(2)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次生灾害。【答案】(1)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2)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4)森林火灾。【解析】(1)我国旱灾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伏秋连旱等,种类多;据图可以看出旱灾分布广,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均有;旱灾发生频率高,尤其是西部地区较高。(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②区,其ABC三类百分比均较高。②区位于华北地区,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A类百分比仅次于西南地区。(3)②地区位于华北地区,春季雨季未到,降水少;春季气温升温快,蒸发旺盛,正值作物返青,需水多,因此出现旱灾。③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出现伏旱天气。(4)①区位于东北,是我国天然林区,属于落叶阔叶林,冬季的落叶多,春旱容易导致森林火灾。疑难点2:寒潮及其影响因素在冬半年里,高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很少,北极和高纬地带被大量冰雪覆盖,地表反射率大,气温低,干冷空气在此堆积,形成了密度大的冷气团——极地大陆气团,成为寒潮的发源地。【示例】2023年1月中旬,一股强冷空气入侵我国,下图为我国2023年1月14日8时—15日8时受此寒潮影响的降雪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受此次强冷空气影响(
)A.武汉市遭遇强降雪天气 B.昆明市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C.拉萨市发布大风红色预警 D.呼和浩特市路面结冰,高速封闭2.为减轻此次寒潮对华北地区菜农的影响,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菜地上覆盖作物秸秆 B.增施有机肥 C.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 D.加强防灾技能培训【答案】1.A2.A【解析】1.读图可知,武汉市遭遇了强降雪天气,A项正确;本次寒潮没有影响到昆明市,B项错误;拉萨市没有出现大风天气,不会发布大风红色预警,C项错误;呼和浩特市没有出现雨雪天气,路面不会结冰,D项错误。故选A。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菜地上覆盖作物秸秆可以保温,减轻寒潮带来的降温天气对蔬菜造成的冻害影响,A项正确;增施有机肥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与应对寒潮关系不大,B项错误;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和防灾技能培训应为预防措施,并不能直接起到作用,C、D项错误。故选A。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济南市气象台2022年11月27日15时15分发布寒潮橙色预警信号:受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8-30日我市将出现强寒潮天气。28-29日全市将出现平均风力4~5级阵风7~8级的偏北大风,气温断崖式下降,预计过程降温幅度16~18℃,30日早晨气温达到最低,北部区县及山区-12℃左右,市区及其他区县-8℃左右,30日最高气温-2℃左右。寒潮灾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2)寒潮会带来哪些危害?【答案】(1)春季(3—4月更强)和秋季(10—11月更强)。(2)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一般出现在秋末、冬季和春初,但冬季作物一般不生长,因此受寒潮影响成灾较少,而秋季和春季作物受寒潮影响容易成灾造成损失,故寒潮灾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2)结合材料可知,寒潮的本质是南下的冷空气,势力强盛,会带来明显的降温天气,所以直接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农作物、牲畜受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还有可能带来大风、降雪,大雪可能会压断电线,造成电力设施中断,影响人们取暖等;大雪覆盖路面还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影响,导致交通拥堵或中断等。疑难点3:滑坡和泥石流的原因、危害和防灾减灾措施原因危害防灾减灾措施自然原因滑坡①地形坡度较陡峭;②物质条件:岩层滑动或土层软化;③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④其他,如风化、降水等①破坏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②掩埋房屋、农田、厂房、矿山、交通线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①国家和政府:a.加固陡坡;b.用工程措施加固岩体和土体;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监测和预报②个人:a.正确辨别征兆;b.垂直于滑坡和泥石流前进的方向逃生;c.保护好头部;d.避免在灾害多发季节外出旅游;e.野营时应避开沟壑和陡峭的悬崖;f.灾害发生后仔细检查完好的房岸高处泥石流①地形条件易于汇水;②有较集中的不稳定松散土石物质;③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人为原因①工程建设开挖坡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②蓄水、排水使水流渗入坡体;③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石、土体受震动而破碎并发生滑动;④滥伐森林、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示例】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小题。1.I区域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容易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火山喷发 B.台风 C.洪涝 D.滑坡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A.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 B.降水多且集中C.地表岩石破碎多松散堆积物 D.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答案】1.C2.D【解析】1.读图可知,I区域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容易诱发洪涝灾害,C正确;火山喷发是岩浆活动引起的,与降水无关,A错误;台风带来降水,不是降水诱发台风,B错误;该地以平原为主,不易出现滑坡灾害,D错误。故选C。2.IV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多松散堆积物,D错误符合题意,A、C不合题意;该区域深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集中,B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岩性复杂,岩浆侵入活动普遍;气候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域内降水分配由西北至东南呈现明显的不均匀趋势,多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间强降雨。材料二昌都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分布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人口分布特征,呈现“大分布,小聚居”的集聚特征,即人口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河谷区域内又呈现极为密集的分布状况。材料三昌都市河流分布众多,从东到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受三大水系的影响,区内沟谷纵横,地表破碎,坡体坡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良好。同时,三大流域孕灾环境差异明显,左图为昌都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右图为不同指标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其中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1)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9年均有灾害发生,其中崩塌灾害点发育694处,滑坡灾害点发育653处,泥石流灾害点926处,共2273处,分析昌都市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2)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请比较三大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3)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危害严重,预防难度较大,救治难度高。请根据昌都市的环境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答案】(1)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渡区,断层活动相对活跃,岩石破碎;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河流密度大,河流水系切割沟谷,使地表碎片化严重;川藏线与滇藏线的必经地区,道路修建破坏植被;居民点密度较大(经济密度大),人类工程活动干扰较强。(2)相同:受岩性、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影响较大。不同:金沙江流域受居民点密度、断层密度、河流密度影响较为突出,澜沧江流域受海拔.断层密度影响较为突出,而怒江流城受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断层密度影响较为突出。(3)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加强责任制建设,做到主体工程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做好维护管理;进一步完善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监测预警预报以及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法规,推进新技术应用工作。【解析】(1)西藏自治区东部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多地震、火山活动;该地地形崎岖、山地面积广大,在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河流水系切割沟谷,河流下侵蚀严重,因此使地表碎片化严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该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降水多且集中,植被少,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人为因素主要有该地区川藏线与滇藏线经过,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较强,道路建筑破坏植被程度较深;该地区人口比较密集,因此居民点密度较大(经济密度大),人类工程活动干扰较强。(2)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得,两个地区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岩性、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影响较大;不同为金沙江流域居民点密度、断层密度、河流密度指标数值较靠前,因此影响较为突出;而澜沧江流域海拔、断层密度指数较大,影响较为突出;而怒江流城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断层密度指数较突出,因此这些影响较为突出。(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因此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首先应该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注重灾前防护;,对于企业方面,加强责任制建设,做到主体工程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此外政府方面,进一步完善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监测预警预报以及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法规,推进新技术应用工作。疑难点4:“3S”技术的应用1.遥感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及农业生产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影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和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植物生长情况不同,其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谱特征不同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实例军事许多高科技武器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进行精准打击交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航海、汽车、航空用户提供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可分成空中导航和航海导航。空中导航可实时提供飞机在极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下的位置、实时提供飞机的航向和方位、实时提供飞机的垂直高度、提供满足飞行系统要求的数据更新率。航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奶茶店创业投资与融资合同
- 2024年度环保技术与产品推广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标的及转让价格和转让方式
- 2024年度广告牌及相关构筑物拆除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某知名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 2024年度大米购销合作合同
- 2024年度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4年度城市照明与电力安全生产咨询合同
- 2024年度仓库租赁合同格式范例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质权设立
- C语言ppt课件(完整版)
-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教案
- 等数据的计算
- 一、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 一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hs编码对照表.xls
- 例谈小升初考场作文的扣题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烟草术语第2部分烟草制品与烟草加工中国烟草标准化
- 百年一人的双均线系统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KKS电厂标识系统编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