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实用技术,拥有理论的学者与掌握技术的匠人加强了联系,彼此促进。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既是能工巧匠,又是探讨光学原理与几何法则的学者。这说明当时 ()A.工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B.近代科学源于艺术领域C.理论与实践呈现相结合的趋向D.技术创新得到政府支持2.1513年,马基雅维利预断:“凡是考察过天主教会所赖以建立的教义,并看到教会当今恣肆地离经叛道的人,都会断定它将受到惩罚或被彻底毁灭。”16世纪,在德国发生了使天主教会“受到惩罚”的运动。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德国统一3.他的理论当中没有丝毫东西是天文学家所不可能想到的,他的成就的重要处在于将地球撵下了几何学位置独尊的宝座,从长远来说,这使基督教神学中赋予人类在宇宙间的重要地位便难以归到人身上了。材料中的“他”是 ()A.牛顿 B.伽利略C.哥白尼 D.开普勒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下列项中能用这一观点加以阐述的是 ()A.农耕文明发展与文明区域扩大B.启蒙运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C.全球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民主共和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D.联邦制原则6.有学者描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这场“不流血的手段”发生在 ()A.1640年 B.1688年C.1689年 D.1701年7.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中对立的政治派别往往以社会阶层来划分,但也会出现以宗教信仰划分的情况,如下表。据此判断,表格反映的近代社会革命是 ()亲国王的阵营(信奉国教)反国王的阵营(不信奉国教)贵族贵族商人商人乡绅乡绅农民农民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8.“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该材料最可能来源于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9.《独立宣言》宣扬“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规定,每个黑人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这说明,美国宪法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维护了国家统一C.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D.存在一定局限性10.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均使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B.封建势力被彻底消灭C.开始走上对外扩张道路D.新的技术革命的推动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视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 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C.重视现世社会 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12.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13.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一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14.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A.专制王权的制约 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C.天赋人权的践行 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1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君主如果“不但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对人民)加以践踏和摧残,那么人民服从君主的基础就立即丧失掉了”,这时人民就将恢复自己的天赋自由。由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专制 B.倡导主权在民C.提倡三权分立 D.主张自由竞争16.伏尔泰曾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大革命后的法国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D.统一后的德意志17.英国君主立宪制既不像美国的联邦共和制那样建立在革命人民从根本上推翻外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也不像法国的民主共和制那样建立在资产阶级彻底战胜封建贵族的基础上,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宪法具有崇高的地位B.完全依赖渐进式改革C.经济发展滞后于政治D.世袭君主的长期存在18.某部法律的颁布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把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法律文献是()A.《罗马民法大全》 B.美国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19.《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关于材料中美国国会和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②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③国会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④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20.“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它脱尽了帝国和基督国的一切痕迹,整个国家没有君主政体,没有国教,也没有王公贵族或者其他一切能够安然享受特权的人。”这一“新的社会”的建立是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民法典》21.有学者认为,北美殖民地继承了英国的许多传统,是以英国历史为基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英国社会”,直到美国建国立制仍然保留一定的英国色彩。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实行近代议会制度②法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④行政首脑向立法机构负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2.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旨在 ()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实现权力制衡C.完善责任内阁制 D.保障议会的权力23.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农奴获人身自由B.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C.实行了地方自治D.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24.林肯在南北战争前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这说明战前林肯致力 ()A.维护联邦统一 B.解放黑人奴隶C.发展美国经济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5.1874年,高桥二郎在杂志上介绍日本民族时说:“本邦之人,性质锐敏,能劳苦,气象活泼,贵勇武,贱怯懦,笃文学,好新奇,唯心计粗放……然开辟以来至今日,其间凡三千年长,独立东海,时盛衰,未受他国羁绊。”这种认识 ()A.推动明治维新运动兴起B.彰显“脱亚入欧”的民族愿景C.适应社会转型时代要求D.体现“文明开化”的进步理念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到: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并用史实简要说明。(12分)(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5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对比研究》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4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教师版(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实用技术,拥有理论的学者与掌握技术的匠人加强了联系,彼此促进。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既是能工巧匠,又是探讨光学原理与几何法则的学者。这说明当时 ()A.工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B.近代科学源于艺术领域C.理论与实践呈现相结合的趋向D.技术创新得到政府支持【解析】选C。据材料“既是能工巧匠,又是探讨光学原理与几何法则的学者”可知当时的艺术家掌握理论也善于实践,艺术创作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故选C;材料主要探讨艺术家具有一些“能工巧匠”的特点,并未强调工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近代科学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但兴起并非源于艺术领域,排除B;材料中没有提及政府的做法或态度,排除D。2.1513年,马基雅维利预断:“凡是考察过天主教会所赖以建立的教义,并看到教会当今恣肆地离经叛道的人,都会断定它将受到惩罚或被彻底毁灭。”16世纪,在德国发生了使天主教会“受到惩罚”的运动。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德国统一【解析】选B。依据材料“凡是考察过天主教会所赖以建立的教义,并看到教会当今恣肆地离经叛道的人,都会断定它将受到惩罚或被彻底毁灭”,结合时间16世纪,可知这场运动是宗教改革,B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德国统一是在19世纪,时间不符,排除D。3.他的理论当中没有丝毫东西是天文学家所不可能想到的,他的成就的重要处在于将地球撵下了几何学位置独尊的宝座,从长远来说,这使基督教神学中赋予人类在宇宙间的重要地位便难以归到人身上了。材料中的“他”是 ()A.牛顿 B.伽利略C.哥白尼 D.开普勒【解析】选C。据材料“天文学家”“将地球撵下了几何学位置独尊的宝座”并结合所学可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故选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A;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排除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排除D。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下列项中能用这一观点加以阐述的是 ()A.农耕文明发展与文明区域扩大B.启蒙运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C.全球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选B。根据材料“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知,思想解放运动为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故选B;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二者均与社会变革无关,排除A;全球航路开辟不属于思想解放内容,排除C;D体现了经济发展推动新思想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民主共和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D.联邦制原则【解析】选D。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些规定中各州不得拥有的权力是属于联邦政府的,所以体现了联邦制原则,故选D;题干信息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与民主共和原则无关,排除A;题干中的信息反映的是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而不是联邦政府各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原则,排除B;自由平等原则是针对国民的,而不是针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排除C。6.有学者描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这场“不流血的手段”发生在 ()A.1640年 B.1688年C.1689年 D.1701年【解析】选B。据材料“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并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得到巩固,故选B,排除A、C、D。7.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中对立的政治派别往往以社会阶层来划分,但也会出现以宗教信仰划分的情况,如下表。据此判断,表格反映的近代社会革命是 ()亲国王的阵营(信奉国教)反国王的阵营(不信奉国教)贵族贵族商人商人乡绅乡绅农民农民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解析】选A。由表格中反国王的阵营(不信奉国教)包括贵族,可知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体不仅包含资产阶级,还包含新贵族,故选A,排除B、C、D。8.“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该材料最可能来源于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选C。据材料“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之上”可知,法国《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故选C;《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排除B;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州所有奴隶全部解放,排除D。9.《独立宣言》宣扬“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规定,每个黑人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这说明,美国宪法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维护了国家统一C.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D.存在一定局限性【解析】选D。据材料“每个黑人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可知,美国宪法并没有落实人人平等,说明其存在局限性,故选D;材料主旨是美国宪法歧视黑奴,没有涉及政府权力,排除A;材料主旨是美国宪法歧视黑奴,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B;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并不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排除C。10.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均使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B.封建势力被彻底消灭C.开始走上对外扩张道路D.新的技术革命的推动【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内战,不但避免了国家分裂,更重要的是实现南北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以前的四分五裂局面,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期间,采取“废藩置县”,结束了原来幕府统治时期的地方割据局面,这对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A符合题意。德国和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排除B;美国未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排除C;新的技术革命此时尚未发生,排除D。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视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 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C.重视现世社会 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解析】选C。据材料“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视为座右铭”,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死后上天堂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珍惜现实中的人生,说明其重视现世社会,故选C;材料只提到人文主义者珍惜时间,无法体现其追求经济利益,排除A;人文主义者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研究古典文艺,说明并不是专业从事人文研究,排除B;人文主义者仍然信仰基督教,排除D。12.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解析】选C。据材料“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可知,15世纪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故选C;A、B是表象,不能反映时代特征,排除;单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D中的结论,排除。13.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一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解析】选D。本题考查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故选D;材料中未提及贵族,排除A;材料中无法得出“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排除C。14.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A.专制王权的制约 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C.天赋人权的践行 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从《大宪章》到《人权宣言》的共同主题是追求人的权利,因此,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天赋人权的践行,故选C;美国的《独立宣言》反对的是殖民统治,而非专制王权,排除A;材料中只有“宗教宽容”是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排除B;据材料“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可知,材料侧重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而非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排除D。1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君主如果“不但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对人民)加以践踏和摧残,那么人民服从君主的基础就立即丧失掉了”,这时人民就将恢复自己的天赋自由。由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专制 B.倡导主权在民C.提倡三权分立 D.主张自由竞争【解析】选A。材料强调君主之所以是君主的前提是保障人民生活幸福,表明其旨在限制君主的权力,反对君主专制,故选A;卢梭倡导主权在民,排除B;孟德斯鸠强调三权分立,即分权制衡,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自由竞争不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排除D。16.伏尔泰曾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大革命后的法国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D.统一后的德意志【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明智的政体”“贵族很有势力”“平民能够参与政治”等信息可得,这指的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选A;大革命后的法国政体更迭频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不存在君主,排除C;统一后的德意志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权力至上,并没有受到节制,排除D。17.英国君主立宪制既不像美国的联邦共和制那样建立在革命人民从根本上推翻外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也不像法国的民主共和制那样建立在资产阶级彻底战胜封建贵族的基础上,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宪法具有崇高的地位B.完全依赖渐进式改革C.经济发展滞后于政治D.世袭君主的长期存在【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没有废除君主制,故选D;宪法具有崇高的地位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共性特征,排除A;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在早期时有暴力革命,排除B;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经济推动政治的发展,排除C。18.某部法律的颁布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把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法律文献是()A.《罗马民法大全》 B.美国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解析】选D。由“把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可知,这是《法国民法典》的影响,故选D;《罗马民法大全》是古代拜占庭帝国编纂的,不符合题干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条件,排除A;美国1787年宪法中没有关于“把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内容,排除B;《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但没有关于“把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内容,排除C。19.《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关于材料中美国国会和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②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③国会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④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选A。“众议院……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说明美国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故①正确;“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说明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故②正确;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经通过的立法,而不是国会,故③错误;“经参议院的协议……总统有权缔结条约”说明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故④正确,A符合题意。20.“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它脱尽了帝国和基督国的一切痕迹,整个国家没有君主政体,没有国教,也没有王公贵族或者其他一切能够安然享受特权的人。”这一“新的社会”的建立是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民法典》【解析】选B。据材料“它脱尽了帝国和基督国的一切痕迹”可知该“新的社会”同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宗教的束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成功后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和基督教的束缚,在1787年建立了独立的联邦政权,故选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A;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C;法国既不符合摆脱帝国的控制又不符合摆脱宗教的束缚,排除D。21.有学者认为,北美殖民地继承了英国的许多传统,是以英国历史为基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英国社会”,直到美国建国立制仍然保留一定的英国色彩。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实行近代议会制度②法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④行政首脑向立法机构负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选A。近代议会制度源于英国,美国建国后借鉴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国会(参、众议院)掌握立法权,故①正确;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故②正确;美国实行共和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故③错误;美国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即行政首脑和立法机构相互制衡,故④错误,A符合题意。22.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旨在 ()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实现权力制衡C.完善责任内阁制 D.保障议会的权力【解析】选D。根据材料“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和增加了议会的权力,D正确;剥夺国王的行政权,与材料给定的信息不符,排除A;实现权力制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完善责任内阁制说法错误,18世纪20年代,英国责任内阁制才逐渐形成,排除C。23.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农奴获人身自由B.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C.实行了地方自治D.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解析】选B。由题干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可知,这里的“特殊性”指的是保留了旧的东西,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可得,改革并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而是保留了它,故选B;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属于改革出现的新气象,而不是改革保留的历史特殊性,排除A;实行了地方自治也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出现的新气象,而不是改革保留的历史特殊性,排除C;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有偿获得了一小块份地,但是并不能据此得出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结论,且也不属于改革保留的历史特殊性,排除D。24.林肯在南北战争前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这说明战前林肯致力 ()A.维护联邦统一 B.解放黑人奴隶C.发展美国经济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可知,林肯解放奴隶的前提是保存联邦,故选A;“解放黑人奴隶”与题干中“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相悖,排除B;“发展美国经济”与南北战争关系不大,排除C;“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通过颁布《宅地法》实现的,而《宅地法》颁布于南北战争期间,排除D。25.1874年,高桥二郎在杂志上介绍日本民族时说:“本邦之人,性质锐敏,能劳苦,气象活泼,贵勇武,贱怯懦,笃文学,好新奇,唯心计粗放……然开辟以来至今日,其间凡三千年长,独立东海,时盛衰,未受他国羁绊。”这种认识 ()A.推动明治维新运动兴起B.彰显“脱亚入欧”的民族愿景C.适应社会转型时代要求D.体现“文明开化”的进步理念【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后,想要对外开放,改革社会风气的特点,适应了社会转型时代要求,故选C;1868年明治维新就已经开始,排除A;材料只提及了要对外开放,没有体现“脱亚入欧”的民族愿景,排除B;“文明开化”的理念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到: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6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1节 食物与营养
- Unit 3 Going outdoors Lesson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班级智能养护系统 第3课 激光切割做模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二册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学设计5 新人教版必修3
- 《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素质教育精讲课堂(统编版)
- Chapter2 Our pet friend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1B
- Unit7 Seeing a film(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 第3课时 Section B (1a-1e)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河北专版
- 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 第4章-动车组列车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高速铁路列车餐饮服务》
- 电子表格红色方格纸A420X20
- 校长接待日登记表
- 西班牙社会与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津外国语大学
- 2021上海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
- 望京SOHO中心工程标准化实施汇报图文详细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演示文稿
-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的校验方法(图文)
- 高盛Marquee平台深度研究报告
- CPR1000核电系统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